客家人有吃红薯叶的习惯,是真正把红薯叶当成了一种蔬菜,我记得我上大学时,跟同学们说起红薯叶是多么好吃,旁边一个梅县同学说红薯叶是喂猪的,大家在宿舍里哈哈大笑,我也只好尴尬地笑,实际上,梅县人吃红薯叶有梅县人的吃法。
龙岗这里的客家,吃番薯叶喜欢吃老一点的叶子,叶柄也吃,但要把叶柄的表皮撕掉,这样就不会塞牙,每一枝的嫩稍只是捎带着吃。在没有自已种红薯之前,买回来的红薯叶我是顾不上别人的,先挑嫩稍吃了再说。
有些客家则只吃叶柄,每一条叶柄都要仔细的撕去表皮,工作量较大。只吃叶柄的时候,由于表皮不能全部撕掉,泡在水里时,每一条叶柄都会卷起来,于是这道菜也叫龙须菜。是前面说到的梅县同学,告诉我的。
韶关的客家,只喜欢吃番薯叶的嫩稍,没有老叶子,也无需撕叶柄的皮。比较嫩稍与剥皮叶柄的口感,当然还是嫩稍更胜一筹,叶柄不去掉表皮是一定会塞牙的,去掉表皮吧,牙齿一合即断,没有那种韧劲。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只摘嫩稍吃了。
我们栽培的三种红薯叶之一,这种是绿色的,我们只吃嫩稍,过水冲一下就炒了。

我们栽培的三种红薯叶之二,紫红薯的叶,也是吃嫩稍,叶子虽少,梗虽稍粗,但都是爽脆的。

炒好的红薯叶,容易在上碟后不久颜色变为青黑,应该是某些成份极易氧化。那么卖相自然就差一点了,最好就是尽快食用。可是我在饭店吃过两次红薯叶,都能长时间保持青绿色,那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炒的时间要短,上碟前应该有芡汁包裹,隔开氧气的接触。
——不象其它叶菜会炒出水来,红薯叶较干,炒的时候还补一两次水,我们可以在补的水里加一片维生素C,维生素C更容易被氧化,这样,菜就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了。
正常人一天吃几片维生素C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尽管如此,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