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绝对值得新妈妈们收藏的推拿手法---能医百病

614236怀孕妈妈

我是一个新妈妈,http://www.gzmama.com/thread-1679817-1-1.html只知道我儿Theodore有腹泻的状况,去市妇幼看了,说是正常的生理腹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没有教导我们怎么样处理,而这几天感 Theodore闹得很厉害,特别是拉屎拉尿,原来看到他的肛门已经有红点 ,因为每次拉都粘上,应该是很疼,以致他哭闹得厉害。

            试过很多不同的方法,好像用处也不大,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省中医看儿科。很感谢儿科医生廖主任,给予我很大鼓舞,看过我拍Theodore的屎照,说非常漂亮的金黄色,母乳喂养这样的屎才是好的。(我一直给质疑是否吃得太肥腻了或者母乳有问题)不过确实是生理性腹泻,但不需要吃药,屁股的红点点开点药涂抹就可以了。并教导我如何减轻腹泻,吐奶的状况:推大肠200下,运脾土200下,运内八卦200下,逆时针摩腹1分钟。并让我多了解一下中医的按摩,说小BB尽量不要吃药。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
  1.早产女婴(不足2公斤,第236页)
  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补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补肺金200次,补肾水200次,揉板门150次,推上三关150次。
  2.先天性哮喘(1岁以下/2岁以上,第170页)
  取左手补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补肾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劳宫100次,推上三关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2岁,第14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补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关300次,揉三阴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烧41℃(2岁,第42页)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1-2岁,第66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
  6.疳积(2岁,第46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50次,推上三关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积兼肠炎(2岁,第15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捏脊5遍,揉双足三里200次,揉双三阴交200次。
  8.腹泻(3岁,第53页)
  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推上三关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长强300次,揉双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烧40℃(4岁,第145页)
  治痢与退热双管齐下: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推大肠200次,揉板门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5到7分钟。
  10.白血病,高烧40℃(4岁,第127页)
  采取以捏脊为中心的降热与水肿的医治法: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补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推上三关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5岁,第60、73页)
  掐人中,掐揉手精威两穴,捏双脚太溪、昆仑及揉背部双肺俞。
  说明:“精威”是“精宁”与“威灵”之合称。此两穴在手颈部两侧用单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两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发烧(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脾土各300次,推三关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热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呕吐(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清大肠(从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门(从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双足三里3-5分钟,揉涌泉100次(左旋)。又吐又泻,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大肠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补肾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压双外关穴3-5分钟。
  16.小儿夜啼(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清肺金各15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遗尿(五岁以上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压百会2-3分钟。
  18.脱肛(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从指尖推向虎口),补肺金300次,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100次,摩丹田5分钟,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压百会2-3分钟,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4.小儿盗汗(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肺金300次,补脾土、肾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劳宫1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儿口舌生疮不吸奶(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外劳宫各100次。
  21.小儿皮肤病与瘙痒症(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肺金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清心火与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双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儿腹胀不适(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脾土300次,清大肠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门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补肾水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3.小儿厌食(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肾水各300次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压双足三里2-3分钟。
  24.小儿舞蹈症与多动症(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500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补肺金、肾水各500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3-5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儿自闭症(五岁小儿,五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说明:补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补肺金、肾水各500次。揉双合谷、双太冲各5-7分钟,捏脊,从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 本帖最后由 玻璃之城 于 2010-9-4 14:43 编辑 ]
2010/08/15
全部回帖
我想应该很多新妈妈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相同的问题

1.jpg (38.48 KB)
2010-8-15 15:33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2010/08/15回复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
  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2010/08/15回复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
2010/08/15回复
8.揉外劳宫


  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2010/08/15回复
9.推上三关


  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2010/08/15回复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2010/08/15回复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2010/08/15回复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
2010/08/15回复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2010/08/15回复
15.推尾椎


  部位:自第4节腰椎到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2010/08/15回复
16.揉长强


  部位:肛门与尾骨之间。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长强”。可止泻。
2010/08/15回复
看似专业,其实只要记得那个位置,之后有什么症状就自己按可以了。Theodore的便秘就是这样治好的,非常简单的几个动作而已,不过需要很有耐心给BB按而已

[ 本帖最后由 玻璃之城 于 2010-8-16 13:46 编辑 ]
2010/08/16回复
17.捏脊


  操作: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2010/08/19回复
18.揉内关


  部位:伸臂仰掌,腕横纹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两筋之间。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作用。
2010/08/19回复
19.揉、压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说明:在周老小儿推拿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其余皆按揉足三里。有强壮、消炎、治胃肠道疾病作用。
2010/08/19回复
20.揉三阴交


  部位:内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后缘稍后。
2010/08/19回复
小儿推拿用润滑剂
  为减轻摩擦,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损伤时可将姜汁、葱白汁、酒精或清水等涂于推拿部位,这些润滑剂可根据病情、时令选用。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2010/08/19回复
完工,请妈妈们顶帖!
2010/09/04回复
多些人收藏吧,真的很好的,我个人是比较相信中医的
2010/09/25回复
猜你喜欢

几种小儿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孩子咳嗽怎么办,饮食+推拿来帮忙!

小儿推拿解决宝妈们最头疼的常见小儿问题——厌食

预防感冒的小儿推拿方法是:

婴幼儿用药完全指南,非常全面!

让宝宝更快长高的秘诀

热点推荐

陪娃玩转长隆欢乐世界 刺激好玩项目好多

少年宫暑假课开始报名啦 你报左未?

打卡1200书店 第一次认识胶囊房

有个扫兴的老公!全职妈妈学车创业都反对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有被亲妈道德绑架的吗 总想控制我

来了!广州中小学暑假时间已定!

别被套路了 一文看懂定制衣柜报价

尝试新徽菜小菜园 汤加炒米喝好新奇

新鲜莲蓬上市 盛夏鲜莲子炒菜

煲珠公珍珠奶茶7.8一杯 新人拼才2.9

蒲桃买少见少的水果 20蚊一斤果肉清甜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