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364240婴幼育儿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时期如何让宝宝安全的度过这段时期不被病毒侵扰呢?关键在于预防。为什么会得呼吸道传染病呢?如何进行预防呢?下面我们就为您详细介绍……

  解读呼吸道传染病

  所谓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

  引起呼吸道常见疾病和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病原体有两大类:一是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二是病菌(细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它们就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也可能得病。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力强,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发烧、咽痛、全身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干咳等症状,且常并发肺炎。

  一般来说,对付细菌已有许多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而对于病毒则更多的要从提高抵抗力、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着手。

  高发有原因

  人群相互接触机会多

  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而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又时而较低,人们在室内活动、密切接触,春节前后购物、走亲访友、出外旅游等均增多,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

  呼吸道粘膜是覆盖在呼吸道上的一层组织,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和营养障碍;室内通风换气较差,以及被人吸入的烟尘(包括被动吸烟),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及净化防御机能降低。使病原微生物容易侵犯呼吸道致病。

  呼吸道粘膜易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

  由于冬春季节一般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次较多,易使上呼吸道粘膜受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减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易于乘虚而入,增加了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

  预防在先远离疾病

  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即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

  常通风

  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多喝水

  春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

  减少刺激尽量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作息规律

  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通宵达旦,做到娱乐有度。

  饮食均衡

  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

坚持锻炼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

  注意保暖

  宝宝衣物应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

  保持居室卫生

  居住环境清洁,被褥定期在太阳下晒2小时,都不利于细菌生存。室内熏艾条、香、喷香水、插电空气清洁片都有助于消灭病菌。接种相关疫苗宝宝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可按时做计划免疫接种,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避免接触

  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尤其是发烧不退、头痛、关节痛、咳嗽,更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探视传染病人,病人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爱心提示

  如果家中已有呼吸道传染病人,应尽量做到这些:

  ●在家中休养的病人,隔离期限内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去公共场所。

  ●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换气。通风可使病原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下降。

  ●家属接触病人时应戴上口罩,口罩连续使用不应超过4小时。接触病人后勿忘更衣洗澡。

  ●病人饮食起居用具应专用,并注意保持清洁,隔离期后应消毒。陶瓷、玻璃餐饮用具煮沸消毒,水面浸过被消毒物品,水沸时开始计时,一般为15~30分钟。

  ●痰液用漂白粉混合消毒,其比例为5:1,消毒时间为2小时。痰杯、痰盂等每次用过后用强力杀菌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病人解除隔离后,对居室空气、地面、家具进行消毒。喷洒消毒剂时关闭门窗,1小时后方可开窗通风;地面、家具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背景资料

  传染病流行三大环节

  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食物的消化道传播,经蚊、虫叮咬的虫媒传播,以及血液、体液传播等。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该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 本帖最后由 野鹤 于 2008-3-16 11:52 编辑 ]
2008/01/17
全部回帖
野鹤野鹤沙发
一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及特点、食物过敏  1、引起儿童过敏的主要食物有:
  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坚果、小米、鱼、贝壳、面粉、
  2、儿童食物过敏的特点:
  (1)婴幼儿及儿童发病率较成人高
  (2)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3)实际发病情况较自我估计为低
  二、过敏性哮喘
  1、发病早、预后好
  有80%-90%的儿童哮喘首次症状发生在4—5岁前,而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哮喘,由于病程短,气道炎症轻,病理改变往往处于可逆阶段。因此治疗效果好,预后佳。所以用抗哮喘药物进行早期干预是必要的,1个疗程至少要坚持1年,才有根治的可能性。
  2、诊断不及时
  许多家长和一些医生对于反复发作喘息的患儿,常常不愿承认是哮喘而宁愿诊为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在临床治疗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虽可杀灭细菌,但不能消除哮喘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
  3、治疗不当
  (1)恐激素症
  在许多家长和一些医生的传统观念里,对皮质激素有惧怕心理,拒绝应用。目前在国际哮喘会议上最新推出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简称GINA规范),采用皮质激素的吸入疗法,每日只用200-400微克,只及泼尼松剂量的1/100,真是微乎其微。因此,国际哮喘界一致公认,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最有效药物。
  (2)吸入疗发的方法不当
  吸入疗法时,需要患儿深吸气,药物才能进入下部气道,起到抗炎作用。
  (3)疗程不够易复发
  有的家长给孩子治疗1-2个月后,发作停止,就以为患儿好了,擅自终止治疗,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三、特应性皮炎和婴儿湿疹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红、肿、瘙痒、渗出液、结痂和脱屑为特征的发炎性皮肤疾患;
  患儿血液中的IgE增高,但很难找到真正的过敏原;
  大部分患儿在出生后2-3个月开始发病,通常在3-5岁时缓解。


[ 本帖最后由 野鹤 于 2008-3-16 11:55 编辑 ]
2008/01/21回复
野鹤野鹤板凳
2008/01/23回复
宝宝咳嗽,哪些食物不能吃  咳嗽是儿童秋冬季最为常见的外感疾病的症状之一,在许多呼吸系统疾病中都可见到,如流感、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护理咳嗽儿童,注意饮食禁忌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咳嗽儿童在饮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禁食寒凉食物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就是说身体一旦受了寒,饮入寒凉之品,均可伤及人体的肺脏,而咳嗽多因肺部疾患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此时如饮食仍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症状加重,日久不愈。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咳嗽多会伴有痰,痰的多少又跟脾有关。脾是后天之本,主管人体的饮食消化与吸收。如过多进食寒凉食物,就会伤及脾胃,造成脾的功能下降,聚湿生痰。
  二、禁食肥甘厚味食物
  中医认为咳嗽多为肺热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易咳出。对于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所以在咳嗽期间应吃一些清淡食物。
  三、禁食橘子
  许多人认为橘子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让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橘子。实际上,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热生痰。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不吃橘肉只吃橘皮。
  因此,儿童在咳嗽期间饮食要清淡,长期咳嗽不愈的患儿,可用梨加冰糖煮水饮用,它的效果是润肺止咳;也可用鲜百合煮粥,这对咳嗽日久、肺气已虚的儿童效果甚好。对于脾虚疾多的患儿,平时可多食山药,或煮莲子粥、薏米粥及大枣粥等。
2008/02/19回复
2008/02/23回复
2008/02/26回复
2008/03/03回复
2008/03/05回复
儿童感冒易并发的炎症

支气管肺炎 如果孩子感冒后咳嗽症状加重, 在胸部一侧或两侧可听到湿性罗音;婴儿不会咳嗽,经常在其喉部听到痰鸣,重者可发烧至38℃~40℃,继而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这就可能合并了支气管肺炎。
  鼻窦炎 儿童发生鼻窦炎可有严重鼻塞及多量脓性鼻涕、头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还可以向邻近组织扩展,引起一系列病变。鼻窦炎累及眼眶,可引起眶内感染。若神经受累常致眼球活动障碍或视力减退。鼻窦炎若侵入颅内,可引起脑炎、脑脓肿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发炎时,首先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红、发热、并有疼痛,一般体温升至38℃~40℃,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化脓及严重的全身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 此病一般在急
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才出现肾炎的表现,如血尿、水肿、高血压,还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小儿患感冒后应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防止引起咽鼓管感染,这是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家长也应注意小儿有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2008/03/09回复
2008/03/11回复
如何让宝宝安全的度过这段时期不被病毒侵扰呢?关键在于预防。为什么会得呼吸道传染病呢?如何进行预防呢?下面我们就为您详细介绍……

  解读呼吸道传染病

  所谓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一些易感的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

  引起呼吸道常见疾病和一些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病原体有两大类:一是病毒,如呼吸道合孢病毒、副流感及流感病毒、新型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等。二是病菌(细菌),主要有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大多寄生在病人鼻咽部,当病人说话、打喷嚏时,它们就会随着唾沫星子跑到空气里。健康人吸入了空气中的病菌、病毒,也可能得病。

         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力强,急性起病患者会出现发烧、咽痛、全身痛、眼结膜充血(红眼)、流涕、干咳等症状,且常并发肺炎。

  一般来说,对付细菌已有许多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而对于病毒则更多的要从提高抵抗力、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着手。

  高发有原因

  人群相互接触机会多

  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飞沫传播的。而冬春季节气温变化又时而较低,人们在室内活动、密切接触,春节前后购物、走亲访友、出外旅游等均增多,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

  呼吸道粘膜是覆盖在呼吸道上的一层组织,冷空气和干燥空气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和营养障碍;室内通风换气较差,以及被人吸入的烟尘(包括被动吸烟),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及净化防御机能降低。使病原微生物容易侵犯呼吸道致病。

  呼吸道粘膜易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

  由于冬春季节一般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人、次较多,易使上呼吸道粘膜受损,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减低,各种病原微生物易于乘虚而入,增加了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机会。

  预防在先远离疾病

  勤洗手

  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或晾干。不共用毛巾。洗手前不要用手触摸脸、眼、口,改掉抠鼻子、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在外不能即时洗手,可以用消毒湿纸巾进行双手消毒。

  常通风

  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换气十分重要。在室内一两小时后最好能出外呼吸新鲜空气。长时间待在室内要勤开窗子,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上下班出门在外,注意交通工具、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疾病流行季节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多喝水

  春季让鼻粘膜保持湿润,多喝水“抗菌”效果好,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多喝开水,还能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

  减少刺激尽量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通过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增强消灭外界病菌入侵呼吸道的能力。

 作息规律

  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与生活作息的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通宵达旦,做到娱乐有度。

  饮食均衡

  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和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增强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力量。

坚持锻炼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

  注意保暖

  宝宝衣物应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

  保持居室卫生

  居住环境清洁,被褥定期在太阳下晒2小时,都不利于细菌生存。室内熏艾条、香、喷香水、插电空气清洁片都有助于消灭病菌。接种相关疫苗宝宝身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可按时做计划免疫接种,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避免接触

  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尤其是发烧不退、头痛、关节痛、咳嗽,更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探视传染病人,病人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预防药物。

  爱心提示

  如果家中已有呼吸道传染病人,应尽量做到这些:

  ●在家中休养的病人,隔离期限内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不去公共场所。

  ●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换气。通风可使病原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下降。

  ●家属接触病人时应戴上口罩,口罩连续使用不应超过4小时。接触病人后勿忘更衣洗澡。

  ●病人饮食起居用具应专用,并注意保持清洁,隔离期后应消毒。陶瓷、玻璃餐饮用具煮沸消毒,水面浸过被消毒物品,水沸时开始计时,一般为15~30分钟。

  ●痰液用漂白粉混合消毒,其比例为5:1,消毒时间为2小时。痰杯、痰盂等每次用过后用强力杀菌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

  ●病人解除隔离后,对居室空气、地面、家具进行消毒。喷洒消毒剂时关闭门窗,1小时后方可开窗通风;地面、家具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背景资料

  传染病流行三大环节

  环节一:传染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患者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即出现症状的患者)只占全部受感染者的一小部分,隐性感染者与病原携带者在一些传染病中,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环节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或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食物的消化道传播,经蚊、虫叮咬的虫媒传播,以及血液、体液传播等。

  环节三:人群易感性即人体对该传染病免疫力低下或缺乏,不能抵御某种病原体的入侵而染病。某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占总体人群的比例越高,则这种传染病越易于发生和传播,该病流行的可能性越大。
2008/03/14回复
2008/03/16回复
2008/03/19回复
2008/03/24回复
小儿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2008/03/26回复
广州风雅居竹炭:
020-85983151

13502450507
广州市区50元以上免费送货上门,约时送货,货到付款,当面交易.晚上或周末也可送货.
您的健康是我的心愿,用得满意是我的心意。买得放心是我的诚心,买卖交易有公平诚信。
祝您全家健康 !!!

QQ:642272686

主页http://fyzy.blog.hexun.com
2008/03/28回复
昨天10:04回复
儿童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如当事者具有救护、自救的知识,能冷静、沉着、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争取时间,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儿童伤残和死亡。

  儿童意外伤害按其轻重可分为以下三类:

  1.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淹溺、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车祸和中毒等。

  这一类事故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防止可以避免的死亡。

  2.另一类意外伤害虽不会顷刻致命,但也十分严重如各种烧烫伤、骨折、毒蛇咬伤、狗咬伤等,如迟迟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死亡或终生残疾。

  3.还有一类是轻微的意外伤害如小刀划破了一个小口,摔破了一点皮,烫起了一个小水泡等,这些在家里可进行简单处理,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儿童意外伤害需要急救处理的是前两类,急救处理的原则是:

  (1)抢救生命首先要注意的是受伤儿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如果受伤儿童心跳、呼吸不规律,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当务之急就是设法暂时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病儿呼吸,以其恢复自主呼吸,支持病儿心脏正常功能。在常温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会岌岌可危;超过10分钟,病儿很难复苏。因此,当病人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只等送医院再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2)减少痛苦在现场抢救中要尽量减少病儿痛苦,以改善病情。因为意外伤害往往是严重的,如各种烧烫伤、骨折时疼痛剧烈,甚至出现休克,加重病情。因此在处理和搬运时,动作要轻柔,位置要适当,语言要温和,必要时予以镇痛、镇静药物。

  (3)预防并发症在抢救病儿时要尽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以后留下后遗症。如儿童摔伤或坠落伤时可发生脊柱骨折。当病儿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时,应严禁让病儿走动,转运时一定用木板作担架运送。如果让病儿走动,或用绳索等软担架运送,或抱背着转送,都可能因脊椎的活动而损伤脊髓神经,造成截瘫。
2008/04/02回复
猜你喜欢

【合生元春季流感预防妙招】合生元益生菌为宝宝保驾护航

孩子咳嗽别急着止咳,治疗冬季咳嗽10个小偏方!

宝宝咳不停,妈妈好焦心!和睦家医生教你认识、应对宝宝咳嗽

孩子上学容易感冒

【空气治理】空气治理通风才是王道!建议多开窗放置一段时间

甜馨高烧,李小璐着急,夜不能寐

热点推荐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妇儿的夜诊很方便 大人小孩都不用请假

京东外卖还在烧钱 满15减10好优惠

少年宫沙盘游戏体验 孩子的心灵疗愈之旅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梦回少女时光 让生活闪闪发光的小店

镇上的市场农产品真多 价格实惠

羊毛薅不尽 京外卖双叠加3元不到

第一次逛山姆 人多东西也多还会二刷

打卡江南西刨冰店 小巷深处有点神秘

新鲜木棉花煲猪排骨 健脾养胃清热解暑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