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孩子做错事了,这样“罚”最有效

15200西周教育

        孩子时常有引起成人关注的强烈愿望,如果这时有过错行为发生,如追打小猫等,与其说是他在发坏,不如说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这种情况下给他以呵斥等惩罚,恰好满足了他的愿望。任何需要的满足都会使有关行为被强化。于是,孩子追打小猫的行为就更容易发生。


        正确的做法是,这时对孩子追打小猫的行为视而不见,像没那么回事一样不予理睬。让他想借以引起大人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等他随后一出现好行为时就加以鼓励。这样,使孩子要吸引大人注意的这种需要的满足跟好行为联系起来,也就抑制了过错行为的发生。


        所以,当发现孩子的过错行为是为了吸引您的注意时,您就若无其事不予理睬。孩子会用眼睛疑惑地瞧您或大声叫“妈妈”的意思是:妈妈今天怎么没注意我?真没劲。这样长此以往,过错行为发生的概率就降低了。但是,对不及时制止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是不能视而不见的。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非常任性地要做不该做的事,父母非要阻拦。一个要干,一个要拦,造成相持不下的尴尬局面。如果恰在此时推门进来一个生人,或发生一件新奇的事,孩子会立刻被吸引过去,刚才要干的事不禁而止。孩子就是这样,注意力极容易被吸引转移到其它方面去。


        所以,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在他要出现过错行为时,用足够吸引他的东西使他转移注意力,这就要家长费点心,但总比孩子过错行为成了毛病后再管教要省心。小孩子的道德认识还很差,常常不知道该怎样做。所以,多讲“应该”少讲“不要”,便成了许多家长教子成功的一个诀窍。比如,大人对孩子常说“不要闹”,“不要打人”,应改成“应该好好玩”,“你们是好朋友,一起唱歌找朋友”。就这么一点点唇舌之劳,常常可以使孩子的过错行为让位给良好的行为。


        这不仅因为多讲“应该”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还因为少讲“不要”,回避了孩子过错行为的发生。就是说,有时“不要”后面的话对孩子无异于提醒、暗示甚至是“引诱”。不信您可以一试:孩子刚走进屋里,您大声对他说:“不要靠近电冰箱,千万不要靠近!”孩了却偏偏会靠近电冰箱,东摸西摸。这不是孩子故意为难您,而是您的话引诱了他去那样做。请您跟孩子多讲“应该”吧!


家长要善于鼓励孩子

        比如,孩子举止正常的时候,是不是您几乎不大注意他?而他稍一淘气,一吵闹,您就立刻注意起来。问题就在这儿。大人多在孩子做得挺好时好像没看见一样,舍不得使用鼓励的语言,却只看见孩子“坏”的时候。这是由于孩子“好”的时候比“不好”的时候多。如果父母能够多注意孩子好的时候,在他行为正当时多给鼓励,而不是总盯着他的过错行为,这就是善于鼓励。


        孩子的过错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对自己也有强化作用,结果令人满意是正强化,孩子就会继续这一行为;结果令人痛苦是负强化,孩子就自发地改变这一行为,这可以叫“自我强化”。利用这一规律有时也可矫正过错行为。


        比如,孩子坐在饭桌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哄劝?打骂?这都不是上策,最好是暂且不管他,吃完饭立即收拾饭桌。不用多久孩子会说:肚子饿,想吃东西了。这时您不能马上就给他吃,饿一会儿是饿不坏的。您可以说:“唉!肚子饿了还真是不好受,妈妈知道。可怎么办?要等12点才吃午饭呢。”这饿肚子的体验,是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自然结果,这一负强化作用比啰啰嗦嗦地教训、哄劝和打骂都管用。


        
遗憾的是,在孩子还没有体验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前,大人往往先沉不住气了。于是孩子失掉了“学习”该怎样做的机会。看来,父母有时“狠狠”心,对孩子是一种更深沉的爱。


        当然,有些行为结果相当危险,就不能再等结果来“自我强化”了。有的过错行为如果已成习惯,往往会在无意之间发生。为了矫正,有时可以不但不阻止过错行为,而且反过来有意让孩子重复“练习”过错行为。“练习”的结果是,原来无意的行为得到矫正。比如,孩子从别人那儿模仿来了不分场合抠鼻孔的习惯,无意之间一再表现出来,您发现了,可以命令他“去,再这样做一遍。”您会看到,经这样一“练”,习以为常的不文明的习惯动作反倒可能“练”没了。   


       上面谈了矫正孩子过错行为的几种方法,如果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此外,您还需要注意几个“不要”:


一、不要当别人面前说孩子的过错行为。

        有些家长常说这样的话:“这孩子可不听话了”,“我这孙子可会骂人了”。跟旁人说这些时,孩子就在身边,孩子的坏毛病有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二、不要收买孩子。

        “别打架,好好玩,回来给你买点心吃”,“不淘气就给你买雪糕”,这就是收买孩子。收买的结果是,把孩子不做坏事而做好事的动机由内在的变成外在的,而外在的动机总比内在动机力量小,所以过错行为容易照常发生。因此,即使可以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也应放在事后。  


三、不要使用没有原则的“章程”。

        比如同样的侵犯行为,昨天受到您的惩罚,今天您却面带笑容不无亲切地说一声:“真坏!”这就是没有原则的章程。它仿佛交通信号灯今天红灯停绿灯行、明天却绿灯停红灯行一样危险。   


四、不要把“不许”只停留在口头上。

        对孩子的有些行为要明确表示“不许”,说一不二,坚决制止,否则就是放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问题是有的家长把“不许”只停留在口头上“小强,不许打小猫!听见没有,怎么还打?告诉你,不许再打!”虽然口里说“不许”,却还是自顾忙活,一点没有实际去制止。这等于告诉孩子:父母的话可以不听。所以,如果真要管教孩子,嘴上莫如不说。   


五、不要忘记讲明理由。禁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不要忘记说明为什么。

        孩子对不明白为什么要禁止的事,往往偏要试探一下。“这包里的东西不许吃”。孩子听了这句话往往偏要偷着吃一点,“**分外甜”嘛。父母应该告诉他:“这包里的东西跟你吃的东西一样,是留给奶奶的。”效果就会好些。



欢迎关注我们



西周教育( xz-edu )

网站:www.jiaoyuabc.com丨热线:400-6168-707,或直接点下面阅读原文(预约参观附属幼儿园)。欢迎游玩全国最大室内幼儿园的儿童乐园

2016/04/25
猜你喜欢

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千万别打,再生气也别动手!影响孩子一生

妈妈关注:虐童何时休!惩罚是教育孩子最失败的方式

儿童成长请珍惜孩子的每一个“错误”

男孩调皮怎么教育?对男孩太强硬的管教别后悔!!

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大解密,正确的教育很重要!

爱孩子,就尊重他的玩具

热点推荐

宣传风很大的海南海花岛 踩大雷

番禺豪宅实探 近7万的价格消费不起

爆料!西门口这间大型骆驼店低至1折

深圳火爆的排队王 终于开到广州了!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刚开始装修 邻居一直来找茬怎么办

M记又放大招 免费吃炸鸡翅

试试广州新饮去茶山 意外不错

小查楼周年套餐 出品比以前差了

长期私藏的养颜秘方 花胶养生粥

买黄骨鱼被坑 大鱼肚子里都是鱼油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