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如何培养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96016幼儿园早教

    听说人一辈子看到一个人一眼只有1/61的机率,今天能与大家见面,希望大家把缘分放在心上。


    学习看到孩子的优点 :一张白纸上有个黑点,我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这些年透过自己不断学习,我渐渐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优点,15%缺点,大部分的家长都忘记看见他的优点好处。所以,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需要一个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个「比马龙」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当学校的老师都放弃他,认为他一无可取,把他带回家交给他妈妈时说:「笨蛋还给你」,爱迪生的妈妈却对他说:「别人看不起你,妈妈觉得你不错」。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有自信。


    我曾经在精神病院辅导过一位台大医科毕业的病人,透过对谈了解他的成长历程,发现他从小学到高中从未得过第2名,从中让我体认到承受高压力(高处不胜寒)的人容易失败且败得很惨!


    其实失败可以带给人经验和阅历,两者加起来则形成智慧;我们究竟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会读书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


    培养孩子成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创造力)的人


    会读书的人,是从对的答案里作出对的答案(拥有的是记忆力);有智慧的人,是从对的答案里找出错的地方,或是从错的答案里找到对的地方(拥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创造力)


    会思考,会动脑的人可能在学校的表现差强人意,然而记忆无法长久,因为我们的脑总是重复在作记忆和遗忘的工作,许多的答案也随著时空变化而有不同。


    现有科学知识在8年内许多都被新的结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随著地壳变动而改变,每年实际高度都不同;1904年莱特兄弟发明飞行器才开始有「飞」的名词产生;过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将来可能是光速。因此,记那麼多东西干嘛脑袋如果背太多东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会背,不会想(思考),脑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来一样。


    曾经有记者问过我, 我对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乐和记得爱我。许多人是用钱养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会希望孩子怎麼对我 他们以後会有什麼记忆 会想到爸爸给过他什麼 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 我会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儿子是一起骑脚踏车,泡汤,爬山,溯溪的好朋友。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脸,骂小孩,晚上是吃饭,沐浴,更衣,骂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间不是这样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为一个人;


    教育的目的归要一句话是教他成为一个人。


    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这样吗:


    1.每天忙得像猪,每天作牛作马(动物);


    2.每天活得像机器(会动的人,会走路的僵屍,还是年轻的老头 );


    你的伟大的贡献只是工作吗 我们读了那麼多书是为了工作 还是为了生活 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读书,努力工作,拚命赚钱,最後是养病。


    读书和工作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并不是很会读书就会当总经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种能力(耐),读书和钱只是一个媒介,最终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说是为了编织一个梦想,一个活生生的梦,快乐有趣的梦。


    生命是一种慈悲喜舍


    生命是一种慈悲喜舍,这比读书更重要,会成为一辈子受用的资产,也是现今社会所欠缺的东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没有用,医生不慈悲,对病患不能视病犹亲,就对社会无用;一流的化学家不慈悲,制造毒物来害人就是恐布分子,也对社会无用。


    我有个朋友是医师,他说他每天开药时都很挣扎,为了平衡自己,他在开药的同时,也提供养生资料给病人,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下次别再来。


    其中有个养生方法是:天天要运动;好好睡个觉;慢慢吃顿饭。


    有人一早起来就喝咖啡和茶,难道一早起来还这麼累吗不健康的人,脾气会不好,就不会以身作则。
    最近的诈骗事件频传,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来这种骗术,如果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在正途该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会不要充斥著一流而无用的人。有用的孩子或许他们很质朴,但他们会像金庸笔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养孩子的内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与内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绩和分数,内在智慧则指动机(即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是孩子将来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总共出了868个状元,每个几乎都没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红楼梦作者),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书生:因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创意取向)因此无法符合八股的科举制度(记忆取向)


    另外,兴趣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兴趣作一份工作,很难做一辈子),职业只是努力读书谋求生活的工作(会想退休);志业则是很喜欢做很开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种志业,希望我们能够培养孩子能以志业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阅读自己和大自然二本书,有位哲学家说:教孩子要读二本书: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够来阅读这两本书,不单用眼睛。


    第一本书读自己,就是指兴趣,性向,能耐,能够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拥有自身独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怀哲,他考不上大学,後来是因为拉了一手好手风琴,一位校长破例让他在该校读书,他主修历史,自修文学,30岁的时候才念医科,38岁毕业。老顽童刘其伟,他有许多头衔,工程师,人类学家,冒险家,画家,他在38岁才开始画画,66岁成名,他的一生活得丰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路转个弯会更好,成功需要时间,当累积到很丰富时,成功就会来到,就会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因为他提早将自己的日月精华用光了;如果2岁就会吊单槓,对他的身体发展会有害处。记得有个长跑选手蒲仲强很早受瞩目却不能长久,有人提早上大学资优生,但他们几乎没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个人12岁上哈佛大学,16岁毕业考上普林斯顿研究所,记者问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经验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还是寂寞。 因此,我们不要用大人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时候到了就会水到渠成,该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书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书,要多带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径,星星月亮,从自然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学不到的东西。


    例如:台风来袭时,行道树东倒西歪,躺下数万棵,但森林中的树往往伫立不摇,我发现其中的道理隐在自然的平衡哲学里,森林的树枝干对称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风吹雨打,行道树修修剪前,则弱不禁风。


    要给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会读书硬要他读书就会成为死路。人活著常常会忘记两件事呼吸和快乐,因此只要他还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东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赞美孩子


    赞美可以用最少的力发挥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处,就要去赞美他,他才会演好他自己,孩子会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处,演给父母看。例如:我女儿很喜欢烹饪,我赞美她:今天一定有一个仙女来过,不然怎麼会变出这麼好的东西出来 女儿就会越作越起劲。每天孩子一回来,我问的不是你在学校学了什麼 而是:有笑话吗 现在儿子回到家就会对我说:今天有笑话,听不听


    「量力」而行,现在做不到,来日方长,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让孩子永续的能力失去了,给孩子自信,他就会告诉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会为自己加油,未来就会有独领风骚的机会!


    将来的时代是创意取胜的时代,创意就是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结合Walk和Man的两个概念而创造出来的;水管是因为浇花的人要浇好几处不方便而发明的;透明电梯是因为除了上下楼梯外,还想看风景的想法而产生的。


    家长必须要常常聆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有时候突发奇想时,千万不要骂他胡思乱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长是孩子的推手引领者,如何把孩子珍贵的东西引发出来,并将孩子从幻想世界慢慢导入现实是家长的责任。


    把孩子的体力健康找回来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长路,拥有健康身体能够让学习产生1。75倍的效率。


    建议每个家庭建构一个运动时间,我们家是骑脚踏车,儿子称它为「发现台北的秘密花园」,因为和他们一起骑脚踏车,我发现台北的美,甚至发现住家(木栅)附近特别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你对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吗 是否能够让孩子有美好的回忆 和他们一起去织梦和孩子一起编织梦想


    读者文摘上有个故事:老师告诉小朋友每个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帮助非洲的人凿一口井。有个小朋友回家跟妈妈要5元,妈妈说我们一起做资源回收赚这5元。後来老师说上次我说错了,凿一口井应该是5000元,於是那个小朋友号召全班同学一起做资源回收赚钱,加上企业的赞助,最後完成了这个梦想!因此,绝对不要小看孩子,他们有无限的可能性。希望每个父母能帮助孩子圆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给孩子机会,他们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时,原本很担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诉我这里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给孩子机会,他的这种特质(关心他人)会出不来! 我会带孩子和我去球场,自然而然他很喜欢球类运动,也精通许多球技!也会自己看NBA(主动去学习),有次和一位年长者比赛他故意比输,他告诉我他让他的(会为别人想) 这世界原本就是风风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对风雨,孩子有一天终究会离开学校,还原成一个人,马上就要去面对严酷现实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有夥伴朋友助力,如果拥有这些特质,就会有机会! 让孩子开心一点,岁月转瞬即过,这些事不赶快去做,以後就做不到!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2008/03/30
全部回帖
rrmamarrmama沙发
2008/03/31回复
猜你喜欢

每个人都是天才:不要强迫一条鱼去爬树

卡尔森父母谈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童年经历

孙俪用一个橘子教孩子做人!值得学习!

爸爸妈妈培养孩子情商树立自信心值得你重视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不累妈玩广州融创乐园 要记好这几件事

长沙必打卡的茶颜悦色 步行街50米一家

云闪付618活动!优惠方式越来越复杂

小孩支气管炎手尾长 足足吊了5天针水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拜妈祖必吃妈祖面 记得像我们这样点菜

沙面闲逛 遇见年轻人的追星现场

龙船节开餐咯 睇完龙舟去食饭

广园这里蔬菜价格真香 每次路经必买

南北咸甜粽子之争 你喜欢哪个口味?

原来黑头还能这样祛除 结果好解压

粤税通小程序薅羊毛 早餐钱解决了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