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教育
2004-09-15 作者(来源):园南小学 林燕华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传统蒙学的伦理教化功能。
蒙学即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问。“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童蒙。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对“蒙”的具体解释则融汇于渐渐形成系统的伦理思想中。“蒙以养正,圣功也”。“而养正莫先于礼”。受这种伦理观的影响,蒙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一开始就被确定为“明人伦”。
蒙学以“明人伦”为目的,以孝悌为主要内容,,始终肩负着承载和传播儒家伦理道德的使命。伦理道德教育是传统蒙学的主要内容。如《三字经》中明确提出“三纲五常”这些封建伦理观念;《千字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资文事君,曰严与敬,严当竭力,忠则尽命。”传统蒙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人伦,二是孝悌,三是正心敬身。其中的传统美德,如节俭、诚实、守信、忠义等内容仍然是我们今天应当借鉴和学习的。但其中的封建伦常、道德观念不仅距离儿童天真无邪的世界非常遥远,而且严重束缚了儿童的思想。
今天,我们如果抛开传统蒙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这一教育目的,以及它所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我们会看到传统蒙学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的东西,尤其是蒙学教育中的训蒙方法,更是它的精华所在。
具体说,传统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有以下特点。
第一,规范行为,强调道德可操作性。
传统蒙学是为封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的,其目的性决定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把儒家伦理道德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必须把经书的精言微义,化作揖让言辞,使它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被蒙童所接受。如《童子礼》规定了蒙童在家里的举止要求:盥栉、整服、叉手、肃揖、拜起,跪、立、坐、行及主进退,出入、邂逅、朔望、晨昏等二十三目。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所有大事小情,而且每一目都有具体、严格的标准。
第二,先入为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高,这就决定了蒙学教育在于打基础,形成良好习惯。因此,传统蒙学的道德教育基本是一种外在规范的养成教育。由于儿童心智未全,“蒙时未知向方”,极易受到外界的熏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先入为主,使儿童从小接受纯正的儒家伦理思想,以端蒙养之基,为今后成圣贤之人,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儿童可塑性强,:“使之则为,使止则止”,先入为主易于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渐至习惯成性。传统蒙学强调从生活细微处培养儿童的道德习惯。朱熹在《蒙童须知》中,开遍就讲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当所知”。只有在小学阶段就“于洒扫进退之间,持守坚定,涵养纯熟”,长大以后,才能穷就事理,通达事务。
第三,顺其天性,量资循序渐进。
传统蒙学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由浅入深,有近及远的原则:在道德教育方法的采用上,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传统蒙学的道德教育虽然也讲封建伦理纲常,但不究其义理,只是从浅近处着手,先教之以小学规矩,使儿童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习之。及至智慧渐开,性情已就,才可近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蒙学还可根据不同的学童采取不同的训蒙方法:“极慧者,必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极钝者,必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倦者必加以礼貌,则不鄙;稍长必砺以蒙工,则不佻”。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精,贵乎简约,不可庞杂。
第四,熏渍陶染,以歌诗讽涓化育之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道德说教、利益规范难于为儿童所接受,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刻板、僵硬,要使它为儿童接受,就必须采取多样的形式。传统蒙学道德教育除少数教材是对儿童直接进行道德说教外,大多采取偶句韵语、诗歌、故事、警句、嘉言懿行等形式,潜移默化,熏渍陶染。《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以三字为一句,句短而音谐,和仄押韵,便于诵记,并且内容含量大,凝炼,概括性强。《幼学琼林》、《增广贤文》采取对偶句形式,广泛采用先贤的格言语录,辑集名人典故逸事,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感染性强。还有一些以诗歌等形式写成的蒙学教材,如《蒙养诗教》、《小学诗礼》,诗歌虽然不像其他伦理教材那样直接对蒙童进行道德教育,但它通过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熏陶渍染,渐滋化音,使儿童在讽诵吟咏,欢笑嬉戏中接受教育,诵读诗歌久则可使蒙童“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达到“精神宣扬,心气和平”,从而义理渐开。
传统蒙学在其两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完善,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它不仅为中国人所接受,而且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作为今人,我们一方面要关注其以养为教,养教并举,重视践履,学不躐等特点;循序渐进,文德相彰,文以载道,禁于未发,先入为主,居敬其志,修身养性等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看到大量充斥其间的封建伦理道德,它毒害着儿童的身心,束缚了儿童的手脚,压抑了儿童的个性,探讨传统蒙学道德教育的优点和弊端,是为了使我们能以古为鉴,汲取精华,弃其糟粕,以为我所为。
国学的基础——儿童蒙学,现在还有老师教这些吗?
287322幼儿园早教
国学的基础——蒙学
“一虎一席谈”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个名牌节目。2007年10月下旬,我参加过该节目关于“国学”的一期谈话。这期谈话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大学是否应该设置国学专业并建立起梯级学位教育体制,二是目前由一些大学开办的“企业家国学讲座”、“高级国学研修班”之类是否能起到提高学员国学素养的作用,三是国学教育是否应该从孩子抓起和如何具体抓起。现场争鸣的气氛十分热烈,足以见出国学问题的复杂性。参与这次谈话的嘉宾中,有一位来自河南郑州的书法学校校长的“节目背景”颇为引人注目。这位年青的校长名张森,他自己书写、印制了十万余册的《弟子规》免费送给当地的孩子们。张森赠书的方式很特别——亲自在偌大的操场上跪地向孩子们一一赠送。他解释这样做,是为了显示自己传播传统文化的诚意和决心。对这种做法,人们看法不一。我当时观看录像的心情,也比较复杂。节目录制结束后,现场观众中的几个来自北大、人大的学生问我:“刘老师,《弟子规》是一本什么书?是古代学校的《学生守则》吗?”我说:“是一本著名的蒙学文,放在一百年前,初识文墨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的。理解成昔时的《学生守则》,也大致不差。”
时代确实变了,今天,知道《弟子规》为何物的中国人,委实很是稀见。幸耶?不幸耶?
《弟子规》原称《训蒙文》,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训蒙文》皆为三言,全文共1080字,通篇围绕《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展开,共由五部分组成,从居家、事亲、出行、尊师、待人、接物、勤学等方面对青少年的德行做了比较具体的训诲。稍后,山西平阳儒生贾存仁又对《训蒙文》做了一些修订,并改名为《弟子规》传世。由于内容平实,文字易懂,自清代中叶以降,此文流播极广,影响至大,被称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行”的蒙学上乘教材,私塾、义塾率多用之。
先于《弟子规》成文500多年前,南宋大学者、理学家宋熹写过一篇启蒙读物《童蒙须知》,其《序》文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其正文便是对上列条目的具体陈说。人们一般认为,《弟子规》是从《童蒙须知》演变而来的。
《童蒙须知》、《弟子规》之类读物,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蒙学教材。所谓蒙学,就是中国传统式的文化启蒙教育。《易经》中的《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故昔人常称幼童为“童蒙”。《辞海》对“蒙学”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词源》的释义则比较简单:“启蒙之学,犹今之小学。”这条解释中的“学校”说,是不尽准确的,因为蒙学的施教对象除了小学生外,实际上还包括了成年人中的尚处于蒙昧状态者。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蒙学,泛指古代的启蒙教育,包括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的蒙学,则专指启蒙教材,即蒙学文献。本文主要谈狭义蒙学。
笔者的《国学的界定与当代价值评估》一文,对于国学做了明确的界定,认为国学包括中国传统学业和中国传统学术两大门类。在拙文中,笔者将蒙学列于前一门类之首。韩愈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愚以为,蒙学,正是国学的“根”和“膏”。欠缺了接受蒙学环节教育的人,登堂入室于国学,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也是现时的国学虽然热闹,却并不易扎实推进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蒙学历史悠久,其教育内容主要为识字、写字、识物、明理和懂德。中国古代的蒙学课本是从字书发轫的。早在周代就有了供学童识字、习字用的字书。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课本,是《史籀篇》,据传作者是周宣王时的太史。秦代李斯等人编写的《苍颉》七章、《爰历》六章、《博学》七章,文字多取于《史籀篇》。汉兴以后,闾里书师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为一本,统称《苍颉篇》。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也编过不少蒙学字书,《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有著录,但内容多已亡佚,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西汉史游编撰的《急就篇》(一名《急就章》)和南朝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唐宋以后,随着蒙学教育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分门别类的蒙学专书,至明清时期,形成了包括识字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比较完整的体系。体裁上,不仅有韵语读本,还有看图识字、散文故事和诗歌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机构分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3级。蒙学堂亦称为蒙学。六、七岁入学。学习4年,学习课程有修身、读经、字课、史学、算学和体操等,并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了相应的蒙学课本,但由于多种原因,此制度并未得到实行。
中国古代、近代的蒙学书籍门类繁多,涉面甚广。按其教育作用,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以识字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为主者。主要有《开蒙要训》、《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文字蒙求》和“杂字”书。
二、以伦理道德教育和处世哲学教育为主者。主要有《弟子规》、《朱子家训》、《性理字训》、《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等。
三、以历史、社会、自然常识教育为主者。主要有《蒙求》、《兔园册》、《幼学琼林》等。
四、以传授语词知识、典故知识和声律知识为主者。主要有《增广贤文》、《书言故事》、《声律启蒙》、《龙文鞭影》、《蒙养图说》等。
五、以优秀诗文选本陶冶初学者性情、培养其诗文读写兴趣者。主要有《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古文观止》等。
历代的蒙学文献累世迭出,蔚成大观。蒙学版本相当芜杂,难以确切计数,据张志公先生所编的《蒙学书目稿》统计有580种之多。徐梓先生的《中国传统蒙学书目》(初稿)在此基础上作了增补,达到1300馀种。实际数量,当远在此数以上。
限于篇幅,本文着重介绍最重要的几部传统蒙学读本(上述《童蒙须知》、《弟子规》二部自在其中,兹不复述):
(一)、《三字经》:中国现代以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蒙学教材。一般认为,《三字经》的作者是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6年),也有人认为真正的作者是宋人王伯厚、区适子或黎贞。《三字经》以三言韵语联缀成文,全文在千余字的篇幅中容纳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涉及时间、地点、数目、历史、天文、地理、人伦、学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其文段落分明,结构谨严,文字简洁,概括性强,往往用几句话,就能准确地概括事或物,如“八音”云:“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前人尝谓《三字经》包括了“天人性命之微,地理山水之奇,历代帝王之统绪,诸子百家著作之原由”,因而是一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入门书,被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可见其概括性之强。明清时代,不断有人对《三字经》进行过解释、增补、配图、注音。1928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对《三字经》进行了重订,增添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使这本启蒙读物的内容更为完备。《三字经》还先后被译成满文、蒙文、英文、法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影响早已及于海外。
(二)、《百家姓》: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介绍性氏的蒙学读物。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北宋初年的吴越地区人氏,理由是全文介绍姓氏以“赵钱孙李”起首,分别与赵宋皇帝、吴越王(钱俶)及其正妃(姓孙)、南唐皇帝(姓李)有关,显然是出于尊崇当代显贵姓氏的动机。南宋大诗人陆游注其诗《秋日郊居》时说:“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由此可见《百家姓》在当时已十分普及了。《百家姓》全文572字,收单姓446个,复姓61个,包括了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姓氏。全文以四言韵句成篇,读来朗朗上口。
(三)、《千字文》:堪称千古绝唱的识字之文,作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543年)。作者周兴嗣是梁武帝的大臣,富才华,善文辞。曹魏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书写过一篇《千字文》,不幸被雨水淋坏于西晋末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又重新编写了一篇,但质、文欠佳。梁武帝命周兴嗣再次编撰以教育诸皇子。周兴嗣的《千字文》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字1000个,编为四言韵语,依次叙述有关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是一篇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的综合性蒙学课文。《千字文》结构简单,押韵自然,易于朗读背诵。明人王世贞称它为“绝妙文章”,清人褚人获评价它“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豪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都可说所赞不虚。。《千字文》问世后,不仅被广泛用为儿童识字之文,成为自隋至清在中国各地流传最广、使用最久的蒙学课本,而且屡屡成为许多行业的编号,至于历代书法家书写《千字文》的贴本,更是难计其数。
(四)、《增广贤文》:历代格言警句汇编性质的蒙学读本,颇类似于时下的《格言警句大全》之类。原名《昔时贤文》,又原名《古今贤文》,作者不详,大约是明代中期的儒生。有学者认为,洪自诚的《菜根谭》是直接启发《增广贤文》成书的著作。这看法是有道理的。《增广贤文》以对联、谚语形式选汇历代文献中的名句和民间格言,全篇“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内容多涉及为人处世之道,极为警策。由于对历代的格言警句能不拘一格,广泛采录,雅俗共赏,切近实用,使这本启蒙书广为闾里百姓所欢迎,清代以后几乎家喻户晓。
(五)、《幼学琼林》:“类书”性质的蒙学“百科”知识读本(《词源》:“采辑群书,或以类分,或以字分,便寻检之用者,称为类书。”)。《幼学琼林》原作者是明代的程登吉,另一说是明人丘浚。后来流行的本子,经过了清人邹圣脉的增补和注释。书名“琼林”者,谓书中的知识似美玉如林。《幼学琼林》共分4卷,按“事类赋”的方式编排,用骈语介绍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容涉及很广,从天文地理、古往今来、文臣武职到人情世故、家庭婚姻、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文事科第以至制作技艺、花草鸟兽、释鬼神道共三十三类,无所不包,旧时人们常用的语词、常见的名物,几乎都能于其中见到。如卷一分为“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6条,依次罗列相关物、事。全书的知识“信息量”极为丰富,文字则以凝炼、顿挫见长。
(六)、《龙文鞭影》:专门介绍典故(掌故)的蒙学韵文。原名《启蒙故事》,编撰者为明人萧良有。全文四字一句,两句一对,以“平水韵”的平声30部为序,渐次介绍比较常见的历史典故,上自三皇五帝,下至唐宋各代,内容广博,文词雅致。
(七)、《声律启蒙》:“声律对仗入门”性质的蒙学韵文。作者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通声律、能属对是中国人写作方面的一项基本功,在古代的蒙学教育中,引领少年儿童掌握声律和属对的基本功十分必要,也一直受到重视。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是影响最大的教本。
(八)、《千家诗》:一部影响广泛的启导少年儿童学诗的诗歌选集。南宋刘克庄曾编选过一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内收唐宋人近体诗1200余首,后有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增删修订,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版本,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题为“谢枋得选、王相注”的《千家诗》。这个版本的《千家诗》收诗220多首,作者皆为唐宋名家,作品多为近体律、绝,题材广泛,篇幅短小,其中多数作品诗味比较浓郁,诗歌语言浅易而优美,非常适于少年儿童诵读和理解。
笔者曾指出,国学是一个文化共生矿,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作为国学基础环节的蒙学也不例外。在本文所举的10种蒙学读物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或陈腐的说教。这是时代的局限,也是难以避免的。但蒙学读物中所主要承载的,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元素。如德智双重的教育观,就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蒙学传统,今人应该发扬光大之。另外,古人编写蒙学读物,大多都十分重视其文、其书的简明性、趣味性以适应少年儿童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社会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如比较普遍地以偶句、韵语的形式成文,句短而音谐,富于视觉、听觉美感,便于诵记,这种做法,也很值得今人借鉴。
[ 本帖最后由 佑爸爸 于 2009-3-10 13:17 编辑 ]
2009/03/08
全部回帖
佑爸爸楼板凳
朱子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解:晚,音:同燕)眠。
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解:缺少、亏损,音:同缺)。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解:烧,音:同弱)衣服。
凡相揖必折腰。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忘。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
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及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
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解:晚,音:同燕)眠。
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解:缺少、亏损,音:同缺)。
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解:烧,音:同弱)衣服。
凡相揖必折腰。
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
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
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忘。
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
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
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
凡饮酒,不可令至醉。
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
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
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
凡危险不可近。
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
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
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2009/03/08回复
佑爸爸楼4楼
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自然界有个规律,食物决定存在,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身体状况与你所吃的食品种类息息相关,吃头补头,吃骨补骨,绝大多数现代病都是吃出来的。当今的孩子喝牛奶吃牛排,着皮鞋,系皮带,穿皮衣,发牛脾气,可怜!
你读什么,你就是什么;你听什么,你就是什么;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那么你就是什么人。这就是,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孩子不是一颗白菜,不是只要浇水施肥就行,他有精神需求,他有生命更有慧命。家长们对孩子的食品非常关心,要挑自然的、绿色的、有营养的并且可吸收的,而对孩子的精神食粮就未必重视或选准,只好任由电视、电脑这陌生人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电视、电脑让儿童过早地成人化,童年被缩短,等他们到了成年的年龄,却又显出儿童化,依然爱看卡通、漫画,没有完全社会化。一个妖怪(奥特曼),一只老鼠(米老鼠)闹得多少中国儿童心神不宁,只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情执,而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大气魄,请问: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比尔·盖茨不是读作文选、教辅书长大的,而是读经典、百科全书、伟人传记而成长的。
读什么书是战略问题,怎么读是个战术问题。战术可犯错,战略一个错也犯不得。读书要选对终身都有价值的、最适性的、原创性的、源头活水般的经典作品。经典虽不流行,但不会过时。每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容,而经典古籍则是这个世界的思想与秩序的基础。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语言还是真实的存在,它构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直接塑造人的文化心理。对你的妻子、丈夫、孩子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预言,你骂孩子,他就朝着你骂的那条路走。因此,一定程度上,语言、精神、思想、行为是同一的,所以,选什么给孩子读不可不慎。在孩子纯净的心田里播下的应该是能生根发芽的智慧的种子,而不是埋下沉沉的石头或将会腐烂的垃圾。
让经典说话,使儿童直接跟圣人的思想对话,直接接受圣人的教诲,直接吸收圣人的思想精华,会使这个人从小在一个很高的思维方式中思考问题,在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中思考问题,在一个很高的文学基础上创作文章,等于是奠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基础素质。
自然界有个规律,食物决定存在,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的身体状况与你所吃的食品种类息息相关,吃头补头,吃骨补骨,绝大多数现代病都是吃出来的。当今的孩子喝牛奶吃牛排,着皮鞋,系皮带,穿皮衣,发牛脾气,可怜!
你读什么,你就是什么;你听什么,你就是什么;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你就是什么;你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那么你就是什么人。这就是,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孩子不是一颗白菜,不是只要浇水施肥就行,他有精神需求,他有生命更有慧命。家长们对孩子的食品非常关心,要挑自然的、绿色的、有营养的并且可吸收的,而对孩子的精神食粮就未必重视或选准,只好任由电视、电脑这陌生人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电视、电脑让儿童过早地成人化,童年被缩短,等他们到了成年的年龄,却又显出儿童化,依然爱看卡通、漫画,没有完全社会化。一个妖怪(奥特曼),一只老鼠(米老鼠)闹得多少中国儿童心神不宁,只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情执,而没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大气魄,请问:这样的孩子将来如何成就一番事业?比尔·盖茨不是读作文选、教辅书长大的,而是读经典、百科全书、伟人传记而成长的。
读什么书是战略问题,怎么读是个战术问题。战术可犯错,战略一个错也犯不得。读书要选对终身都有价值的、最适性的、原创性的、源头活水般的经典作品。经典虽不流行,但不会过时。每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容,而经典古籍则是这个世界的思想与秩序的基础。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语言还是真实的存在,它构成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直接塑造人的文化心理。对你的妻子、丈夫、孩子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预言,你骂孩子,他就朝着你骂的那条路走。因此,一定程度上,语言、精神、思想、行为是同一的,所以,选什么给孩子读不可不慎。在孩子纯净的心田里播下的应该是能生根发芽的智慧的种子,而不是埋下沉沉的石头或将会腐烂的垃圾。
让经典说话,使儿童直接跟圣人的思想对话,直接接受圣人的教诲,直接吸收圣人的思想精华,会使这个人从小在一个很高的思维方式中思考问题,在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中思考问题,在一个很高的文学基础上创作文章,等于是奠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基础素质。
2009/03/08回复
佑爸爸楼5楼
蒙学初读的人文情趣与当今教育的“文化贫血”(之二) 文/闲数落花
所谓“蒙学”,即为儿童的启蒙之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中,“蒙学”读本功不可没。而蒙学的普及,则为历代儿童在初初接触识文断字的洁白清纯心灵,播下了中华民族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种子。蒙学涉及到的文化学识,其知识面之广,其义理之深,也许是一般儿童少年一下子很难彻底弄懂明白的。但是,既然在他们的心灵中,有了这种子在萌芽,那么,随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汲取社会生活的风雨和人情世态的营养,以及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接收与融会贯通,慢慢就会用他们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悟来加深对蒙学的理解,使这蒙学的种子得以发芽幼苗,茁壮枝叶,开花结果,获得丰收,并成为他们人生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营养。 历代的蒙学,其内容大致相同或相似,基本上都沿着民族“根文化”的累积、扩展、纳新和丰富这条思路向前发展。而蒙学的形式则颇多变化翻新,从最简单的仅仅为教儿童识字认读,到写字描红的习字本,到精选适合幼儿可以听读明白的教愚化贤的故事,直至含有人生义理的典章典故,并逐渐引领儿童少年阅读和思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其循序渐进的思路,至今看来也是非常清晰,并具有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思想理论指导的。现今可以从古典书目索引或蒙学辑要中看到的历代蒙学读本,大约有六百多种。这些成书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蒙学读本,同样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与实践的检验后,绝大多数已经失传。而在民间被不同经济阶层和文化程度的人们,按照各自对儿童启蒙读书所需要的内容形式选择要求,保留在旧时代的民间私塾、教馆村学、家学书斋中的蒙学读本,才是真正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启蒙之学。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清代学者梁绍壬在这首俳律体戏说《村学诗》中,将古代私塾的蒙学读书情景。非常形象传神、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了。想来那时在私塾中启蒙念书的儿童少年,就是以《百家姓》《历朝鉴略》、《千字文》、《神童诗》为最早的读本的,只有其中优秀的学童,才去进一步通读《大学》和《中庸》,进入较高层次的文化深造与个人学识发展。笔者曾经阅览或检索过流传在民间的蒙学读本,以一己之见,则认为其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启蒙之学的读本,当属识字读本《上大人》,实用读本《百家姓》,初教明理读本《三字经》,人文知识读本《千字文》,蒙童只有在学好这些蒙学的基础上,才能开始进入伦理道德、思想学识和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有所为”的人生境界。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也是学有所成的必由之路。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幼年最初走进村学私塾,那位患严重腿疾而瘫痪的老私塾先生,给我们一帮乡村孩子识字认读的教材,就是《上大人》。这是一篇简单得只有20多个字的课文: 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之乎者也! 别小看了这20多个字的功能作用,它们可比如今上幼儿园开始认读的“人、手、口、刀、马、牛”要有内涵有文化得多!只要查阅一下“敦煌文献”中有记载的儿童习字,就可以知道,这《上大人》的认读识字课文,早在唐代就广泛用于儿童的启蒙读书了。再仔细审读一下这些看似单独的文字,我们可进一步知道,它们不仅笔画少,有音韵,很顺口,启蒙的儿童容易认读记住,而且每一个字都是很多字的母字,用其中的某一字作为偏旁部首再去组合别的笔画,就能连接出许多新的字。如果经过教习蒙学的私塾老师给孩子们讲讲其中的故事,则这些貌似没什么意义的独立字,却包含着很多的传统人文义理和蒙学教育的功能目的。 记得私塾老先生用讲故事的方式,给认识了这些字的我们讲说过:这些字讲的是每个读书人都要尊敬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故事。孔夫子是我们读书人的“上大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是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学问最好的人,而七十二个好学生中呢,还有八、九个像曾子、子路那样的亚圣人,他要他的学生都要做好人,要仁义,懂礼仪…… 这些简单的文字,就在蒙童学读伊始,就明白地记住了谁是读书人的至圣先师,孔子教育的学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那乡野私塾里,蒙学初读不仅让蒙童在浅近的文字中,初次接触到了中华文化的根基,而且在这些充满人文情趣的诱惑力中,大致知道了读书要读什么书,做人要做什么人的道理。《上大人》究竟成文于什么年代,至今无从考证,但至少应该在唐代以前吧。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的卷佚残稿,属于中唐时期的遗卷,而那时它已经流行在民间,并被蒙童作为习字描红的作业,并藏之于莫高窟中,可见其流变时代已经深远,普及非常广泛了。 在后来的社会生活经历中,让笔者感到《上大人》课文的义理精妙与广泛流传在中华民间的生命力之盛,则同样源自于乡村中能识字与不识字老百姓,对它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那些并不认识“之乎者也”的乡村农民,他们几乎都能随口诵读出《上大人》的全文,而且对它的理解也几乎接近私塾老先生对我们的讲述。更有趣味的是,在偏僻的乡野,有一种在民间流行的游戏扑克类型的细长型纸牌,人们叫它“花牌”或“搓牌”。这种纸牌每张牌面上标明的牌号字,也是按照《上大人》的文字编排的:“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人们就在闲暇的玩乐中,将蒙学初读的人文情趣,融义理教化于生活之中,也化解生活压力于蒙学义理之内。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就在这普通得没有任何“国学”深奥和文化负担的情景下,平淡自然地流传在人间,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华夏民族的心灵。 依笔者所见,中华民族文化的承传,其实就是这种“根文化”的保留与萌芽,它不是刻意做作的弘扬,也不是恣意炒作的喧嚣。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事业,就应该牢牢地扎根在这民族的“根文化”土壤里,从中汲取丰厚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幼芽茁壮生长。然后,再帮助这有了健康血液、血脉支撑起来的学子,充分博纳广取,吐故纳新,努力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让他们具有多种人文内涵融合成的文化科学知识底蕴,方能成长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脉民族文化的清泉,其实就在华夏民族的河岳山川之中,它生生不息地自然流淌,也在普通百姓的口耳相传和心灵感悟中,阒无声息地在每个人的心灵的“根文化”中,拥有人生的四季,年年月月萌生新芽,蔓生出一片富于旺盛生命力的华夏文化的萋萋原野……
所谓“蒙学”,即为儿童的启蒙之学。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承中,“蒙学”读本功不可没。而蒙学的普及,则为历代儿童在初初接触识文断字的洁白清纯心灵,播下了中华民族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种子。蒙学涉及到的文化学识,其知识面之广,其义理之深,也许是一般儿童少年一下子很难彻底弄懂明白的。但是,既然在他们的心灵中,有了这种子在萌芽,那么,随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汲取社会生活的风雨和人情世态的营养,以及对各种文化知识的接收与融会贯通,慢慢就会用他们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感悟来加深对蒙学的理解,使这蒙学的种子得以发芽幼苗,茁壮枝叶,开花结果,获得丰收,并成为他们人生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营养。 历代的蒙学,其内容大致相同或相似,基本上都沿着民族“根文化”的累积、扩展、纳新和丰富这条思路向前发展。而蒙学的形式则颇多变化翻新,从最简单的仅仅为教儿童识字认读,到写字描红的习字本,到精选适合幼儿可以听读明白的教愚化贤的故事,直至含有人生义理的典章典故,并逐渐引领儿童少年阅读和思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其循序渐进的思路,至今看来也是非常清晰,并具有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思想理论指导的。现今可以从古典书目索引或蒙学辑要中看到的历代蒙学读本,大约有六百多种。这些成书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蒙学读本,同样在经历了岁月的淘洗与实践的检验后,绝大多数已经失传。而在民间被不同经济阶层和文化程度的人们,按照各自对儿童启蒙读书所需要的内容形式选择要求,保留在旧时代的民间私塾、教馆村学、家学书斋中的蒙学读本,才是真正的最具有生命力的启蒙之学。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清代学者梁绍壬在这首俳律体戏说《村学诗》中,将古代私塾的蒙学读书情景。非常形象传神、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了。想来那时在私塾中启蒙念书的儿童少年,就是以《百家姓》《历朝鉴略》、《千字文》、《神童诗》为最早的读本的,只有其中优秀的学童,才去进一步通读《大学》和《中庸》,进入较高层次的文化深造与个人学识发展。笔者曾经阅览或检索过流传在民间的蒙学读本,以一己之见,则认为其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启蒙之学的读本,当属识字读本《上大人》,实用读本《百家姓》,初教明理读本《三字经》,人文知识读本《千字文》,蒙童只有在学好这些蒙学的基础上,才能开始进入伦理道德、思想学识和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有所为”的人生境界。这是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也是学有所成的必由之路。记得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笔者幼年最初走进村学私塾,那位患严重腿疾而瘫痪的老私塾先生,给我们一帮乡村孩子识字认读的教材,就是《上大人》。这是一篇简单得只有20多个字的课文: 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之乎者也! 别小看了这20多个字的功能作用,它们可比如今上幼儿园开始认读的“人、手、口、刀、马、牛”要有内涵有文化得多!只要查阅一下“敦煌文献”中有记载的儿童习字,就可以知道,这《上大人》的认读识字课文,早在唐代就广泛用于儿童的启蒙读书了。再仔细审读一下这些看似单独的文字,我们可进一步知道,它们不仅笔画少,有音韵,很顺口,启蒙的儿童容易认读记住,而且每一个字都是很多字的母字,用其中的某一字作为偏旁部首再去组合别的笔画,就能连接出许多新的字。如果经过教习蒙学的私塾老师给孩子们讲讲其中的故事,则这些貌似没什么意义的独立字,却包含着很多的传统人文义理和蒙学教育的功能目的。 记得私塾老先生用讲故事的方式,给认识了这些字的我们讲说过:这些字讲的是每个读书人都要尊敬至圣先师孔夫子的故事。孔夫子是我们读书人的“上大人”,他的名字叫丘,在兄弟中他排行是第二,也就是甲乙的“乙”,生辰八字是己年的。孔夫子教化了三千名好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学问最好的人,而七十二个好学生中呢,还有八、九个像曾子、子路那样的亚圣人,他要他的学生都要做好人,要仁义,懂礼仪…… 这些简单的文字,就在蒙童学读伊始,就明白地记住了谁是读书人的至圣先师,孔子教育的学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做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笔者深切地感受到,在那乡野私塾里,蒙学初读不仅让蒙童在浅近的文字中,初次接触到了中华文化的根基,而且在这些充满人文情趣的诱惑力中,大致知道了读书要读什么书,做人要做什么人的道理。《上大人》究竟成文于什么年代,至今无从考证,但至少应该在唐代以前吧。在敦煌千佛洞中发现的卷佚残稿,属于中唐时期的遗卷,而那时它已经流行在民间,并被蒙童作为习字描红的作业,并藏之于莫高窟中,可见其流变时代已经深远,普及非常广泛了。 在后来的社会生活经历中,让笔者感到《上大人》课文的义理精妙与广泛流传在中华民间的生命力之盛,则同样源自于乡村中能识字与不识字老百姓,对它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那些并不认识“之乎者也”的乡村农民,他们几乎都能随口诵读出《上大人》的全文,而且对它的理解也几乎接近私塾老先生对我们的讲述。更有趣味的是,在偏僻的乡野,有一种在民间流行的游戏扑克类型的细长型纸牌,人们叫它“花牌”或“搓牌”。这种纸牌每张牌面上标明的牌号字,也是按照《上大人》的文字编排的:“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人们就在闲暇的玩乐中,将蒙学初读的人文情趣,融义理教化于生活之中,也化解生活压力于蒙学义理之内。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也就在这普通得没有任何“国学”深奥和文化负担的情景下,平淡自然地流传在人间,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华夏民族的心灵。 依笔者所见,中华民族文化的承传,其实就是这种“根文化”的保留与萌芽,它不是刻意做作的弘扬,也不是恣意炒作的喧嚣。任何一个民族的教育事业,就应该牢牢地扎根在这民族的“根文化”土壤里,从中汲取丰厚的传统文化的营养,让幼芽茁壮生长。然后,再帮助这有了健康血液、血脉支撑起来的学子,充分博纳广取,吐故纳新,努力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让他们具有多种人文内涵融合成的文化科学知识底蕴,方能成长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脉民族文化的清泉,其实就在华夏民族的河岳山川之中,它生生不息地自然流淌,也在普通百姓的口耳相传和心灵感悟中,阒无声息地在每个人的心灵的“根文化”中,拥有人生的四季,年年月月萌生新芽,蔓生出一片富于旺盛生命力的华夏文化的萋萋原野……
2009/03/08回复
佑爸爸楼6楼
蒙学初读的人文情趣与当今教育的“文化贫血”(之三) 文/闲数落花
浩浩岁月,悠悠历史,中国的蒙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朝代的更替,也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蒙童的读本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历代当政的统治者,也都懂得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夯实统治的基础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所以蒙童读本在每个朝代都有更新,增加当朝的蒙学新内容。作为蒙童识字读本的《百家姓》,一直被摆放在时代变迁的十字路口,它鉴照着历史,也管窥着人心,而且一直作为社会人群辨识蒙学教育实际成果的一项最基础的考量标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滔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我们浏览一下《百家姓》读本,它实际上就是一组由568个汉字组合的字帖,既没有《三字经》对蒙童的初级启智明理内容,也没有《千字文》那种全面展览宣示经传典籍的道德教化成分。《百家姓》的编撰者只是在收集整理中华民族的人群中究竟有多少姓氏的基础上,对这些姓氏进行了按照每四个字组合成一个短句一停顿的音韵结构,也按照编撰者的某种思维方式进行顺序编排,形成了以姓氏的汉字堆积而成的布局字帖。从形式到内容,除了可以琅琅上口的念读与押韵好记的背诵,它似乎就没有任何文辞意义,也不承载道德文章的教化功能。 其实,这小小的蒙学识字读本《百家姓》,暗藏的玄机,似可刻意重新经天纬地,也能在信手点拨中扭转乾坤。如若不信,请看蒙童在初次认读《百家姓》时的心灵震撼吧—— 记得笔者发蒙之初,私塾老先生教我们这帮无知的乡村小儿念读《百家姓》时,首先就问我们每个人姓什么,然后,再将每个人的姓字用毛笔楷体书写,在白纸片上写得有拳头大小,挂在小木条上。再接下去就按照《百家姓》的顺序往下念读,为我们这二十来个小蒙童的姓氏排序。属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姓字,自然就挂在最前面了。私塾老先生当时的说过的话,笔者至今也言犹在耳:你们的姓为什么有的要排在前头,有的要放在后头?因为《百家姓》就是这样排的。《百家姓》是谁排的?是圣人天子排的。圣人天子是根据自古以来哪个姓氏家门里出的名人贤人、状元宰相、公卿大人的多少来编排的。等将来你们谁谁也有出息,成了名人贤人了,那谁的姓氏可能就往前排了啊! 这帮乡村的小小蒙学之童,尽管还没任何文化积累和修养素质,但大家从小就在一起玩泥巴、捉迷藏长大,谁还不知道谁家的能耐啊!可在这圣人天子编排的《百家姓》里,怎么就有了先后之分、贵贱之别了呢?他家的姓里,我家的姓里,隐藏着什么秘密?谁谁为什么就该排在前头,我为何就排在他们的后头?凭什么啊?我将来能改变这编排顺序吗?我能够成为名人贤人吗?我可以努力、可以做得到吗?……姓氏文化的内涵与力量,就在私塾老先生的曼声细语中,给蒙童的心理播撒了重振家门的种子。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由此开始孳生裂变出永恒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推涌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是的,我们深入考察一下识字读本《百家姓》的字帖顺序组合,并将它置放在历史变迁与人文寻根的背景下,进行一下历史的透视,则发现它其实隐含着非常深刻的政治与宗法制度的影子,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历代社会生活的“根文化”的基因。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单姓者是一个字,复姓者是两个字,但这每个姓氏都记载着、铭刻着一个血统亲情承传的非常厚重的历史,以及他们经历过的风云变幻、人间沧桑的繁衍过程,其中更隐藏着姓氏家族血与火的惨烈,兴衰荣辱的悲欢,甚至有无数撼动民族历史的家族与人物,在姓氏的汉字笔画里如一组组鲜活的画面奔涌而出…… 据考证,蒙学识字读本《百家姓》应该成书于我国的北宋时期。明朝学者朱国桢说过:“今《百家姓》,以为出于宋,故首以‘赵钱孙李’,尊国姓也。”此论想来颇有道理,宋朝皇帝姓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士,莫非王臣”,他的姓氏必定要排序在第一的。而宋代学者王明清在考察了《百家姓》的源流之后,有更准确的说法:《百家姓》应该成书更早一些,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产物:“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者?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朝,‘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如今我们考察一下历史,的确在赵匡胤以军事政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朝廷之初,江南还是钱氏、李氏的天下,因为偏居一隅的吴越国君主姓“钱”,南唐后主姓“李”,而他们的宠幸后妃分别姓“周吴郑王”。尽管他们迫于北宋压力对其俯首称臣,但北宋并没统一天下,直到公元978年,北宋最后灭亡了钱氏的吴越国,五代十国时代才算结束。所以,《百家姓》成书于五代十国似乎更准确一些。 不论《百家姓》成书于何年代,但以当政的国君豪门姓氏为尊而排序,当是无疑。在宋代之后的朝代中,不同朝廷的统治者都对《百家姓》的排序进行过修订。例如,明朝曾在《百家姓》的基础上重新增加修编《千家姓》,不仅改变了《百家姓》文字组合没有文义和教化功能、纯粹是叠字排列和音韵组合的规矩,连开头的姓氏也变成了“朱”姓的开头—— 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 学弘周孔,统绍禹汤。荡平胡狄,混一封疆。 爰革夷习,树立典常。尊崇仁义,劝勉农桑。…… 而清朝的康熙皇帝由于特别尊崇孔子,在他亲笔编撰的《御制百家姓》中,不仅将“孔”姓放在了第一,而且还将孔子最得意的门徒的姓氏,紧接着排序在最开头的位置—— 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 冉季宗政,游夏文章。盖郗颜闵,殳却苏张。 余宗伊傅,何贾孙庞。轩辕皇甫,夏侯殷汤。…… 仔细品读《百家姓》的沿革变化和发展,几乎写满了与时俱进的历史内容。难怪那位私塾老先生会对我们小小蒙童作开启之训时,那样直接,那样毫无遮掩的表明认读《百家姓》,就要从蒙童开始树立“天子重英豪”,功名排姓氏的志气了。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承袭千百年来的“根文化”之始,让每个小小蒙童都很自然地想弄清楚,天下的姓氏究竟有多少,自己的姓氏排在什么地方,它背后有什么人物在支撑着地位,他们都有哪些功名伟绩,自己是否有可能通过努力来为自己的姓氏增添光彩。 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中,宗法制度与家族制度是支撑或凝聚社会民生的一项基本制度。在这个制度的框架下,以父系血缘关系将同姓氏的人群联结成一个家族共同体。在这个姓氏共同体中存在着荣辱与共的门第观念,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自己的姓氏而独立存在。那么,蒙童识字读本《百家姓》,就这样为髫发初覆额的孩子提供了了解自己、查验自己门第的依据。所以,他们从走进村学私塾那一刻起,就在识字念读与写字描红中,开始接触与自己和家人、与同窗学童和熟悉乡邻的姓氏之字有关的文化传承。蒙童在好奇中接受与血亲相关的“根文化”,在无意识中感受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启蒙,更从明白自己的姓氏与别人不同中,开始萌生要为自己的姓氏家门做点什么添光彩的事,直至模模糊糊地启动了将来要光宗耀祖的念头。这就是《百家姓》的实用性,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性。 当然,那些过于功利的修订《百家姓》版本,并没能广泛流传下来,只能成为《百家姓》发展变化的历史记载。真正在民间具有生命力的《百家姓》,还是最初成书于五代十国或宋代的那本识字读本《百家姓》。不过,后来赋予《百家姓》更多文化内涵的,是许多博学文人来为之考证注疏。其中最有影响者,当数流行民间的《百家姓》郡望考证版本了。所谓“郡望”,就是某个姓氏最初发祥于何地,是哪里的名门望族,甚至可以追根寻祖,考证该姓氏最早的开山鼻祖 。这里已经隐含着中华姓氏的文化寻根,它满足了中国人普遍的认祖归宗的血缘心理和崇拜宗亲的文化传承。 中华传统文正是建立在这种以姓氏文化作为“根文化”的基因上,才得以枝繁叶茂,才能够将根须伸向四面八方,直至海外异域,繁衍出更为广阔的华夏文化,而仍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而今一代代海外华裔回国祭拜祖宗,更凸显出中华姓氏文化的巨大凝聚力。 让人十分遗憾的是,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早就没有了对《百家姓》的念读、背诵与理解,也没有了对《百家姓》字帖的描红习字练习,更没有对《百家姓》的姓氏的解释和文化的解读。你姓什么,他姓什么,只不过是代表了某某人的简单字头符号,远没有名字所包含的内容深厚。从蒙童学子到其父母,大多数人都懒得弄清楚自己的姓氏来源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根源。更让人为之叹息的是,由今天的学校教育出来的很多高学历的青年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在《百家姓》里的位置与排序;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姓氏,除了“张王李赵天下刘”之类常见的姓氏还熟悉之外,稍微生疏一些的姓氏,不少高学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笔者曾经亲历过这样的场景——在某社会交往场合,负责登记来客的主管是位很高学历的人。当来客报出自己姓“鲍”时,该主管连续问了几次,来客也回答了几遍,可这位主管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个姓“鲍”的字来。这时客人提醒道:就是《百家姓》中“丰鲍史唐”的“鲍”字。可这位主管还是一脸茫然。此刻这位来客的同事笑了起来说:就是海参酒楼里燕窝鲍鱼翅的“鲍”字呀!该主管一声惊讶:啊,鲍鱼的鲍啊!结果可想而知——来客受到了奚落与嘲笑,愤然而去。像这样因为没读过《百家姓》而在社会生活交际中引起的不愉快的事情,并不少见。如果要追究问责,那么现在学校教育的“文化贫血”当是罪魁祸首了。 蒙学初读,是人生最早接受中华文化传统的洗礼。在蒙学中练就的“童子功”,是一个人终生受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识字读本《百家姓》,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仍然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其内在的秘籍,当是姓氏文化的血脉亲情的凝聚力,以及将自己姓氏门第的荣耀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融为一体。所以,读好读懂《百家姓》,让我们的姓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不断融合新的理念,与社会经济实体、文化产业和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育会有更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我们的学子扎根在民族文化土壤里,用自己的成功为中华姓氏增光彩,振兴中华,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那般虚无缥缈。 试想一下吧,一个连《百家姓》都没读过,连自己的姓氏源流与文化根基都不懂的所谓高学历的人,即便他学习掌握了很多文化科技知识,他会有姓氏家族的荣誉感和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吗?
浩浩岁月,悠悠历史,中国的蒙学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随着朝代的更替,也随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蒙童的读本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历代当政的统治者,也都懂得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夯实统治的基础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所以蒙童读本在每个朝代都有更新,增加当朝的蒙学新内容。作为蒙童识字读本的《百家姓》,一直被摆放在时代变迁的十字路口,它鉴照着历史,也管窥着人心,而且一直作为社会人群辨识蒙学教育实际成果的一项最基础的考量标准。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滔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我们浏览一下《百家姓》读本,它实际上就是一组由568个汉字组合的字帖,既没有《三字经》对蒙童的初级启智明理内容,也没有《千字文》那种全面展览宣示经传典籍的道德教化成分。《百家姓》的编撰者只是在收集整理中华民族的人群中究竟有多少姓氏的基础上,对这些姓氏进行了按照每四个字组合成一个短句一停顿的音韵结构,也按照编撰者的某种思维方式进行顺序编排,形成了以姓氏的汉字堆积而成的布局字帖。从形式到内容,除了可以琅琅上口的念读与押韵好记的背诵,它似乎就没有任何文辞意义,也不承载道德文章的教化功能。 其实,这小小的蒙学识字读本《百家姓》,暗藏的玄机,似可刻意重新经天纬地,也能在信手点拨中扭转乾坤。如若不信,请看蒙童在初次认读《百家姓》时的心灵震撼吧—— 记得笔者发蒙之初,私塾老先生教我们这帮无知的乡村小儿念读《百家姓》时,首先就问我们每个人姓什么,然后,再将每个人的姓字用毛笔楷体书写,在白纸片上写得有拳头大小,挂在小木条上。再接下去就按照《百家姓》的顺序往下念读,为我们这二十来个小蒙童的姓氏排序。属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姓字,自然就挂在最前面了。私塾老先生当时的说过的话,笔者至今也言犹在耳:你们的姓为什么有的要排在前头,有的要放在后头?因为《百家姓》就是这样排的。《百家姓》是谁排的?是圣人天子排的。圣人天子是根据自古以来哪个姓氏家门里出的名人贤人、状元宰相、公卿大人的多少来编排的。等将来你们谁谁也有出息,成了名人贤人了,那谁的姓氏可能就往前排了啊! 这帮乡村的小小蒙学之童,尽管还没任何文化积累和修养素质,但大家从小就在一起玩泥巴、捉迷藏长大,谁还不知道谁家的能耐啊!可在这圣人天子编排的《百家姓》里,怎么就有了先后之分、贵贱之别了呢?他家的姓里,我家的姓里,隐藏着什么秘密?谁谁为什么就该排在前头,我为何就排在他们的后头?凭什么啊?我将来能改变这编排顺序吗?我能够成为名人贤人吗?我可以努力、可以做得到吗?……姓氏文化的内涵与力量,就在私塾老先生的曼声细语中,给蒙童的心理播撒了重振家门的种子。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由此开始孳生裂变出永恒的竞争力与创造力,推涌着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是的,我们深入考察一下识字读本《百家姓》的字帖顺序组合,并将它置放在历史变迁与人文寻根的背景下,进行一下历史的透视,则发现它其实隐含着非常深刻的政治与宗法制度的影子,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历代社会生活的“根文化”的基因。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姓氏,单姓者是一个字,复姓者是两个字,但这每个姓氏都记载着、铭刻着一个血统亲情承传的非常厚重的历史,以及他们经历过的风云变幻、人间沧桑的繁衍过程,其中更隐藏着姓氏家族血与火的惨烈,兴衰荣辱的悲欢,甚至有无数撼动民族历史的家族与人物,在姓氏的汉字笔画里如一组组鲜活的画面奔涌而出…… 据考证,蒙学识字读本《百家姓》应该成书于我国的北宋时期。明朝学者朱国桢说过:“今《百家姓》,以为出于宋,故首以‘赵钱孙李’,尊国姓也。”此论想来颇有道理,宋朝皇帝姓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士,莫非王臣”,他的姓氏必定要排序在第一的。而宋代学者王明清在考察了《百家姓》的源流之后,有更准确的说法:《百家姓》应该成书更早一些,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产物:“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者?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朝,‘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如今我们考察一下历史,的确在赵匡胤以军事政变方式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朝廷之初,江南还是钱氏、李氏的天下,因为偏居一隅的吴越国君主姓“钱”,南唐后主姓“李”,而他们的宠幸后妃分别姓“周吴郑王”。尽管他们迫于北宋压力对其俯首称臣,但北宋并没统一天下,直到公元978年,北宋最后灭亡了钱氏的吴越国,五代十国时代才算结束。所以,《百家姓》成书于五代十国似乎更准确一些。 不论《百家姓》成书于何年代,但以当政的国君豪门姓氏为尊而排序,当是无疑。在宋代之后的朝代中,不同朝廷的统治者都对《百家姓》的排序进行过修订。例如,明朝曾在《百家姓》的基础上重新增加修编《千家姓》,不仅改变了《百家姓》文字组合没有文义和教化功能、纯粹是叠字排列和音韵组合的规矩,连开头的姓氏也变成了“朱”姓的开头—— 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 学弘周孔,统绍禹汤。荡平胡狄,混一封疆。 爰革夷习,树立典常。尊崇仁义,劝勉农桑。…… 而清朝的康熙皇帝由于特别尊崇孔子,在他亲笔编撰的《御制百家姓》中,不仅将“孔”姓放在了第一,而且还将孔子最得意的门徒的姓氏,紧接着排序在最开头的位置—— 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 冉季宗政,游夏文章。盖郗颜闵,殳却苏张。 余宗伊傅,何贾孙庞。轩辕皇甫,夏侯殷汤。…… 仔细品读《百家姓》的沿革变化和发展,几乎写满了与时俱进的历史内容。难怪那位私塾老先生会对我们小小蒙童作开启之训时,那样直接,那样毫无遮掩的表明认读《百家姓》,就要从蒙童开始树立“天子重英豪”,功名排姓氏的志气了。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承袭千百年来的“根文化”之始,让每个小小蒙童都很自然地想弄清楚,天下的姓氏究竟有多少,自己的姓氏排在什么地方,它背后有什么人物在支撑着地位,他们都有哪些功名伟绩,自己是否有可能通过努力来为自己的姓氏增添光彩。 我们知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生活中,宗法制度与家族制度是支撑或凝聚社会民生的一项基本制度。在这个制度的框架下,以父系血缘关系将同姓氏的人群联结成一个家族共同体。在这个姓氏共同体中存在着荣辱与共的门第观念,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自己的姓氏而独立存在。那么,蒙童识字读本《百家姓》,就这样为髫发初覆额的孩子提供了了解自己、查验自己门第的依据。所以,他们从走进村学私塾那一刻起,就在识字念读与写字描红中,开始接触与自己和家人、与同窗学童和熟悉乡邻的姓氏之字有关的文化传承。蒙童在好奇中接受与血亲相关的“根文化”,在无意识中感受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人生启蒙,更从明白自己的姓氏与别人不同中,开始萌生要为自己的姓氏家门做点什么添光彩的事,直至模模糊糊地启动了将来要光宗耀祖的念头。这就是《百家姓》的实用性,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性。 当然,那些过于功利的修订《百家姓》版本,并没能广泛流传下来,只能成为《百家姓》发展变化的历史记载。真正在民间具有生命力的《百家姓》,还是最初成书于五代十国或宋代的那本识字读本《百家姓》。不过,后来赋予《百家姓》更多文化内涵的,是许多博学文人来为之考证注疏。其中最有影响者,当数流行民间的《百家姓》郡望考证版本了。所谓“郡望”,就是某个姓氏最初发祥于何地,是哪里的名门望族,甚至可以追根寻祖,考证该姓氏最早的开山鼻祖 。这里已经隐含着中华姓氏的文化寻根,它满足了中国人普遍的认祖归宗的血缘心理和崇拜宗亲的文化传承。 中华传统文正是建立在这种以姓氏文化作为“根文化”的基因上,才得以枝繁叶茂,才能够将根须伸向四面八方,直至海外异域,繁衍出更为广阔的华夏文化,而仍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而今一代代海外华裔回国祭拜祖宗,更凸显出中华姓氏文化的巨大凝聚力。 让人十分遗憾的是,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早就没有了对《百家姓》的念读、背诵与理解,也没有了对《百家姓》字帖的描红习字练习,更没有对《百家姓》的姓氏的解释和文化的解读。你姓什么,他姓什么,只不过是代表了某某人的简单字头符号,远没有名字所包含的内容深厚。从蒙童学子到其父母,大多数人都懒得弄清楚自己的姓氏来源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根源。更让人为之叹息的是,由今天的学校教育出来的很多高学历的青年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在《百家姓》里的位置与排序;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姓氏,除了“张王李赵天下刘”之类常见的姓氏还熟悉之外,稍微生疏一些的姓氏,不少高学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笔者曾经亲历过这样的场景——在某社会交往场合,负责登记来客的主管是位很高学历的人。当来客报出自己姓“鲍”时,该主管连续问了几次,来客也回答了几遍,可这位主管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个姓“鲍”的字来。这时客人提醒道:就是《百家姓》中“丰鲍史唐”的“鲍”字。可这位主管还是一脸茫然。此刻这位来客的同事笑了起来说:就是海参酒楼里燕窝鲍鱼翅的“鲍”字呀!该主管一声惊讶:啊,鲍鱼的鲍啊!结果可想而知——来客受到了奚落与嘲笑,愤然而去。像这样因为没读过《百家姓》而在社会生活交际中引起的不愉快的事情,并不少见。如果要追究问责,那么现在学校教育的“文化贫血”当是罪魁祸首了。 蒙学初读,是人生最早接受中华文化传统的洗礼。在蒙学中练就的“童子功”,是一个人终生受用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识字读本《百家姓》,之所以历经沧桑而仍然蕴涵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其内在的秘籍,当是姓氏文化的血脉亲情的凝聚力,以及将自己姓氏门第的荣耀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融为一体。所以,读好读懂《百家姓》,让我们的姓氏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不断融合新的理念,与社会经济实体、文化产业和地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教育会有更有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我们的学子扎根在民族文化土壤里,用自己的成功为中华姓氏增光彩,振兴中华,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那般虚无缥缈。 试想一下吧,一个连《百家姓》都没读过,连自己的姓氏源流与文化根基都不懂的所谓高学历的人,即便他学习掌握了很多文化科技知识,他会有姓氏家族的荣誉感和作为中华民族子孙的自豪感吗?
2009/03/08回复
佑爸爸楼7楼
快乐嘉嘉家:
瓦咔咔,佑爸又来长篇大论了,每次都觉得佑爸贴的东西是好东西,就是太多、太长,需要自己读了几遍都归纳总结中心思想。当爸妈真是件辛苦活啊,谢了佑爸,先收下慢慢研究啦。
查看原文我请的老师自己创作全新的蒙学《五字经》开头部份也与大家分享:
天地初开张,万物妱发皇
天地初开张,万物妱发皇
2009/03/08回复
佑爸爸楼8楼
谢谢楼上的推荐,我在首页已说明了上述几篇文章是从网上找到的有关蒙学的相关资料,目的是让有心的家长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上述几篇文章我只当学习资料来保存,并不是我个人完全认同的做法,我也是正在学习之中,我认为论语和易经肯定是好的教材,但连成人也不容易体会和学懂,对孩子来说还是有点深奥,所以我想还是让他稍后有一定基础再学。现在小佑和另外3个同龄小朋友,是跟我找到的一位在德,才,智方面有极高水平的老师学习书法和蒙学,他的蒙学内容不是三字经,弟子规,而是完全由是老师自己全新创作的五字韵文,相信是学古不泥古的。小佑已喜欢上这位老师,而老师对国学也很有研究,他说论语和易经内容一定会在稍后和孩子讲解的!
2009/03/09回复
佑爸爸楼10楼
由于淇佑和其它小朋友的年龄还小,除了老师教会了基本用笔后,用什么办法描摹就有点难,因为既要保护好老师的原稿,又要清洗方便,并要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我在网上也只是找到说用塑膜作垫来保护老师的原稿,但它们没说到用具体哪种透明塑膜作垫,通常的透明塑膜中,我试过用保鲜纸,活页内的透明塑膜等都不吸墨,很容易发生过墨到宣纸上的现象,所以下面是我尝试了一个新的照老师手稿临摹的新方法,虽然也不算最好但试过还可以一用的。。。我用老师书写好的原书法手稿或双钩书法手稿拿去过透明塑膜,试过此法后感到还可以,这就供大家参考一下!
2009/03/12回复
佑爸爸楼12楼
老师自己创作的五字经:
第一,二句韵文:天地初开张,万物始发皇
第三,四句韵文:金木水火士,五行有形相
[ 本帖最后由 佑爸爸 于 2009-3-15 19:29 编辑 ]
第一,二句韵文:天地初开张,万物始发皇
第三,四句韵文:金木水火士,五行有形相
[ 本帖最后由 佑爸爸 于 2009-3-15 19:29 编辑 ]
2009/03/15回复
佑爸爸楼14楼
老师不是单一教书法,也是同时通过讲故事, 猜迷语的形式,教儿童的蒙学的内容,这些内容是糼儿园和学校都学不到的!
请看妈网上的:
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高兴!
http://www.gzmama.com/thread-942331-1-1.html
http://www.gzmama.com/thread-920086-1-1.html
请看妈网上的:
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高兴!
http://www.gzmama.com/thread-942331-1-1.html
http://www.gzmama.com/thread-920086-1-1.html
2009/03/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