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涛:2011年10月03日热点日记--你在我博客中找到答案了吗?
我不知道你是谁?来自哪里?看了我博客多长时间了?你或许还不屑于在博文中显露你自己,喜欢看着我的想法,可是我知道你想在博客中找到一些启发学到东西,不排除你只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来,但我估计后者会让你失望。
我不保证你看我的博客会改变什么,毕竟我不会准确的告诉你具体该做些什么,我也不曾得到别人明确的指令,告诉我做什么而改变过命运,从职员到创业者,都是靠自己不断学习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从棘手到顺手,从复杂到简单,学习转变观念而走到今天,为此我只能将我所有新的感悟给你,期望是带你走向未来的一个指引。
我可以选择一直在一个岗位待下去,拿着稳定的工资,做着熟悉的事情,可每次的安稳都会使得我坐立不安,做职员时是 ��样,做创业者时也是这样。可那样你再也不会看到今天的我了,我知道环境天天都在改变,我不面对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就将没有未来。走向新的工作岗位,因为想克服这种自卑和恐惧,才在三年半之后选择做销售,可是我选择了走不一样的道路,可能是由于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可能是由于天生以成长为导向,我总在寻找着新的挑战,为此,你是否是由于自卑和恐惧而阻碍了梦想的实现?
这么多年来,受了很多苦,在教训中我也收获颇多,熬过来终于明白了很多简单的道理。你可能认为你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只有你才有,当在这五年里有几千个博客读者给我写信时,我知道很多人的问题都是类似的,知道什么感觉最糟吗?因为面对这些问题时,采取逃避的态度和恐惧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恶果。
我也曾这么患得患失过,大家如果看过上一篇热点日志--阿里巴巴老上司写的书序,就会知道我当年是怎样的一个窘迫,后来我发现这么多年来的一个规律。除去先天有好命以外,所有人的收获都靠自己的成长,而人的成长取决于你自己所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绝大多数人把人生中的问题当成障碍,本能地采取拖延和逃避的心态,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以为时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时,拖延导致的问题就如同牙痛一样,只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到头来还得去面对,可是痛苦却伴随了很长时间。
我对所有人生的问题,慢慢的养成一个习惯,都当作寻求成长的一次机会,不消极面对,我把解决问题当做一场游戏,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积分的游戏,通过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给自己得到双倍积分的机会。在过去接触人解决问题中获得的经验,每次直面都增长了更多思考和判断信息的经验,我从来不以钱为目标工作,但每次都因为能承担一些责任而获取应该的回报,这些就是心得:你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建立属于自己的人脉圈,自己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和拖延,克服恐惧心理,后天的学习必不可少,你就会精神强大到能够独挡一面,你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你自己!否则六年的工作经验和收获,可能跟六个月的相差无几。
继续采集时评 为明年的高考做好准备
956281家有中学生
全部回帖
革命不可怕,暴力革命也不可怕;如果它要来的话,怕也没用——可怕的是:当(暴力)革命不可避免地来到时,再也没有一个如1912年前后的“立宪派”那样拥有强大社会活动能量、足以充当(暴力)革命的润滑剂、让(暴力)革命“软着陆”的“中层社会”。如果“中层社会”被摧毁,甚至于连“社会”也消失掉了,(暴力)革命到来之际,后果则不堪设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绝对是一场极好的革命——暴力当然会带来破坏,但辛亥年的暴力革命不可避免,谴责暴力革命是无济于事的;任何一个革命党,都必然有其缺陷,要求辛亥年的革命党浑身闪耀着理性之光,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任何革命领袖,都必然有种种个性乃至人性的弱点,拿圣人的标准要求革命领袖,无异于缘木求鱼,何况圣人式的革命领袖,本身就很容易损害革命的初衷……如此种种——所以,辛亥年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在于:一个稳定的国家,一定要有一个活动能量强大的“中层社会”。没有这样一个“中层社会”,就不能让(暴力)革命“软着陆”,就不会有1912年的“共和”。(执笔/谌旭彬)
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绝对是一场极好的革命——暴力当然会带来破坏,但辛亥年的暴力革命不可避免,谴责暴力革命是无济于事的;任何一个革命党,都必然有其缺陷,要求辛亥年的革命党浑身闪耀着理性之光,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任何革命领袖,都必然有种种个性乃至人性的弱点,拿圣人的标准要求革命领袖,无异于缘木求鱼,何况圣人式的革命领袖,本身就很容易损害革命的初衷……如此种种——所以,辛亥年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在于:一个稳定的国家,一定要有一个活动能量强大的“中层社会”。没有这样一个“中层社会”,就不能让(暴力)革命“软着陆”,就不会有1912年的“共和”。(执笔/谌旭彬)
2011/10/09回复
走自己的路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10-11 来源: 广州日报
成功的秘诀:像鼹鼠一样,不断地挖通自己的道路。
如果有人想要找到一条公式,所有人只要套用这条公式就能成功,那么他一定忘了,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自然力”。其实每个人都得找到大自然为他建造的道路,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如同鼹鼠走的是一条路、松鼠走的是另一条路,都是由大自然量身打造的,它们也不可能走上相同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鼹鼠不会爬树,就认为它是一个失败者;松鼠也不能因为自己不会钻地道,而垂头丧气、闷闷不乐。你不可能期待轮船沿着干涸的陆地驶入港口,同样地,希望依循其他人的道路轻松获得金钱和财富,也是愚蠢的想法。
没有谁生来就是失败者。
密歇根州有一位参议员,他起初是卖爆米花、报纸的小贩,后来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打杂。工作闲暇时,他就抽空阅读法律书籍,24岁,他成功地跻身律师界,找到了自己的路。打杂虽然无聊,但他没有枯等,而是牢牢地抓住手边的东西。然后,当他准备好时,那条路已经赫然出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座小火车站里当差跑腿,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电报按键。13岁,他成为一名正式的电报员;38岁,他当上了铁路公司总裁;去世前,他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收藏的艺术品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并被授予爵位,人们公认他是世上最了不起的铁路公司总裁。他并没有天真地等待机会降临,反而像鼹鼠一样,从他所在的地方着手,不断地向前挖通自己的道路。
詹姆斯·希尔的儿子,起初在大北方铁路公司的火车上担任刹车控制员。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而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当他被提升到这个职位时,他的上司才震惊地发现,原来他是西北部最有钱的“铁路大王”的儿子。
没有什么比“起而行”更重要——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一定都要有所行动。一个挨家挨户推销打蛋器的小伙子,抵得上40个“等待别人开门”的年轻人。 (参息)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10-11 来源: 广州日报
成功的秘诀:像鼹鼠一样,不断地挖通自己的道路。
如果有人想要找到一条公式,所有人只要套用这条公式就能成功,那么他一定忘了,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自然力”。其实每个人都得找到大自然为他建造的道路,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如同鼹鼠走的是一条路、松鼠走的是另一条路,都是由大自然量身打造的,它们也不可能走上相同的道路。我们不能因为鼹鼠不会爬树,就认为它是一个失败者;松鼠也不能因为自己不会钻地道,而垂头丧气、闷闷不乐。你不可能期待轮船沿着干涸的陆地驶入港口,同样地,希望依循其他人的道路轻松获得金钱和财富,也是愚蠢的想法。
没有谁生来就是失败者。
密歇根州有一位参议员,他起初是卖爆米花、报纸的小贩,后来进入一家律师事务所打杂。工作闲暇时,他就抽空阅读法律书籍,24岁,他成功地跻身律师界,找到了自己的路。打杂虽然无聊,但他没有枯等,而是牢牢地抓住手边的东西。然后,当他准备好时,那条路已经赫然出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小男孩,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座小火车站里当差跑腿,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电报按键。13岁,他成为一名正式的电报员;38岁,他当上了铁路公司总裁;去世前,他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收藏的艺术品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并被授予爵位,人们公认他是世上最了不起的铁路公司总裁。他并没有天真地等待机会降临,反而像鼹鼠一样,从他所在的地方着手,不断地向前挖通自己的道路。
詹姆斯·希尔的儿子,起初在大北方铁路公司的火车上担任刹车控制员。因为他的工作表现十分出色而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当他被提升到这个职位时,他的上司才震惊地发现,原来他是西北部最有钱的“铁路大王”的儿子。
没有什么比“起而行”更重要——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一定都要有所行动。一个挨家挨户推销打蛋器的小伙子,抵得上40个“等待别人开门”的年轻人。 (参息)
2011/10/12回复
一粒稻米的耐心——谭海龙
2011-10-12 07:38 转帖
第一转帖:Akido 累计转帖:3次 累计浏览:228次评论(3)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一夜致富。
五年间他开过旅行社、咖啡店,还有花店,可惜每次创业都失败,也陷家庭于绝境。他心力交瘁的太太无力说服他重回职场,在无计可施的绝望下,跑去寻求高僧的协助。高僧了解状况后跟太太说:“如果你先生愿意,就请他来一趟吧!”
这位先生虽然来了,但从眼神看得出来,这一趟只是为了敷衍他太太而来。高僧不发一语,带他到僧庙的庭院中,庭院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庭中尽是茂密的百年老树,高僧从屋檐下拿起一支扫把,跟这位先生说:“如果你能把庭院的落叶扫干净,我会把如何赚到亿万财富的方法告诉你。”
虽然不信,但看到高僧如此严肃,加上亿万的诱惑,这位先生心想扫完这庭院有什么难,就接过扫把开始扫地。过了一个钟头,好不容易从庭院一端扫到另一端,眼见总算扫完了,他拿起畚箕,转身回头准备畚起刚刚扫成一堆堆的落叶时,却看到刚扫过的地上又掉了满地的树叶。
懊恼的他只好加快扫地的速度,希望能赶上树叶掉落的速度。但经过一天的尝试,地上的落叶跟刚来的时候一样多。这位先生怒气冲冲地扔掉扫把,跑去找高僧,想问高僧为何这样开他的玩笑?
高僧指着地上的树叶说:“欲望像地上扫不尽的落叶,层层盖住了你的耐心。耐心是财富的声音。你心上有一亿的欲望,身上却只有一天的耐心;就像这秋天的落叶,一定要等到冬天叶子都掉光后才能扫得干净,可是你却希望在一天就扫完地。”说完,就请夫妻俩回去。
临走时,高僧就对这位先生说,为了回报他今天扫地的辛苦,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个谷仓,里面会有100包用麻布袋装的稻米,每包稻米都有100斤重。如果先生愿意把这些稻米帮他搬到谷仓外,在稻米堆后面会有一扇门,里头有一个宝物箱,里面是善男信女们所捐赠的金子,数量不是很多,就当作是今天你帮我扫地与搬稻米的酬劳。
这对夫妻走了一段路后,看到了一间谷仓,里面整整齐齐地堆了约二层楼高的稻米,完全如同高僧的描述。看在金子的份上,这位先生开始一包包地把这些稻米搬到仓外。数小时后,当快搬完时,他看到后面真的有一扇门,兴奋地推开门,里面确实有一个藏宝箱,箱上并无上锁,他轻易地打开宝物箱。
他眼睛一亮,宝箱内有一小包麻布袋,拿起麻布袋并解开绳子,伸进手去抓出一把东西,可是抓在手上的不是黄金,而是一把黑色小种子,他想也许它们是用来保护黄金的东西,所以将袋子内的东西全倒在地上。但令他失望,地上没有金块,只有一堆黑色籽粒及一张纸条,他捡起纸条,上面写着:这里没有黄金。
这位受骗的先生失望地把手中的麻布袋重重摔在墙上,愤怒地转身打开那扇门准备离开,却见高憎站在门外双手握着一把种子,轻声说:“你刚才所搬的百袋稻米,都是由这一小袋的种子费时四个月长出来的。你的耐心还不如一粒稻米的种子,怎么听得到财富的声音?”
2011-10-12 07:38 转帖
第一转帖:Akido 累计转帖:3次 累计浏览:228次评论(3)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一夜致富。
五年间他开过旅行社、咖啡店,还有花店,可惜每次创业都失败,也陷家庭于绝境。他心力交瘁的太太无力说服他重回职场,在无计可施的绝望下,跑去寻求高僧的协助。高僧了解状况后跟太太说:“如果你先生愿意,就请他来一趟吧!”
这位先生虽然来了,但从眼神看得出来,这一趟只是为了敷衍他太太而来。高僧不发一语,带他到僧庙的庭院中,庭院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庭中尽是茂密的百年老树,高僧从屋檐下拿起一支扫把,跟这位先生说:“如果你能把庭院的落叶扫干净,我会把如何赚到亿万财富的方法告诉你。”
虽然不信,但看到高僧如此严肃,加上亿万的诱惑,这位先生心想扫完这庭院有什么难,就接过扫把开始扫地。过了一个钟头,好不容易从庭院一端扫到另一端,眼见总算扫完了,他拿起畚箕,转身回头准备畚起刚刚扫成一堆堆的落叶时,却看到刚扫过的地上又掉了满地的树叶。
懊恼的他只好加快扫地的速度,希望能赶上树叶掉落的速度。但经过一天的尝试,地上的落叶跟刚来的时候一样多。这位先生怒气冲冲地扔掉扫把,跑去找高僧,想问高僧为何这样开他的玩笑?
高僧指着地上的树叶说:“欲望像地上扫不尽的落叶,层层盖住了你的耐心。耐心是财富的声音。你心上有一亿的欲望,身上却只有一天的耐心;就像这秋天的落叶,一定要等到冬天叶子都掉光后才能扫得干净,可是你却希望在一天就扫完地。”说完,就请夫妻俩回去。
临走时,高僧就对这位先生说,为了回报他今天扫地的辛苦,在他们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个谷仓,里面会有100包用麻布袋装的稻米,每包稻米都有100斤重。如果先生愿意把这些稻米帮他搬到谷仓外,在稻米堆后面会有一扇门,里头有一个宝物箱,里面是善男信女们所捐赠的金子,数量不是很多,就当作是今天你帮我扫地与搬稻米的酬劳。
这对夫妻走了一段路后,看到了一间谷仓,里面整整齐齐地堆了约二层楼高的稻米,完全如同高僧的描述。看在金子的份上,这位先生开始一包包地把这些稻米搬到仓外。数小时后,当快搬完时,他看到后面真的有一扇门,兴奋地推开门,里面确实有一个藏宝箱,箱上并无上锁,他轻易地打开宝物箱。
他眼睛一亮,宝箱内有一小包麻布袋,拿起麻布袋并解开绳子,伸进手去抓出一把东西,可是抓在手上的不是黄金,而是一把黑色小种子,他想也许它们是用来保护黄金的东西,所以将袋子内的东西全倒在地上。但令他失望,地上没有金块,只有一堆黑色籽粒及一张纸条,他捡起纸条,上面写着:这里没有黄金。
这位受骗的先生失望地把手中的麻布袋重重摔在墙上,愤怒地转身打开那扇门准备离开,却见高憎站在门外双手握着一把种子,轻声说:“你刚才所搬的百袋稻米,都是由这一小袋的种子费时四个月长出来的。你的耐心还不如一粒稻米的种子,怎么听得到财富的声音?”
2011/10/12回复
别总对教育做隔靴搔痒的抒情
近日,枣庄三十九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有家长认为,学校这样做容易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齐鲁晚报》11月1日)
这是一条乍看起来很招骂的新闻,尤其是在“差生测智商”等新闻桥段风生水起的当下。于是,“三色作业本”轻易就被扣上了“功利”、“脑残”等情绪化的帽子,骂得似乎还很有道理:交一样的钱,你凭什么给孩子发不同颜色的本子?这不是明摆着的教育不公嘛?
只是,如果说“绿领巾”带有模糊的政治意味、“红校服”蕴含张扬的商业色彩,那么,分层教学的“三色作业本”又伤害了谁呢?你说绿领巾的“绿色”是不好的,没有红色强,可“三色作业本”封面上分别标有字母——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C类题是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典型的分层教学,有什么值得义愤填膺的呢?
《论语》云,有教无类。这话被很多人奉为圭皋,却偏偏忘记了另外一句相形相生的话,“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由的公平,二是权利的公平。换言之,这些都是一种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公平。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都当明白一个常识: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不仅仅是智商的差异,还包括情商等诸多层面,而真正的公平,是赋予这些天赋有异的孩子更“个体化”的教育,让那些即便成绩不好、却又多有特长的孩子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制度的公平弥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短板,这才是最大的公平。具体到发什么本子、做什么题目,试想——让所有孩子都做很难的题目、又或者都做很简单的题目,这真是所谓的“公平”吗?
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禀赋的差异。发一样的作业本就能遮蔽“开宝马的”与“骑单车的”之间的距离?发一样的作业本就能让“赛跑”的时候个个拿第一?那些“你最棒”、“你最好”的鬼话,偶尔当当“甜点”还可以,但如果真的弄成孩子的“主食”,恐怕只会让他们越来越骄矜、越来越脆弱。
“三色作业本”不过是最基本的分层教学法,凭心而论,老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比清一色的“大红大绿”辛苦得多。在那些总爱对教育做一些隔靴搔痒式抒情的喧哗众声里,又有多少理智而冷静的思维?秉持对教育公平的警惕无可原罪,但警惕过度,难免误伤。当下而言,最要紧的是关注教育权利与自由的公平,以及如何让“差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公平,而不是从形式上营造一种“泯然于众”的幻觉。真是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就请分清是非、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多一点空间、多一份体恤。
近日,枣庄三十九中根据学生成绩好坏,为学生分别发放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有家长认为,学校这样做容易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校方称这是分层次作业,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齐鲁晚报》11月1日)
这是一条乍看起来很招骂的新闻,尤其是在“差生测智商”等新闻桥段风生水起的当下。于是,“三色作业本”轻易就被扣上了“功利”、“脑残”等情绪化的帽子,骂得似乎还很有道理:交一样的钱,你凭什么给孩子发不同颜色的本子?这不是明摆着的教育不公嘛?
只是,如果说“绿领巾”带有模糊的政治意味、“红校服”蕴含张扬的商业色彩,那么,分层教学的“三色作业本”又伤害了谁呢?你说绿领巾的“绿色”是不好的,没有红色强,可“三色作业本”封面上分别标有字母——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C类题是巩固基础知识。这是典型的分层教学,有什么值得义愤填膺的呢?
《论语》云,有教无类。这话被很多人奉为圭皋,却偏偏忘记了另外一句相形相生的话,“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由的公平,二是权利的公平。换言之,这些都是一种实质公平,而不是形式公平。即便不是教育工作者,都当明白一个常识: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不仅仅是智商的差异,还包括情商等诸多层面,而真正的公平,是赋予这些天赋有异的孩子更“个体化”的教育,让那些即便成绩不好、却又多有特长的孩子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制度的公平弥合每个人向上流动的短板,这才是最大的公平。具体到发什么本子、做什么题目,试想——让所有孩子都做很难的题目、又或者都做很简单的题目,这真是所谓的“公平”吗?
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禀赋的差异。发一样的作业本就能遮蔽“开宝马的”与“骑单车的”之间的距离?发一样的作业本就能让“赛跑”的时候个个拿第一?那些“你最棒”、“你最好”的鬼话,偶尔当当“甜点”还可以,但如果真的弄成孩子的“主食”,恐怕只会让他们越来越骄矜、越来越脆弱。
“三色作业本”不过是最基本的分层教学法,凭心而论,老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比清一色的“大红大绿”辛苦得多。在那些总爱对教育做一些隔靴搔痒式抒情的喧哗众声里,又有多少理智而冷静的思维?秉持对教育公平的警惕无可原罪,但警惕过度,难免误伤。当下而言,最要紧的是关注教育权利与自由的公平,以及如何让“差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公平,而不是从形式上营造一种“泯然于众”的幻觉。真是热爱教育、热爱孩子,就请分清是非、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多一点空间、多一份体恤。
2011/11/03回复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扬子时评 编辑:李军 版
“校(院)学生会干部优先,拒绝富二代。”前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招聘会上,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宏基文化传播公司招聘公告列入的这个条件引发争论(11月1日《楚天都市报》)。
企业招聘拒绝富二代,可以看成对“萝卜招聘”的一种无声反抗。有人说是作秀,也有人说炒作,自然也少不了部分人的支持,但无论何种声 音,归结于一点,便是对公平的焦虑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不过,即便拒绝富二代只是一种炒作,也不应鼓励,毕竟背后传达出一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你所知,拒绝富二代本身便是对富二代的一种标签化解读,把富二代当成一个群体了。须知,群体之中的任何个体,都有有别于其他个体的不同特征。有富二代只知道飙车、生事、把妹的,但也有些富二代是自我奋斗、品行良好的。毕竟,凡事无绝对。故而,“一刀切”式的排斥富二代,显然非明智之举,也必然饱受质疑。如果说“拼爹”、“我有的是背影,你有的是北京”、“萝卜招聘”等等现 实案例,诠释的是一种歧视,那么一股脑儿地全部拒绝富二代,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仇视,与现实社会中“仇富情结”如出一辙。我们对“拼爹”魅影深恶痛疾,因为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优胜劣汰秩序,同时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但如果我们允许拒绝富二代的事情发生,就等于说,我们欢迎另一种“极端”。也许有人说,富二代未必看得上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宏基文化传播公司的职位,但无论富二代是不是看得上,一刀切地拒绝富二代本身,便是完全背离公平的行为。我们要呵斥的、要打击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规则,而非富二代本身。就现实社会而言,所谓的公平, 便是没有拼爹,也没有排斥爹。有怎样的爹我们无法选择,有怎样的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因而,我们录用一个人、招聘一个员工,都应摒弃过多的家庭背景因素,而应完全按着一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潜力等现实素质来“取才”。所谓的公平,绝对不可能是从拼爹的歧视到对富二代的仇视,这样的置换本身,便是对公平的一种亵渎。既然时时刻刻把公平挂在嘴边,那在追寻的路上,便不能带有过重的个人情绪。即便是以炒作的方式来倒逼公平,那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伤害,而绝非正当的途径,而其离公平本身,也可能渐行渐远。
“校(院)学生会干部优先,拒绝富二代。”前日,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园招聘会上,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宏基文化传播公司招聘公告列入的这个条件引发争论(11月1日《楚天都市报》)。
企业招聘拒绝富二代,可以看成对“萝卜招聘”的一种无声反抗。有人说是作秀,也有人说炒作,自然也少不了部分人的支持,但无论何种声 音,归结于一点,便是对公平的焦虑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不过,即便拒绝富二代只是一种炒作,也不应鼓励,毕竟背后传达出一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如你所知,拒绝富二代本身便是对富二代的一种标签化解读,把富二代当成一个群体了。须知,群体之中的任何个体,都有有别于其他个体的不同特征。有富二代只知道飙车、生事、把妹的,但也有些富二代是自我奋斗、品行良好的。毕竟,凡事无绝对。故而,“一刀切”式的排斥富二代,显然非明智之举,也必然饱受质疑。如果说“拼爹”、“我有的是背影,你有的是北京”、“萝卜招聘”等等现 实案例,诠释的是一种歧视,那么一股脑儿地全部拒绝富二代,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仇视,与现实社会中“仇富情结”如出一辙。我们对“拼爹”魅影深恶痛疾,因为其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优胜劣汰秩序,同时给社会带来恶劣影响,但如果我们允许拒绝富二代的事情发生,就等于说,我们欢迎另一种“极端”。也许有人说,富二代未必看得上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宏基文化传播公司的职位,但无论富二代是不是看得上,一刀切地拒绝富二代本身,便是完全背离公平的行为。我们要呵斥的、要打击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社会规则,而非富二代本身。就现实社会而言,所谓的公平, 便是没有拼爹,也没有排斥爹。有怎样的爹我们无法选择,有怎样的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因而,我们录用一个人、招聘一个员工,都应摒弃过多的家庭背景因素,而应完全按着一个人的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潜力等现实素质来“取才”。所谓的公平,绝对不可能是从拼爹的歧视到对富二代的仇视,这样的置换本身,便是对公平的一种亵渎。既然时时刻刻把公平挂在嘴边,那在追寻的路上,便不能带有过重的个人情绪。即便是以炒作的方式来倒逼公平,那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伤害,而绝非正当的途径,而其离公平本身,也可能渐行渐远。
2011/11/03回复
关于做人
闾丘露薇
别人问我,对于自己的孩子,希望她将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除了诚实,我还希望她能够独立。
学会独立,才能够好好地对待自己,才能够平等地和别人交往,才能够真正地保护自己。我算是一个独立的人。家庭是一个原因,十年的学校住宿的生活,也培养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的个性是在工作之后,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学会独立的话,很难生存到现在。
每个人都很忙,最终能够帮助自己的还是自己。也可以依靠别人,依靠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但是如果把自己交给了别人,没有了独立性,当这个人走了的时候,自己又该怎么做呢?独立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别人了,一个再独立的人,都需要有朋友、有亲人来陪伴,但是独立的人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和所有的人交往,心灵上都是平等的。
这个社会真的不是完美的,小的时候,我会觉得,只要哭一哭,自己要的东西就可以得到了,或者闭起眼睛,让自己假装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就觉得这些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在现实生活里面,不是自己想的东西就能够成为现实,假装看不到的事情,它还是发生了,没有办法躲掉。
接受了这些,便会知道,生活很多时候需要妥协。
一些事情,自己坚持的东西确实有道理,但是在某一个情况之下就是行不通.或者就是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个时候需要妥协。
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遇到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的时候,总是觉得委屈,觉得不被理解。一次又一次,有的人会变得越发的愤世嫉俗,觉得世界就是对自己不公平。但是如果能够妥协,便会发现,不是只有一条路的,其他的方式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同样也能够解决问题,可能解决的速度慢一些,但是毕竟开始了。
记者就是一个需要妥协的职业。每个记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写的稿子,到了编辑的手里面,有的时候就会面目全非。据理力争,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这个系统就是这样的,编辑有最后的决定权,最终只有让步,学会去理解编辑改稿的理由。
但是妥协并不是代表没有原则,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东西。我可以接受我的编辑们按照他们的角度来修改我的稿件,如果只是一些个别词语或者切入角度的问题;但是我的原则是,我不会因为某些原因,把A故意说成B,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够坚持,我会放弃,而不是妥协。
这些日子,老是感叹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能够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很多人总是想当然,出了错不会去反省自己,反而怪对方为什么不配合自己。
也许是因为生活过于顺利了,没有什么挫折,没有生存的压力,于是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
只是,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在社会上遇到别人的批评,遇到挫折,如果不够坚强的话,那么就会整天地埋怨,生活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我看到太多的例子,一些人到餐厅吃饭,习惯性地对那些服务员呼呼喝喝,好像那些人天生就是来服侍自己的,对于别人的服务从来不表示感谢。我真的很难和这样的人一起吃饭,因为我觉得非常的羞愧,总是要用愧疚的眼光看着那些服务员,希望自己的谢谢能够做出补偿。
只是,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被别人不礼貌地对待太多次了,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毫无感觉的事情。
坐出租车,在五星级酒店门口下车,酒店的门童很不客气地要求司机快点快点,我看不过去,让门童不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结果,司机和门童用同样看不懂的眼光看着我,让我自己明白,刚才的举动毫无意义。不正常的人原来是我自己。
要做怎样的人,社会这个大环境非常的重要。
到深圳的一些旅游场所去玩,带着孩子们。结果每个地方人们都是争先恐后,排队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体贴在前面的人身上,撞到别人从来不道歉,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撞到了别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的女儿瞪大了眼睛,看不懂,还有点害怕,而我则是担心,如果在孩子们面前,成人们都是这样,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呢?
我的一个朋友说,就好像到了农村,在地上吐痰就变得非常自然了,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这样,到处找垃圾桶的人反而变成了异类。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变成了和别人一样。
其实真正的尊重别人,并不是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所能够表达。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这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有人生的历练,这样才会真正相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闾丘露薇
别人问我,对于自己的孩子,希望她将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除了诚实,我还希望她能够独立。
学会独立,才能够好好地对待自己,才能够平等地和别人交往,才能够真正地保护自己。我算是一个独立的人。家庭是一个原因,十年的学校住宿的生活,也培养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的个性是在工作之后,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学会独立的话,很难生存到现在。
每个人都很忙,最终能够帮助自己的还是自己。也可以依靠别人,依靠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但是如果把自己交给了别人,没有了独立性,当这个人走了的时候,自己又该怎么做呢?独立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别人了,一个再独立的人,都需要有朋友、有亲人来陪伴,但是独立的人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和所有的人交往,心灵上都是平等的。
这个社会真的不是完美的,小的时候,我会觉得,只要哭一哭,自己要的东西就可以得到了,或者闭起眼睛,让自己假装看不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就觉得这些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在现实生活里面,不是自己想的东西就能够成为现实,假装看不到的事情,它还是发生了,没有办法躲掉。
接受了这些,便会知道,生活很多时候需要妥协。
一些事情,自己坚持的东西确实有道理,但是在某一个情况之下就是行不通.或者就是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个时候需要妥协。
刚刚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遇到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的时候,总是觉得委屈,觉得不被理解。一次又一次,有的人会变得越发的愤世嫉俗,觉得世界就是对自己不公平。但是如果能够妥协,便会发现,不是只有一条路的,其他的方式确实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同样也能够解决问题,可能解决的速度慢一些,但是毕竟开始了。
记者就是一个需要妥协的职业。每个记者都有这样的经验,写的稿子,到了编辑的手里面,有的时候就会面目全非。据理力争,吵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这个系统就是这样的,编辑有最后的决定权,最终只有让步,学会去理解编辑改稿的理由。
但是妥协并不是代表没有原则,原则是必须坚持的东西。我可以接受我的编辑们按照他们的角度来修改我的稿件,如果只是一些个别词语或者切入角度的问题;但是我的原则是,我不会因为某些原因,把A故意说成B,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够坚持,我会放弃,而不是妥协。
这些日子,老是感叹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总是不能够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很多人总是想当然,出了错不会去反省自己,反而怪对方为什么不配合自己。
也许是因为生活过于顺利了,没有什么挫折,没有生存的压力,于是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
只是,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在社会上遇到别人的批评,遇到挫折,如果不够坚强的话,那么就会整天地埋怨,生活为什么这样对待自己。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尊重别人。我看到太多的例子,一些人到餐厅吃饭,习惯性地对那些服务员呼呼喝喝,好像那些人天生就是来服侍自己的,对于别人的服务从来不表示感谢。我真的很难和这样的人一起吃饭,因为我觉得非常的羞愧,总是要用愧疚的眼光看着那些服务员,希望自己的谢谢能够做出补偿。
只是,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习惯了这样,被别人不礼貌地对待太多次了,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毫无感觉的事情。
坐出租车,在五星级酒店门口下车,酒店的门童很不客气地要求司机快点快点,我看不过去,让门童不要用这样的语气说话。结果,司机和门童用同样看不懂的眼光看着我,让我自己明白,刚才的举动毫无意义。不正常的人原来是我自己。
要做怎样的人,社会这个大环境非常的重要。
到深圳的一些旅游场所去玩,带着孩子们。结果每个地方人们都是争先恐后,排队的时候,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体贴在前面的人身上,撞到别人从来不道歉,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撞到了别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的女儿瞪大了眼睛,看不懂,还有点害怕,而我则是担心,如果在孩子们面前,成人们都是这样,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呢?
我的一个朋友说,就好像到了农村,在地上吐痰就变得非常自然了,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这样,到处找垃圾桶的人反而变成了异类。而自己也在不知不觉当中,变成了和别人一样。
其实真正的尊重别人,并不是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所能够表达。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这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有人生的历练,这样才会真正相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2011/11/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