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儿童养育100问(2)——要不要在上学前进行智力开发?

489911幼儿园早教

    春节期间看中央台的《家庭幽默大赛》,有个俄罗斯的6岁小男孩中文流利得简直不像话,会几百个成语,会弹吉他,除了母语俄语外,还会一些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会这么多东西,他看起来很机灵也很快乐,完全不是想象和传说中的学傻了、学呆了的样子。

    看到这个小孩,给我以很大的触动,就想谈谈要不要在上学前进行智力开发这个问题

    先来界定一下概念:上学前要不要进行智力开发就是指上学前要不要学习识字、数数、简单计算、拼音、古诗、外语等知识。

    这个问题很普遍,也很让大家困惑,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不要,教育部也下发文件要求幼儿园不得教授识字、算术等课程。

    为什么不要学呢?主要的支撑证据不外以下几个:

    一是小孩子要玩啊,一旦上学了就要在学校泡上十几二十年,暗无天日,所以千万要让他们有个快乐的童年,一定不要剥夺他们玩得权利和乐趣。从小玩得多的小孩将来头脑才灵活,才有创造力。

    二是就我们中国的小孩最可怜,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学学,你看人家外国的 小孩活得多轻松啊,多惬意啊,啥也不学,天天就是玩,人家那才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向外国看齐,向外国学习。

    三是要是提前把拼音、识字、算术都学了,那等着上学了该不好好听讲了,上课会跑神,反而影响学习。

    四是小孩的大脑不能太早开发,没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吗?你看仲永就是因为他爸爸对他进行了过早的开发,结果成了废材了。你看中科大少年班的那些神童,不是有的发疯了,有的出家当和尚了。

    下面我就逐条分析一下这几条证据:

    第一,创造力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没有知识,整天瞎跑胡玩,谈何创造力?如果玩就能增强创造力,那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看护,祖父母辈无暇顾及,每天徜徉于天地之间,从早到晚撒欢地玩,和大自然亲密无间,他们一定能成长为最有创造力的人喽?但谁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每天学习个十几二十分钟怎么就是剥夺了玩得权利和乐趣?你又怎么知道小孩子从学习中得不到任何乐趣呢?

    第二,外国的月亮就一定圆?我们真的理解外国教育的真实情况吗?我有个高中同学定居美国,算是中产吧,家里三层大house,屋前大草坪,屋后小树林,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三个孩子从会走路起,春天在妈妈开辟出的菜地上播种,夏天在草坪上戏水、烤肉、和邻居小孩开PARTY,坐游艇出海,秋天去加拿大看枫叶,冬天去滑雪。很小就学花样滑冰,家里很多乐器,父母子女常常开家庭音乐会,有大大的游戏房。她们是真的玩得很开心,让人羡慕,让人神往。人家那才真叫玩,这样的玩才真的有益于身心健康。

    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我们现在这样客厅小的孩子都跑不起来,去趟小区的广场就是遛弯,去趟室内游乐场就是出去玩,去趟植物园就是亲近大自然,去决明子池就算挖沙的客观条件,就别矫情的说玩有助于大脑发育了。先弄个和人家一样的大房子、大草坪,让孩子能这样撒欢再谈玩得重要性吧。

    再说你怎么知道外国人就不重视学前教育呢?外国人真的重视起教育来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怎么知道美国人就不给孩子上课外班呢?金宝贝就是美国人创建的早教品牌呢。

    第三,你担心提前学了孩子上学不好好听讲,那你担不担心不提前学到时候听不懂跟不上呢?你去各大教育论坛上看看,是后悔提前教了的多,还是后悔没提前教的多。我看到的是后悔没提前教的多。现在有个词叫“素人”,特指啥也没学就上学的小孩。大脑里一片空白,上学了,跟不上教学进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记不下来,考试时读不懂题目,排名落后,自信心严重受挫,从此进入恶性循环,而且课程越来越难,很难再有提升的机会,小孩就这样一直吊尾巴,成为好学生的机率很小了。上学是一场长跑,提前学相当于提前出发,人家已经跑出去好远,你刚到起跑线,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弥补上已有的差距?你认为先跑的一定会落后,后跑的一定会领先?搞笑,人家先跑的还在继续跑,你怎么追。

    第四,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仲永之所以后来泯然众人矣,不是因为他爸爸提前对他进行了智力开发,而是因为他爸爸沉浸在仲永天资聪颖带来的荣耀里,不再对他继续进行开发了。就像我上一段里提到的,他先跑了,领先了,但是他停下了不跑了,所以最后落后了,如果他一直跑一直跑,那么他肯定还是领先的。伤仲永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像他爸爸这样稍微取得点成绩就飘飘然的家长也是少数。

    中科大少年班的个别没成材的例子就更不足以作为证据,凡事皆有例外,不是少年班的也有发疯的,也有出家当和尚的。不能只看到没成材的,却没看到绝大部分少年班的成员都是成功的,远比其他人更成功。

    进行智力开发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家长付出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支持学前不进行智力开发的家长,说白了就是懒,提前进行智力开发有各种坏处啊,我家的孩子上学前可啥也不学啊,这样就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但这个世界其实是因果守恒的,你之前辛苦点,后来就可以享受孩子学习好的成果。之前懒惰,后来就要承受孩子学习不如意带来的烦恼。

2016/03/11
全部回帖
将来拿低保的样子
2016/03/12回复
写的好详细,好厉害
2016/03/12回复
我们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学习, 提倡小学前不要学习根本没意义。问题不是不要学习,而是幼儿时期不要强迫学习,如果学习的过程是在孩子自发自愿自动的基础上进行,我们有需要主动地扼杀孩子的学习吗?

而且我们的传统教育非常失败的一个地方,就是让我们建立一种感觉,学习是痛苦的。但是从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清楚的知道,学习是必须的。就是这样的纠结,让我们非常烦恼。所以在我们的孩子一碰到需要他学习的时候,我们第一的感觉就是辛苦,痛苦。我希望尽量保护我们的孩子,让她不要太早受这样的痛苦。

但是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早一点让孩子开始学习。我们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在幼儿时期建立一种学习是快乐的感受。然后我们的孩子才有望,在未来,在学习最辛苦的时候,凭着这种快乐的源代码克服一切的困难。
2016/03/12回复
2016/03/12回复
支持!
2016/03/12回复
我觉得现在所谓轻轻松松的快乐的素质教育是歪曲了国外的教育,在美国放学回家什么都不学的只有贫民区的黑人的孩子,富有的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在课外兴趣班,很多国外上好学校的孩子也是很刻苦的,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觉得我们传统教育刻板压抑天性觉得我们出不了创造性人才,其实出不出的了创造性人才和国家制度也很有关系好吧,我们的传统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国外的教育就没问题了吗?孩子永远只要鼓励不要批评,只要快乐,不要挫折,难道我们看不到其实很多处于优越环境的美国人,面对灾难是很脆弱的吗?我觉得在中国不是特别富有的家庭还是不应该排斥传统教育,现在所谓的轻松教育只属于特有钱,孩子下半辈子不用愁的家庭,反正我30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我得到的所有都是自己付出了努力的
2016/03/13回复
过来关注一下。
2016/03/13回复
赞同5楼说法
2016/03/13回复
yiluhuange:
    春节期间看中央台的《家庭幽默大赛》,有个俄罗斯的6岁小男孩中文流利得简直不像话,会几百个成语,会弹吉他,除了母语俄语外,还会一些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会这么多东西,他看起来很机灵也很快乐,完全不是想象和传说中的学傻了、学呆了的样子。    看到这个小孩,给我以很大的触动,就想谈谈要不要在上学前进行智力开发这个问题。    先来界定一下概念:上学前要不要进行智力开发就是指上学前要不要学习识字、数数、简单计算、拼音、古诗、外语等知识。    这个问题很普遍,也很让大家困惑,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不要,教育部也下发文件要求幼儿园不得教授识字、算术等课程。    为什么不要学呢?主要的支撑证据不外以下几个:    一是小孩子要玩啊,一旦上学了就要在学校泡上十几二十年,暗无天日,所以千万要让他们有个快乐的童年,一定不要剥夺他们玩得权利和乐趣。从小玩得多的小孩将来头脑才灵活,才有创造力。    二是就我们中国的小孩最可怜,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学学,你看人家外国的 小孩活得多轻松啊,多惬意啊,啥也不学,天天就是玩,人家那才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向外国看齐,向外国学习。    三是要是提前把拼音、识字、算术都学了,那等着上学了该不好好听讲了,上课会跑神,反而影响学习。    四是小孩的大脑不能太早开发,没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吗?你看仲永就是因为他爸爸对他进行了过早的开发,结果成了废材了。你看中科大少年班的那些神童,不是有的发疯了,有的出家当和尚了。    下面我就逐条分析一下这几条证据:    第一,创造力一定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没有知识,整天瞎跑胡玩,谈何创造力?如果玩就能增强创造力,那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看护,祖父母辈无暇顾及,每天徜徉于天地之间,从早到晚撒欢地玩,和大自然亲密无间,他们一定能成长为最有创造力的人喽?但谁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再说每天学习个十几二十分钟怎么就是剥夺了玩得权利和乐趣?你又怎么知道小孩子从学习中得不到任何乐趣呢?    第二,外国的月亮就一定圆?我们真的理解外国教育的真实情况吗?我有个高中同学定居美国,算是中产吧,家里三层大house,屋前大草坪,屋后小树林,常有野生动物出没。三个孩子从会走路起,春天在妈妈开辟出的菜地上播种,夏天在草坪上戏水、烤肉、和邻居小孩开PARTY,坐游艇出海,秋天去加拿大看枫叶,冬天去滑雪。很小就学花样滑冰,家里很多乐器,父母子女常常开家庭音乐会,有大大的游戏房。她们是真的玩得很开心,让人羡慕,让人神往。人家那才真叫玩,这样的玩才真的有益于身心健康。    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就我们现在这样客厅小的孩子都跑不起来,去趟小区的广场就是遛弯,去趟室内游乐场就是出去玩,去趟植物园就是亲近大自然,去决明子池就算挖沙的客观条件,就别矫情的说玩有助于大脑发育了。先弄个和人家一样的大房子、大草坪,让孩子能这样撒欢再谈玩得重要性吧。    再说你怎么知道外国人就不重视学前教育呢?外国人真的重视起教育来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怎么知道美国人就不给孩子上课外班呢?金宝贝就是美国人创建的早教品牌呢。    第三,你担心提前学了孩子上学不好好听讲,那你担不担心不提前学到时候听不懂跟不上呢?你去各大教育论坛上看看,是后悔提前教了的多,还是后悔没提前教的多。我看到的是后悔没提前教的多。现在有个词叫“素人”,特指啥也没学就上学的小孩。大脑里一片空白,上学了,跟不上教学进度,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记不下来,考试时读不懂题目,排名落后,自信心严重受挫,从此进入恶性循环,而且课程越来越难,很难再有提升的机会,小孩就这样一直吊尾巴,成为好学生的机率很小了。上学是一场长跑,提前学相当于提前出发,人家已经跑出去好远,你刚到起跑线,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弥补上已有的差距?你认为先跑的一定会落后,后跑的一定会领先?搞笑,人家先跑的还在继续跑,你怎么追。    第四,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仲永之所以后来泯然众人矣,不是因为他爸爸提前对他进行了智力开发,而是因为他爸爸沉浸在仲永天资聪颖带来的荣耀里,不再对他继续进行开发了。就像我上一段里提到的,他先跑了,领先了,但是他停下了不跑了,所以最后落后了,如果他一直跑一直跑,那么他肯定还是领先的。伤仲永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像他爸爸这样稍微取得点成绩就飘飘然的家长也是少数。    中科大少年班的个别没成材的例子就更不足以作为证据,凡事皆有例外,不是少年班的也有发疯的,也有出家当和尚的。不能只看到没成材的,却没看到绝大部分少年班的成员都是成功的,远比其他人更成功。    进行智力开发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的,需要家长付出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支持学前不进行智力开发的家长,说白了就是懒,提前进行智力开发有各种坏处啊,我家的孩子上学前可啥也不学啊,这样就给自己的懒惰找了一个完美的理由。但这个世界其实是因果守恒的,你之前辛苦点,后来就可以享受孩子学习好的成果。之前懒惰,后来就要承受孩子学习不如意带来的烦恼。
查看原文
认同
2016/03/16回复
猜你喜欢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经验

孩子学钢琴到底得学多久能学会?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奥数该不该学?怎样学?什么时候学?

不让孩子学习钢琴,会不会担心孩子长大后怨父母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钱大妈依旧火热!开张首日都被抢空了

公司安排我跨区兼岗 我选择直接辞职

28岁娃2岁离婚路上 我该不该要孩子?

南航贵宾厅消费降级 2积分只换来一碗面

两位数甲级写字楼美容 不推销服务好

多了一间买书的小店 实体店难做

跟着孩子们去秋游啦

# 花式过双节 # 江南长城

万圣节的风 吹到了paper stone

手工课太有意思了!学做创意香皂

事关公办中小学!广州收费新规公布

流花湖偶遇芙蓉花开

要离婚了 该不该要孩子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