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
LZ说得还不错
父母Do’s and Don’t’s
1、在孩子面前发脾气:都市人生活压力大,回到家中难免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养育儿女的父母,回到家中却还要应付乖仔乖女的琐事,优势情绪控制不好,一时失去耐性,就会发脾气。请留意孩子的行为,往往由模仿成年人而来。如果你真的想发脾气,尽量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发泄)
2、
对孩子期望过高:望子成龙虽非坏事,但要求太高会令孩子产生无形的压力。
3、
把子女与他人比较:请记者每个的性格、天赋均不相同,强行比较只会惹来反感
4、
成绩至上:只看重学业成绩,护绿孩子的整体表现
5、
学校错配:一味追求让子女入读名校,忽略了并非每个小朋友都适合于名校就读。若然子女的能力追不上,就算勉强让他们挤进名校,也未必是好事
6、
过早保送留学:有时家长见子女成绩欠缺、不听话以为送他们往国外留学,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实这样做只是逃避,你看不见问题,并不代表没问题。有些家长在子女读小六、中一时就保留留学,这做法亦甚不妥,因为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心智尚未成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未建立起来。
7、
认定孩子才能有限: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平平无奇,往往只是主观猜测。在Dr.Dickinson的理论里,每位孩子有独特才能,差在有没有方法发掘出来
8、
只懂事急求援不会早安排:很多家长忽略“评估“孩子资质、性格、才能的重要性。他们确认孩子资质平庸,又误以只有出现问题(如孩子成绩低落、学习障碍等)时才予以评估
9、
尽量不要在子女犯错时,采取惩罚手段,因为这样做的效果通常只会适得其反,令他们的错误行为持续下去。
Do’s当然除了消极的“不要做什么”家长其实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潜移默化让小朋友全面成长,同时增进或改善彼此间的关系。一下各项,不妨去做。
1、
尽所能了解孩子:包括留心他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了解其学习进度。留意的是孩子“个人进步”而不是“考第几名”
2、
让孩子多方面发展:视乎孩子的兴趣,尽可能让他去尝试、去挑战。但不宜为了某种目的“如入名校”而强迫学无兴趣的食物
3、
对子女所做的事,如果你衷心赞同,记得让她们知道,不时示意欣赏
4、
鼓励子女不要“随波逐流”最重要认清本身路向。当孩子觉得所行的路与别人不同,提醒他们相信和欣赏自己
5、
身教重于言教,举个例子,如果子女市场看到父母在阅读,他们“有样学样”去阅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同样道理,家长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以往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子女慢慢可从父母身上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6、
从前的家长总强调孩子“少说话,多做事”但今时今日“口才”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家庭是让孩子训练口才的最佳场所,所以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多说话,并在旁用心聆听。
7、
对子女所做的事,不时给予认同和欣赏
8、
互相沟通,最好每天抽空聊天
[ 本帖最后由 幽兰深处 于 2010-7-17 16: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