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买了背巾不会用 用不好或者心疑背巾好用吗的JM请进,看看这个list对你有没有用

246220婴幼育儿

看看下面的列表,和你遇到的问题一不一样。后面有每种情况的原因分析。
是从美人美心网站上粘贴过来的。图片和超链接没有了。感兴趣的看看文字吧。
PS:美人美心网站上有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本地的背巾教学视频。好奇背巾用法或心疑背巾好用吗的JM,可以去看看
1、“感觉宝宝团在一起”,“宝宝在里面好挤”,“宝宝窝在里面”
2、“没法支撑宝宝的头”
3、“开始是好的,感觉用着用着就松开了”,“宝宝老往下滑”
4、“宝宝好像吊挂在身上,看起来很不安全”,“宝宝好像悬吊在身上,没有安全感”
5、“总是调节不好,一会儿拉拉上缘,一会儿拉拉下缘”
6、“拉不动”,“垂布不好拉”
7、“宝宝好像会翻出去”,“宝宝好像会掉出去”
8、“宝宝头高脚低”,“宝宝头低脚高”
9、“感觉宝宝的腿无法伸展”
10、“感觉宝宝的腿被挤压在背巾和身体之间,无法自由活动”
11、“感觉背的很累,不一会儿就腰酸背痛,还不如徒手抱”
12、大人感觉“硌到肩膀”或者“有点勒脖子”
13、“老人担心对宝宝不好”
14、“夏天用太热了”

[ 本帖最后由 estesdawn 于 2010-2-17 23:33 编辑 ]
2009/12/18
全部回帖
Q
0、从这里开始读起

A
想要成为背巾达人,只要记住一句话:用背巾背好宝宝后,宝宝的高度应当与徒手抱宝宝的高度相同,宝宝的体态也与徒手抱宝宝的体态相同。凡是宝宝高度不对、体态异常,那就说明使用方法不得当,一些细节没有注意到。新手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想把宝宝装进背巾里,而不是用背巾来包裹宝宝。现在请记住,宝宝与你的体位关系是相对固定的,柔韧的背巾是借力给你,稳定这种体位关系,而不是改变它。

首先,让我们复习一下两种最常用的徒手抱法——横抱和竖抱,我们和宝宝的体位关系以及宝宝的体态是怎样的。以大人为参照物,我们给宝宝找个坐标。下面说的纵向,是指人体高度方向;横向,是指人体宽度方向。

不要看不起下面的内容。我们发现,不能成功使用背巾的主要原因,基本上都是体位关系出了错。连我们徒手都拿捏不了的姿势,却让背巾这样“抱着”宝宝,任宝宝和大人,谁都不会舒服。

横抱

       纵向:宝宝的高度在下胸线一带,乳房下方,肚脐以上。

       横向:宝宝的头顶与大人自然下垂的手臂外侧大致齐平,宝宝的肩与大人的胸廓外侧大致齐平。

    体态:宝宝的头颈枕在大人的肘关节处,靠近大人身体的那只小胳膊可以自然的搭在大人的身侧。屁股是身体最低点,两端(头和脚) 微微上翘。

竖抱

       纵向:对头颈无法自行竖立的小宝宝来说,宝宝的头在大人的肩线一带,大人的手臂回扣,能够自然的支撑住小宝宝的脖颈。对大宝宝来说,宝宝的屁股与大人的肘关节大致齐平。

       横向:左肩位或右肩位。注意:很少有人长时间把宝宝抱在身体正中,宝宝的头顶顶着大人下巴,双方都不舒服。

       体态:小宝宝是或俯或趴在大人肩上,小屁股是身体最突出的部位;大宝宝是坐在大人的手臂上,宝宝的膝盖顶在大人乳房下方、腰部上方柔软的腹部上,宝宝的上身和大腿大致呈L型。
2009/12/18回复
Q
1、“感觉宝宝团在一起”,“宝宝在里面好挤”,“宝宝窝在里面”

A
这是采用平躺背法时遇到的问题。

分析:宝宝的横纵坐标都出现了问题。你身前的袋子对宝宝来说太深了。地球引力使宝宝下坠,袋体又有足够的深度和空间,宝宝当然会以屁股为中心,下沉到袋子底部。

关键动作:将背巾内缘拉高,拉的足够高,使袋子的大小和深浅刚刚好能够容纳宝宝。具体多深呢,前面说过:背好后,宝宝的高度应当与徒手抱宝宝的高度相同。

换句话说,宝宝的身高和体重会不断增长,所需的袋子也会一点点变大。背巾的宽度就是为了这种成长而预备的。在这个过程中,背巾的宽度通常是富余的,而富余的宽度统统以拉高内缘的方式让它留在你和宝宝身体之间。当然,你不必让它平铺着,否则怎样在使用背巾时哺乳呢!用手指往下塞一塞,尽管让它堆叠在你和宝宝的身体之间。

另外,请注意宝宝的横向坐标,如果只是袋子深,而宝宝的头仍枕在你的胳膊上,Ta是不会滑到底部的,只会头高脚低。如果出现了“感觉宝宝团在一起”,“宝宝在里面好挤”,“宝宝窝在里面”,只能说明,你把宝宝放在身体正中,任由地球引力发挥了作用。
2009/12/18回复
Q
2、“没法支撑宝宝的头”

A
这是采用平躺背法背新生儿时遇到的问题。

分析:宝宝的横坐标不对。请让宝宝的头枕在你的胳膊上。支撑宝宝头的,不应该是背巾,而是你的肘。头大颈细,是宝宝的体征,而头颈是新生儿身体重要又脆弱的部位。让宝宝枕在大人肘部,既方便大人实时观察宝宝,又有助于大人和宝宝眼神交流,同时也符合徒手抱宝宝时自然的体位关系。

想要解放双手的妈妈,请了解,“解放”是指力量和负重上的解放,实际上,我们只能让你完全腾出一只手。即使宝宝已经大到能够自如控制脖颈转向,即使Ta已不需要支撑脖颈而你采用的是直立或侧坐背法,你永远都应该用一只手臂虚搭在Ta的身体外侧,不止是为了环绕Ta、搂抱Ta,抚摸Ta,而是为了预防危险,以及在危险到来时能够提供实时的保护。比如,房间一个转角,你过去了,你怎知Ta也能过去?过往的鲁莽行人,没碰到你,你怎知不会碰不到Ta?你的手臂在外侧,Ta就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

关键动作:把宝宝放在正确的横纵坐标上。
2009/12/18回复
Q
3、“开始是好的,感觉用着用着就松开了”,“宝宝老往下滑”

A
分析:背巾在使用中,不扳起吊环,是绝对不会自己松开的,想要验证不妨自己拽拽试试。如果开始背的好好的,过了一会儿,宝宝的位置就变低了,那只能说明,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背后有松份。松份,就是堆叠着或藏匿着的多余的布料,随着身体的活动和宝宝分量的牵引,一点一点释放出来,宝宝的位置就越来越低。

还有一种可能,准备工作是做好了,但是在放入宝宝的过程中,只顾着上下包宝宝,没有注意到动作中始终有向吊环方向拉紧,或者固定住布料的细节,使前面避免背后有松份的准备工作前功尽弃。

关键动作:按照说明书图示操作。还有一个小技巧,开始(做好准备工作后,抱起宝宝时)就把宝宝抱的更靠侧面一点。一拉尾端垂布,因为有松份,背巾会带动宝宝向吊环位置移动少许,这样位置就刚刚好了。
2009/12/18回复
tirotiro6楼
我有一条美人美心的背巾转让,咖啡蜜豆,有需要的姐妹请短我。。
2009/12/18回复
Q
4、“宝宝好像吊挂在身上,看起来很不安全”,“宝宝好像悬吊在身上,没有安全感”

A
分析:宝宝的位置太低了,纵向坐标有问题。如果不是开始就把宝宝放在了错误的高度,就是出现了3或5中的错误。
2009/12/18回复
Q
5、“总是调节不好,一会儿拉拉上缘,一会儿拉拉下缘”

A
分析:尾端的垂布,分两步拉,只需拉两次。

第一步,是用背巾包好宝宝后,整把拉(!),拉到拉不动为止(当然不用拼命,略微使劲儿仍拉不动即可)。这一把决定了宝宝位置的高低。拉到位的效果是,支撑宝宝的那只手臂试着松一松、不使劲,宝宝不会往下坠,仍稳稳的待在正确的高度上。如果没有拉到位,宝宝就会一点一点下滑,最终出现4那样的情形。

第二步,在整把拉到位之后,单独调节上缘。通常,上缘会有松份,是松垮的而不是紧绷的。单独拉动上缘,使上缘吃劲儿兜住宝宝(平躺背法),或略微吃劲儿贴服在宝宝肩背上(直立背法)。

这就是为什么在准备工作中强调均匀穿环的原因。均匀,是为了整把好拉;露出边缘(重点是上缘),是为了易于单独调节。

少有单独调节下缘的时候。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也很少有背巾中部鼓包,需要单独调节的时候。

新手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急于拉垂布,还没包好就开始拉;一个是应该整把拉的时候只拉上缘或只拽局部一点。

如果每次背宝宝,你都需要拉拉拽拽很长时间,你就需要自查了。

记住,先整把拉,固定高度;再单独拉动外缘,防止外翻。只此两步。
2009/12/18回复
Q
6、“拉不动”,“垂布不好拉”

A
分析:三种情况,一是背巾穿环不均匀,二是该整把拉的时候只拉边缘或局部,三是拉紧时另一手应该微微向上托起宝宝,否则不容易拉动。

另外,新背巾因生产制作中的整理定型而显得挺括,下水过洗就会变得柔软,多次洗涤之后,柔软程度达到理想状态,使用时会感到更加顺滑好拉。
2009/12/18回复
Q
7、“宝宝好像会翻出去”,“宝宝好像会掉出去”

A
分析:两种可能,一种是5中所述,上缘不吃劲儿,没有起到防止外翻的作用;一种是包裹宝宝的面积不够大,请参考相关图示(图1,图2)。
2009/12/18回复
Q
8、“宝宝头高脚低”,“宝宝头低脚高”

A
这是采用平躺背法时遇到的问题。

分析:首先,确认宝宝的头是枕在大人胳膊上的。接下来,根据现象分别讨论。

出现了“宝宝头高脚低”的情况,通常说明袋子深了,或者整把垂布没有拉到位,应该再拉一把,把脚抬高一点。

“宝宝头低脚高”,说明整把垂布拉过了,应当扳起吊环适当松一松,把宝宝的小脚放低一点。

“宝宝屁股低,两头高”,恭喜你,姿势是对的,这正是徒手抱宝宝时宝宝的体态。但是要注意宝宝两端翘起的弧度,是否如徒手抱一样自然。如果屁股太低了,身体弯曲比较大,说明袋子还是深了 。也就是说,内缘应该拉的更高,使袋子再浅一些。

别小看这样的“微调”,这样的微调除了能使宝宝和自己更舒服自如,还能使老人看起来更“顺眼”——喜欢强调“宝宝要多多平躺”的老人,通常会很在意宝宝的体态。
2009/12/18回复
Q
10、“感觉宝宝的腿被挤压在背巾和身体之间,无法自由活动”

A
这是采用直立背法中的问题。

分析:类似的问题还有“宝宝的腿被分开,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腿部发育”。有这样的感受或疑虑的妈妈,宝宝已经大一些了。虽然宝宝在背巾里面坐的很好,但是忍不住还有这样那样的担心。现在,请徒手抱起宝宝,让Ta坐在你的手臂上,你看一看,Ta的腿是不是还能随意的动;以及,两条腿,是不是会略微分开?结果是:能动,但是不能随意;是分开的。背巾和手臂做的是同一件事,而我们从不担心徒手抱会有什么危害。至于腿部分开,要让屁股突出,又要膝盖合拢,这种姿势是多么别扭而难于拿捏啊。

布料是既柔软又坚韧的。如果,你觉得宝宝的膝盖把你顶的不舒服了,太紧了,那就说明拉整把垂布时,拉过头了,拉的太紧了,这时可以扳起吊环略微松一点点。另外,宝宝的腿部适度分开即可,还是那句话,要像徒手抱宝宝一样,体态自然。
2009/12/18回复
Q
11、“感觉背的很累,不一会儿就腰酸背痛,还不如徒手抱”

A
分析:毫无疑问,你和宝宝的体位关系不正常,不自然。就像徒手抱,花样可以耍一下,要长时间抱宝宝,必须采用正常的体位关系。否则,就不只是腰肌劳损这么简单的事了。

新手易犯的错误:是让孩子“就合”背巾,然后大人再“就合”孩子。大人和孩子的体态都不正常,都不舒服。孩子的不舒服,可能因为大人的“就合”而有所缓解,而大人因为紧张,或者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体态异常,还以为背成功了。等到有感觉的时候,肌肉都僵硬了。

所以,新手在使用前应充分做好预习,刚开始使用时不要一背好后就着急出门。应该原地踱踱步,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观察一下宝宝的体态是否正常,自己的姿势是否别扭。比如试着挺挺胸,向后展展肩。
2009/12/18回复
Q
12、大人感觉“硌到肩膀”或者“有点勒脖子”

A
分析:前者是因为吊环的位置太靠上了。当然也不能过低,吊环位置过低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正确的位置是在肩胛骨处 。

后者是因为背巾没有在肩宽处形成转角,没有包一部分大臂。只包肩和只包臂都是不对的。
2009/12/18回复
Q
13、“老人担心对宝宝不好”

A
分析:买背巾的妈妈一定是认同背巾的育儿理念的。认同,再加上成功的使用,和良好的效果,都能够逐步消除老人的疑虑。被老人的担心狙击而没有信心再用下去的妈妈,多半是使用方法出现了问题。

所以,不要背巾一拿到手就急于向老人展示使用效果,要自己首先承认这是一个好工具,但是需要充分预习,并且相信熟能生巧。宝宝一日重似一日,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精神需求越来越高,用背巾的日子来日方长。春日踏青夏日看花,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妙处。根本不必要求自己在一朝一夕里,就要成为背巾达人。

将背巾束之高阁的妈妈,其中不乏,在背巾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就兴冲冲的开始当着老公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面开始上身操练。可以想象,在一番手忙脚乱之后,满头大汗的大人终于把宝宝“塞”进了背巾里,宝宝开始还觉得好奇后来就觉得委屈,于是号啕大哭起来。在一片不看好的目光当中,背巾的初场秀便黯然收场。信心缺失后的妈妈便把本该大派用场的背巾打入了冷宫。

正确的方法是,买到背巾后,应认真做好预习工作,其中包括:花一点时间仔细的阅读《新手使用贴士》、《安全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书》;抽空拿玩偶或枕头演练几次;牢记“背好后,宝宝的高度应当与徒手抱宝宝的高度相同,宝宝的体态也与徒手抱宝宝的体态相同”;以及,在正式使用前,漂洗一下新背巾。

不要给自己压力,觉得做好了预习就必须一次成功,玩偶和枕头的形状和份量毕竟跟宝宝是不同的。“短时间多次数”的尝试,背好后照照镜子或者自我感觉一下,看看和徒手抱宝宝时体态有什么不同。发现问题,找出症结所在,然后在下次使用时注意这个细节。不用几次,你就会变成“背巾达人”。

面对对新事物敏感多疑的老人,你只需举起一只手臂,“看,虽然腾出一只手,但是跟用双手直接抱是一样的,而且支撑面积更大,受力更均匀!”
2009/12/18回复
Q
14、“夏天用太热了”

A
分析:诚实的说,热是不能改变的事实。夏日酷暑,即使徒手抱宝宝也会觉得热,宝宝即使不穿衣服也会觉得热,何况身上还裹着一层布。因此,选择既安全、环保、结实,又轻薄、柔软、透气的面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热既然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就应该更合理的使用。比如,在有空调的环境里使用,早晚气温不太高的时候使用,宝宝和你穿比徒手抱时更轻薄的衣服,减少些使用时间。

不过,背巾达人们会因为需要使用背巾而使用,即使天气热在出汗也能够忍受。感到热不能耐的常常是新手,因为动作局促、情绪紧张而大汗淋漓。

所以,新手使用,除了做好预习,还应选择在舒适的环境中尝试。
2009/12/18回复
学习学习
2009/12/19回复
谢谢 ,学习
2010/01/20回复
好复杂,有图就好了
2010/03/30回复
回来看看~
2010/08/13回复
猜你喜欢

求教各位美妈:宝宝这样是快要出来的迹象吗?

请问有妈妈产后上班继续用吸奶器背奶的??还能纯母乳吗?

背奶记录 (宝宝快10个半个月,背奶近6个月拉)

一个新手妈妈无法喂母乳的心酸事~~~

26W+4天421彩超归来,附宝宝bc照。

【分享】准妈妈生育前购物清单(附使用心得)

热点推荐

又到了夏日赏花季!荷你有约—荷花盛宴

日日薅羊毛!网购出奇招3蚊3件还包邮

反向旅游  99%广州人都不知道的百年古村

打卡四大楼黄鹤楼 湖北省博人气王勾践剑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红色警报!再次爆发!最近出行或要注意!广

就在从化!我好像发现了宫崎骏动漫里的露营

大战虱子记!

长堤的广州金融书店

学校劳动课制作端午香囊

五年级小学生暑假哪里有全封闭式的集训班。

这里真的是溯溪玩水&轻徒步的好地方啊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