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卸妆油可以自己做
滋润型的:吐温80 5ML+司盘80 10ML+橄榄油85ML,按这个比例加入瓶中晃匀即可
清爽型的:吐温20 5ML+司盘80 10ML+葡萄籽油85ML,按这个比例加入瓶中晃匀即可
大家可以试试,效果不比大牌差,成本十几元就搞定了

该使用哪一种类的卸妆品?

你能搞得清楚吗?

卸妆品,以外观形状来看,普通消费者所能理解的部分是:卸妆油和卸妆霜较为高油度,适合浓妆者使用。而乳液型态者,则较为不油腻。凝(冻)胶类不会有油腻感。卸妆水、卸妆湿巾,既没有油腻感,卸妆效果又好。
对卸妆品的这些认知,只能说是你从不同形态卸妆品卖家那里了解了一些使用习惯及必然的触感。但要说这叫懂卸妆品,其实还谈不上。
在此以化妆与否的角度,再考虑个人肤质背景差异,来说明选择卸妆品的基本常识。随后,会针对成分作优缺点剖析。
1. 化妆的人选择卸妆品须知
有化妆习惯的人,一定要使用适当的卸妆品,清洁脸上的粉底、彩妆,不能只用洗面乳随意洗洗就算了。
涂在脸上的粉底、彩妆,对皮肤有相当程度的附着,不容易以简单的亲水性洗面乳洗干净。
附着在脸上的妆,会阻塞毛孔口,造成皮脂代谢上的困难。
因此,彻底清除这些彩妆、粉类制品,才能让皮脂的分泌代谢正常。当然这也可避免因为化妆品残留而长粉刺。
最好的卸妆品是卸妆油。
不论你是浓妆或是淡妆,最适合长久使用的卸妆品,是含高油脂比例的卸妆油或卸妆霜。
油脂可以将脸上的彩妆、粉制品、油垢、代谢皮脂等污物,带浮出皮肤表面。
有广告这么说:“油性卸妆,还要洗去这层油腻,真是麻烦!”这或许猜中了大多数人的心意。
你或许也认为:“油性肤质者或面疱性肌肤,脸上所产生的油脂,已经多到可以煎蛋了,根本不适合再使用高油度的卸妆品。”
而不论你是基于懒惰,才使用低油性卸妆品也好,或是对于太油的卸妆方式有所顾虑,才不敢使用也罢。我都要镇重的提醒你:高油度的卸妆方式,对皮肤才是真正的保障。
油脂的清洁方式,单纯的是以油对彩妆、皮脂极佳的亲和力,让妆得以完全溶解于油脂中而清除掉,因为彩妆、粉底等都是亲油性的。这个过程,只要借助手指的按摩,就可以顺利达成。
低油度的卸妆品,不是卸妆效果不佳,就是还要借助刺激性较大的乳化剂成分的帮忙,才得以清除连上的彩妆。这清洁过程,就涉及乳化、溶解、渗透,对皮肤有一定程度的刺激。
打个也许并不恰当的比方,但愿你能明白我所说的意思:一个绑匪,绑了一个人质在手上,这个时候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第一种是利用家人的亲情来劝解,春风化雨,温和的解决问题;第二种就是不行我毙了你,一样能解决问题,但是是和被解决对象站在对立面的,是要流血的。不言自明,这第二种方法肯定是在第一种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卸妆油不是导致面疱生成的因素
经常有人问到:“使用卸妆油卸妆,洗完脸后,发现脸上瞬间出了更多的油,担心变成油性肌肤”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只有脸上的妆完全除去,毛孔口恢复畅通,皮脂才得以顺利地推向毛孔口,分泌到皮肤表面来。这代表着,经过适当卸妆后,毛孔中已经没有固化的皮脂阻塞。
所以,只要长时期有耐心地以这种方法卸妆,可自然地改善毛孔阻塞、皮肤粗糙、肤色暗沉的现象。
另外,认为“使用太油的卸妆品,容易长青春痘。”这个观念必须修正。
油性肤质或面疱性肌肤者,是不宜使用高油脂比例的保养品,因为脸上已经有很多油脂了,再擦上去,当然会增加皮肤的负担。
卸妆,是脸部清洁的一个步骤,也就是过程而已。只要把妆清除干净,就随即洗去,并不长时间留在脸上。所以,这一层顾虑是多余的。
引发面疱生成的成分看这里
当然,有人使用油性卸妆品,真的长了痘痘。这其实是成分选择错误的问题。
有这一类困扰的人,在选购卸妆油及卸妆霜时,对成份要多加留意。
有些油脂易引发面疱的生成。这些油脂有:
十四酸异丙酯(Isopropylmyristate,IPM)、十六酸异丙酯(Isopropylpalmitate,IPP),白矿油等。这些油脂,其实是人工合成的,称为合成酯。
少部分的合成酯会导致面疱发生,所以在没有把握,会不会造成副作用的情形下,选择上最好是避开合成酯配方,转而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纯植物油配方。正好现在实施的化妆品全成分标识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方便。
卸妆凝胶效果有待考验
那么浓妆者,适不适合使用卸妆凝胶呢?很多凝胶类卸妆制品,都声称“卸完妆后,直接用水就可以把脸洗干净。”
为什么卸妆乳液或卸妆霜,就没有这种方便性呢?
卸妆、洗脸可以同一瓶办到,是因为制品的成分里,加入了酒精以及亲水性乳化剂成分,而这个成分恰恰就是洗面乳所用的起清洁作用的成分。所以,可以在卸妆后,用水清洗掉。
换句话说,卸妆凝胶主要的组成是酒精和表面活性剂。
酒精的卸妆效果,与油脂相比较必然逊色。这一点,你可以自行试验,使用凝胶卸妆,是否能把口红部分清除干净就知道了。
浓妆很难靠简单的酒精清除干净。理由很简单,酒精属于亲水性的物质,对油溶性及高附着的粉底制品,是很难经由表面擦试的方式去除的。
淡妆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习惯,搭配性的选择凝胶类卸妆。
所谓淡妆者,包括只涂抹一层隔离霜或粉底液的人。这种妆,使用的粉质制品量较少,凝胶勉强可以应付,但仍建议,与油性卸妆制品交互使用,这样才可免于阻塞毛孔。
强效卸妆液或卸妆水,后遗症多
那么使用强效的卸妆液或卸妆湿巾又如何?这种产品只要轻轻一擦,脸上的眼影、口红,都可以轻易地去除。
没有错,连最难除的顽垢都可以除去了,剩下的粉底、蜜粉,又有何难?但请注意,这可不是在选购洗洁精,那些专门去除强力附着顽垢的清洁剂,不是具强碱性配方,就是含有刺鼻的有机溶剂味。强效卸妆液所使用的溶剂,只是味道比较淡,再加上香精来掩盖,你闻不出来罢了。
看似很好用的卸妆液,所含的强效溶剂,溶解掉的不只是脸上的妆,还包括皮肤上的皮脂膜。
溶剂对皮肤是具有渗透性的。皮脂膜被清除掉,虽可自行再造,但细胞膜中渗入溶剂,长久下来,细胞中毒、无再生能力,防御功能大大降低,角质层过度角化,代谢不佳,皮肤老化,显现皱纹。
这里再打一个恰当一点的比方,日常生活中衣服上要是弄了点油渍,墨水渍或其它什么污渍,首先会用常规的肥皂,洗衣粉等等来洗,有些时候就能洗掉,可很多时候就洗不掉,这时有用酒精的,有用醋的,有用煤油的,如果这些都不凑效,那就用84,超强氧化性和渗透力,准能搞定。可是。。我们的皮肤受得了吗?
所以,我建议你:不要太懒,一急就随随便便地卸妆。愿意每天花时间化妆,就该再花三分钟用油卸妆。强效卸妆液,偶尔用用,不能长期使用。
至于卸妆湿巾,与卸妆液比较,是典型的换汤不换药。把卸妆液先浸泡到棉片上,换个包装、名称,就是卸妆棉啦!
2. 不化妆的人选择卸妆品须知
不上妆,究竟有无卸妆的必要?需要与否,看法见仁见智,但绝对不是随兴为之。
谈到不化妆,不同人的定义与认知就有差距。
有人说:“我不化妆,只擦粉底霜或隔离霜来修饰肤色、防晒并隔绝脏空气。”有人却认为:“我不化妆,只用化妆水、乳液之类的保养品。”
事实上,前后两种情形确实不同,前者是必须卸妆的;而后者就真的可以随心所欲。
你真的没化妆吗?
粉底霜或隔离霜,甚至所有含有粉质成分的防晒制品,因为含有相当的粉体,而且为了达到抗汗的效果,所以配方上会使用高附着力的成分。
这样的要件,已经到了必须卸妆的水平了。所以,如果你所说的没化妆是这样定义的,那么就需要卸妆。
单纯的使用保养品的人,就没有必要强制执行卸妆的工作。
保养品配方内容,绝不会添加强附着力的防水、抗汗成分。所以,只要一般的洗脸产品,都可以轻易地洗掉脸上的脏污。
但是,有部分油性肤质者,或是经常往空气污浊的市区的人,可能就有卸妆的必要。
其原因不纯粹是清除脸上的脏污,更可以籍助卸妆的程序,把附着于毛孔口的污物,做清除的工作。这样皮肤的干净度,比单独只用洗面乳洗脸来得好。
不化妆者所使用的卸妆品,该如何选择呢?
若是单纯的保养性卸妆,即是为深层清洁皮肤而做的卸妆手续,那么使用低油度的卸妆乳液或凝胶即可。
若是擦隔离霜等情形,则最好还是偶尔以油性卸妆为佳。不论如何,绝对不要使用卸妆液或卸妆棉片对待你的脸。
错误的卸妆方式,肌肤受害更大
另外要提醒不化妆者的是:卸妆原本是件有益皮肤保养的事。但绝对要注意到,错误的使用卸妆湿巾,随意地在脸上擦试,然后又东摸摸西摸摸地做家事、看电视,等累了要洗澡的时候,再随便洗个脸。这实在是跟自己的脸过不去,大错特错。
卸妆湿巾的正确用法,是擦完后立即去洗脸,不立刻洗去这些具渗透溶解力的溶剂与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将造成伤害。而且是留得越久,伤害越大。
卸妆液与卸妆湿巾的使用法,都是卸完妆后得立即再洗脸的。如果无法立即洗脸,那么应该使用卸妆油或多元醇类的卸妆水,也就是不含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的卸妆品。
3. 敏感型及过敏型肌肤选择卸妆品须知
越是敏感型或易长面疱的肌肤,越是忌讳使用快速的卸妆法。即卸妆液、卸妆湿巾、卸妆凝胶等都不宜使用,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要选择组成单纯的卸妆品使用。例如:纯植物油或婴儿油或多元醇类组成的卸妆水。
多元醇类对于油脂、粉底、彩妆的溶合力有限,一般较适合不化妆及淡妆者使用,浓妆者则选择油脂类的卸妆油较恰当。
读者会发觉:有些卸妆乳或卸妆湿巾等,声称含有抗过敏及抗发炎的成分,属于低敏性配方。
这一类产品,在使用时确实可以有效地安抚刺激性,让你不觉得皮肤有何异状。但是,只要是强效型的卸妆品,表面活性剂与溶剂的伤害就无法避免。短时间看不出来,时间久了,问题皮肤出现了,要再弥补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