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e(他的名字是蜻蜓的意思)是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工程系的学生, 只准备了ㄧ下子就参加比赛。他拥有的只有对音乐的热情,他只是个对唱歌抱著美丽梦想的热血青年。他并没有学过唱歌或是跳舞之类的。
一个单纯的20岁年轻人,来自从清迈的一个小镇。他是个不被看好的参赛者。他的外表并不算吸引人 有点走音的歌声外加奇怪的舞步,但他却进入了比赛的前八强。
在这两个月里,“The Star 3”的舞台将Bie-Sukrit转变成一个亮眼的年轻人。虽然他的歌声跟舞蹈并不是最棒的,但至少他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而进入了决赛。
虽然Bie不是冠军,但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默默的认为Bie可能会比R更成功,因为他的外型跟态度抓住了歌迷的心。
而"The Star 3”制作人兼老板Boyd Thakolkiet给了Bie一个机会演出电视剧”Roy Ardeed Hang Rak” ,是和另一位”The Star 3”的参赛者Miew一起演出。Bie成了冉冉升起的新生代演员。这部电视剧得到了相当好的评价。
不管怎样,拍摄电视剧的过程并不容易. 这部戏总共拍了4个月。这是一个不懂得演戏的新人的第一部戏。大家可以想像这对於一个新人有多困难,尤其是一个只想当歌手的乡下年轻人。
拍摄电视剧的前三个月并不轻松,每天拍摄时几乎都会被骂。因为导演Thakolkiet Veerawan是出名的要求严厉,是个完美主义者。
Bie曾在一个访问中说他在拍戏时有好几次都被赶出去。有时候骂他的那些话很过分,就算是他的父母亲都未曾用这样的方式跟他讲过话。有几次因为他达不到导演的标准被痛骂时而哭了。有一阵子他曾想过要放弃。
人生中总有遇到难关的时候,要自己选择面对还是逃避。
整个剧组陷入低气压。一部戏有几百个人一起工作拍摄,每个人都很心急的等他顺利的完成拍摄。
作为主角,他几乎每场戏都有份。导演必须确认每场戏的品质,所以如果那麼多场戏都要重拍,你们可以想像那些日子大家工作的气氛有多沉重。没有人能收工,要一直拍到让导演满意为止。
虽然这段时间如此痛苦,Bie还是坚持下去。他学会"做到最好"是唯一确保整个剧组成功的方法。他很清楚自己不能让几百个尽心尽力的工作人员失望,包括他自己。
有些人批评Ton Nam这个角色太生硬,需要改进. 但还是有很多影迷给了男女主角支持。由Bie主唱的两首主题曲(Sai Pai Mai跟Tad Jai Mai Wai)受到了歌迷相当好的评价,也成为电台常播放的热门歌曲。这部戏圆满落幕后就发行的他个人第一张专辑”Love Scene”。
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一首新的流行歌曲”I need somebody”才真正帮他开启进入乐坛的大门。这首歌一夜成名,还登上各大排行榜好几个月,成绩抢眼。
在2006年底Sukrit Wisetkaew终於成为人气歌手,他的独特舞步(划爱心)是大家都熟悉的。
作为泰国最卖座的艺人之ㄧ,大家都关注著他的一举一动。对於他这样一个单纯的年轻人,这绝对是人生的一个大转变。
[
本帖最后由 浅水.千张纸 于 2010-12-30 01:1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