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窦文涛:在国外生活寂寞得令人发疯

292814谈天说地

窦文涛:感觉美国很“荒凉”没法在那生活
窦文涛:刚才说的是洋餐中国化,但是从吃的东西就想到人,现在人有没有洋化或者洋人中化,为什么我想起这个问题呢,最近出国留学很热,家长都无不觉得,只要有条件的凡是有条件的,我的孩子肯定到国际上面去的,现在都有共识了。而且还有一点,这是从最近查老师最近聊的,她就发现她身边的人,不是兴富基层就是精英阶层?
查建英:或者是小富,小康阶层。
窦文涛:几乎无一不想移民。
查建英:的确,我发现周围认识的人里边,或者是送孩子出去,而且送孩子出去越来越早,以前比如是大学,现在是中学,之前是高中,现在是初中,越来越多。我认为这边成功人士,自己已经工作的很不错,在自己的单位也好,公司也好,都干的不错,薪水收入都不错的人,最后说起来要走,我就问他们为什么,我觉得奇怪。
比如有一个大学的,很年轻就评上了正教授,也有房子,可是他最后还是说,他说可是我算了算,长久还是不行。他要过体面的生活,而且要一直养老,孩子才小学,算了算他说不行,学费、房子现在就套上了,将来一算还是不行,还是得出去,而且还有一个,他周围还是有很多不正之风。比如做课题,课题经费还是得有关系,光凭我自己做点什么,拿不到课题,他觉得还是出去吧,他的感觉里是在外面,凭自己的本事可能会活的更好。
窦文涛:我这么跟你讲,为此我到美国考察了一下,感觉我将来能不能跑国外过去呢,看了一趟我感觉的是荒凉,我美国有一种荒凉的感觉。
查建英:没人气。
窦文涛:我觉得我没法儿在那里生活,可是莫名其妙的仍然有这样一个憧憬,是没条件,要是有条件,如果我在美国或者欧洲有个家,觉得那是美好的憧憬。

王蒙:人总觉得更美好的生活在别处
王蒙:有一个说法,就是生活在别处,总觉得更美好的生活,不是在自己眼下这里。另外一个中国现在处在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各种矛盾隐藏的问题,各种隐患确实也挺多。也可能有些人有这方面的不安,说实话我感觉这是双向的进程,跟中国人有钱也有关系。
查建英:对。
王蒙:中学就送出去,你得想想从中学上到大学毕业,硕士博士都拿下来,得花多少钱呢,现在有这个钱,原来敢考虑吗,根本没法儿考虑,也有关系。为什么说是双向的呢,另一方面也是真实的,现在全世界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政府花了那么多钱,到底建孔子学院,越建越多。很多外国往中国派留学生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希望在中国就业的,希望拿到中国绿卡的,这个也有,是不是单面的中国人往外跑,我还不了解。
查建英:我一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北京,一半时间在纽约,我的感觉就是在纽约的时候,听到很多无论是美国媒体,就是周围的美国朋友在谈中国,眼里或者想像阅读的中国,中国在不断的起来。这一、二年我感觉都不一样,美国人真的把中国有点当回事儿了,中国人出来买东西买的很狂很生猛,出来消费。
窦文涛:吓到了他们。

査建英:在美国20几岁住小蜗居坐地铁很正常
查建英:有些大学甚至已经把中国人当成生源的主要对象,都是自己交学费来,证明中国人消费越来越高了,这是双向的,让美国人有一种危机感。就像前些时候的畅销书,其实就是打中了美国人这种心理,觉得中国人越来越厉害,你们这套方法我们也得想想,是怎么回事儿,最后的结果还是肯定自己的价值,教育方式等等。可是你在那的气氛感觉到,中国是越来越起来,美国是不是要走下坡路,它是很早就跟自己敲警钟的地方。
而一到中国,我的感觉反而是这边很多人,都在谈中国的危机,还是觉得不稳。比如谈蜗居,20几岁的租房子,大家都觉得不正常,我应该买房子,其实想想在美国20几岁租房子,住小蜗居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20几岁,还没到买房子的时候,刚工作就应该坐地铁,就应该租一个小房子,好像很正常,到这边都变成不正常了。
因为新兴起来的时候,从媒体的宣传,这些成功人士,这些巨富等等,都带来一种心理压力,还有一种心理预期。觉得生活如果不达到这个指标,我就是失败者,被落下了或者被社会边缘化了,不如到别处去。
窦文涛:焦虑感。
王蒙:和整个中国的国情也有关系,中国很多时候是大一统的国家,不太能够理解人是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的。比如国家定的标准1个人可以有20平方米,实际上有人会多于20平方米,有人会少于20平方米,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整个世界,就跟刚才我们说的吃饭一样,咱们又穿越回去了,都是双向的过程,一方面像麦当劳、肯德基,全球化哪都有,可口可乐哪都有,一方面到了法国以后加红酒,到了中国加皮蛋瘦弱粥,加炸油条。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各个国家的影响,当然现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是美国,这是没法否认的,它占有很多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美国所以有影响力,因为它不怕受任何国家的影响。
查建英:移民国家,而且有一个特点,一到危机的时候,移民是不是要闭关马上变成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般的结论是不仅不要改,而且要继续开放,继续用这种开放的优势,吸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
王蒙:美国在学你的很生僻的东西,比如到日本去学歌舞技,到印度陪甘迪的也有,到中国来上少林寺受训,到少林寺接受严格训练的也有,至于夏威夷大学,好几个大学排京戏也有。相反我们有时候缺少这方面的自信,好像怕这个学多了,学多了会不会忘了祖宗了,其实冲咱们的皮蛋瘦肉粥来说,我对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不仅限于皮蛋瘦肉粥。
2011/04/17
全部回帖
oo00oooo00oo沙发
窦文涛:悲观的人心理就像钟摆的两极,要不就是疲倦,要不就是痛苦焦虑,很多有条件的人就会想,在中国活着压力很大,而且人多嘴杂,像热锅上的蚂蚁,觉得将来朝不保夕,不知道怎么样,要跑到外国,就像查老师的生活方式,我很多朋友过不了几天就呆不住了。
查建英:对。
窦文涛:太寂寞了,寂寞得令人发疯。
查建英:而且见过很多这种情况,纽约有时候有很多华人聚会,尤其有一堆大陆人去的时候,有一个新从大陆来访的人,马上这个人会成为话题中心,所有的人寂寞太久了。不像美国人各自为战,清静好久也不觉得烦,一个人过的,没有这种习惯,实际上是要凑热闹的。到这个时候,在那密切的关注着大陆的一举一动,最新的笑话,最新的段子,你说他到那去干什么了呢。
窦文涛:你这样我挺羡慕的,我要能一年在中国生活半年,在美国生活半年,我挺美的。
王蒙:中国缺很多东西,但是不缺热闹
王蒙:我早就说过,你选择定居在中国,当然我没有任何的意见,但是你不要以不出去作为代价,要不出去太遗憾了。如果选择定居在外国,我也没有意见,有这个条件就定居,但是也不要以不回来为代价,不回中国为代价。至于那点我早就发现了,中国缺很多东西,但是不缺热闹。
查建英:是的。
王蒙:为什么呢?你要中国人是睡大炕,在大炕上睡觉长起来的人,美国人是婴儿的时候,就有一间婴儿室,在那住的。
窦文涛:自个睡觉的,中国人的热闹是DNA里的。
查建英:就像当年梁启超那种,开放的保守主义,又有中国传统的这一套,承认、欣赏、享受,但是一定要开放。我还想到最近日本的例子,日本20年前比中国现在还要强,可是为什么20年危机这么重。我觉得在高峰的有点自满了,再一个就是还是不够开放,还是有点太重视自己的这一套东西。
窦文涛:自闭。
查建英:最后没有外来东西冲击和竞争。
2011/04/17回复
捷捷妈捷捷妈板凳
没有这种感觉,因人而异吧
2011/04/17回复
赞成有条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出国吧。起码以后等孩子学成归来,不敢望别的,至少在素质上面有提高。国人的素质水平真的是有待提高呀。
2011/04/17回复
让孩子大学后自己选择
2011/04/17回复
大陆莺歌燕舞很好呀
2011/04/17回复
寂寞很贵啊
2011/04/17回复
大陆比较和谐了。
2011/04/17回复
在国外确实很寂寞、很无聊 ,发疯的想着国内的美食,还有菜市场
2011/04/17回复
肥羊羊:
在国外确实很寂寞、很无聊 ,发疯的想着国内的美食,还有菜市场
查看原文
2011/04/17回复
中国也不错啊,干嘛要到外国啊
2011/04/17回复
愿意出去走走看看,定居就算了,还是喜欢吃中国菜,不爱啃面包
2011/04/17回复
红果果!!:
愿意出去走走看看,定居就算了,还是喜欢吃中国菜,不爱啃面包
查看原文
同意,去走走、见识见识就算了

准备明年5月去东南亚走一趟,然后再去欧洲
2011/04/17回复
路人N路人N14楼
留爪
2011/04/18回复
猜你喜欢

复杂的心情,无题!!

求建议,公立重点小学和广外外校选哪个好?

为着小孩的教育问题,真心不想生第二个小孩

如何维系一段婚姻,迷茫

老婆工资比老公高的家庭,老婆在家是否还是很操劳?老公会多做点吗?

很烦恼,离婚不离婚都不知道怎么走下去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