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妈妈们,猩红热来了…

15066109婴幼育儿

   这几天都在关注猩红热,前几天才看到香港爆发猩红热搞到2名幼儿园儿童死亡,今天看到香港又有一个5岁的孩子不幸死于猩红热,可怜的孩子们啊…我是看到有说广东的病例也在上升,深圳口岸那边也采取了一些堵截措施,今天忍不住上来发个帖,把上网看到的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在关注这个事情,有没有注意到预防方面呢,孩子的健康是大事啊,大家来关注!!


1、在本病流行期间,勿带儿童出入公共场所。
2、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
3、住房应注意通风,被褥要干燥洁净
2011/06/23
全部回帖
我也有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想更多的了解这种病的情况,如发病的特征,传播的途径,预防的方法等。。。谢谢
2011/06/24回复
好可怕,现在的病真多
2011/06/24回复
我复制过来的.

猩红热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2~5天,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若细菌是从咽部侵入的,则扁桃体红肿,可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粘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至性瘀点。发病初期,出疹之前即可见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色鲜红,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红色杨梅舌”,同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病后1天发疹,依次于颈、胸、躯干、四肢出现细小密集的红斑、压之褪色,约36小时内遍及全身。肘弯、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皮疹更加密集而形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瘀点状线条称“帕氏线”。由于两颊及前额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苍白,称“ 环口苍白圈”。

  皮疹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状之一。100%患者有皮疹,多数皮疹在第2病日出现,始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数小时内延及胸、背、上肢,24h左右到达下肢。

  症状特征:一般在皮疹出现前,先可见有黏膜内疹,表现在软腭黏膜充血,轻度肿胀的基础上,有小米粒状红疹或出血点。典型皮疹表现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帽针头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压之退色,去压后红色小点即出现,随之融合成一片红色,绝大多数患者皮疹呈全身分布。皮疹多为斑疹,但也可见到隆起突出的“鸡皮样疹”,偶有带小脓头的“粟粒疹”,此与皮肤营养及卫生情况有关。严重者可见出血性皮疹。皮肤常有瘙痒感。30%~60%,患者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皮疹密集并常伴有皮下出血形成紫红色线状,称为“线状疹”或“巴氏线”。颈部、躯干、皮肤皱褶处及两大腿内侧皮疹最显著,四肢远端稀少。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形成所谓“口周苍白圈”。

  症状周期:皮疹多于48h后达到高峰,然后依出疹先后的顺序消退,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1周,甚至更久。轻症者皮疹很少,仅见于面、颈、胸部,数小时即消退。皮疹消退后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先颈胸而后四肢。脱皮的程度与皮疹的轻重呈正比。轻者为糠屑样,重者可成片状。颈、躯干部位常为糠屑样,四肢特别是手掌、脚底常为大片状,有时甚至呈手套、袜套状。面部皮疹少,但也可出现细屑样脱皮。重症者脱皮可历时3~5周,头发也可暂时脱落。发疹同时,可出现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外,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称为“草莓舌”,第三天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然隆起,称为“杨梅舌”。

  部分患者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但多为非化脓性。临床表现差别较大,预后也不相同,一般分为下列5个类型。

  (1)普通型: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病程1周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有全身中毒症状,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

  (2)轻型:近年轻型患者所占比例增加,病程短。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度咽痛,皮疹稀少,仅见于躯干部,消退很快,脱屑不明显,但仍可发生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3)外科型或产科型:如中毒症状较轻,则预后较好。病原菌从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无咽峡炎;皮疹在伤口或产道周围首先出现,由此向全身蔓延。

  (4)中毒型:少见。表现主要为中毒症状明显,患者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及感染性休克。咽峡炎不重,但皮疹很明显,可为出血性。但若发生休克,则皮疹常变成隐约可见,病死率高。

  (5)脓毒型:罕见,表现为咽部严重的化脓性炎症,渗出物多,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而形成溃疡。细菌扩散到附近组织,形成鼻窦炎、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及颈淋巴结炎,甚至颈部软组织炎。还可引起败血症和迁徙性化脓性病灶。

  猩红热诊断

  1.病史:可有与猩红热、咽峡炎或扁桃体炎患者接触史。

  2.典型皮疹。

  3.外伤后有发热、典型皮疹而无咽颊炎者为外科性猩红热。

  4.化验: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物培养得溶血性链球菌。
2011/06/24回复
猩红热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

  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二)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 ,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三)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儿童60~90万μ,成人120万μ,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四)宝宝易感猩红热,居家防护对策

    少带宝宝去公共场所,多去空气清新的花园玩耍或散步。

  幼儿园发生流行时,可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病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无论是幼儿还是大人,只要与猩红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赶快服药预防,如服用复方新诺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经患过肾炎或风湿热的宝宝。
2011/06/24回复
好吓人啊
刚好我女儿在发烧,扁桃体发炎
2011/06/24回复
谢谢分享
2011/06/24回复
学习了,谢谢
2011/06/24回复
学习了,
2011/06/24回复
太恐怖了
2011/06/24回复
htxamyhtxamy11楼
担心
2011/06/24回复
有没说那类人群容易感染?我女1岁,是否很容易被传染啊?
2011/06/24回复
好恐怖!
2011/06/24回复
学习了,担忧啊,现在怎么那么多流行病
2011/06/24回复
8我个女前几日都发烧,岩岩好番。
2011/06/24回复
猜你喜欢

水产品又出事了,你会担心日常的食品安全问题吗?

说说手足口病,不知道这些可不行!!!

爱牙护牙,健康成长!——每天都是“爱牙日”!一起来学习善待全家人的牙齿吧!

可怕的手足口病又来啦,全国超过1万例!妈网特别整理妙招,来说说你的应对措施

今天去幼儿园填表和面试了,回来说下我的心得(太开心了,我儿子终于被录取了!)

我也来说说宝宝退烧的事+多种绿色退烧法+葱豉汤+紫苏汤

热点推荐

打卡冰雪城堡 炎炎夏日也能快乐玩雪

卜蜂莲花五折感恩日到了 各种打折买起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险 这些权益你要知道

请神容易送神难 34岁小叔擅自入住新居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外地生参加港澳台联考 必须报机构吗?

这样子参与孩子的学习,行吗?

队友反对我和男同事吃饭 如何劝他

婚介场所有什么特别?收费竟那么高

大家乐的特价餐很给力 还不到20蚊

逛下北方超市 山东的蔬菜到超乎想象

小尝新晋潮汕刨冰 创意冰沙食起来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