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养活了五个儿子
83016谈天说地
他们家最小的儿子还比我年长五岁。虽然没有计划生育的处罚,但从我上初中开始,他们两夫妻就陆续开始操心盖房子娶媳妇的事情。
在农村,农忙结束后,可以有时间做泥巴来烧制红砖,他们夫妻两个基本上两三年烧两三窑的砖,准备好沙子、水泥、木料,就找村里的泥水匠等人帮忙盖房子,记得那个时候大都是干活的时候在主家吃顿饭,再送两包烟,基本上还不需要付工钱,但算下来一处院子盖起来费用也不低,当然那个时候物价还很低。
盖起一处院落,就等于一个儿子的婚事有了第一步,如此重复了五次,才算忙完了五个儿子最基本的婚事问题。
五个儿子的年龄老大和老五相差了十二岁,等儿子们都有了媳妇,媳妇们又有了下一代,他们夫妻两个不可能再帮忙带孙子了,所以孙子辈的对他们老夫妻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他们都各自是一窝了。
五个儿子都过了五十岁了,老夫妻的心总算操完了,当然,五处院落都成了儿子们的,老两口只能在最小的儿子院子外面盖了间简易的小屋,厨房、卧室通用的那种。
逢年过节,别人家你来我往的有人看望。有一年我回家,对他们孙子辈的一个上过硕士研究生的说,你看你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过节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嘘寒问暖的过去问候一下,别让他们太心寒了。
他们是村里盖房子最多的两夫妻,但最终老两口住的却是村里最差的一间房。
08/22 09:49
全部回帖

丽人如初:
这事在农村可真不少呀,人活一辈,活在当下。我爸四兄弟,80年代未各自分家,爷爷奶奶独自生活。改革开放,我父母到广州谋生存,我们随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一起生活到爷爷奶奶离开,他们托举了我们,可是一天福也没享受到呢,每每想到这些,眼睛湿润意难平!累死累活一辈子没享上福就走了,如今堂兄弟姐妹还习惯性在除夕夜到我娘家相聚,我想更多的是这里有他们童年与爷爷奶奶的记忆吧。他们也会提起有今天也是爷爷奶奶生前积德。
查看原文谢谢您真挚情感的回复。
08/22 15:15回复

tiffany-mm:
老一辈的人大部分都是这样,勤勤恳恳一辈子,为的是后代能过上一点好的生活。换到现在我们这一代,反而没有这么多贡献精神。
查看原文是的,条件不好,只能奉献在先。
08/22 15:16回复

aiaixia2003:
其实就是这样。生得越多,越累父母,特别是儿子。中国的儿子,都是靠父母的,养儿是真的防不了老
查看原文是的,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儿女养不好真不如没有生养。
今天12: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