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尝试——学渣的逆袭
那是2009年暑假在天河岗顶华晟大厦,遇到广州神校的一位学渣,据她反馈自己被老师视为学渣,但这个学渣挺有信心她(当时她是八升九)自己并不笨,要求六次课辅导完九年级的物理。这个学生,我首次采用让她先做题再引导她讲题的方式完成。每次课只准备36道选择题,且不留课后辅导作业。
每周只安排一次辅导,五次辅导后她就开学,到第六次课辅导已经是开学后的一个周末,她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她逆袭成为班上的两个满分之一,感觉信心满血复活,再也不怕老师瞧不起的眼神。
这个学生,据说是华师附中当时两个班中的一个学渣,但不能说差,五次课让她回去考满分,到底是巧合取得的成绩,还是这个方法具有可以推广的必要。
学法推广——奇迹的源头
我试着把这种方法推广到普通学校普通的学生,接连几年中考大部分学生能考到95分甚至到98分(满分100分);疫情期间甚至之后,我把这个方法拓展到网课方式,也居然收到相同的效果。仔细想一想,这个方法好在哪里?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讲,方便查缺补漏
大班的教学,因为时间有限,很多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缺少讲题的机会,作业反馈的只是结果,学生是不是自己做的过程老师无法知道,而学生讲题的过程把细节问题都可以问到位,到底分析过程对不对,哪里还有遗漏或者不严谨的地方都能展示出来,方便学生和老师查漏补缺。
二、让学生讲,利于学生建立自信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建立在自信基础上,当大部分题目学生讲解后,她对知识点或者知识框架的理解得到提升,老师讲的内容再怎么到位,学生如果内在接受不到都是白忙活,所以学生的输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但现实这个目标不容易达到,学生通过讲解自我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让学生讲,源于信任和引导
让学生讲,尤其是程度稍差的学生,不少老师懒得等或者没有耐心等学生讲,直接给出答案完事,这样的辅导只会加剧学生问题,毕竟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隐蔽性——蒙的答案。所以不少学生大量刷题没有提升的根本就是一直在知识夹生,所以辅导过程要让学生多讲,老师不要公布所谓的答案,给学生足够时间,耐心引导,可以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形式,把知识和问题细化,提升学生的读题、审题、分析和表达等能力。
当然,这种方法我使用十几年来鲜有失败,其根本在于这三个细节:
一、不公布答案,不看所谓的参考答案
答案,无论是什么题目,一旦公布出来,学生只会围绕答案说,其存在的漏洞或者问题会被遮盖住,即便学生讲错的题目,他慢慢会明白原因,这是查缺补漏的根本所在。
二、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静心分析题意
这一步很关键,也是对老师专业素养和耐心的考验,需要哪些地方读,需要看学生的情况酌情处理,即先让学生做了题目,她实在讲不出来的时候再引导学生读题和分析。
三、引导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体系的形成,是要让她自己明白对与错的源头——知识和能力都到位,而不少单纯的对和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