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西行万里记_母子俩的暑假游

597450休闲旅游

32天  

广州_西安_兰州_张掖_祁连_西宁_大武_年保_阿坝_壤塘_炉霍_马尼干戈_石渠_甘孜_新龙_八美_雅江_甲根坝-康定_天全_成都_广州

从陕西到甘肃到青海到四川,从河西走廊到祁连山南,从青南高原到川西高原,从川藏北到青康线再到川藏南

先发几张图
2010/08/24
全部回帖
花儿
2010/08/24回复
继续
2010/08/24回复
西安
懒得码字,贴儿子的游记吧

2010年夏,我们再次告别了广州,踏上漫漫征途,前往十三朝古都----西安,闻名中外的兵马俑是我们的第一站。兵马俑于1974年被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发现,后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兵马俑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目。一号坑是三个俑坑中规模最大的,面积达14260平方米。俑坑从高处俯视,好似一个巨型的军事历史博物馆,各种古代兵器一应俱全令人眼花缭乱。秦俑中的武官和士兵大多持有青铜冷兵器,其种类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等。这些兵器在地下经历了两千多个寒暑,却丝毫没有被腐蚀的迹象,先人的失蜡防腐技术真是令人赞叹不已。统一六国后的全国征兵制使得每一尊陶俑的神态都有所不同,有的浓眉大眼,怒发冲冠,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与决心;有的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毫不遮掩秦帝国将军的威严与自豪;还有的眉目清秀,倚靠战马昂首静思,同时还不忘侧身观察局势,体现出秦帝国军师的机警与文雅。在一号坑中,冲锋,指挥阵牵马在前,待命不遮掩秦帝国将军的威严与自豪;还有的眉目清秀,倚靠战马昂首静思,同时还不忘侧身观察局势,体现出秦帝国军师的机警与文雅。在一号坑中,冲锋,指挥阵牵马在前,待命而发,每一尊陶俑似乎都准备为秦帝国的荣誉浴血奋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秦始皇主持修建兵马俑并不仅仅是为了耀武扬威,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秦始皇担心自己死后秦国强大的军事体系崩溃,无能的太子胡亥无法处理各种军事事务,所以才建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陪葬墓。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北处,面积也达到了6000平方米,坑中多骑兵和弩兵,陶俑的身高大大超过人的实际身高,达1.9— 2.3米。二号坑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场上的情景,陶俑身穿铠甲,头戴钢盔,策马而行。其中铠甲学习了胡人服装的优点:短小而厚实。这样的铠甲既可抵挡刀枪又可遮风挡雨,可见当时服装设计的高超水平。珍宝馆中展示的豪华青铜车马更是体现制造青铜工艺的顶尖水平,铸造零件多达3462个。一号马车有两个舒适的卧床,可坐可卧,床上还印有花纹图案,这代表车辆舒适而平稳,相当于现代的卧铺车。车内还有三扇带窗帘的窗户,靠前的一扇可打开,以方便乘客向驾驶员传达命令。车顶甚至有专门搁放行李的木架。马车用四匹耐力十足的千里马来带动,青铜模型把四匹骏马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两耳竖立,双目圆睁,令人想起了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二号车用伞来遮盖车身,想法之妙,令人钦佩不已。三号坑面积较小,且展品多已无法修复,稍欠气势。兵马俑出土时比现在更为震撼人心,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颜色十分艳丽,完全不见岁月风霜之痕,但仅仅过了4,5天颜色就因过度氧化而褪去,过去的风采再也难以恢复。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如何保护这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我想暂缓发掘是最好的办法,只要把已经发掘出来的部分展现给世人就已经足够了。旅游公司甚至可以以未发掘的部分作为景区的景点,因为游客们相信,总有一天兵马俑的其它坑道会露出两千多年来它们从未露出过的神秘面目
。非洲岛国塞舌尔的岛礁保护区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例子,这个保护区不提供任何旅游设施,只能进行生态考察,因此,群礁上的自然环境至今仍保持着极为原始的状态。这个例子告诉人类:不开发永远是最好的保护。

在即将离开西安之际,我们来到了陕西“文物储藏室’’—陕西历史博物馆。史前文

明馆介绍了远古时期中原一带的部落文化的发展。从南方古猿到直立人,又从直立人到现代智人……这期间人类的文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的祖先早在六千多年前就研制出了最早的蒸具“陶甑”。陶甑的结构类似现在的蒸锅,形状如同漏斗一般,上方有盖,下方有出气孔,两边还有形似耳朵的杯托,可防止烫伤,设计得即精致又实用,彻底改写了人类的烹饪史。史前文明馆中设计得最巧妙的文物当然要数马家窑遗址中出土的尖底瓶了。

尖底瓶在放入水中时由于重心倾斜而而自动下沉,装满水后,瓶身的重心又会回正,这时只要用麻绳轻轻一拉,瓶身便会再次浮上水面,使用这种尖底瓶,可以保证注满水而滴水不漏。尖底瓶不但非常实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瓶身上绘制的图案是典型的后史前绘画,画面中没有具体,形象的表达,只有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和水波。荷花的花瓣显得模糊不清,花蕊则用圆来代替,但画面的颜色却显得十分鲜艳亮丽。从如此抽象的画面中便可以看出,在制作这个尖底瓶的年代,马家窑文化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人们的思想中开始充满幻想与狂妄,尤其是部落的统治者。绘画也不再栩栩如生,充满写实色彩。艺术在很多时候都能反映出这个时期人们的心理状态,这也正是绘画,音乐等艺术能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商周青铜器馆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商周礼器及饮食用具。商周以礼器来区分地位的高低,只有统治者才能使用最高级别的礼器鼎,簋,璧,璋。如果随意越级使用礼器,会遭到残酷的刑罚。多友鼎是馆内与众不同的一件礼器。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多友鼎就是一件不可貌相的礼器。它表面光滑无纹,看似与普通圆形大鼎无异,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大鼎内壁刻有279字甲骨文。甲骨文记录了周厉王时期西周与匈奴发生的一场鲜为人知的战争。多友鼎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使我们能够沿着这条线索揭开更多不解的历史之谜。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件如此珍贵的国宝却被直接摆放在展台上,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这真是令人担忧不已。而故宫的每一件展品却都装在恒温恒湿的玻璃柜里,故宫缺乏展品时可以随意地从地方博物馆调拨,难道地方博物馆的文物就不是文物吗?在汉代馆中,我们见到了汉代的小作坊模型。陶制的模
型做工十分精细,牢固,至今毫发未损,难以让人相信这是一件有2000年历史的藏品。

作坊有工坊和晾台两部分组成,工坊中还设有石磨和水井,几个农民正在晾台上忙碌着将稻草晒干。作坊上方的屋顶还进行了染色与雕刻,四周各有一条青龙,四条青龙交会在房屋的中央,组成了屋顶尖。屋檐下是纸糊的窗户,窗上还带有窗花,在如此小巧的模型中竟然还能贴上几毫米后的窗花,当时手工艺之发达,可见一斑。可现在呢?原产中国的陶瓷早已没落,到处都是廉价的仿制陶瓷。可在日本,德国,从中国引入的陶瓷早已与当地文化融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再加之先进的制作技术,早已在全球的高档陶瓷市场上占先。而主板书等民间艺术的命运则更为悲惨,它们早以在解放后不久失传。大唐雄风馆展示了大唐盛世所带来的各种外交,文化,艺术,科技上的成果。即使是酒壶,唐人也不忘将其打造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酒壶”。酒壶被设计成一头乌龟,乌龟的壳上有一开口,可向内注酒,乌龟的嘴巴则被设计成下伸的形态,嘴内还有一机关,所以这个酒壶略微倾斜时也不会漏水,只有在倾斜到一定的角度时酒才能倒出,唐人的智慧在这些微小的细节上也能体现出来。唐三彩是唐代最著名的艺术品,在唐三彩中,马又是最主要的题材。唐三彩马由白,黄,绿色组成,有些部分看上去晶莹剔透,有些部分看上去绚丽多姿,而马脚附近的部分则用三种颜色共同渲染,使人产生一种马在奔跑的错觉。唐人酷爱马球运动,军队在闲暇是经常举办马球比赛,既能是士兵放松身心,又能提高军队战斗力。馆藏的国宝《马球图》就记录了士兵比赛马球时的激烈场面:人人都驾驭着骏马飞奔,一手握住球杆打球,一手抓住辔头上的绳子。《马球图》说明当时人们热爱运动,整个国家都充满活力,这或许也是唐代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唐代馆中不仅收藏有大唐开元,通宝年间的货币,还有阿拉伯国家和日本的货币,这些货币都出土于唐代墓葬,很多货币在本国都已经消失,大唐与附近国家的频繁贸易交流正是这些货币的来源。唐宋的贸易开放与明清的闭关锁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告诉众人,只有开放贸易,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安定,明清两代的闭锁将给后人留下永远的教训。

陕博,儿子文中提到的几件宝

[ 本帖最后由 ilovesummer 于 2010-8-25 16:05 编辑 ]
2010/08/25回复
好象到了外星球
2010/08/26回复
祁连县城八宝镇变化很大,卓尔山脚的新城已经颇具规模,牛心山脚的旧城比两年前干净整洁了许多。

   吃过晚饭,我们沿着新城走了一圈,高原七月的凉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祁连宾馆后面的牛心山脚,有茂密的森林,林间镶嵌着一块块明黄的油菜花地。清晨,拉开窗帘,外面飘着小雨,山间云雾缭绕。

   今天我们决定搬到卓尔山上的农家去住。

   打的先去山腰的农家安排好住处,接着上观景台,观景台的门票已从两年前的20元涨到了60元,太过分了,天气又不好,我俩决定不去观景台了,去爬旁边一座山。

[ 本帖最后由 ilovesummer 于 2010-8-26 10:33 编辑 ]
2010/08/26回复
dengyuying:
孩子的知识点是自己所查资料?还是有专人讲解?
查看原文
儿子年底13岁,刚上初一。
他本身对历史地理自然感兴趣,平常阅读量很大,积累了很多东西
出发前,也做了很多功课,自己做了十多页的PPT,关于各个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人文历史
2010/09/02回复
捞出旧帖,继续发

     因为在丹霞景区呆的时间太长,错过了临泽开往张掖市区的班车。我们和同住雷家的广州阿姨一起在路边等车,这几个已经退休的阿姨太厉害了,每年夏天都相约出行,一路班车,甚至搭车,去了很多游人罕至的地方。将来儿子大了,我老了,希望还有精力体力象她们那样旅行。

  班车一小时才有一趟,为了能赶上12点张掖发往祁连的车,我们决定搭车,可这条路的车实在少,好不容易拦了几辆小车,货车,都没空位,最后还是坐的班车。

  赶到张掖城,到祁连的车早已走了。不想在张掖呆,也不愿意花320元包车,因为在扁都口前几乎没风景可看。儿子建议先到民乐,再想办法,或许能赶上民乐到祁连的车,实在不行,可以在民乐包车。

   一路无景,昏昏欲睡地到了民乐,在正午的阳光下两个人背包走了几百米找到车站,总算赶上了三点发往祁连的车。
   等车间隙,在车站附近小饭馆吃午饭,背包时不小心把后面桌上的扫到地上摔碎了。当时想,肯定要赔的,10元内我都可以接受,因为以前在别的地方曾经有过类似经历,被要求赔50元,论理半天,还是不得已掏了钱。我问:“赔这碗多少钱。”饭馆女老板说就给两元吧。

   西北人就是纯朴啊。

   班车很挤,过道上都坐满了人,超载在甘肃似乎很普遍的。一个生病的老婆婆本来没有位,但我们后排的几个人挤出了一个位给她,所以三个小时的车程格外难受,儿子被挤得几次想站起来。

   好在穿过祁连山后,窗外的风光渐入佳景。

   过扁都口,穿过祁连山,阳光依旧热烈,但风已经清爽起来,从车顶天窗吹进来,凉丝丝的。
   祁连大草原从窗外掠过,金露梅在怒放,远处有成群的牛羊。

   再一次,我们走进了青藏高原。

[ 本帖最后由 ilovesummer 于 2010-12-21 13:37 编辑 ]
2010/12/21回复
卓尔山的黄昏
2010/12/21回复
再来
2010/12/21回复
花海
2010/12/21回复
乖猪小三儿:
我终于找到生儿子的一个好处了! 带着出行多有安全感啊. 期待10年后与儿子量地球.
查看原文
干嘛要等十年?他三岁时,我就一个人带他出行了.
2010/12/21回复
再来
2010/12/21回复
猜你喜欢

从我的全世界路过(广州-稻城6000公里自驾)-完

山丹军马场---大西北游玩的点睛之行!

2016年5.1一路向大西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自驾16天游记。

2016年广州生日优惠攻略

广州火车站打算改造,两年春运将停运,大家还能回家吗。。

走,到大西北去!青海湖大环线归来,多图,慎入。完结(7.4-13)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