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孩子初上幼儿园 每月都生病

18678婴幼育儿

●最新调查显示:近九成宝宝难以适应“幼儿园新生活”  ●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平均每月病一次
  ●专家:父母应提早从体格和心理等方面做好宝宝入园准备
  抱着妈妈大腿号啕大哭、不肯吃饭、不和小朋友玩、开学不到一个月就生病了……3岁男孩乐乐上幼儿园的经历十足一出悲情剧,同时也让妈妈手足无措、心力交瘁。幼儿园作为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次重大的生活转折。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是否都能适应这样的转变呢?
  日前,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和某著名跨国药企日前联合进行的“小集体 大挑战 —— 幼儿园新生状况大调查”在广州公布。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调查还显示,有四成家长对于孩子即将面临的入园挑战重视不足,对于入园前需要给孩子做的准备工作缺乏系统的认知。出席活动的专家对此呼吁:“幼儿入园挑战亟须引起父母的重视,提早帮助孩子在入园前做好体格和心理上的准备,尤为重要。”
  文/记者黎蘅
  初上幼儿园 九成孩子不适应
  据介绍,此次“小集体 大挑战 —— 幼儿园新生状况大调查”于2011年2月至3月举行,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成都五大城市,共对35家幼儿园共2063名小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信息调查,了解新生入园初期对于家庭、家长和孩子本身造成的问题和困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发现,88%的孩子经历了“入园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哭闹(44%)、经常生病(24%)、胃口变差(9%)和精神不佳(9%)。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期长短不一,33%的孩子需要两周以上的适应时间,更有超过14%孩子的入园不适症会持续一个月以上。
  儿童培养专家、教育心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夏婷副教授对此表示:“对孩子来说,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失去部分关注容易造成焦虑。而哭闹、不肯吃饭等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家长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让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并让其逐渐学会自己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逾四成幼儿园新生每月都生病
  调查同时发现,有超过一半家长感觉到孩子进幼儿园后,生病的几率相较在家时有明显上升,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超过3次,平均一个多月就生病一次。还有11%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的4个月中,生病甚至超过了5次,其中以呼吸道疾病最为常见。
  对此,儿童营养专家、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食品卫生学系汪之顼教授解释说:“进入幼儿园后,宝宝从原来单纯的家庭生活变成了‘集体生活’,接触各种病毒、细菌的机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另一方面,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的呵护,由于分离焦虑,心理压力很大,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而众所周知,3岁左右宝宝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因此,在这个阶段更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害。”
  除了生病,还有不少家长感觉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变瘦了。对此汪之琐教授认为,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每天给孩子饮用适合宝宝年龄段的配方奶,以弥补由于膳食安排不当、食物选择不合理造成的营养素供应不足。
  孩子上幼儿园 过半家长准备不足
  入园阶段不仅对孩子来说是心理、体能、智力发育的“攻坚战”,对家长来说,更是意志、情感和耐心上的严峻考验。调查发现约50%的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并未意识到孩子即将面临的挑战,准备不足。有40%的家长表示对宝宝进幼儿园将要面临的挑战并不担心,但在体验了孩子入园后经历的种种不适应后才深感烦恼。
  当孩子出现幼儿园不适应现象后,很多家长无法有效应对。28%的家长表示不会采取任何措施,忍一忍就过去了。甚至还有少数家长会干脆把孩子领回家,暂时不去幼儿园了。专家们对此表示,这些消极的应对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入园准备 专家支招:
  广东河源TTS雅居乐幼儿园园长郭秀丽认为,入园准备不仅仅是给孩子购买上学用的衣服和书包,更重要的是提早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一个过渡期,这种准备其实从入院前一年就应该陆续开始了。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幼儿教育专家和医学专家就给记者总结了以下一些实用的做法。
  营养攻略:
  入园前:
  ★大多数宝宝会在3岁的时候进入幼儿园,但专家认为,在宝宝1~2岁的时候就要做好营养储备。此阶段应给宝宝提供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并保证每天有2~3顿的配方奶。
  ★同时,家长要帮助宝宝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固定进餐的时间,时间一到即使还没吃完也要将食物撤走,另外还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机会练习使用餐具。
  入园后:
  由于宝宝开始了幼儿园生活,运动强度增加,为了保证宝宝能够获得充足的热量,要科学地安排好日常饮食。
  ★幼儿园之外,宝宝在家的加餐也很重要。家长应每天查看幼儿园食谱。大部分幼儿园会把宝宝每天的食谱告诉父母,回家后,家长应该再给宝宝准备食谱里缺乏的食物。
  ★幼儿园里生鲜的食物相对较少,回家后,可以给宝宝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即使宝宝在幼儿园吃过晚餐,回家后还是要给他加餐。通常,幼儿园的晚餐在下午5点左右,如果宝宝回家后不吃东西,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他就有10多个小时没有进食,这样会影响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所以,大人吃晚饭的时候,可以尽量让宝宝再吃一些,或者给他喝配方奶,吃健康的零食,如蔬菜和水果。注意不要给宝宝吃油炸、高糖、过咸、过黏、膨化食品,少喝甜饮料,不喝碳酸饮料。
  防病攻略:
  入园前:
  ★接种疫苗
  ★保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做户外活动
  ★多吃能增强抵抗力的食物,例如适量的红枣、莲子、银耳、黑芝麻、山药、百合和南瓜等。能通过食疗和护理解决的小病,最好不要使用药物解决,尤其不能滥用抗生素。
  ★提高呼吸道抵抗力。这件事从夏季就要开始做,每天早上带宝宝出去走一走,随着天气慢慢变凉,宝宝也能逐渐适应从天热到天凉、从风小到风大,从空气湿润到空气干燥的变化。
  ★春捂秋冻。春天刚开始转暖时,不要过早减少衣服。秋季天气稍凉后,没必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在逐渐降低的温度里,适宜的凉爽刺激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
  入园后:
  广州市委机关幼儿园冯惠贞园长建议,宝宝每天从幼儿园回家后,最好把外衣裤都换掉,勤洗手洗脸,勤洗晒被褥,降低被感染的几率。另外,家长不要因为补偿心理在双休日带着宝宝东奔西跑,游山玩水,要让宝宝好好休息,每天晚上尽早安排宝宝上床睡觉。

  情绪攻略: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邵乃济园长指出,初入园宝宝的哭闹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与家长有关。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担心情绪传递给宝宝,加重了宝宝的心理压力。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家长做起。
  ★送宝宝入园时,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宝宝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也不要因不放心躲在一边观察,宝宝一旦发现后反而会哭闹得更厉害。
  ★刚入园的一个星期到半个月里,尽量早一点去接宝宝,这样他就会明白,虽然白天见不到妈妈,但晚上就能相聚。如果孩子过分依恋妈妈,可试试让别的家人送孩子。
  ★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多讲些开心的事情,可以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入园时缩短告别时间,说完再见就离开,让老师用宝宝喜欢的活动或玩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在宝宝的衣袋里放一个纸折的“心”或者“魔力”贝壳之类的小东西,告诉宝宝这代表妈妈的爱,告诉他只要摸摸这个小玩意儿,就能感觉到妈妈在想他。宝宝获得了心理安慰,就不再怕和妈妈分开了。
2011/03/26
猜你喜欢

孩子上学容易感冒

锦绣香江附近幼儿园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家长如何为孩子顺利选择最合适的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入园答疑结束】狮子公学资深教育专家手把手带你解决宝宝入园各种难

热点推荐

室内遛娃好去处 天台花园下藏着一个艺术馆

点赞沃尔玛高效的售后 生包榴莲全退了

惊险时刻!商场游戏机掉落砸到孩子

泰国菜星樾城性价比高 98元双人餐还吃不完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家庭版辣椒酿肉嫩滑爽口 下饭一流

海洋工程日常 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百叶窗,真的是透光又透人吗

收藏 和设计师沟通5h整理出来的要点

山姆好物推荐 这个冻牛肉汉堡无限复购

快崩溃了!娃的眼睛鼻子牙齿都不好

打卡东江顺德 葵花鸡有鸡味值一试

一岁四个月的娃 野蛮生长6颗牙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