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飞到丽江,已是下午时分.大石桥的流水,还是在那里昼夜不停地奔流,阅人无数.对于八年前曾到此一游的我,这里既熟悉又陌生.

主角们出场了,我的三位至亲血脉.

好久没有和爸爸妈妈合照,这张是小乖照的.当然,她是要仰视我们的.

人潮涌涌的丽江,只有走到木王府顶端,才能感受全貌. 这样看起来,丽江和我八年前见到的还是一样.

第二天,骑行拉市海.在马背上看到的风景.前面的马帮当然不是茶马古道的行商,而是风华正茂的80/90后们.一路欢声笑语,让人生羡.

马背上的小乖和外婆,都是第一次骑马吧,不过姿势貌似很老练呢.

拉市海湿地,这个季节已没有了飞来过冬的丹顶鹤,有的只是农人家的水鸭.不过风光还是旖旎,湖面宽阔,水草丰茂,波澜不惊.
亲水哪能少得了泛舟,离了陆地,避开尘嚣,随船飘浮,心神也随之摇摇,悠闲浑不知时日.不过我也只爱这样的划船,讨厌机动船的噪声,宁可不坐,省得扰乱一湖碧水.

离开拉市海,前往束河. 那里比丽江清悠,值得住一晚,可以远眺玉龙雪山.

第三天,到大理了,先在三塔青旅投栈. 虽步行距离到古城稍长,但更难得的是清静和空间.青旅是白族民居改成,花园,池塘,秋千架,花棚,猴子,黑狗,茶座,无一不悠闲,随时待君亲近.

看一池睡莲正盛:

随时都是休息时间.小乖和外婆且鼓且舞:

欢乐时光,,,,(是逃学换来的...)

放下行李,步行来到大理古城, 跟云南其它古城类似,也是沿街垂柳,清泉门前流.只有四周的城楼,远处围绕的苍山提醒着这里原是西南边陲重镇.

站在城墙边上远眺群山.

观三塔的最佳点,是三塔青旅的楼顶上.

第四天了,到了本次行程的重头,骑单车环洱海游.骑了二个小时左右,到达喜洲看白族民居.家家门口都有怒放的鲜花,衬在白墙绿荫边,十分夺人.

离开白族民居,继续骑行往桃源和蝴蝶泉. 阡陌交纵,好一个高原田园风光.

当晚投栈"聆海沐月",这是喜洲唯一的临湖客栈.在这儿,任一个角落抬眼都可以看到洱海.

小乖忙着造型:

好叹啊....

来张正面照:

洱海边抱花瓶的小妞:
第五天沿着洱海继续前行,停留在风光最佳处,双廊. "水时光"客栈. 不同于喜洲仅有一间临海沐月,这里处处都是湖景客栈.无论在哪里,一张伞下就可以有悠闲的一天.

外公在钓鱼,虽然技术不精,可小鱼太多了,随意就可钓上一条.

行走在双廊,路边随处是这样的风景.

这个老旧塔楼,好像是村委会.

午饭回来,外公继续钓鱼,顺便午睡.

傍晚出去步行,沿路处处都是风景:





路边还有这样的大字报标语:

走到玉玑岛们,外观一下文化名人们的别墅:

这是杨丽萍的.这张相不容易照到,因为它正在岛的尖角上,侧边都被刻意挡住了,我是借小乖去它邻居农人家喝水时,去人家院子里拍的.

这样的临湖别墅,不知是什么人才能拥有呢.

在水时光看玉玑岛,尖角处就是杨的别墅.
下午返回大理,沿途见到农耕正忙,是插秧的时节.

在这样的地方,做农夫也好吧.

村委会也是白族民居风格.(何止村委会,好多厕所外观都是这样子的.)

第六天,苍山一日游.

玉带路上远眺洱海和大理:

第七天,昆明街头. 小乖用外公拐杖模仿旗手.

翠湖公园外,学人家转身跳:

恋恋不舍地, 返程时间到了. 回到广州,刚是大雨后, 潮湿,闷热.
短短几个小时,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已是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