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本推荐的是《甘伯伯去游河》
这本是彩色铅笔的素描画的风格,开始我还担心小家伙不能接受,没想到他还挺喜欢。可能整个故事正好也是 翻开一页,出现一个动物,他们想上甘伯伯的船去游河,这个和小家伙认动物的喜好比较一致。一页一页的翻开,看着小动物一个一个的上船,最后船翻了,大家到甘伯伯家去喝茶,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很清晰,小家伙容易接受。最后喝茶的画面更是让他觉得喝茶是很好很好的一件事情,有蛋糕,有樱桃,有茶,还有一桌子的小动物,多美妙啊。
我家小伙子的故事书单
540545幼儿园早教
为什么喜欢给小家伙看书,可能和我比较抗拒让小朋友看电视有关,小朋友看着电视,只是被动的接受,无法和大人交流,所以我一直没让他看电视,哪怕是**一类的早教动画片也没有。
小家伙现在两岁了,正是语言发展很快,几乎每天都会蹦点新的变化出来,让我觉得很好玩。例如前**说“妈妈看”和“自己看”。妈妈看的意思是妈妈念给他听,自己看的意思是他翻书,念给妈妈听。他“自己看”的时候,就会翻开书,把书上他认识的所有的物品念一遍给我听,然后扬起头得意洋洋的等待妈妈的表扬,很好玩。
先说一套小家伙最喜欢的吧,《帕西爷爷的爱心花园》
好像不能上图片。那我发个链接吧,是卓越网的图书介绍。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3CIP4LM/ref=s9_al_ft_ir017?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s=center-1&pf_rd_r=02ZF2CX6TEVNWEPK5E2C&pf_rd_t=1401&pf_rd_p=60829712&pf_rd_i=58148
这套书分六本《下雪了,外面冷》、《幸福总在风雨后》、《小兔子变成大木头》《小松鼠帮倒忙》《割草机呼呼飞》《找啊找,找宝贝》,是很清新的水彩画风格,非常漂亮。故事讲的是帕西爷爷和他的小动物伙伴们的故事,小家伙非常喜欢里面的小动物。
这套书,大约是他1岁半左右买的,现在2岁了还很喜欢看,是每天必看的一本。后来我也推荐给其他小朋友,有的4、5岁了,也很喜欢。因为他里面的故事挺有趣,还会设置一些找东西的小问题,特别能吸引小朋友。
这套书买回来,我先让小家伙看的是《下雪了,外面冷》(我给他读书的习惯是,先看一本,慢慢看熟了,再看下一本)挑这本因为当时他有点小,有些东西怕他不理解,(例如《小松鼠帮倒忙》挺难解释什么叫帮倒忙),这本下雪,冷这样的概念容易让小家伙接受,而且故事很简单,每次有人敲门,就会来一个小动物,后来我会问他,谁来敲门拉,小家伙就大声说“狐狸!”“兔子”“刺猬”。。。。我和他就可以一问一答的看完全本书。看熟悉了后,我会在给他念的时候加一些书面些的词语例如小动物们挤在帕西爷爷的床上,我就会按书上写的念“他们密密麻麻,挤成一团”小家伙马上就喜欢上这两个词,以后每看到这页,都会说“密密麻麻,挤成一团”(当然,也有些词他不感冒,根本不理睬,我就当给他创造氛围)
看熟这本后,其他的看起来就顺很多,他对里面的小动物很熟悉,就像自己的小伙伴,每念一个新故事给他,他都会兴冲冲的去找小兔子在哪里,小老鼠在哪里,狐狸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特别提一下《幸福总在风雨后》讲小动物的家被大风刮到了,大家寻找了一个新的大树,并且自己动手做了一个新家。最后一页有一幅大大的插图(每本书,都会有一页特别制作的插图,像海报那么大,翻到那页,展开,很漂亮)是一棵金黄色的大树,里面小动物们做了很多的小家,小松鼠的带个阳台,小兔子的有秋千,灌熊的有个亲水平台。。。。画得超级棒!我的大爱。
2011/06/09
全部回帖
2011/06/09回复
《小房子》
这本书大概是他1岁7、8个月的时候买的吧。
这本书是上个世纪40、50年代出版的,风格是水彩,但是比较简约、抽象。
这书是个很美,略带点点伤感的故事,讲在山村山坡上建着一个美丽的小房子,他静静的看着四季变化,太阳升起落下,月亮变园变缺,小朋友们在他旁边的池塘里夏天游泳,冬天滑冰,苹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后来,来了挖掘机,压路机,修了一条马路,慢慢的身边的田野不见了,变成了高楼大厦,小房子前面修了轻轨、地铁,修了更高的楼,人们匆匆忙忙的从身边走过,没人再关心小房子,周围的大楼把太阳光挡住了,小房子只能在中午照一会太阳,晚上城市里的灯光太亮,小房子也看不到星星了。再后来,小房子的后人认出小房子,于是把他重新搬到一个郊外的山坡上,小房子又重新有人住进来了,还有美丽的苹果树相伴。
可是,小家伙完全忽视小房子的故事,最爱看的就是,挖掘机压路机修路,搅拌车货车盖高楼,地铁和轻轨的公共汽车,哈哈,我也没法子。只能让他一点点的熟悉,慢慢的加一些小房子的故事进去,例如夏天小朋友在池塘里游泳,秋天苹果树结苹果了,冬天堆雪人。大约念了半年,有一次我故意用比较忧伤的 语调,念小房子的城市的遭遇,例如“大家匆匆忙忙的走过,都不理小房子”,当时小家伙突然变得很安静,不像以前那样兴冲冲的指着汽车地铁,到后来小房子重新回到小山坡上,小家伙很开心的说“苹果树结苹果罗”。我想他是能感受到这些情绪的变化了。

这本书大概是他1岁7、8个月的时候买的吧。
这本书是上个世纪40、50年代出版的,风格是水彩,但是比较简约、抽象。
这书是个很美,略带点点伤感的故事,讲在山村山坡上建着一个美丽的小房子,他静静的看着四季变化,太阳升起落下,月亮变园变缺,小朋友们在他旁边的池塘里夏天游泳,冬天滑冰,苹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后来,来了挖掘机,压路机,修了一条马路,慢慢的身边的田野不见了,变成了高楼大厦,小房子前面修了轻轨、地铁,修了更高的楼,人们匆匆忙忙的从身边走过,没人再关心小房子,周围的大楼把太阳光挡住了,小房子只能在中午照一会太阳,晚上城市里的灯光太亮,小房子也看不到星星了。再后来,小房子的后人认出小房子,于是把他重新搬到一个郊外的山坡上,小房子又重新有人住进来了,还有美丽的苹果树相伴。
可是,小家伙完全忽视小房子的故事,最爱看的就是,挖掘机压路机修路,搅拌车货车盖高楼,地铁和轻轨的公共汽车,哈哈,我也没法子。只能让他一点点的熟悉,慢慢的加一些小房子的故事进去,例如夏天小朋友在池塘里游泳,秋天苹果树结苹果了,冬天堆雪人。大约念了半年,有一次我故意用比较忧伤的 语调,念小房子的城市的遭遇,例如“大家匆匆忙忙的走过,都不理小房子”,当时小家伙突然变得很安静,不像以前那样兴冲冲的指着汽车地铁,到后来小房子重新回到小山坡上,小家伙很开心的说“苹果树结苹果罗”。我想他是能感受到这些情绪的变化了。

2011/06/09回复

没想到一天回来,有这么多回复。有些兴奋,我努力。
《巴士到站了》
是日本插画家画的。很有日本的feel,画面静静的,但又像在对你述说着一些什么东西。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辆巴士一站一站的停,每停一站就是一个场景,然后有不同的人下来,有去画画的人下车了、盖房子的人下车了,去游乐场的人下车了,妈妈下车了,想着今晚煮什么菜,最后是司机叔叔下车了。最后一页,画面很简单,就是一个巴士站站牌,天空是墨蓝色,上方闪烁着一颗小小的星星。
这本书大约是1岁半左右买给小家伙看的,看得一点都不费力,第一次就基本把全部的书念完,只是巴士到医院,护士出来接病人的那页小家伙不喜欢,每次都翻到这页都直接翻过去,不看也不让妈妈念。最喜欢的是妈妈到菜市场,还有司机叔叔下车了。

2011/06/10回复
为什么我的图片都发不出来??求教。希望能贴些图,更直观。
2011/06/10回复

好像图片可以上传了,这个是《和甘伯伯去游河》的封面
2011/06/10回复
1839:
刚买了《小房子》,还有《让路给小鸭子》
查看原文你家宝宝对《给鸭子让路》喜欢吗?我看到这本书的,但是有点怕他看不懂。当初买小房子的时候也很犹豫的,毕竟故事是有一些情绪的变化的,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理解,因为我感觉在小家伙的世界里,基本没有忧伤、失落这样的心情。
2011/06/10回复
《我觉得自己很棒》
这个是一系列的书,这系列叫《我的感觉》里面有《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我好生气》、《我好妒忌》《我好害怕》,讲的都是一些小朋友会常见的情绪吧。我第一次买了《我觉得自己很棒》,后来看他还挺喜欢的,又买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这两本,剩下的我觉得是负面的情绪,就没买。
其实《我觉得自己很棒》这套书最开始是因为里面有幅图,是小兔子和小老鼠在叠积木,小兔子把积木垒得高高的,那时小家伙大约1岁吧,我正在教他叠积木,可他老是不叠,只喜欢把我叠高的踢到。。。。。。。想着看能不能触动他。
买回来后,小家伙很喜欢,(主要那时候买的故事书也少)每天都要求看,看小兔子和小老鼠叠积木,看小老鼠放风筝,看小老鼠帮妈妈忙。所以又买了后面两本。
《我想念你》这本买回来的时候,正好是他爸爸出差,念到一页,爸爸出差了,小老鼠在床上想念爸爸。小家伙突然扁了扁嘴,看样子有点想哭,又想忍住,后来还是没忍住,哇一声哭出来,大喊“爸爸呢····”后来这本书被我藏起来一个多礼拜,等有天他爸爸在的时候再拿出来和他念。


这个是一系列的书,这系列叫《我的感觉》里面有《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我好生气》、《我好妒忌》《我好害怕》,讲的都是一些小朋友会常见的情绪吧。我第一次买了《我觉得自己很棒》,后来看他还挺喜欢的,又买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这两本,剩下的我觉得是负面的情绪,就没买。
其实《我觉得自己很棒》这套书最开始是因为里面有幅图,是小兔子和小老鼠在叠积木,小兔子把积木垒得高高的,那时小家伙大约1岁吧,我正在教他叠积木,可他老是不叠,只喜欢把我叠高的踢到。。。。。。。想着看能不能触动他。
买回来后,小家伙很喜欢,(主要那时候买的故事书也少)每天都要求看,看小兔子和小老鼠叠积木,看小老鼠放风筝,看小老鼠帮妈妈忙。所以又买了后面两本。
《我想念你》这本买回来的时候,正好是他爸爸出差,念到一页,爸爸出差了,小老鼠在床上想念爸爸。小家伙突然扁了扁嘴,看样子有点想哭,又想忍住,后来还是没忍住,哇一声哭出来,大喊“爸爸呢····”后来这本书被我藏起来一个多礼拜,等有天他爸爸在的时候再拿出来和他念。


2011/06/10回复
《哈罗,小白菜》、《好大的胡萝卜》
这两本是幸福的小土豆系列,全套有5册,讲幸福村里面一只叫小土豆的兔子的故事。很很可爱的动画风格,色彩谈谈的,很暖和,估计是为了烘托“幸福”这个概念吧。
现在很多故事书都会是系列的,但我通常不会一系列的去买,有几个原因,1、全套的故事未必个个都适合自己的孩子,有的可以先买,有的可以以后再买,2、孩子看故事,是慢慢接受的过程,不像大人,看一遍就明白了,很少有书会看两次以上,小孩子读故事却是要翻来覆去的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关注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慢慢的念,反复的念,才会逐渐吸收。所以一下子买太多,他也消化不来。3、我也不想一下子给他很多,让他不懂得珍惜。我蛮欣赏吃苦教育的。4、我的书基本都是在网上买的,第一次买,也不知道是否值得,先买一本看看,如果确实好,再买其他的。
第一本《哈罗,小白菜》讲小土豆和小白菜认识的过程,小土豆在一个小雨的晚上,看到迷路的小白菜,于是带他回家,照顾他,两个人成为好朋友,一起煮早餐。

这张图,小家伙好喜欢,估计也是一个馋猫。会指着餐桌上的东西一个个问,这是什么,这个呢,那个呢,后来会自己讲,这个是胡萝卜,这个是鸡蛋,还有草莓,
《好大的胡萝卜》说的是小土豆和小白菜两个人一起种胡萝卜的故事,然后两个人种了一个超级大的胡萝卜,去参加村子里超级大蔬菜比赛,大家比来比去都没法评出谁是第一,最后小白菜提议做了一个超级蔬菜大馅饼,大家一起快乐的吃大餐。
小家伙最喜欢看种胡萝卜的那段,挖坑,埋土,浇水,有时候自己在阳台也会学着弄一弄

这两本是幸福的小土豆系列,全套有5册,讲幸福村里面一只叫小土豆的兔子的故事。很很可爱的动画风格,色彩谈谈的,很暖和,估计是为了烘托“幸福”这个概念吧。
现在很多故事书都会是系列的,但我通常不会一系列的去买,有几个原因,1、全套的故事未必个个都适合自己的孩子,有的可以先买,有的可以以后再买,2、孩子看故事,是慢慢接受的过程,不像大人,看一遍就明白了,很少有书会看两次以上,小孩子读故事却是要翻来覆去的看,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关注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慢慢的念,反复的念,才会逐渐吸收。所以一下子买太多,他也消化不来。3、我也不想一下子给他很多,让他不懂得珍惜。我蛮欣赏吃苦教育的。4、我的书基本都是在网上买的,第一次买,也不知道是否值得,先买一本看看,如果确实好,再买其他的。
第一本《哈罗,小白菜》讲小土豆和小白菜认识的过程,小土豆在一个小雨的晚上,看到迷路的小白菜,于是带他回家,照顾他,两个人成为好朋友,一起煮早餐。

这张图,小家伙好喜欢,估计也是一个馋猫。会指着餐桌上的东西一个个问,这是什么,这个呢,那个呢,后来会自己讲,这个是胡萝卜,这个是鸡蛋,还有草莓,
《好大的胡萝卜》说的是小土豆和小白菜两个人一起种胡萝卜的故事,然后两个人种了一个超级大的胡萝卜,去参加村子里超级大蔬菜比赛,大家比来比去都没法评出谁是第一,最后小白菜提议做了一个超级蔬菜大馅饼,大家一起快乐的吃大餐。
小家伙最喜欢看种胡萝卜的那段,挖坑,埋土,浇水,有时候自己在阳台也会学着弄一弄

2011/06/10回复
evra:
这套书我家小子也很喜欢,老是让我讲给他听。
查看原文哈哈,小朋友听故事真的是不厌其烦的,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讲到妈妈们背诵了。
2011/06/10回复
LIUXIRUI626:
我推荐一本"青蛙费洛格的成长故事"我和我仔都很喜欢,每晚读一本才肯睡觉,现在他把里面的小动物都当好朋友了.我们喜欢这书是因为他图画精美,色彩搭配得很好,而且文字不会太多,故事内容也很有教育意义.不过这书适合稍大的孩子看,3岁以上吧
查看原文谢谢这位妈妈提供的书单。我在卓越上查了一些资料,提供给其他妈妈参考。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3-6岁)(套装全12册)》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每个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种重要的主题,充满了想像力。文图都是马克斯?维尔修思创作的,文字透着生动和浅浅的幽默,图画则是鲜有的简笔画风格,被西方艺术家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目前该系列已经被翻译成38种语言,全球销量逾百万册。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3-6岁)》是儿童心灵成长图画书系之一,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学会战胜困难,为处在性格形成关键期(3-6岁)的孩子准备的一份心理自助礼物。
生活中有时会碰上意想不到的困难——就像青蛙和小熊被困在了他们自己挖的洞里一样!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3-6岁)(套装全12册)》是一套有助于孩子心灵成长的心理教育故事。每个故事都自然流露出某种重要的主题,充满了想像力。文图都是马克斯?维尔修思创作的,文字透着生动和浅浅的幽默,图画则是鲜有的简笔画风格,被西方艺术家誉为“简笔画世界的杰作”。目前该系列已经被翻译成38种语言,全球销量逾百万册。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3-6岁)》是儿童心灵成长图画书系之一,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学会战胜困难,为处在性格形成关键期(3-6岁)的孩子准备的一份心理自助礼物。
生活中有时会碰上意想不到的困难——就像青蛙和小熊被困在了他们自己挖的洞里一样!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2011/06/13回复
有的妈妈问我从几岁开始给小家伙看书,怎么带他看的。我就写写之前给他看书的经历。
其实蛮早给他看书的,大概2、3个月的样子,呵呵,主要是不知道和他玩啥,整体拿着个铃铛什么的摇来摇去挺无聊的,看书好像好歹能讲点东西。所以就我和小家伙并排躺在床上,我把书举得高高的,然后一页一页的翻给他看,一边讲一边用手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其实他一岁以内,我都不怎么会买书,主要不知道买什么书给他看。家里有两套故事书,就是一个铁环,串着4~5本故事书的那种,有《小猫钓鱼》、《猴子捞月》、《狐狸和乌鸦》等等一些经典的语言故事。画面也一般吧,在婴幼商店买的,很多商店里面也有得卖。还有一套卡片,所谓的脑力开发的那些卡,别人送的,也没管,拿来给他看,他对图形不感兴趣,如果碰到一些花花草草的具象的东西反而会带点笑容。后来半岁多,可以坐起来,就买了一些认物的书。用得最多的是几本大卡,就是半张A4纸大小,用硬卡纸做的,画面上很干净,就只有一样物品的那种,因为卡很厚,小朋友可以抓,翻,练习手上的动作,画面也比较干净,容易认。我买了四本,一本是蔬菜,一本是动物,一本汽车,还有一本是常见的事务,(春天啊,露珠啊,长江啊之类的)最后一本大概到1岁半才愿意看,前面3本是大爱,尤其汽车那本,最早认出来。还有就是蔬菜的那本,我会拿个实物的蔬菜来,放在前面,让他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大概一岁左右,就会把胡萝卜放到胡萝卜那页,把苹果放到苹果那页上去。
有次看书,看到,犹太人在小朋友刚过一岁的时候,会拿本圣经涂点蜂蜜让小朋友去舔,从小让他记住“书本是甜的”。
我蛮认可的。其实,看什么不重要,我在想培养他觉得书本有趣的认知,从小开始看的话,他会觉得书这个东西很有趣。是一个他喜欢的东西。
有的妈妈也问我,小朋友不喜欢看书,喜欢撕书,怎么办。我想对小小的小宝宝来说,他可能认为撕书比看书来得更有趣,所以我们要在书里面找一些更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例如找那种可以按按有声音的布书,或者先挑画面上最吸引人的小动物让他看。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看一点点,如果小宝宝开始不耐烦,或者去拿其他玩具,就先放下,等第二天再看,一点一点,慢慢的小宝宝就会给书本吸引住了。
其实蛮早给他看书的,大概2、3个月的样子,呵呵,主要是不知道和他玩啥,整体拿着个铃铛什么的摇来摇去挺无聊的,看书好像好歹能讲点东西。所以就我和小家伙并排躺在床上,我把书举得高高的,然后一页一页的翻给他看,一边讲一边用手指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
其实他一岁以内,我都不怎么会买书,主要不知道买什么书给他看。家里有两套故事书,就是一个铁环,串着4~5本故事书的那种,有《小猫钓鱼》、《猴子捞月》、《狐狸和乌鸦》等等一些经典的语言故事。画面也一般吧,在婴幼商店买的,很多商店里面也有得卖。还有一套卡片,所谓的脑力开发的那些卡,别人送的,也没管,拿来给他看,他对图形不感兴趣,如果碰到一些花花草草的具象的东西反而会带点笑容。后来半岁多,可以坐起来,就买了一些认物的书。用得最多的是几本大卡,就是半张A4纸大小,用硬卡纸做的,画面上很干净,就只有一样物品的那种,因为卡很厚,小朋友可以抓,翻,练习手上的动作,画面也比较干净,容易认。我买了四本,一本是蔬菜,一本是动物,一本汽车,还有一本是常见的事务,(春天啊,露珠啊,长江啊之类的)最后一本大概到1岁半才愿意看,前面3本是大爱,尤其汽车那本,最早认出来。还有就是蔬菜的那本,我会拿个实物的蔬菜来,放在前面,让他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大概一岁左右,就会把胡萝卜放到胡萝卜那页,把苹果放到苹果那页上去。
有次看书,看到,犹太人在小朋友刚过一岁的时候,会拿本圣经涂点蜂蜜让小朋友去舔,从小让他记住“书本是甜的”。
我蛮认可的。其实,看什么不重要,我在想培养他觉得书本有趣的认知,从小开始看的话,他会觉得书这个东西很有趣。是一个他喜欢的东西。
有的妈妈也问我,小朋友不喜欢看书,喜欢撕书,怎么办。我想对小小的小宝宝来说,他可能认为撕书比看书来得更有趣,所以我们要在书里面找一些更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例如找那种可以按按有声音的布书,或者先挑画面上最吸引人的小动物让他看。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只看一点点,如果小宝宝开始不耐烦,或者去拿其他玩具,就先放下,等第二天再看,一点一点,慢慢的小宝宝就会给书本吸引住了。
2011/06/13回复
doney7:
我也来说两句 - 儿子2岁5个月《让路给小鸭子》- -还比较喜欢,能听完整本书不分神;《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 超喜欢,尽管整本几乎都是黑白印刷,但内容真的很吸引,讲的是席奶奶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想赶走黑夜;儿子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缠着我要讲这本书;《壁橱里的冒险》- -比较长的故事,主要是讲幼儿园里,当小朋友实在不听话时而老师无可奈何地把小朋友关到壁橱里让小朋友认错的故事,里面还有一个画得十分生动的恐怖的鼠外婆;故事情节跌宕生动、充满幻想、充满冒险、充满同情心...最终小朋友和老师都相互道歉,壁橱和鼠外婆也成了幼儿园最让人开心的两个东西;- - 个人认为这本书有点超出2岁多男孩阅读能力,60多页(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而且基本是铅笔画的黑白色彩,但情节吸引也成了儿子的至爱之一;所以真的不能低估小孩子的能力!
查看原文好厉害,60页都能听完!!

2011/06/13回复
休息日都是归我家小伙子,没空来,今天继续。
《跟着姥姥去遛弯儿》
中国味很浓的一本书,水墨画风格,讲的是老北京逛庙会,吃小吃的故事。写得很好,我看了都有点想吃。
以前看的书都是国外的绘本,一直想找本中国风的,难得找到一个简简单单,但又吸引人的。而且小家伙的外婆也是北方人,也是喊“姥姥”,所以这个书名他一下子就记住了,不过“遛弯儿”挺难解释的,我就告诉他是“逛街”哈哈,他直接就喊“姥姥带我去逛街”。书里有幅画是去银锭桥玩,那里有卖莲蓬的,每次去到小区的荷花池,看到莲蓬,都会说起那幅画。
故事挺简单的,就是北方的一些风俗、小吃。有去庙会吃驴打滚、艾窝窝,有去银锭桥看荷花,买莲蓬,还有姥姥煮的炸酱面,有羊头肉。最开始是一幅手绘形式的地图,有一串小脚丫,就告诉小家伙从这里出来,走到这里,去那里,最后回到什么地方,让他掌握一下方位感。

《跟着姥姥去遛弯儿》
中国味很浓的一本书,水墨画风格,讲的是老北京逛庙会,吃小吃的故事。写得很好,我看了都有点想吃。
以前看的书都是国外的绘本,一直想找本中国风的,难得找到一个简简单单,但又吸引人的。而且小家伙的外婆也是北方人,也是喊“姥姥”,所以这个书名他一下子就记住了,不过“遛弯儿”挺难解释的,我就告诉他是“逛街”哈哈,他直接就喊“姥姥带我去逛街”。书里有幅画是去银锭桥玩,那里有卖莲蓬的,每次去到小区的荷花池,看到莲蓬,都会说起那幅画。
故事挺简单的,就是北方的一些风俗、小吃。有去庙会吃驴打滚、艾窝窝,有去银锭桥看荷花,买莲蓬,还有姥姥煮的炸酱面,有羊头肉。最开始是一幅手绘形式的地图,有一串小脚丫,就告诉小家伙从这里出来,走到这里,去那里,最后回到什么地方,让他掌握一下方位感。

2011/06/20回复
介绍一本他很小时候看的。大概7、8个月的时候。
《连在一起》
画面简单,而且语言也很简单,很适合小bb。
画面就是,金鱼和金鱼,连在一起。大象和大象,连在一起(用鼻子连),猴子和猴子,连着一起(用手连),最后就是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脸贴脸),爸爸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
画面只有一个动物,很适合小小的bb初学看书,还能讲解他们的身体,手啊,鼻子啊,脸啊,,最后宝宝和妈妈,爸爸脸贴脸,看完还能和宝宝一起做,很温馨。







《连在一起》
画面简单,而且语言也很简单,很适合小bb。
画面就是,金鱼和金鱼,连在一起。大象和大象,连在一起(用鼻子连),猴子和猴子,连着一起(用手连),最后就是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脸贴脸),爸爸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
画面只有一个动物,很适合小小的bb初学看书,还能讲解他们的身体,手啊,鼻子啊,脸啊,,最后宝宝和妈妈,爸爸脸贴脸,看完还能和宝宝一起做,很温馨。







2011/06/20回复
推荐本男孩子喜欢的《建筑工地》
男孩子天生就喜欢车,尤其是大型的工程车,看着非常过瘾,每次带他出去,路上的各类工程车都是他第一个看到的。这本《建筑工地》简直就是他的宝贝,每天都缠着我问,搅拌车在干什么,水泥输送车在干什么,这些叔叔为什么带安全帽。。。。。。。这本书的画面很丰富,细节很多,拿着他可以说很多很多的东西给小家伙听,大到房子是怎么盖出来的,路是怎么铺的,小到可以告诉他汽车的油箱在哪里,小家伙就会去找每一辆汽车的油箱,还可以和他说不同的人在工地的工作内容,包括工程师,木工,泥瓦工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车,小家伙记得那个熟啊,连轮式挖掘机、挖掘装卸机这样的都记得一清二楚。
小家伙喜欢车,对车的牌子都基本认得,什么马自达,丰田啊,有次我指着宝马车问他“这个是什么车啊?”,小家伙突然卡了下壳,想了想,回答我“马车!”当时把我们笑得啊。


男孩子天生就喜欢车,尤其是大型的工程车,看着非常过瘾,每次带他出去,路上的各类工程车都是他第一个看到的。这本《建筑工地》简直就是他的宝贝,每天都缠着我问,搅拌车在干什么,水泥输送车在干什么,这些叔叔为什么带安全帽。。。。。。。这本书的画面很丰富,细节很多,拿着他可以说很多很多的东西给小家伙听,大到房子是怎么盖出来的,路是怎么铺的,小到可以告诉他汽车的油箱在哪里,小家伙就会去找每一辆汽车的油箱,还可以和他说不同的人在工地的工作内容,包括工程师,木工,泥瓦工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车,小家伙记得那个熟啊,连轮式挖掘机、挖掘装卸机这样的都记得一清二楚。
小家伙喜欢车,对车的牌子都基本认得,什么马自达,丰田啊,有次我指着宝马车问他“这个是什么车啊?”,小家伙突然卡了下壳,想了想,回答我“马车!”当时把我们笑得啊。


2011/06/22回复
《温暖的家》
这也是一个系列的,还有《绚丽的自然》、《繁忙的城市》等等。都是介绍我们身边的场景,属于细节丰富,画面写实的风格。《绚丽的自然》这本因为涉及到很多动物,分得很细,连我都不太分得出,小家伙就只会说“鱼”“鸟”这个大类,所以没怎么看。《温暖的家》和《繁忙的城市》倒是很好的教材。《温暖的家》里面有起居室、浴室、厨房,也有如何造房子的一些常识。《繁忙的城市》则有飞机场、动物园、游泳池、火车站等等不同的场景,小家伙也很喜欢,去完动物园就会特别喜欢看动物园那页,去完游泳池就拿着游泳池那页看。



这也是一个系列的,还有《绚丽的自然》、《繁忙的城市》等等。都是介绍我们身边的场景,属于细节丰富,画面写实的风格。《绚丽的自然》这本因为涉及到很多动物,分得很细,连我都不太分得出,小家伙就只会说“鱼”“鸟”这个大类,所以没怎么看。《温暖的家》和《繁忙的城市》倒是很好的教材。《温暖的家》里面有起居室、浴室、厨房,也有如何造房子的一些常识。《繁忙的城市》则有飞机场、动物园、游泳池、火车站等等不同的场景,小家伙也很喜欢,去完动物园就会特别喜欢看动物园那页,去完游泳池就拿着游泳池那页看。



2011/06/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