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总是被隔壁小孩欺负,还打得吓破胆越来越胆小了,怎么是好啊?
2194170幼儿园早教
隔壁家孩子看见我们家孩子好玩具,就直接过来抢,吃的,如果还没有分给她,也直接过来抢。我女儿再好玩的玩具都会换给她,因为我平时教她,好玩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别人可以玩你的,你也可以玩别人的,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而隔壁家孩子的玩具从来不让我女儿动,动就凶巴巴的吼我女儿,再就是打我女儿,踢她几脚,好几次我都忍了,她妈妈有说她,我也就算了。事情的关键是,现在搞的我女儿现在很怕她,而且胆量都变小了很多,昨天她拿书,书上有个玩具电话和一个手拍,一下掉地上了,她吓得直叫妈妈,以前这点事对她来说,根本不是事。我觉得都是被隔壁家孩子吓的。
昨天看到隔壁家车放在门口说,姐姐,姐姐,意思说姐姐的车,就摸上去了,隔壁家孩子出来了,直吼,不要动我的车。我女儿吓得直往家跑。77" />
而且那小孩这么点就很自私,年纪小小就有心眼了。某日我家煮了玉米,一人一个,她的掉地上了,她捡起来就换我女儿的换走了,我女儿拿着她那个玉米就准备吃,被我老公看见了。另一日,一起玩,她打了别人小朋友,她妈妈打了她,她就哭着来拉我的手,使劲叫阿姨阿姨,很会看脸色。
我郁闷啊,我这几天一直教孩子说,别人如果打你。你不要害怕,你要还手,不要让别人总是欺负你,要保护好自己。她就说姐姐打了她。我说那你还手啊,她说恩。可下次还是照样挨打。我觉得这事已经在她心里形成了阴影,胆量变小了好多。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恢复原来的性格呢?
2011/07/28
精选回帖
白色花开53楼
本帖最后由 白色花开 于 2011-7-31 23:55 编辑 看到这个帖子,所以才注册了进来的。想跟楼主妈妈说个事儿。我小时候,我妈妈总是跟我说,要懂礼貌,要怎么怎么样,不然别人会说你怎么怎么样。小时候别的小朋友欺负我,我总是哭,害怕,不愿意出门,也没有玩伴,一直很孤独,很害怕,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长大。我觉得,有的时候家长小时候给孩子限定的东西太多了,初衷可能是怕孩子受到伤害,比如不许拿什么东西,不许去到哪里玩等等,但是结果呢?孩子除了害怕,除了逃避,什么都没有学会。也许,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会反抗,学会面对,而不是培养他们逃避。为什么很乖的孩子长大了,除了读书读很多以外,别的都比较弱?我敢肯定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被小朋友打了,会不会打回去?打不过也要打回去,难道将来学习不好就不学习了?工作以后遇到上级刁难同事排挤就不工作了?父母要培养孩子自己去处理事情,面对事情,而且,父母的表现很重要。你既然不喜欢那个欺负你宝宝的小朋友,但是她向你求助的时候,你还是在帮她说话,这是在无形当中告诉你自己的宝宝,“那个小朋友就是很好,就算她欺负我,妈妈还是很喜欢她。我还是什么都不是。”在这方面没道理可讲,什么风度,什么气度,你不帮着她的父母说她就很好了,这种时候,你不能甩开她的手,抱着自己的宝宝么?家长的做法,是不是太成人化了?不要说自己的宝宝不会反抗,小孩子懂什么?父母有声的影响,无声的影响,都会带给孩子最初也最深的印象。
2011/07/31回复
1970/01/01回复
开心华之里70楼
本帖最后由 开心华之里 于 2011-8-2 09:28 编辑 看了楼上介绍的方法,感觉真是获益良多啊!个人比较赞同28楼的方法如果被打被欺负了不敢反击小孩的性格会扭曲的,虽然暂时看不出来,但是对于他今后的人格发展与社交会有不良的影响但不应鼓励孩子被欺负了就还手打人用暴力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叫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并非君子所为,因为我们最重要培养的是小孩明辨是非的能力,用合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8楼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反抗精神与质疑能力,同时又把反抗的行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进可攻退可守,同时对小孩分析与讲道理可以培养小孩的思辨能力。如果小孩遇到问题只学会了用暴力的方法解决,他就不会知道应该注重发展智力,不知道可以依靠礼仪道理,不知道应该承担责任。等到日后他与他人社交就只会用暴力的方法解决,这样的人不会拥有好人缘!再说得难听一点,药家鑫的事恐怕就是父母从小教育他应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暴力方法解决问题造成的!!!两岁的小孩年纪太小,邻居小孩又太强悍,完全隔离又不利于促进小孩的能力发展,楼主或楼主丈夫监督的情况下偶尔交往几次就行了
2011/08/02回复
生菜和鱼74楼
我们不可能过滤孩子的外部成长环境。在生活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孩子都必须学会面对。我们首先需要认同孩子的感受,问问他在被人欺负的时候是什么心理感受,告诉孩子,父母可以理解他,知道他的感受,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是孤独面对痛苦。这一做法,可以让孩子在心理承受力上有所增强。积极的引导,不是替孩子们想办法,让他们成为家长办法的执行者,而是让孩子学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自己想出办法来,在想办法的过程中,孩子可能还会多次体会被别人欺负的情况,因为办法不可能一用就灵,也不太可能一次就能想到位。只有在不断体验与等待的过程,孩子才会真的得到成长经验,这种经验是孩子自身产生的,是他可以真实把握的办法。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他就会有主动出击的意识,有主动保护自己的能力。
2011/08/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