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给产假结束上班妈妈的指导(转载)

15239婴幼育儿

帮助宝宝学习用其他方式吃奶
产假结束,宝宝白天要用奶瓶吃妈妈挤出来的奶了.提前让宝宝适应奶瓶时,如果频繁试图让宝宝用奶瓶吃奶,甚至硬塞,不让宝宝见到妈,饿着宝宝逼迫宝宝,都不会让宝宝学会吸吮奶瓶的技术,只会让宝宝对奶瓶无比厌烦和恐惧,对看护人的信任也大大降低。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用奶瓶喂宝宝一次母乳,放到嘴边让宝宝自己随便舔舔咬咬吸吸,宝宝没兴趣了就放下,不用反复尝试,更不用在意甚至强迫宝宝吃进去多少毫升。妈妈上班前,宝宝知道奶瓶也是一个食物的来源就可以。

不要简单的把能用奶瓶咕咚咕咚吃奶看作“学会了”,不能这样看作“没学会”.宝宝的学习过程是:摸摸,咬咬,舔舔,了解奶瓶的手感口感,发现它有奶的味道,舔舔奶嘴能吃到些,咬咬吸吸能多吃到些,在心里默默的比较一下和直接吃妈奶的区别并呸一声"比我妈奶差远了。

妈妈上班后,宝宝要经历几天才会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妈妈陪伴自己和提供食物的时间变了,奶瓶勺子杯子是食物来源,于是饿了会理性的接受用奶瓶勺子杯子吃奶的.产假结束前试图让宝宝顺利的用奶瓶吃奶,基本上都是不现实的,除非妈妈连续几天模拟上班不在家,但这样的话又何必提前训练呢?不是白白浪费了几天的产假么?

妈妈的心态和看护人应该做的


什么时候宝宝才能顺利的用奶瓶吃奶呢?这里面有宝宝的个体差异,但总的来说,妈妈产假结束上班后,宝宝会有一个暂时的适应期,适应白天吃奶方式的变化,主要看护人的变化,入睡辅助方式的变化,这对宝宝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有妈妈前几个月悉心照顾形成的安全感做基础,宝宝肯定能适应的,妈妈不用心焦.刚上班时尽量每天按时回家,早上不要偷偷走,要坚持愉快和宝宝告别。

妈妈也要交待给宝宝的看护人知道:不要频繁尝试喂宝宝奶瓶,更不要一顿喂好久。要在宝宝有了饿的表示的时候喂,宝宝不吃了就停下,这样才能让宝宝觉得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仍然在自己掌握中,和妈妈上班前没有太大变化,才更容易适应新的生活安排。频繁喂奶很容易导致宝宝厌奶的。


如果妈妈上班后,宝宝已经出现了厌烦吃奶的现象,比如无论用奶瓶勺子还是杯子,宝宝看到就哭,这说明之前喂奶的方式一定是有过问题的,频繁喂奶或者强迫喂 奶了。需要看护人转变方式,拉长喂奶间隔,除非宝宝自己要求,否则至少三四个小时才尝试一次喂奶比较好,不要怕宝宝饿,宝宝不饿怎么会有兴趣吃?

妈妈的挤奶、喂奶安排


妈妈上班后,最好利用每天两个30分钟的哺乳假挤奶带回家作为宝宝第二天的口粮,如果挤奶产量低,可以百度“奶阵刺激法”提高挤奶效率,或者看置顶贴学习,如果没有时间挤奶,可以白天给宝宝吃奶粉早晚和周末亲喂母乳,不要让宝宝白天只吃辅食。早晚母乳白天饭菜要宝宝至少1岁了才可以。

如果妈妈中午回家给宝宝喂奶,一定要看护人不要再妈妈回来前两个小时之内给宝宝喂食物,以免妈妈回来了宝宝却不饿,没胃口吃奶。如果妈妈中午能回家喂一次奶,可能宝宝会选择上午不吃瓶喂的奶,等妈妈回来再吃个饱。添加辅食前只要宝宝24小时内能尿够6-8次,这样吃奶也是没问题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亲喂还是瓶喂,无论是母乳,奶粉还是混合喂养,都要贯彻按需喂养,尊重宝宝自己意愿的原则。让宝宝觉得,无论怎么吃奶,无论妈妈是否在身边,她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控,都基本是愉快的,没有过度压力的。这样宝宝才会觉得安全,满足,能更好的适应妈妈上班的日子。

原文地址:http://www.**/community/group21668/topic_2099489.html
2011/10/22
全部回帖
自己沙发下
2011/10/22回复
rachel09:
下个月上班了,这几日尝试食奶瓶都唔肯,喊得很厉害,担心担心~~
查看原文
家人一定要有耐心哦,不要强喂,而且也不一定要奶瓶,可以试下学饮杯啊
2011/10/22回复
再来支持下
2011/10/23回复
2011/11/04回复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请你不要只把我当玩具,我还是一个小baby(欢迎交流对策)

关于RT皲裂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妈妈们

就快要上班了,宝宝不肯吃奶瓶怎么办?我来分享经验

厌食3个月了,谁有这样的经历?

从母乳充足到母乳不足—早看这个帖子就好了—母乳喂养初高级教程

断夜奶的8种方法

热点推荐

妈妈网21周年庆 邀你写下我们的故事

钱大妈依旧火热!开张首日都被抢空了

又到赏枫叶的时节 帽峰山的叶子红了!

跟着十五运去赏花 海珠湖的花上新啦!

番禺大夫山公园骑车 天气好舒服

多了一间买书的小店 实体店难做

今天过节!广州多个景区发布公告

事关公办中小学!广州收费新规公布

万圣节的风 吹到了paper stone

又入手了一个特福锅 后悔没有早点买

两位数甲级写字楼美容 不推销服务好

手工课太有意思了!学做创意香皂

变天前的解放路走鬼 热闹非凡!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