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孩子刚上高三时,我总是担心孩子不努力,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天天在他耳边碎碎念,时间久了,孩子估计嫌我十分唠叨,都懒得理我了。放学一回来,就钻进自己的房间看书。朋友建议我:高中生压力大,家长在这个时候才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法。于是我翻阅了各种书籍,总结了很多妈妈的经验,决定改变策略。

第一步,收买人心法。为了缓和我跟儿子的关系,一个星期五晚上,我做了他平时最爱吃的可乐鸡翅,糖醋带鱼。饭桌上,我微笑着跟他说:“宝贝儿子最近学习辛苦,妈妈好好犒劳犒劳你”。儿子十分诧异的看着我,因为以前的我总是催着他吃饭,吃完了催着他去写作业,今天我却慢悠悠的看着他吃,他不惊讶才怪!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想与他进行长谈,就必须让他的精神处于放松的状态下,不然儿子可能又要挥一挥衣袖,躲进书房不出来了。终于,他叹了口气,说道:“妈妈,其实有时候我虽然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很烦你的唠叨,你说的越多,叮嘱的越多,我就感觉你不相信我,对我很没有信心。”原来如此!千叮咛万嘱咐是没有太大效果的,说多了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步,全面总结法。经历他那一夜的“秉烛夜谈”,我做出了深刻反省,总结如下,希望处在这阶段的妈妈们,能少走弯路,用最轻松的办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首先,我要对儿子有信心,毕竟是我生的啊,我不挺他谁挺他?要相信他是能够做好的。只要上课认真听,课后做习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儿子每天晚上做了那么多试卷,老师也指导了那么多,挑灯夜战怎可能没有效果?相反,该我不了解他的实际情况,瞎啰嗦也没有用;其次,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家庭氛围。一味的看书做题长时间只会陷入瓶颈,让孩子劳逸
结合,休息时听听音乐。第三,孩子的书桌、书包让孩子自己清理,我不插手,免得孩子为了找资料而烦恼;第四,每天孩子去学校之前,趁他吃早饭或者刷牙的时候,我会偷偷帮孩子检查书包,该带的复习资料、学习用品、公交卡、营养餐等。顺便再把白蘭氏赢考鸡精放在孩子的书包,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疲劳的同时还能体会的我良苦用心;最后,孩子在考试期间,我不去打听孩子的考试情况,以免引起孩子情绪波动,不论孩子考的好不好,
都应该鼓励孩子。

经历了恶梦似的高考,儿子终于凭借正常的发挥(注意,我说的是正常哦,我的儿子我怕谁?),考了理想的高校,圆了他长久以来的梦想。临去大学的暑假,我带着他去登泰山,作为奖励。当我们最终站在山顶时,儿子叹了一口气,重重的抱了抱我,说:“妈妈你真好,我很感激你高考之前对待我的特别方法,不像其他同学妈妈口头禅整天挂在嘴边,我好幸运有你这样的妈妈。”

我听后自然是很幸福的笑了,其实只要在孩子赢考的路上,家长们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而改变策略,就可以助孩子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