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引起了孩子分离焦虑的复发?
孩子分离焦虑的复发,大多数是因为生活规律的破坏或者一些来自生活方面的压力而引起的。三四岁的孩子依赖于日常的生活规律而感到自己有控制力,当生活的某些方面改变的时候,他们就会返回到从前,使用最初的那些方法去寻求安全感,哭闹或者绝不离你左右。比如,孩子一段时间有病,爸爸或者妈妈病倒了,搬进新居了,或者来了一个新老师。特别是每当他们结束一段假期而重返幼儿园生活的时候,这种哭闹耍赖的现象就更加突出和普遍了。因为在假期里,父母肯定给孩子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活动,或者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在家和孩子呆在一起,无论怎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因此,当令人兴奋的假期生活结束的时候,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很伤心,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去幼儿园有抵触情绪,这很正常。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做父母的保持冷静的心态,采取适当的方法,你的孩子会很快重新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生活的。
一、相信幼儿园的老师,争取老师更多的帮助
一般的说,孩子们克服假期之后的分离焦虑要比9月份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容易得多。如果一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够逐渐适应生活的转变,那么今后即便陷入分离焦虑,他也哭不了几天就好了。但是,也有一些孩子,他们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很顺利,但是现在突然变得离不开父母了。即便这样,父母们也大可不必因为孩子伤心掉眼泪而过分苦恼。作为父母,你要对幼儿园、对教师有充分的信任。你要相信:孩子掉眼泪时,老师会给他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孩子和老师的关系更亲密,焦虑情绪就会淡化。当孩子哭的时候,老师会安慰他并且表示理解他的感受,老师会让孩子们明白他并不孤单,父母把他留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有人会照顾他。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早上总是情绪低落,那么你就可以请求老师多注意他一些,这样当你离开他以后,孩子的孤独感会减轻一些。记得我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早上都是一出家门就眼含泪水,看着真是可怜。不过,他也慢慢地喜欢他的老师了,因为他的老师给他用硬纸做了一个小手机,天天放在兜里,还高兴地告诉我:“老师说了,想爸爸妈妈了就打个电话……”。
二、认同孩子的感受,但告诉他必须接受现实
对于哭闹着不离开父母的孩子,父母首先应该认同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你想爸爸妈妈,你很伤心,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不希望你很长时间一直都是这样”。另外,也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留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有工作,要上班,不能一直陪你。你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在幼儿园里你能表现得很好“、“幼儿园里有很多有趣的书和玩具,还可以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这些道理,对于三岁以上的幼儿是绝对能理解的。 最后,用孩子能够明白的一个时间概念告诉他你将在这个时间来接他,比如,中午放学的时候,或者晚上放学的时候。
三、父母表现得越轻松,孩子离焦虑越远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的担心和不安情绪将会传染给孩子。父母说再见的时候越轻松,孩子离开父母的时候就越容易。但是,对于父母而言,狠心把孩子“丢下”的那一刻,内心总不免会产生一种愧疚感,敏感的孩子将会觉察到这一点,更加粘着父母不放了。因此,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保持冷静、耐心,积极乐观地安慰孩子。与其告诉孩子不要哭,还不如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情上,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去看看你画的画,然后就说再见”、“你领着妈妈(爸爸)去认识一下你们班的小朋友,好吗?”如果孩子问你为什么要离开,那么就简单地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为孩子们和老师而建的,不是为爸爸妈妈的。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在接孩子的时候多在幼儿园呆一会儿,让孩子
带着在教室里转转,看看今天他做的小手工,让孩子介绍一下他的教室,他们种的植物或者他最喜欢的玩具等等。因为让孩子用语言描述出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可以使孩子意识到“我了解这个地方的很多东西,这个地方并不坏”。
四、为重新开学做好准备
为了防止孩子在几周或者几天假期之后受到分离焦虑的困扰,父母应该重新使孩子的生活恢复到原有的规律性。在开学前几天就开始倒计时,提醒孩子幼儿园的生活要开始了,和孩子一起谈一谈他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和老师。启发孩子想一想假期内发生的有趣事情,鼓励他上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或者带着他最新买的动画片和小朋友们一起看。这样一般的孩子就会产生想见到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的愿望。而且,上幼儿园的前一天晚上,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准备好他明天要穿的衣服和上幼儿园要带的东西。
总之,作为孩子的父母,你肯定能够通过蛛丝马迹预先洞察到孩子将要有什么样的行为。那么,当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尽力保持冷静,不要自以为孩子是伤心了或者憎恨幼儿园了。孩子和成年人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周期。父母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孩子尽快的克服情绪低落期,让你的孩子精神饱满、心情愉快的走进幼儿园,高高兴兴的和你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