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妈妈网发贴可以自己编织,太方便了哈
太爱妈妈网了耶
板凳我来做吧
嘻嘻
扒扒姐妹们穿得时尚大牌女鞋价格的惊天秘密
13859125广州购物打折
第一次在妈妈网发贴,之前有在天涯发过贴,因为扒得太细了,被封了,
希望在妈妈网能安静的扒
大家能安静的看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全球的大牌鞋,包,衣服,几乎全来中国了,
就拿鞋子来说,一双鞋子,动则上千上万,普通的我们,怎么能消费得起呢!妈妈们,可
能要问,鞋子为什么这么贵呢?那我就来扒一扒为什么这么贵。
可现实就是这么贵
2012/11/01
全部回帖

那各大品牌女鞋到底是不是暴利行业?消费者是不是应该做到明明白白的消费呢?我想在这里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分析,让大家去消费的时候,至少能清清楚楚。这年月赚钱都不容易,呵呵,尽量能少花钱多办事吧
先扒一下百丽!稍后我会上个工厂的成本图,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他
先扒一下百丽!稍后我会上个工厂的成本图,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他
2012/11/01回复

当然,一双鞋的成本除去 材料成本,
还有开发成本(指的是确定正确的生产样品之前所有的开发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成本,一般每家工厂接到订单后以每双五元均摊后来计算)
还有大家通常说的L O P
L 指的是 LABEL COST(劳动力成本)
O 指的是 OVERHEAD (工厂管理成本)
P 指的是 PROFIT (工厂应该获取的利润)
以上几类女鞋的LOP 在工厂间的行价,根据鞋型的不同,大致都在
40-50 之间
还有开发成本(指的是确定正确的生产样品之前所有的开发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成本,一般每家工厂接到订单后以每双五元均摊后来计算)
还有大家通常说的L O P
L 指的是 LABEL COST(劳动力成本)
O 指的是 OVERHEAD (工厂管理成本)
P 指的是 PROFIT (工厂应该获取的利润)
以上几类女鞋的LOP 在工厂间的行价,根据鞋型的不同,大致都在
40-50 之间
2012/11/05回复

综合上述,一双在各大商场销售的女鞋的出厂的成本就应该是在
135-180 之间。
哪为什么商场的女鞋全部要卖到 600 以上,甚至1000 多呢,
中间的利润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135-180 之间。
哪为什么商场的女鞋全部要卖到 600 以上,甚至1000 多呢,
中间的利润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2012/11/05回复

在这里我就必须提到,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场文化了。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的消费习惯,以致商场在中国的零售业里是相当强势的。每个人在日用品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服装鞋帽这个行业,都十分迷信商场,认为大商场的东西是严把质量关,售后有保障的。的确,商场商品的质量是不错的,也是有保障的
所以,每一个有一定消费力,喜欢所谓品牌的人
都往商场里跑,导致品牌商也削尖了脑袋往商场里挤。
这样,商场的门槛就高了,条件就多了。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期的消费习惯,以致商场在中国的零售业里是相当强势的。每个人在日用品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服装鞋帽这个行业,都十分迷信商场,认为大商场的东西是严把质量关,售后有保障的。的确,商场商品的质量是不错的,也是有保障的
所以,每一个有一定消费力,喜欢所谓品牌的人
都往商场里跑,导致品牌商也削尖了脑袋往商场里挤。
这样,商场的门槛就高了,条件就多了。
2012/11/05回复

再扒下商场
国内目前的大商场 东家分如下几种: 老国营百货 如华联 ,
大地产商旗下的如茂业 华润,万达
还要外资的如太平洋百货 久光 等 都是非常强势的。
他们强势的程度一如1949年以前的豪强地主刘文彩之流。只认钱不认人,对商家盘剥的程度之深之烈 是常人无法想见的。
而商家为了自保,就只有不断提价,把风险转移到普通消费者这儿
国内目前的大商场 东家分如下几种: 老国营百货 如华联 ,
大地产商旗下的如茂业 华润,万达
还要外资的如太平洋百货 久光 等 都是非常强势的。
他们强势的程度一如1949年以前的豪强地主刘文彩之流。只认钱不认人,对商家盘剥的程度之深之烈 是常人无法想见的。
而商家为了自保,就只有不断提价,把风险转移到普通消费者这儿
2012/11/05回复

这些商场一般地处城市最旺最核心的商业地段。
或在交通发达 人流众多的地铁交汇处,由于他们来自利益集团或是大地产商 所以有办法把商场装点的美轮美奂,
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向品牌商狮子大开口:除了例行的巨额提点(一般在零售价的30percent左右} 逢年过节。
还要商家交赞助费和广告活动费,至于商业税金一般也是商家缴纳。
而到了销售淡季 他们会要求商家以巨大折扣来吸引顾客。
3折 两折 很正常。
在这种情形下
商家的原始价格
是出厂价的六七倍也就可以想见了
或在交通发达 人流众多的地铁交汇处,由于他们来自利益集团或是大地产商 所以有办法把商场装点的美轮美奂,
然后张开血盆大口向品牌商狮子大开口:除了例行的巨额提点(一般在零售价的30percent左右} 逢年过节。
还要商家交赞助费和广告活动费,至于商业税金一般也是商家缴纳。
而到了销售淡季 他们会要求商家以巨大折扣来吸引顾客。
3折 两折 很正常。
在这种情形下
商家的原始价格
是出厂价的六七倍也就可以想见了
2012/11/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