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给“红包”最厚的更疼我
记者翻开一些日记本,不少学生确实对“红包”津津乐道。“……过年收红包是我最渴望的事情,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亲戚家拜年了,一圈下来,我的口袋已经装满了糖果和压岁钱,我跟妈妈一起数压岁钱,超过1万元呢,我今年已经超越表哥,成为红包王了吧?今年,XXX同学的生日会,我也会给他封个大红包……”
另一名学生写道:“……通过今年的对比,我知道了,大伯的红包是最厚的,有1000块。小叔就不行了,才给了100块,原来还是大伯更疼我……”
“这些日记都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写的,童言无忌,看了不知该哭还是笑了。”陈老师说,“压岁钱”本是压“祟”的钱,是一种饱含祝福的礼尚往来,不在多少,只图吉利。值得警惕的是,成人相互攀比令“红包”变味,扭曲“红包”在孩子心中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