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二十三条常见保险认识误区分析(供大家学习)

396053家庭理财

前言:之前所发此贴由于妈网更新现已无法被查看,签于此贴很多知识对大家都是很有帮助的,故在此再次重发供大家学习!



1.我有社会保险,不必再买其他保险了。
  


   现在有很多寿险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客户这样说:“单位已给我们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不需要再投保商业保险了。”真的是这样吗?在此,我想通过一个案例谈谈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优势互补。

  张某在某个周日,不幸遭遇车祸遇难。当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次车祸丧生的9人中,没有一人购买商业保险。张某遇难时年仅45岁,生前参加社会保险,张某妻子最后领取到的社会保险金为583.46元(不包括肇事单位的赔偿和本单位的抚恤金)。这虽然是一个令人很难相信的数字,但从社会保险角度来说,却是合情合理的。这必须从社会保险的险种和保险责任谈起。目前,社会保险有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五大类。张某虽然参加了社会保险,但由于他是在工作八小时以外的回家途中遭遇车祸,不属于工伤保险范围(社保只保工作八小时以内的事故);与失业保险无任何联系;事故后立即身亡,没用上医疗保险;至于养老保险,又因他遇难前未到退休年龄,也未能用上。所以,张妻得到的583.46元,是社会保险办公室退还的张某生前缴纳保险费的个人部分。

  由此可见,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只能得到一种最基本的低水平的保障(即不被饿死),并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比如重疾的住院费用报销上限不高(一旦患上那二十多种常用的重大疾病,大部份还得自已出钱),社保住院医疗报销的起付线很高,个人自付比例也很高;比如养老金标准太低(社保所领的年退休金只占上年度职工年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据劳动保障公报统计,2004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仅为620元左右!),比如要退保只能退自已交的那一小部份,比如一换单位就会影响社保的连续性等。况且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已经到来。我们要想有一个比较富裕幸福的晚年,要想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医疗资金保障,只靠社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我们还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拥有一些商业保险来做保障的补充(注意是补充不是取代)。社会保险仅使您的晚年“过得了,活得下去”,但商业保险使您的晚年“过得好,过得有滋有昧”。所以,要想生活的好一点,就要参加商业保险。它将使您今后生活得比别人更富有、更潇洒!

  所以,社会保险是基础,虽杯水车薪但如有就一定要;商业保险应是主体,补充社保的严重不足,也是非要不可的。“社保+商保”才是最聪明的选择。所以,商业保险绝对是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买了社保的人员必须再买商业保险是确定无疑的,别无选择。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0 编辑 ]
2007/11/07
全部回帖
3.我家经济负担比较重,哪有闲钱买保险?

  一般所谓用闲钱买来的,通常是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对于经济不很宽余的人来说,保险解决万一发生不幸,收入突然中断时的经济来源问题,保险起得是保障作用。人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时,应该考虑万一因为突发事件而使我们的最低生活需求受到威胁。比如,当身患重病时,如果经济紧张,又没有及早做好财务上的安排,就会出现必须在医疗费和生活费之间做出选择的残酷现实。因此,拥有适当的保险并不是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从某种意义上说,保险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刻减轻家庭的重负。

  在一些人看来,保险是有钱人的奢侈享受,普通工薪阶层经不起如此铺张。岂不知保险具有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分散风险的功能。每个保户仅需交纳少量保费即可获得相当于保费几倍、几十倍的赔付。实际上老百姓才最需要保险。在国外许多国家,保险主要是“劳苦大众“的事,许多人把保险放在了仅次于住房的第二位置,有的甚至放在住房之前,比汽车的需求还大。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家庭,更需要保险,因为他的家庭已经再也经受不起任何风险如疾病或意外伤害等不幸的降临了。所以,买保险的钱决不是用闲钱来买的,而是家庭的一个必要开支。发达国家的人民用20-30%的年收入来买足保险,而根据中国现在国情,建议用15-20%的年收入来买保险比较合适。

  目前中国的保险交费水平并不高,有些险种年交费仅需几百元,就可使自己获得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保障,此外,保险公司还负有儿女初中、高中、以至大学的教育金给付责任(这是社保所没有的),不正好解决了我们手头拮据的问题吗?我国保险已充分考虑了国情及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基本、普通险种费率是很低的。如家庭财产保险费率为3‰,人身意外险一般为2‰,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承担。因此,参加保险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买保险也是分高中低等各种层次的。每天少抽一包烟,每天节约十元钱,一年就能有三四千元来给家人购买一些不错的保险了。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2 编辑 ]
2007/11/07回复
4.我现在身体很好,应该不会出事,买了岂不是浪费?

  世界上最昂贵的是人健康的生命,为了健康和生命,人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人的身体和生命有时又是很脆弱的,今天的体壮如牛,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不会病入膏肓;意外事故的发生也不会专落在病人身上,下一分钟有什么意外事故发生在我们身上谁也不知。凡是昂贵的都是怕失去的,如自己的爱车我们都会给它购买保险。我们健康的身体是无价之宝,为什么不要保险呢?何况只有健康的身体才符合投保的要求,不健康的身体会遇到加费或拒保。所以,到出事时才忙于投保是没用的。

  拥有一张保单,说明你身体健康,收入稳定,对家人有爱心有远见有责任感,未来生活已经有了保障。你还想等以后再买保险吗?我们保险人能等,但风险不能等。如果您不幸出事了,保险金还能代您继续养育妻儿,继续给父母尽孝,甚至继续帮您供楼供车呢。如果您爱您的家人,就请给你及她们买保险吧。

  不少人年轻时牺牲健康换金钱,中老年时却用金钱换健康,到头来仍是一场空。如果买了医疗保险或重大疾病险,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实际上,保险公司推销保险的主要对象就是健康人。如果身体不健康,不是拒保就是加费。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2 编辑 ]
2007/11/07回复
5.我是国家公务员,不需要再买保险。

  当今,做为国家公务员是令一些人羡慕的,除了公务员工作本身的性质以外,拥有比较于其他行业更稳定的基本保障是一个诱人的方面。

  但是,从国外很多国家的公务员购买商业保险的事实来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换句话说,保单再多、保障再全也压不死人,拿日本来说,一个人一生都拥有很多的保险单。特别是到了晚年,人从不会因年轻时买了很多保险而后悔的。再说,当我们万一突然去了,现在的社保抚恤金的数量并不能解决我们死后的家人经济问题,从家庭责任角度来说,也应该多留些身后的钱。另外,晚年的养老金当然越多越好,公务员一生为国家工作,老了也应该过上体面的生活,充足的保险养老金是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基础。

  有的单位为员工购买了一年期的意外伤害和定期一至几年的短期及中期寿险,一旦单位人事变动,经营决策思路改变和经济状况变化,不可避免地殃及短期寿险,无形中影响了续保,如果这时段员工发生意外,很可能得不到理赔。原因是短险一年有效,次年无续保者失效。再者,单位所购买的保险,只为本单位员工所有,一旦你辞别原单位,或自行创业,也就自然失去了保障,怎么能理解终身有福利保障呢?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3 编辑 ]
2007/11/07回复
6.我这么年轻,又没有结婚,买保险干什么?

  人不论年纪大小,都有过自己的童年,都是父母所生,都得到过父母的抚育和关怀。我们应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自己的生活。父母的责任是把我们培养大,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而我们的责任是让父母生活得幸福快乐。世间最悲哀的事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了。万一当我们突遇不测,将如何再来孝敬父母?如果我们用爱心来设计,准备一份足以报还父母从小抚养我们所付出的花费的保险金的保险,当我们万一真的走在老人之前的时候,也好让老人家的伤悲的心得到些许慰籍,在经济上也好让老人生活的水平在其余生中不会下降。而且投保时,一般是年龄越小越划算,保费越少。

  健康保险的保费与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保险公司往往还要求被保险人体检,规定观察期或约定免赔额,承保非常严格。当人们年轻、身体健康时投保,保费很优惠,而人年纪一大,身体状况比较差的时候再买,很可能就是保险公司不想承保的时候,或者要花费更多的保费。因此,健康的人才有资格买保险,健康的人才更应该买保险。

  持以上那种观点的人是因为把人寿保险的功能简单化了。人身保险包括医疗保险,意外伤害、养老保险等保障。意外事故并不是年轻力壮就可以躲避得了的,一旦横祸飞来,再想保险就来不及了。换角度讲如果你的人生有明确的目标(结婚,生子...),在理财方面有没有很强的约束能力,那么尽管年轻,事业刚起步,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就要购买一些保障终身的人寿保险,因为年轻时候缴纳保费非常少,而且可以尽早得到保障以防万一.同时得到一个强制的"储蓄"作用,帮助您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花钱大手大脚.买保险是越年轻则费率越低越轻松。

  养老保险小时买如走平地,中年时买如登坡,老年时买如攀岩。年轻人买保险花钱少保障高,可以买一些终身有保障的险种,假若天有不测风云,造成了残疾,理赔金可能是他一生的呵护;假若过早离开人世,理赔金可作为父母的养老金或孩子的教育基金。人虽然走了,但他却时刻关照着亲爱的家人。现在在一些大城市,逢年过节给亲人送保险成了最好的礼物。深圳也有这方面的现象了。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4 编辑 ]
2007/11/07回复
9.保险都是骗人的,我才不会相信

  有些人买保险后出了险,见保险公司不赔或理赔手段繁多,就认为“投保容易理赔难,保险公司都是骗人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投保时没有搞清保险责任的赔偿范围,有些人以为无论买了哪种保险,只要出事了,保险公司就得赔,这显然是不对的。比如,你投保人意外伤害保险,而当你因疾病住院了,就向保险公司要求索赔,保险公司当然不予受理,因为意外伤害保险的赔偿责任不包括疾病住院这一项。又比如,有人仅买了疾病险,意外伤害死亡时当然也不赔了。有些人不了解保险公司依法拒赔的真正原因,就断下结论:保险都是骗人的。结果造成了公众对保险不信任的后果。

  所以,在投保前先了解“保险责任”范围是至关重要的,不要盲目听信保险代理人的说辞或对保险责任一知半解。提前明确保险责任,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产品或产品组合,保障尽量全面,对自己、对家庭、对保险公司都是有好处的。实际上,只要保险合同责任条款上有这一条,而且不是除外责任,保险公司如想不赔,只有等着破产吧。在较发达国家及发达国家里保险为何这么普遍,就是因为它的好处太多了。如果保险是骗人的,国家为什么还花这么大力气去重点扶持它?

  如果你现在还说“保险都是骗人的”,说明你对保险的观点太过时了。如果你了解了它,我相信你不当不会这样说,还会给保险的魅力给迷住了。我相信保险很快就会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你迟早会相信它的。保险公司的原则是:依足保险合同,该赔的一定赔,不该赔的一定不赔。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6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0.我交了那么点保险费,保险金竟然是几十倍,蒙谁呢?

  简单地说,保险公司精算人员根据生命表统计的死亡率来制定保险产品的费率,也就是保险的价格。成千上万的人投保时把大量的保险费交到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又把大量的同质风险集合到了保险公司。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可能所有的被保险人都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利用这个时间差,进行资金投资,使其不断增值(保险公司是要赚钱,但主要是从各种投资中赚钱,不是赚您的钱,相反它还要向您分红)。这期间,还不断有人在投保,继续有源源不断的保险费涌入保险公司。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当极少数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将因这些少数人发生风险而须给付的保险金分摊在所有投保人的身上,通过这样的运作,体现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功能。当然,几十倍上百倍的巨额保险金一般只是那些少数的“不幸者”才能享用得到。难道你真的想得到这样一笔巨额保险金吗?我看大部份人都不想得到它,因为得到了它,一般就说明灾难降临了(当然储蓄类险种除外,您得到它了,说明保险合同到期了)。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6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2.人早晚都会死的,买保险有什么用?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死的方式也无非有以下几种:

  无疾而终:这是人类最完美的死法。可惜这种人太少了。

  自杀:这是人类面对困惑最无奈的归属。

  意外身故:这是人类最悲惨的结局。因为没想死的时候却突然死了。很可能家庭的经济支柱就没有了。

  疾病身故:暴病而亡到也罢了,多数人惨遭病魔蹂躏,苦不堪言。花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最后被折磨而死。死后还有高额医疗费的偿还要拖死一家人。

  不少人是临死时才后悔没给家人买一份保险,自已死后家人怎么过下去?房子的贷款也还没还清呢!因为你很爱你的家人,为了不要给家人造成二次伤害,买保险是绝对必要的。人活一世,活着的时候准备好挽救生命的看病钱;死亡风险是一个人最大的风险,对家人也是造成最大伤害的,所以这是必须要投保的险种。如果死后没给自己的亲人拉下一屁股债,这就算活出了点人的情感和道德了。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8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3.保险公司一倒闭,或者赖帐,我的利益就无法保证了

  保险公司和其他所有公司一样,如果经营不善,同样也会破产或倒闭。但是保险公司出售的商品和其他公司的商品有一点不同,它的商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国家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极为严格的控制,除了保险公司必须上缴国家一大笔风险责任准备金外,还有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制订、保险金的投资方向等一系列营运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把经营不善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但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完全排除破产或倒闭的可能性,因此,199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87条明确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明文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在逐步走向正轨。我们应相信国家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时,只要我们明确保险责任及除外责任,认真履行如实告之义务,并且能够按规定按时缴纳保险费,出险后及时及实报案,如实提供相关票证单据,我们的权利就一定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保险公司是最大城信公司,他们也最怕打官司,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信誉。

  所以说只有买保险才是权益最有保证的买卖。即使保险公司破产或倒闭,国家将对保险人负最终责任。保户的权益肯定不会受到侵害。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9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4.买保险不如把钱放在银行合算。

  买了鸡蛋分放在几个吊蓝里,以防放在一起万一蓝子掉下来全部摔碎。世界上有很多理财的方法供人们选择。把钱放在银行的主要好处是安全和存取方便。当然,储蓄起来也可以今后备用,只是取出时只有本利之和罢了。如果万一储蓄中途有个意外,不仅储蓄计划可能中断,很可能会使全部储蓄用于应急而变得一无所有;保险,特别是长期保险既有储蓄的功能,同时还有转移风险的作用,往往只缴了很少的保险费,一旦出现风险,会得到一大笔的保险金。另外,象我们的养老计划如果通过银行储蓄的方法来实现也有一些困难。储蓄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当中,因为市场的诱惑加至储蓄存取的方便,很可能使养老计划中途夭折;保险是定向的、专款专用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储蓄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养老的计划。况且,你的银行存款不会永远取不完,但不少养老保险金或生存返还金可以领至终身,所以,只有保险才能使你真正的一辈子无忧。

  退一步讲,钱放在银行固然可以领利息,但却不能提供您在生病时医疗费用的补贴;在您发生严重伤残时,给您残废抚恤金;在您不幸去世时,给您家人一笔生活费……所有这些,保险却能够提供给您。既然您考虑到储蓄,那说明您懂得将收入作一番规划,保险是个值得信任的理财高手,它不但可以为您作理财的规划,甚至可以替您的生涯作一番完整的规划,保险能做到这些,银行可以吗?

  把钱存到银行,就等于将钱借给别人一样,虽然能拥有利息,但又有多少人能靠利息安享一生呢?银行是存多少,领多少(利息太少可以忽略不计),保险是保多少领多少(所交保费不多却可以保几万十几万)。一个家庭的花费,往往都是笔庞大的数目,如培育孩子,如生老病死,如各种不时之需……。银行就是太方便了,使得养老的钱老是被挪用,养老计划大都落空。银行,真是让你欢喜让你忧。

  当人们年纪大了,想好好休息时,要以什么为生活依靠呢?这时,保险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您按时缴纳保险费,算是由保险公司替您保管,在您退休后就可领到充足的退休金,作为晚年生活上的经济支柱。当然,并不是说保险就比银行强,买保险就不用去银行存钱了。聪明的人,是绝对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您不妨将一部分的钱,用来投保,留一部分的钱存在银行或做其它投资运作,这种多管齐下的做法,不但能赚到利息钱,更能得到生活的保障。

  保险所体现的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精神,把将来不稳定的风险,转化为稳定的因素;而定期储蓄只是保险功能中的一类,是人们应付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一种手段。储蓄是依靠个人积累来对付未来风险,而保险则是依靠集体的财力来对付风险带来的损失。

  “买保险不如储蓄存钱踏实。”持这种观点的人说明其思想还比较保守,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如果保险期间不发生保险事故则白交了保费,而储蓄则具有安全、方便、还本付息的优点。暂且不论利率低迷、储蓄难以保障意外损失,也不谈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单就目前市场上开发的新险种来说,储蓄型、投资型险种则比比皆是,在保障风险的同时,保证你获得高于银行储蓄的收益。保险日益向其投资理财职能倾斜。而且分红保险的每年红利是随时可以申请领取的。而且投保人缺急钱时还可以向保险公司贷款(长期寿险的保证现金价值可以随时提取借用,这相当于银行的活期储蓄)。

  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银行的钱很容易可以取完,而不少寿险的分红,返还金或养老金你可以每年或定期领取,永远取不完,你可以拿一辈子,直至安然过完一生,甚至死后还能留给后代一笔身故金。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19:59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6.我已经投保了,所以不会再买保险

  现在有很多人都拥有一份以上的保单(叫保险组合),来满足不同的保障需求,使各阶段保障更全面。这种情况在保险业更加发达的国家也就更加普遍。因为没有哪种险种是万能的,一般人均三五张保单才能保障较全面。许多人一接触到保险,就赶忙说“买了”,实际上他仅是买了社保或者一两种商业保险,并不算真正买够了保险。生老病死残及养老/教育/投资等保险,你都买齐了吗?

  以找工作为例,人们通常在一生中要更换数次工作才能找到一个自己最满意,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位。同时,当人们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追求时,也会更换工作的种类或地点来协助自己达成目标。同样的道理,人们在一生中也要经历很多必然的阶段,如刚步入社会、创业时期、事业颠峰时期、结婚、生子、退休、养老……。在这各个时期中,只由一张保单来承担保障显然是不够的,也肯定不能恰如其份地满足保险需求。生老病死残穷等人生主要风险,你都保齐了吗?

  因此,如果您已经是投保人,您还应该不断考虑身边是否还存在其他需要保障的风险,如照顾家人、医疗保障、资本存留等等。至少每两三年要全面检查一次是否有新的保险需求。如果出现还有无保障的事项,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赶快交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你不但要问买了保险没有,而且还要问买够保险没有?意外伤害,疾病,教育,投资,养老等险种都买够了吗?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20:01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8.将来孩子孝敬我,没保险也不怕。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将来再结婚生子,我们老两口和我们的亲家共四口人将会成为他们小两口的沉重负担(如果他们的爷爷辈尚未过世,还要增加另外最多八口人!),何况他们还要有自已的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8-4-2-1的家庭结构已使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这个美好愿望很快将化为泡影。中国现在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社会里竞争会更加激烈,再不会有大锅饭和公费医疗,孩子们将随时面对失业的威胁。就算孩子们想尽孝心,对这么多的老人,也只怕爱莫能助。现在我国已有人大声疾呼:水荒电荒不算危机,未来的养老荒才是真正的危机!因此,未来我们的生活幸福与否全看我们现在如何来设计了。话又说回来,谁敢保证我们的孩子将来就一定孝顺?买保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为人父母或为人子女的责任,也是对子女及老人的一份关爱。

  不少父母为了孩子,供其读书,供其出国,供其结婚,帮其买房,结果自已一生积蓄化为零甚至负数。万一孩子不孝,老年的日子真是苦啊。但是,如果提前买了保险,既造福了孩子,减轻了他们的负但,也保障了自已的晚年生活。所以,时代变了,养老方式也变了,养儿防老的年代已经过时了。

  实际上,买保险就像养了一个极孝顺的儿女!只要把“他”养大(连续投保),他就会非常孝顺你,不会给你脸色看,不会和你顶嘴;在你生病时,他会孝敬你医药费和营养费,年老时会按时给你生活费。你只要把你现在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作养老险的规划,便可以使你拥有一个尊贵、风光的几十年的老年生活。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20:02 编辑 ]
2007/11/07回复
19.别人都不买我着什么急呀?

  事实上,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在买保险(仅现在单在深圳,平安每天都有数百万元的保费收入!),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不然我国的人寿保费收入不会每年都以35%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安的全国保费收入仅在2005年1-8月份就收入达477亿元,每天保费收入近2亿!现总资产已超三千亿元)。买不买保险及买什么保险就象自家购置一件家当一样,关键要看需要不需要。另外,还有一个对保险的认识问题,说白了是怎样对待今后生活的问题。别人不买保险,或者别人劝你也别买保险,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特别要记住,那些劝人不要买保险的人实际上也是一时头脑糊涂,将来当我们发生不测的时候,是帮不了我们任何忙的。不信,您把相当于保险费的钱交给他,让他向您承诺,到时候出了事,看大病,养老没钱全找他,他干吗?而且他们在真正了解保险后也会改变主意的。所以,自己的事自己掂量。幸福生活要靠自已把握。你现在到底是在享受生活,还是在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是否买足了保险。买了保险,生老病死残这些重大风险我们都不用怕了。

  你不要忘了,退休后还有20-30年要过,要花一生中三分之一的钱。养老保险怎能不买?(社保的退休金太少了!)年青时要准备老时的钱。你年轻时只要每年花10%以下的钱就可以保证这三分之一的钱在您老时及时送到您手中。买保险划不划算你自已来掂量一下吧。实际上,现在在中国买保险也渐成潮流,事实是,别人很多人都买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20:02 编辑 ]
2007/11/07回复
 20.买保险不吉利,一买就出事。

  许多人觉得一谈保险,就是生啊死的,不吉利。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举个例子:某地今日决定关闭所有的医院,理由很简单,有人认为因为有了医院,当地才有那么多的病人。话题拉回来,如果有人认为买了保险才会出事岂不和有了医院才会有人生病的观点同样荒唐吗?实际上保险也没这么“灵”。

  其实,仔细想想,当我们出门在外,第一个保佑我们平安无事的就是家人。其次,恐怕就是保险公司了。因为,如果我们买了保险,只要我们一出事,保险公司就要赔一大笔钱。所以买保险是一件好事。至于是否会发生意外,与你买不买保险没有什么关系。因此,考虑问题要讲究科学。求神拜佛保不了你,因为没法与它签约(玩笑)。只有保险才能保你遇大事能逢凶化吉,至少能减少对家人的二次伤害。现在都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我们应该以唯物论的观点面直各种客观的风险,而不要再以是否“吉利”来看问题,生老病死是谁也逃不过的,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忌讳谈生死。发达国家吉利观念并不强,但经济发达,生活幸福,保险意识强。所以我们不必要太在意这个传统的吉利观念。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20:03 编辑 ]
2007/11/07回复
21.孩子重要,要买保险只给孩子买。

  当然孩子重要!现在就一个宝贝,况且拉扯大很是不易。只要我们活着,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给孩子买保险是很应该。可话又说回来了,只保小孩,小孩出事了才有赔偿,但万一是我们大人中途“不在”了怎么办?是不是应该给孩子留点什么?留下一屁股债,太没良心。那就留下钱,让他好好生活下去。

  而另一种观点是:买保险要选家庭中收入最高的夫妇大人,而小孩可保可不保。这又是不完全的看法。根据风险定义和家庭成员所承担责任不同,大人理所当然成为保险首选对象。因为只有自已首先“保险”了,孩子才能真正地“保险”。到了您的晚年,保险金或许还能在子女及外人面前维护您的个人尊严呢。然而,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很大一部分原先福利条件不错的市民沦为下岗和破产企业一员,原先子女小孩享受的半劳保没有了,或医药费遥遥无期待报销;其次,小孩保费较大人来得便宜,小孩由于年幼无知、生性好动、平衡控制能力差、又需要大量户外活动,很容易在既无家长又无老师注目下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样,小孩所遭遇的风险并不见得比大人来得小。再者,大人买了保险后再给小孩买医疗、意外、教育金保险等,既可减轻大人抚养小孩的压力,又可避免遭遇不测而经济上雪上加霜,实为上佳之选择。所以,大人小孩都要保险,您这个家庭经济支柱又是排第一位的被保险人,是要重点保险的对象。您投保时把身故受益人指定为你最爱的人吧。




[ 本帖最后由 SOLITARYHAWK 于 2008-4-19 20:04 编辑 ]
2007/11/07回复
猜你喜欢

“五险一金”真的够了吗?

社保中断缴费带来的后果

辞职不开离职证明?后果很严重!!

广州全职妈妈怀孕伤不起啊!生育费用只能自己扛

无痛分娩等高档生育项目也可部分报销

2016幼升小早准备!最新的积分入户政策你知吗?

热点推荐

大台风桦加沙即将到达 有点忐忑

停课说来就来 刚上了一天课又得接回家

甘青环线解锁大西北 10天自驾累并快乐着

跟着 TVB逛香港 首日就收获满格快乐

广西合浦特色菜鸭血粥 你吃过未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打卡新塘老字号 缩骨鱼三吃太绝了

玉林鹏垌古村攻略 值得周末奔赴

南海里水镇地标展旗楼 拍照出片的福地

南华西街漫步 满是时光的味道

晚9点的钱大妈 折扣蜜柚太绝了

终于逛了久闻大名的罗森 感觉一般

暖身补血!阿胶红枣桂圆鸡蛋汤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