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
已经在南京两天了,今天参加旅行社的南京一日游(成人团费180元,儿童团费50元)。
一早,旅行社的车就到酒店门口接了,整个团队只有九个人,人不多,一辆旅游中巴,坐得舒舒服服的。
一日游的首个景点是长江观音景区,说是额外赠送的景点。爸爸一直对这类寺庙宗教景区不是太感兴趣。
第二站,去到承载几代人回忆的南京长江大桥,现在的桥多如牛毛,可当年能在长江上建桥已经是非凡的成就。花两元,还可以上到大桥观景台参观。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9月铁路桥建成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
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和南北桥头堡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4车道的宽度,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公路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引桥建有22个富有特色的桥孔。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花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的夜景是现代金陵四十景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
第三站游览的是朝天宫,朝天宫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文庙的建筑格局跟年初寒假在北京参观的孔庙如出一辙,文庙即是孔庙。
朝天宫位于南京水西门莫愁路东侧的冶城山上,是一处红墙碧瓦的巍峨殿阁,是江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组宫殿式古建筑群。朝天宫所在的冶山是南京最早的城邑冶城所在地,这里是南京的发源地之一。朝天宫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上天”之意。
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占地面积约四万平方米。
朝天宫其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大门正南边有“万仞宫墙”围绕,墙内有一泮池。东西两侧分别为“德配天地”和“道贯古今”牌坊。正面有棂星门,前方设有大成门。过大成门迎面是大成殿,这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内正中原来曾供奉过孔子的牌位,现在为《六朝风采》专题陈列展览。
棂星门
大成门
大成殿
朝天宫出来后,团友们一起用了团餐(每人25元),继续下午的行程,参观有金陵第一园之称的瞻园。
瞻园位于南京市瞻园路208 号,瞻园是南京唯一保存最完好,也是唯一开放的明代王府,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原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赐予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徐达的王府。清乾隆皇帝南巡时的行宫,“瞻园”二字就是乾隆亲笔御题的。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和幼西王萧有和的王府。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勾勒出一幅深院回廊,奇峰叠嶂,小桥流水,四季花香的美丽画卷,犹如南京繁闹都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它蕴藏着几百年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特别是王府中至今珍存着镇宅之宝——虎字碑,堪称“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相传它是朱元璋称帝后御赐给功高盖世的虎将徐达的,其中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故事。
瞻园—大门
瞻园
瞻园
出了瞻园,走不到十分钟,便是热闹无比的夫子庙一带,在夫子庙码头坐上画舫,游了一小段名闻遐迩的秦淮河(夫子庙—白鹭洲公园段),感觉秦淮河有点名过其实了,河水着实一般,两岸的景观也没多大的亮点。
秦淮河画舫
秦淮河
从白鹭洲公园走出来,就是至今还通行汽车的武定门,在这里又坐上了旅游车,直奔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钟山的雄伟形势与各个碑坊、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意,又具纪念的功能,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爸爸向来对这类陵墓的景点不感兴趣,也不由得赞叹中山陵的宏伟气势,漫步中山陵,要走上长长的过道,爬上392级阶梯,最后的阶梯还越来越高,女儿爬得比爸爸、妈妈还快,但女儿明白其中深刻寓意吗?
中山陵入口牌坊
一日游最后在南京火车站散团,经过三天的历练,都快成南京火车站地胆了。
7月18日
今天参加旅行社的黄山二日游(成人团费535元,儿童团费180元,费用包往返大交通和住宿,由于要求在山上住双人标间,价格有点偏贵,不过根据住宿标准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女儿学过课文《黄山奇石》,早就盼着去黄山真实感受一下了。
一早起来,在酒店寄存了大部份行李,轻装出发,打车去到集合上车地点。没有全陪,没有说明,组团社把游客送上车就算完事了,一切等着地接社来做。
南京到黄山的车程大约四个小时,进入安徽南部山区,路两边的山水风光已经非常漂亮了,十一点多就到达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司机非常熟悉地在不同的地方停车,每个地方会有地接导游把相应的游客带走。
在一家小饭店门前,被自称是星火旅行社导游的人带下了车,南京、合肥、杭州等各个方向来的游客都会先在这里集中,解决午饭兼等人,在这样一个游客集散地,几十元就可以吃得饱饱的,大出爸爸意外。爸爸有去年登三清山的经验,登山前特意买了两条拐棍(5元/条),没这条棍,爸爸可能登不上黄山,妈妈和女儿可厉害了,都说用不着。当然上山之前,要把地接社要收的钱交了,每人428元(含门票230元、景区小交通费38元、上下索道费160元,另外还多补了200元的换房费,把住宿换到了黄山光明顶山庄)。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于天宝六年改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几个方向来的游客集中起来几十人,浩浩荡荡地向后山的云谷索道出发了,可能是已过中午的原因,上山的人不算多,很快就可以坐上索道。一进缆车,就被黄山所吸引,兴奋不已,相照个不停。
从云谷索道上站出发,大致的游览路线是白鹅岭—北海景区(始信峰、梦笔生花…)—西海景区(排云亭、西海大峡谷…)—光明顶,到达光明顶时已是六点多,整段行程,云雾萦绕,奇松看了不少,女儿最想看奇石都躲在雾中了。夏日黄山的清凉,登黄山的艰辛很是印象深刻。
在云谷索道看到的黄山
黑虎松
连理松
小迎客松
胡志明命名的团结松
安南命名的雨伞松
光明顶安徽省气象台
看过金庸的小说,觉得明教总舵所在地光明顶是何等的神秘,黄山的光明顶只是一个地标,是黄山的第二高峰,这里的建筑标志物是安徽省气象台和黄山光明顶山庄。据说,江总游览黄山时的直升机场就是这里的平台,今晚将在这里住宿,可惜金庸小说忘带了,不然也可以夜闯明教禁地一番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