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香港电视的新闻,访问商界的人,还说是现在是有量无质,呼吁要更多高端的游客去香港。看了就来气, ...
对香港是“旅游之都”“购物天堂”的称号大打折扣了
21412303广州购物打折
现在宝宝两岁了,我不打算再去香港买奶粉了,其实很多国内的食物还是放心的。既然在这里生存就要适应这里的环境。除了食品,其他的所谓名牌包包,衣服等都是可买可不买,既然那里的人都不欢迎我们了,何必非要去受那些“待遇”呢。
2014/04/23
全部回帖

2014/04/26回复

leejieyan:
那也麻烦你去城中村看看某些广州本地人的素质啦~~不管哪里的人都有素质高素质低~~ ...查看原文
那也麻烦你去城中村看看某些广州本地人的素质啦~~不管哪里的人都有素质高素质低~~ ...
这没什么好争论的,其实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个人的经济水平决定个人的素质水平。一般来说本地搞地域攻击的都是拉弱势群体。所谓人艰不拆。
2014/04/26回复

去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都是游客,都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所谓入乡随俗嘛!
尊严是自己给的,首先自己看得起自己,就不会觉得别人看不起你。
我昨天刚从HK回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而且我每次去都是说普通话!
我会说不那么纯在的广州话,可我就是不说,我偏偏要说普通话,你能把我怎么样!等你辛辛苦苦用跛足的普通话讲完了,我再不急不慢、不咸不淡的用粤语答你,你又能把我怎么样!还不得客客气气的对我!
尊严是自己给的,首先自己看得起自己,就不会觉得别人看不起你。
我昨天刚从HK回来,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而且我每次去都是说普通话!
我会说不那么纯在的广州话,可我就是不说,我偏偏要说普通话,你能把我怎么样!等你辛辛苦苦用跛足的普通话讲完了,我再不急不慢、不咸不淡的用粤语答你,你又能把我怎么样!还不得客客气气的对我!
2014/04/26回复

没太多的必须,大家还是不要到香港了。花钱买气受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2014/04/26回复
上次跟团去的,导游问我们以后还来不来,绝大多数人都说不来了,香港还不如大陆呢,搞得导游都不知说什么了。既然他们看不起我们,服务态度也不好,为何我们还要去促进他们的经济呢,去一趟过个关就累死人,去过一次就不想去二次了
2014/04/26回复
去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都是游客,都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所谓入乡随俗嘛!
尊严是自己给的,首先 ...
2014/04/26回复

温室里的豆芽:
那也麻烦你去城中村看看某些广州本地人的素质啦~~不管哪里的人都有素质高素质低~~你不能因为一小部分人就否定整个外地人~~外地人对广州没贡献么?我没觉得做了贡献的外地人有多么失礼~~相反,倒是见过很多地铁上公车上吵架的都是操着一口流利的广州话,虽然不一定说会讲广州话的一定都是广州人~但是这种几率~大家都懂得;倒是经常见到每天上班高峰期,一个车站哗啦啦上来十几二十个老人免费卡的,就因为他们要去买便宜的菜要去公园晨练,然后好多外地上班族呼啦啦的起来让座~~~
查看原文有老人证都是本地户口,你真没事找事来吵架。
如果外地人都人老人证,还轮到本人来坐咩。
如果外地人都人老人证,还轮到本人来坐咩。
2014/04/26回复

这没什么好争论的,其实个体差异是很大的,个人的经济水平决定个人的素质水平。一般来说本地搞地域攻击的都 ...
2014/04/26回复

幸福臭西瓜:
又牵扯到外地人、广州人的问题,大家不是应该想想为什么今日的局面会是这样的吗?当初的香港人是这种态度吗?广州人是这样想外地人的吗?源头是什么?这个地球没有说少了谁就不能转的,正是很多人抱着“没有我们你会有今天?”这种施舍的心态,才造成不可挽回。如果说,我来是喜欢某地的人文交流、购物环境、风土人情,并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跟当地人一同爱护这个地方,相信大家都会相处得非常愉快。“没有我们你会有今天?”——这句话说出来的感觉太过不可一世,相当令人反感。
查看原文HK人看不起大陆人,就和广州人看不起外地人一样,其实我觉得人和人一样只是素质高低不同,没什么尊卑之分,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和平共处最好
2014/04/26回复

去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我们都是游客,都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所谓入乡随俗嘛!
尊严是自己给的,首先 ...
2014/04/26回复

DONNA_百事可乐:
我从1999年开始工作就要经常到一个人香港出差,那时候觉得香港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地方,街道环境干净,行人虽然多,但很守规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一丝从容,自在。每次问路都很热情地解答,有时候还走到路口给我指方向,问完后心里觉得特别温暖,那时候还想过如果能嫁个香港人就好了。到2003年后没有再做那份工作,自然也没时间去旅游了,几年时间才偶尔去过两三次喝喜酒。2012年宝宝出世了,国内的奶粉真的不知该相信哪个牌子,我决定再累都要在香港买奶粉。每次拖粉都起码8罐(以前不限购的时候),再加上宝宝的药、衣服等,每次去完都累得半死。后来限购了只能带2罐,就顺便买很多玩具,宝宝的生活用品等。大概也去了十来次吧,感觉那里的人确实越来越变味了。超市收银的、药房的、路人等一个比一个的脸色难看。幸好我还是用白话来问路的。最近越来越多关于香港人和大陆人产生矛盾的事情,之前还把我们叫“蝗虫”,叫我们“滚回大陆”,真的很无奈。大家同是中国人,哪来这样的深仇大恨。我有很多香港的亲戚经常回来看我们,互相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们没有像一些偏激的香港人那样看我们,他们问我在大陆如果遇上车祸是不是先交了钱救护车才救人,不然就开车走?我说我不知道其他地方,至少在我们广州就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先救人的(我自己都看见过几次了)。而且我还觉得在广州的公交车和地铁上让座率比在香港高。 现在宝宝两岁了,我不打算再去香港买奶粉了,其实很多国内的食物还是放心的。既然在这里生存就要适应这里的环境。除了食品,其他的所谓名牌包包,衣服等都是可买可不买,既然那里的人都不欢迎我们了,何必非要去受那些“待遇”呢。
查看原文我觉得呢,不能以偏概全,哪个地方都有不好的,只是我们运气不好的时候就会遇上罢了,楼上很多人说的很对,各取所需,我们去过了又不是要跟他们有什么的关系,通常看不起我们大陆的人都是各方面素质都不怎么样的人,不能容下别人的人,肚量你说能有多大?广州我们是个包容的城市,一开始不是这样的,看看我们的老一辈,某些人说话都不好听,不过自小在这长大的我们也好像习惯了那种包容,不管人怎么样看待我们,我们只须做好自己,那些自认为“素质很高”的人,通常是相反的,我们无须动怒。
2014/04/26回复

:
赞成,楼上的看法,我们去那里买东西是被逼的,制度问题
2014/04/26回复

幸福臭西瓜:
又牵扯到外地人、广州人的问题,大家不是应该想想为什么今日的局面会是这样的吗?当初的香港人是这种态度吗?广州人是这样想外地人的吗?源头是什么?这个地球没有说少了谁就不能转的,正是很多人抱着“没有我们你会有今天?”这种施舍的心态,才造成不可挽回。如果说,我来是喜欢某地的人文交流、购物环境、风土人情,并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跟当地人一同爱护这个地方,相信大家都会相处得非常愉快。“没有我们你会有今天?”——这句话说出来的感觉太过不可一世,相当令人反感。
查看原文照你这样说,广州这么好,难道没有广州人去外地?就是因为你这种心态,香港人看不起大陆人,广州人看不起外地人,我们外地人看不起你是一样的道理。外地人,广州人一样的,有讲公德的,有不讲公德的,用点代面当然不科学,现在当然不是谁离不开谁,讨论这些其实意义都不大,我们也没有说外地人一样就全部是好人,我们不是说外地人创造了广州,但是广州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外地人,你觉得你是广州人的优越感很强烈吗?我都不知道你的思想为什么会这么狭隘!
2014/04/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