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为什么女儿进幼儿园没有留一滴眼泪?

11040西周教育

            很多孩子刚入园,为了适应开学,然后每天就是上演各种生离死别不离不弃的戏,从早饭开始孩子就一直不停地哭不肯去幼儿园。希望本期对于那些今年刚入园的孩子爸妈们有所帮助。如果你的孩子在入园之初也没有哭泣,那么真心说明你家的幼儿教育有方。

        
        


         


        
            每年开学季前夕,都会有很多家长为怎样让孩子顺利入园入学担心不已。入园的,担心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第一次离开亲人的生活如何过度;而入学的,则更担心孩子怎样完成从玩到学的转变,顺利步入人生第一个职业角色。
            为此,家长也是想尽了办法,诱导的、鼓励的、威胁的、责骂的……什么招都想,都用。但是,每年新生入园入学,也都会有一些孩子不能顺利过渡。
                        
            幼儿园的门口,宝宝抱着妈妈,声嘶力竭地哭喊着不肯进去,妈妈则是又心疼又无奈,一般哄着一边陪着流眼泪;在小学门口,孩子背着书包但背对着校门就是不肯上学,此时的家长又着急又生气,恨不得一脚把孩子踹进校门里面。
                        
            为此,有很多家长向我咨询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也曾经专门发布过相关的文章。但是,似乎还有很多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譬如,在《下乡养儿》中,天天之所以离开城市去乡下休学,也正是“去一家幼儿园不适应,换一家还是不适应”这个契机造成的。我相信,这样的孩子和家庭还有很多。
                        
            而前几天,我去广东电视台做节目,编导告诉我,现在的小朋友刚进幼儿园都要哭——短的两个星期,长的一个月,有些甚至几个月、半年后都还不适应。小丸子四年读三个幼儿园一个小学而没有流一滴眼泪的养育经验告诉我,入园入校哭决不是孩子们的必经之路。
                        
            我也越来越觉得,这两个节点的变化,其实是奠定孩子入园后的三四年,入学后的六年(甚至整个学生生涯)的基础。如果处理不好,真的是给孩子造成对很大的心理影响,对集体生活、性格培养、学习习惯等等,都会造成不好的作用。
                        
            下面,结合我们家小丸子在广州、北京两地,上的三个幼儿园,一个小学的经历,以及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三个幼儿园,分别是私立双语幼儿园、公立幼儿园、国际幼儿园,小学为公立小学,在这四次的入园和入学中,小丸子没有因为这些变化而掉一滴眼泪。
                        
            在幼儿园期间,因为贪玩有几次不想去幼儿园的,但在上了小学后,挺喜欢甚至每天期盼着去学校。我尽量不讲过多的理论,以自己的体验,看看对大家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加独立自信
        
            首先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陪伴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信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孩子信任家长,就会胆量大,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惧怕环境的变化,不害怕和陌生人的相处。说了这么多的能力,家长肯定觉得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是一件很庞大的工程。其实,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到就是父母多陪陪孩子、多信任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足够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孩子对你的依赖会降低。
               
            譬如,妈妈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总有玩儿腻的时候,这时候,孩子就会不那么黏你,自己去玩儿一会。同时,你和孩子的交流足够多的时候,孩子就会相信你说的话(当然,首先是你说的话要算数,不能欺骗孩子)。
               
            注意,我所说的陪伴,还指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去游戏,运动,旅行。在这些过程中,要充分信任孩子,让孩子参与到各种环节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加抗挫折的能力。
        
        
第一次进幼儿园,也可以不哭
        
            虽然很多幼儿园的老师都见怪不怪地说,孩子离开父母上幼儿园,哭几天是正常的,中国外国都一样。但是,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毕竟不是一个好的体验。而且,入园虽然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化过程,但哭真的不是必经之路。小丸子第一次去幼儿园不仅没哭,还开开心心去,哼着小曲儿回来。为什么呢?我回想一下我的做法吧。
            首先,我让她对上幼儿园形成强烈的期待。记得她两岁半的时候,她一起玩的小朋友大多被家长领去上幼儿园了。因为这些家长都觉得应该早一点去,早一点适应。但我觉得往往欲速则不达。
               
            因为老不让她上,她自己觉得上幼儿园是长大的表现,非常向往。我还记得她曾经像希望工程那张著名的海报那样,用一对大眼睛扑闪扑闪看着我,说“妈妈,我要读书。”
                        
            我描绘了不少幼儿园的美好图景给她听,还专门带她去参观了几次要去的幼儿园。看上去,那个充满玩具、歌谣、舞蹈、小朋友的地方,的确比我们家好玩多了。在参观之前,我们也事先跟幼儿园有非常好的沟通,老师都亲切友善地带领她东看西看,她每次参观都时间一拖再拖,不想离开幼儿园。
               
            同时,我还和幼儿园老师商量,让她最好的朋友小哼跟她上同一个班。这位小帅哥是她两个月就开始在一起的玩伴,之后幼儿园的老师还安排他们睡觉的小床挨在一块儿,座位在一块。小帅哥被他的父母教育得很绅士,还经常给丸子搬凳子,打饭菜……想想这样的幸福幼儿园生活,我自己都很想去上啊!
        
        
去上学,和喜欢去上学
        
            因为我和丸爸的工作变动,她后来又到北京上了两个幼儿园,一共上了三个幼儿园,每个都很快适应。我们也都尽量每一步都和她商量,这样,她也就似懂非懂地知道我们家庭的每一步变化。而且,因为她有参与感,所以她就不会惧怕搬家、转园。
                        
            我现在还记得最后一个幼儿园是三里屯的幸福天使幼儿园,她的班主任刘老师,在接待她提前参观的时候,蹲下来跟她聊天,还亲了她一口,她回家后,就表示:“如果我的水杯和毛巾都准备好了,就可以去了。”!
        
            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友谊,那是帮助孩子社会化最美好、也最有用的“工具”。
                 
        
            入园入学时,很多家长往往挑选什么幼儿园学校,重视老师的做法,却忽视了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朋友。
            这是孩子人生阶段的一个重大转变,集体生活的第一步,能够分享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最多陪伴鼓励的,其实是孩子的小伙伴。
            我现在想起来,还非常感谢可爱的小哼,在新的环境里面那么积极地陪伴丸子,让她在陌生的环境里面有个最熟悉朋友。
        
        
三方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只有家长、老师、孩子三方建立信任感、安全感,孩子在第一次社会化过程才能平稳过度,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
               
【孩子的安全感】

学龄前的孩子,最好能够给他们很多社会化的美好感受。
               
1、安全感,爸爸如果答应今天5点就回来的,会总是准时回来,妈妈介绍的滑滑梯的确是很好玩的。这种安全感的累积,可以让孩子在面临一些意外的时候,也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战胜;
               
2、成就感,孩子其实可以体会到很多成就的喜悦,比如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画出一个鸡蛋,经过练习,鸡蛋会画得很圆;
               
3、友情,跟同龄的小朋友呆在一起的快乐。这些美好的社会化感受,可以帮助孩子适应集体,享受集体的乐趣。
               
【家长的安全感】

            这跟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一些负面新闻事件有关,比如给孩子喂药、比如幼儿园的老师猥亵孩子、把孩子打飞、装进垃圾桶等等,有些甚至发生在收费非常昂贵的幼儿园。
               
            家长对幼儿园这种不信任的情绪、还有家长之间的交谈,或多或少会反映到孩子那里,孩子嘴巴上说不出来,但感受得到幼儿园是个凶险的地方,不安全的地方。
               
            同样,这样的情绪也会传递给幼儿园的老师。情绪的传递是非常微妙的,大家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你的嘴巴什么都没有说,但你心里越盼着孩子睡着,越想哄完之后起来做些工作看点片片,孩子越不容易睡着。反而,你非常放松,觉得孩子什么时候睡着无所谓,孩子反而很快睡着了(当然,你一般也真的睡着了)。
               
【老师的安全感】
            我来自一个教育之家,我母亲是幼儿园老师,我自己是读师范毕业的,我的大部分同学都还在幼儿园教育的工作岗位上,这些老师都是有血有肉的,有心有肺有感情的,绝大多数是好的。
               
            请第一无条件信任老师,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幼儿园工作是用心灵的工作,没有一个老师在不信任的情况下会工作得放松松弛,会发自内心地关怀爱护孩子。
               
            第二多沟通彼此的做法和观念。家长不要轻易做出给老师送礼的决定。礼物当然是情感传递的载体,但也有可能是贿赂的工具。我不相信老师会因为接受了贿赂而真心对待你的孩子。请用其他的方法来激发老师的主观能动性。
        
            家校在坦诚、情绪安全的气氛下沟通,会激发老师和家长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我们都一起共同来做吧。
                        
               

                         更多的育儿知识,请继续关注西周教育
                        
                               官方网址:www.jiaoyuabc.com  

        

















<<<<<<<<<<<<<<<<<<<相关文章>>>>>>>>>>>>>>>>>>>

                                
                                
爸爸10个举动影响BB的智力
               
世上最好的人是爸爸,最孤独的人也是爸爸  

                                
让孩子笑着跑进幼儿园


        
2014/08/28
猜你喜欢

锦绣香江附近幼儿园

别轻易给孩子换幼儿园!

家长如何为孩子顺利选择最合适的幼儿园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宝贝入园记-私立公立幼儿园大比拼,不断更新中

入读荔湾区逸彩庭园幼儿园后,难受啊!

热点推荐

在芳村花鸟鱼虫大世界 被一缸小魚治愈

公司安排我跨区兼岗 我选择直接辞职

28岁娃2岁离婚路上 我该不该要孩子?

南航贵宾厅消费降级 2积分只换来一碗面

海珠湖硫华菊花海

酱油入罐分装快一个月了

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火炬传递,心情很激动

小组赛侥幸拿了个小组第一,下午开始进入淘

天晴,晒蛋咯~

喂鱼喂鸭躺平~美景先放一边

当园博会与全运会遇上了~花城看花

听到的情况,有些心酸

醉美花城,邀您共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