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喜欢告诉别人我的家乡,这是个山清水秀的穷乡僻壤。渐渐长大,发现有一样东西叫乡情,虽然每次回去乡里扯着嗓子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而回广州的行李里面总是塞满各家给我的土特产:番薯,土鸡,大芥菜,腐竹,竹笋,米......我妈说我小时候总是在村里各家蹭饭吃,在孩子们的嫉妒中津津有味的啃着鸡腿回来。春天的广宁是最漂亮的,竹子之乡名副其实,沿路一丛丛翠竹,映在水田里,很有诗意。山爬了一座又一座才到我们潭布镇,小时候坐大巴是个噩梦,现在如果不堵车2小时可以到家。春季满山是野花,野菜,对城里的孩子来说真是漂亮。田间布满艾草,没有人去摘村里的年轻人都到佛山,顺德,广州打工安家,于是这里还保持着十几二十年前的模样。
春季时常下雨,淅淅沥沥打在瓦片是,很好听。雨天去扫墓一点也不好玩,山上没有路,往往回来满身泥巴。春季的尖货非纹笋莫属,只有清明前后才有,鲜嫩无渣。去壳之后切片,飞水,浸泡,然后用蒜头豆豉鸡油焖,美味之极。当然,焖鸡焖鹅也是不错。
家养的土鸡基本养足一年,待宰杀的时候有的已经有6,7斤。非常肥美,肉质弹牙,在传统的灶上清蒸,或者做成豉油鸡,别有一番风味。清明前后多人杀猪,新鲜猪杂大量上市,一般家里会做猪杂粥或者爆炒。到饭店也可以尝尝猪杂窝仔粉。窝仔粉是何物?就是把米浆倒在竹编上蒸熟的粉,形状有点像陈村粉。口感爽滑多了去!
每逢节日家家户户会做粽子,对,就是你们最喜欢的裹蒸粽。漫山遍野的粽叶,摘下飞水,晾干,晒干,散发着源自天然的香气。粽子里面的馅儿不像城里那么丰富,通常是绿豆,眉豆,花生,肥肉。用柴火煮上一天,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手工米粉也是我最喜欢买的,回家用水泡半天才可以煮,煮好飞水,口感更好。米香很浓郁。清明前后的烤猪不得不试,脆得薯片一样的皮,加特殊的香料提前腌了一天,有一股浓郁系香气。
这里还有不得不试的云吞,个头比广州的小,土猪肉做的非常爽口。跟老板说打包,带回广州没问题。还有枸杞粥,酸菜焖鹅,自家腌的咸菜(芥菜),都是舌尖上的美食。。。且不说煮不烂的山水腐竹,还有甜到心的番薯干。先介绍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