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错误?你确定你是认真的?
13782家有小学生
有个朋友说,当你对孩子发怒的时候,就证明你输了。
事实上,我真的在上一年级输过无数次。有时候因为她无法理解我的讲解,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让她明白;有时候是她一次又一次犯同样的错误,让我心焦火燎;有的时候,是因为我自己心绪不宁,而她状态不佳,我发火有些莫名其妙。
我还记得她那时候的眼神,就像小兔子一样,眼神飘忽,畏畏缩缩。甚至,当我有时候无意识动一下,她都会吓得身体一颤。我是愧疚的,我希望做一个好妈妈,可是跳不出情绪的魔咒。我内心里明白这些错误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孩子必须经过的坑,可是内心又不由自主地被“别人家孩子”的样板勾引着,无所适从。
“面子”就是加载在中国人头脑内存里永远不会退出的程序,时不时指引我们的行为。不过,我还是一遍一遍告诉自己,别人家的孩子始终不是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比孩子舒心的笑颜和自尊自爱的行动更能打动母亲的心呢?
因为一道错题,我要发怒,从语言上和行为上让她感到来自亲人的蔑视和打压,真的好么?幼小的孩子需要的难道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精心呵护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
错误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把错误当成病毒一样避之唯恐不及?看看现在的创业者,谁不是从一个又一个的坑里爬起来,才拥有登顶高山的入场券?就算是那些被我们当成教科书的成功人士,有谁又不是从失败里找到成功的钥匙?往小里说,我们手机里的app难道不需要时不时升级,修复bug吗?不能错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要回溯起来,还是应试教育的毒,家长老师都中毒已深,所以才用一个个红圈,一个叉叉来证明自己的权威。
昨天,噜噜姐做题的时候突然很紧张,“错了怎么办?”她嘟哝着。
“错了就错吧,噜噜,错是好事。不错,你怎么知道你这里知识点有问题?”
“可是,真的错了。”她的一张肉脸真诚地看着我。
“那就订正,找到不错的办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想说的是,有时候,我们家长把做题的目的和做题的过程本末倒置了。
做题不是为了不错题,而是在训练孩子的思维方法,或者学习态度。有了这些方法和态度,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跑得更远,更持久。
包容错误,是在呵护孩子那颗向学的初心。
成长,是螺旋式的过程,我们家长要做的,是陪伴,呵护,静待花开。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