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带娃的公婆,应该如何应对
29515162情感.婚姻.家庭
网友热评:
shen_easy:我是这样认为的,儿子孝顺自己父母是应该的,因为毕竟是父母生养他,他作为儿子也必须报以养恩;正常情况下,媳妇也应该孝顺公婆,但如果公婆只是视媳妇为生育工具且即使有空也不帮忙经济很一般的年轻一代,或者逛街旅游跑得快,一回家带孩子就腰酸背痛腿抽筋的话,我觉得如果公婆年老需要照顾时,媳妇不愿意的话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假意孝顺,因为媳妇最艰难、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公婆没有没有伸出援手,但也不能阻止老公尽孝,因为毕竟那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爱管谁管谁去!很多人会道德绑架说,公婆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那行,等他们老去的时候不要来找我,我照顾他们也是情分,不照顾也是本分。很多东西都是有因有果的,媳妇需要你,而你来帮忙,其实不是帮媳妇,而是帮你自己的晚年铺好路。
nays:为什么非得让家公家婆出来省城帮忙带呢?既然他们同意送回家乡带,你朋友觉得压力大就送回去给老人带罗。为什么要让步的一定是老人家,而不能是你闺蜜呢???现阶段压力大就先送回去,想孩子就自己累点多跑几趟,过两年条件好转再接出来,不就啥问题都解决了吗?
2018/07/03
精选回帖

我们小区确实很多全职妈妈,人家老公能挣。你闺蜜老公挣得不多,那也不能要求岳父岳母带呀,哪有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带这样说的,带一个孩子都够累了。他要要求也只能要求自己的父母。我家老人也不愿意来广州,不适应这里的天气,前两年都是请他家农村亲戚带,上幼儿园了两边老人轮流过来照看下。
2018/07/05回复

其实感觉这些都不是问题咯,我们当年没人帮我们看孩子也这个问题挣扎过,只能找份可以兼顾家庭的工作虽然工资低,实在不行小的时候就自己带,民办幼儿园最小是1岁八个月就收,只能早点送去幼儿园!为什么你闺蜜自己的父母不带不埋怨,那只是你的外父外母而已,说句不好听的,到时外父外母的养老问题是不是也包了?只能说这个人有点自私,自己的父母怎么样都可以,人家的父母有点不顺他的意就这问题那问题的
2018/07/05回复

这是目前大多数家庭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我们仔细想一下,身边很多类似的案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全职宝妈,在家带孩子,没有自己的事业,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经济不独立,生活压力大,家庭地位低,长期如此会导致生活没有自信,再就是易产生家庭矛盾。而且即使是爷爷奶奶带,教育理念相差大,带出来的孩子多半不会按自己设想的轨迹成长。随着孩子成长,爷爷奶奶和自己的辅导能力很难跟上,这样不只是家庭矛盾,还将影响孩子的未来的教育和发展。
2018/07/05回复

我是这样认为的,儿子孝顺自己父母是应该的,因为毕竟是父母生养他,他作为儿子也必须报以养恩;正常情况下,媳妇也应该孝顺公婆,但如果公婆只是视媳妇为生育工具且即使有空也不帮忙经济很一般的年轻一代,或者逛街旅游跑得快,一回家带孩子就腰酸背痛腿抽筋的话,我觉得如果公婆年老需要照顾时,媳妇不愿意的话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假意孝顺,因为媳妇最艰难、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公婆没有没有伸出援手,但也不能阻止老公尽孝,因为毕竟那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爱管谁管谁去!很多人会道德绑架说,公婆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那行,等他们老去的时候不要来找我,我照顾他们也是情分,不照顾也是本分。很多东西都是有因有果的,媳妇需要你,而你来帮忙,其实不是帮媳妇,而是帮你自己的晚年铺好路
2018/07/09回复
全部回帖

还有一点,闺蜜她老公弟弟的孩子公婆也不带,也就是说两个儿子的孩子都不带,理由都是在大城市水土不服。但是由于她全职,老公一个人养家,压力巨大,想让岳父岳母搭把手,岳父岳母要带自己孙子,加上看不惯他爸妈不肯带娃,所以也不肯带。因此她老公就和岳父岳母闹翻了,理由是平时有事找女婿多过找儿子,带孩子就不愿意了
2018/07/03回复

goldengirl0623:
你闺蜜已经全职在家带娃了, 买菜什么多用送上门的APP.两边爸妈都不肯来, 自己就咬牙努力点一个人带娃, 广州很多家庭都这样
查看原文现在的问题是经济压力日益严重,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之后的开销更大,所以想出来工作,公婆一直还在问他们要钱买这买那或者红白喜事让他们出份子钱,但是她老公愚孝,宁可自己死扛,也不肯要求公婆过来带孩子
2018/07/03回复

冰冰小乖乖: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没有必须要帮忙带小孩的道理,愿意帮忙应该感恩,实在不愿带也不能埋怨。
查看原文那按这个逻辑,如果因为经济压力,无力承担养老,又该如何
2018/07/03回复

冰冰小乖乖: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没有必须要帮忙带小孩的道理,愿意帮忙应该感恩,实在不愿带也不能埋怨。
查看原文比如,公婆伸手要钱盖房子,买电器是否应该给?如果不给是否也是理所当然?
2018/07/03回复

确实,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责任和义务帮忙带孩子,但中国现实的情况是光靠男人一个人能养家的并不多,在子女最困难时期如果都不肯帮忙,那按这个逻辑,其实子女也可以只承担在其丧失劳动力之后的赡养义务,至于赡养义务之外的精力和财力支出也不是一定必要的,按某些说法逻辑,子女赡养义务之外的付出对于父母而言,没有是正常的,有就应该感恩?
2018/07/03回复

jie2018:
这事也这真不好说。中国这趋势是都希望老人帮忙带带孩子,但不给带也不能逼着帮忙带。挺纠结……有些家庭的老人抢着带孙,有些不愿带。所以我觉得现在结婚前就得考虑这事,自己带不了生一个就可以了,就甭要二胎,要不这种事就会一直循环下去。愁的还是自己!
查看原文确实,现在的现实情况就是全职主妇家庭经济压力太大,没几个家庭能一个人赚钱养家。而且在农村父母看来,儿子养老天经地义,所以问儿子要钱也没有任何不妥。而且听闺蜜说,公婆三天两头打电话,血糖高了打电话,农村谁家办红白喜事打电话让交份子钱,公婆两人吵架了也打电话诉苦等等,而且每次都是响一声然后让她老公再打回去,一打没半小时不会结束。闺蜜现在还没买上房子,孩子户口也没落在广州,一直在办积分入户,其实她一直想出来工作的原因就想买房,以后孩子上学能解决,跟公婆委婉的提过,但是公婆说,那就回农村上学呗,买房给自己压力太大不好,你看我两个儿子都在农村读书不也考了大学。
2018/07/03回复

幸福签:
你闺蜜的老公也是好笑,就因为岳父岳母不帮忙反面了,也不想想人家把女儿养那么大嫁给你
查看原文她老公理由是岳父岳母在这边帮弟弟带孩子,但是生病之类的事情经常找女儿女婿帮忙,想着带弟弟的孩子一个也是带,再多带一个也没什么,但是农村传统观念认为都是奶奶带孙,现在爷爷奶奶闲在家养老,凭什么让外公外婆带
2018/07/03回复

幸福签:
你闺蜜的老公也是好笑,就因为岳父岳母不帮忙反面了,也不想想人家把女儿养那么大嫁给你
查看原文她老公还好,最奇葩的是她公婆的观念,有一次他公公帮一个亲戚跟他们借钱,她不愿意,公公直接在电话里说,找你们借点钱怎么了?人不能只认钱,要讲感情
2018/07/03回复

carrie_young:
我看到的点是未够50岁就不干活,等着下一辈人赡养,这一家人穷都是有原因的
查看原文确实,听闺蜜说,公婆的依赖心理非常严重,不肯打工的原因是受不得气,打工容易受气,一受气就生病,而且一有头痛啊,不舒服啊,某一次血糖高就给两个儿子打电话问怎么办
2018/07/04回复

peachcow:
你闺蜜一开始就错了,这样懒的公婆是一辈子的负担 就不应该找这样的家庭
查看原文当年她比较单纯,觉得男友对她好就行了,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没有把经济条件看得重,虽然都是农村出来,但她家庭条件比较好,因为她父母早早在县城里做了点小生意,所以她结婚前都没有去过男友家,直到谈婚论嫁才见过一次,一次不足以让她对公婆有充分的认识,一直到后来才慢慢知道了这些事情
2018/07/05回复

敏敏的小猫:
首先楼主闺蜜是不是公婆帮忙带娃她就出来工作减轻家庭负担?或者和家婆商量每个月给她1000元等于零花钱,让她出来帮忙照看一下孩子,不过很多老人不愿意带孩子其实就是怕会和媳妇有矛盾,毕竟两代人带孩子方式不一样,看见老人家带的不好又心里不舒服。
查看原文而且现在不是钱的问题,是她公婆觉得在城市里水土不服,其实要说给钱,他们断断续续买电器,盖房子还是给了不少钱
2018/07/05回复

Cui唲:
你闺蜜老公的弟弟呢?要出钱一起出,要养父母一起养
查看原文大儿子刚毕业公婆就回老家了,小儿子学费是助学贷款,生活费是大儿子资助的,公婆说无力承担。小儿子刚工作几年,还了助学贷款和哥哥提供的生活费,又刚结婚生了孩子,压力也不小,每年也会给父母一些钱,但是因为早期农村盖房的时候,小儿子还没毕业,所以基本上是大儿子承担了大头
2018/07/05回复

shen_easy:
我是这样认为的,儿子孝顺自己父母是应该的,因为毕竟是父母生养他,他作为儿子也必须报以养恩;正常情况下,媳妇也应该孝顺公婆,但如果公婆只是视媳妇为生育工具且即使有空也不帮忙经济很一般的年轻一代,或者逛街旅游跑得快,一回家带孩子就腰酸背痛腿抽筋的话,我觉得如果公婆年老需要照顾时,媳妇不愿意的话也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假意孝顺,因为媳妇最艰难、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公婆没有没有伸出援手,但也不能阻止老公尽孝,因为毕竟那是生他养他的父母,他爱管谁管谁去!很多人会道德绑架说,公婆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那行,等他们老去的时候不要来找我,我照顾他们也是情分,不照顾也是本分。很多东西都是有因有果的,媳妇需要你,而你来帮忙,其实不是帮媳妇,而是帮你自己的晚年铺好路
查看原文一个家庭之所以被称为家庭时间因为大家都把家庭当成一个整体,如果将来媳妇不管公婆,估计肯定有一堆中国式好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唉,不管你婆婆当年做得有些不对,但毕竟是你婆婆,她现在生病了,终究是一家人,不要太计较了
2018/07/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