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声的几种情况
连续而短促的哭泣
这种哭的特点是:哭声低,声音短促,频率很快,连续而又带着紧迫的感觉,好像是喘不过气来一样,表情痛苦,四肢挣扎。
一旦看到宝宝这个样子哭,说明宝宝缺氧了,父母应该及时解开宝宝的衣领,裤带等束缚宝宝的东西,并垫高宝宝肩部,让头部略向后仰,颈部伸直,并且不要紧抱宝宝。
“呜呜呜”的哭泣
这种哭声略为微弱,鼻音低垂,不带有情绪和诉求,像是在哭又像是随意地发出“哼哼”的声音,简言之就是低声哭泣。
父母们要知道了,这是疾病严重的信号!宝宝病得严重,又或者是疾病加重,让宝宝没力气大哭了。要是宝宝正处在发烧、腹泻、皮疹等疾病中,父母就要赶紧送医了。
抓耳挠腮地哭
宝宝表现为哭闹不安,特别是晚上的时候特别常见,抓耳挠腮,来回摆动头部,又不敢大声哭。
若有脓性分泌物从耳中流出,那多半是急性中耳炎了。也可能是外耳道疖肿或外耳道异物,父母需注意观察宝宝的耳朵状况。
阵发性剧哭
宝宝哭的时候是一阵一阵的,间隔长短不一,哭泣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伴有躁动不安,双腿屈伸的情况。
大概哭泣2-3分钟就会恢复正常,但精神萎靡不振,间隔大约10-15分钟又会再次哭起来。由于不哭的时候宝宝表现正常,父母就忽略宝宝可能是生病了。
要是宝宝阵发性剧哭的时候满床打滚,面色发白,哭声凄厉,并且拒绝任何人触摸宝宝腹部,要是强行触摸,宝宝会惊恐万分,这很可能是胆道蛔虫或是肠套叠。
如果哭闹不剧烈,忽轻忽重,时缓时急,没有规律和节奏,又喜欢让别人揉肚子,很可能是肠道蛔虫或是消化不良。
小鸭叫一样的啼哭
宝宝像小鸭子一样叫唤,同时出现颈部强直的状态,要考虑宝宝是否有咽后壁脓肿的情况,并且要正确区分声音嘶哑和小鸭叫。
声音嘶哑是感冒等造成的咽喉炎,导致喉咙发干。而咽后壁脓肿是十分危险的,一旦脓肿溃破,脓汁可堵塞宝宝呼吸道危及生命。因此,出现小鸭叫应及时就医。
在宝宝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格外细心,注意观察宝宝的细微动作,多了解一些育儿知识,让宝宝的哭声成为辨别病症的指路明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