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吕女士去年6月为自己和女儿买了信诚人寿保险公司的投资连结保险及其附加险,今年保单周年日前,吕女士续缴保费及作相关变更时,发生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最终导致吕女士对这家公司彻底失去了信任。这些事件大致包括:
1.吕女士在今年5月30日按保险合同要求向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递交了自己和女儿的保险变更申请和保险合同后,于6月2日就收到了该公司同意吕女士所做的账户部分提取申请的回复。公司承诺,最迟12个工作日之后款额会打到吕女士的银行账户上。吕女士知道,这是信诚公司的一贯承诺,去年买保险时,他们也是这样承诺的。然而,直到7月19日,吕女士也没有收到这笔款项。
2.更让吕女士搞不明白的是,同时递交的女儿的保单及变更申请,如石沉大海般没了消息,几经打探,才知道原来是公司提出吕女士女儿的保险不是保单所载明的保险险种。吕女士在保单上明明写着“附加投资连结保险”,可公司的档案里却是“三联宝B款”。吕女士被搞糊涂了:“三联宝B款”是信诚公司在去年10月才向社会推出的,而自己在去年6月怎么就能买到4个月以后才出生的产品呢?
3.公司承认这些都是公司的错误,并声明这是极为少见的失误。但吕女士却联想到就在本月初,她的一位朋友,也是购买了信诚公司的投资连结保险,在今年2月保单周年日时作了部分现金提取,公司也是信誓旦旦地说12个工作日后款额到账。那位朋友春节后全家去了国外。但他们无法查到这笔到款,直到今年7月,朋友回国,银行依然查不到这笔款额。待找到信诚公司,公司先是不承认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最后在事实面前终于承认这是他们的失误。也是同样的道歉,同样的声称这是极为少见的失误。
吕女士对记者说,她能原谅一个人、一个组织发生一些工作上的失误,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犯错误?但她不明白的是这家号称是最值得信赖、服务最好且历史悠久的公司,怎么有那么多的“极为少见的失误”?
吕女士实在无法忍受公司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对自己的失误不作任何解释的行为了。7月20日,吕女士再次向公司进行质问,并声言要将此事公开。奇怪的是吕女士所作的“部分提取”款项在当天下午就到账了。公司解释这不是因为吕女士的查问,而是应该到账了。吕女士又搞不懂了:同时为女儿办的那笔同样款项,为什么至今还没到账?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追问?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石杰女士无言以对。
吕女士说:如果保险公司这么拿客户开玩笑,谁还敢把钱和一生的保障交给它们?
4.吕女士说,她不是不给信诚公司修正错误的机会。7月24日,她接受了公司客户服务部经理的道歉,公司也把女儿的保险做了退保处理。但吕女士要求把自己的那份保险也退掉,客服经理表示得向领导请示。吕女士要求公司在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不要从她的账户上划走保费,客服经理当即答应了吕女士的要求。然而,几天后,吕女士到银行查看女儿的退保款额是否到账时却发现,公司不仅划走了自己的保费,而且划走了刚被退保的女儿的保险费。
吕女士对信诚公司的言而无信已经不觉得奇怪了,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不存在的保险,怎么能划入保费呢?难道信诚公司太缺钱了?
现在,吕女士已经对信诚人寿保险公司彻底失去了信任,只要求它们无条件退还自己的全部保险费。
新闻报道就先作到这里。新闻者,贵在真实、客观。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的最基本原则。否则,仅凭一纸合同,客户凭什么把一辈子托付给你?然而,恰恰就在这个基本原则问题上,信诚人寿保险公司却屡屡表现得不够诚信,作为客户,谁还会相信它们业务员天花乱坠的演绎?现在,吕女士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信诚公司一副反正钱到了我兜里,有本事、有时间、有精力,你就告去吧的嘴脸。
难怪有人说:可不能把诚信倒过来呀!
[ 本帖最后由 yspa 于 2009-1-5 08:2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