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加恒心,不要太着急
2岁的女儿进入叛逆期,做家长该如何教导?
204413谈天说地
2007/05/28
全部回帖
2007/05/28回复

每次搞完破坏一看见我们生气小家伙笑得很开心,鬼马得很,所以有时我们故意装做不理她,看见我们没反应她就不继续了,但有些时候不及时制止又不行,家里的纸巾盒经常给她抽得满地都是,还拿茶叶喂金鱼,搞的满鱼缸都是茶叶........................
2007/05/28回复

把握二歲的叛逆~分享給目前處於二歲叛逆期的亨
講不盡亨的優點
ex:禮讓弟弟、妹妹、貼心ㄉ愛跟阿姨抱抱、指正地上有不乾淨的米粒(亨~這是你剛才吃飯掉下來ㄉ)
這都是讓阿姨們很有成就感的部份
不過最近發現亨的一些叛逆行為
甚為苦惱
因教養要根據每位寶貝的氣質而定
跟秋如阿姨討論了許久
我們決定採用趙老師的教養方式
一同來跟亨溝通
也藉由這篇文章
分享給即將或曾經歷過terrible two的家長們
把握2歲的叛逆
與其把二歲孩子各種「叛逆」的行徑看作是對長輩權威的挑戰,不如視之為雕塑孩子人格行為的黃金時期。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二歲的孩子,就會以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各種狀況。
--------------------------------------------------------------------------------
有人以「terrible two」來形容二歲的孩子;研究兒童心理的學者也提出,二歲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許多家長更是正在或曾經苦惱該如何面對二歲孩子的左一句「不要」,右一句「不要」。而我,就是正在「奮戰」中的一員。
那天,晚餐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我提醒正在試圖打開抽屜拿餐具出來玩的女兒,那不是玩具,而且也該就定位準備用餐了,可是,女兒對我的提醒毫不在意,依舊進行著她的動作。於是,外子和我很有默契的把最後一道菜端出廚房,同時,順手把燈關掉。
女兒可能沒有料到我們會將她一個人留在已經熄燈的廚房裡,開始放聲大哭。可是因為已經提醒過她了,所以我和外子決定不理會她,繼續我們的晚餐。
大約十多分鐘後,女兒終於了解她的哭聲起不了任何作用,沒有人會「屈服」在她的哭聲之下,於是停止哭泣,走到我的身邊,輕聲的說:「媽咪,抱抱。」我抱了一下她,問她:「要吃飯了嗎?」她點點頭。就這樣,一場「角力戰」圓滿落幕了。
類似的事件,大約從女兒一歲半以後就經常發生。我認為,與其把二歲孩子各種「叛逆」的行徑看作是對長輩權威的挑戰,不如視之為雕塑孩子人格行為的黃金時期。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二歲的孩子,就會以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各種狀況。
大部分的時候,我和外子都會以堅持的態度及行為來面對孩子,但是有時候,很確定孩子只是想撒嬌時,我們就會順著孩子。例如,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卻賴著要我餵她。因為知道孩子只是想感受被呵護疼愛的溫暖,所以我還是會捧起她的餐具,一口一口的餵她。但是,如果碗裡頭還有些許飯粒,她就想離開座位,我就絕對會堅持要她吃完。
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部分的父母都明白一定要堅持到底,但是,許多時候最後都還是屈服了,只因為孩子哭得實在是太大聲或太久了,為了怕引起鄰居的抗議或異樣的眼光,只好退一步。其實我建議有這樣疑慮的父母,如果您認為您的堅持是對的,那就堅持下去,只要向前來關心的鄰居好言解釋一下,並請他們多多忍耐,我想,有智慧的鄰居還是會諒解的。而且一般說來,當孩子知道眼淚哭聲不是讓父母就範的武器之後,他就不會再拿驚天動地的哭聲來要求父母了。
就像為了要捏出完美的陶土,藝術家要不斷的修飾手中未成型的作品一樣,父母希望孩子的行為舉止有什麼樣的表現,也要一次又一次的以智慧、理性、耐心來調整孩子的行為及想法。二歲的孩子,正值學習黃金期的孩子,我對孩子們充滿希望與信心。
講不盡亨的優點
ex:禮讓弟弟、妹妹、貼心ㄉ愛跟阿姨抱抱、指正地上有不乾淨的米粒(亨~這是你剛才吃飯掉下來ㄉ)
這都是讓阿姨們很有成就感的部份
不過最近發現亨的一些叛逆行為
甚為苦惱
因教養要根據每位寶貝的氣質而定
跟秋如阿姨討論了許久
我們決定採用趙老師的教養方式
一同來跟亨溝通
也藉由這篇文章
分享給即將或曾經歷過terrible two的家長們
把握2歲的叛逆
與其把二歲孩子各種「叛逆」的行徑看作是對長輩權威的挑戰,不如視之為雕塑孩子人格行為的黃金時期。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二歲的孩子,就會以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各種狀況。
--------------------------------------------------------------------------------
有人以「terrible two」來形容二歲的孩子;研究兒童心理的學者也提出,二歲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許多家長更是正在或曾經苦惱該如何面對二歲孩子的左一句「不要」,右一句「不要」。而我,就是正在「奮戰」中的一員。
那天,晚餐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我提醒正在試圖打開抽屜拿餐具出來玩的女兒,那不是玩具,而且也該就定位準備用餐了,可是,女兒對我的提醒毫不在意,依舊進行著她的動作。於是,外子和我很有默契的把最後一道菜端出廚房,同時,順手把燈關掉。
女兒可能沒有料到我們會將她一個人留在已經熄燈的廚房裡,開始放聲大哭。可是因為已經提醒過她了,所以我和外子決定不理會她,繼續我們的晚餐。
大約十多分鐘後,女兒終於了解她的哭聲起不了任何作用,沒有人會「屈服」在她的哭聲之下,於是停止哭泣,走到我的身邊,輕聲的說:「媽咪,抱抱。」我抱了一下她,問她:「要吃飯了嗎?」她點點頭。就這樣,一場「角力戰」圓滿落幕了。
類似的事件,大約從女兒一歲半以後就經常發生。我認為,與其把二歲孩子各種「叛逆」的行徑看作是對長輩權威的挑戰,不如視之為雕塑孩子人格行為的黃金時期。以更樂觀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二歲的孩子,就會以更理性、更有智慧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各種狀況。
大部分的時候,我和外子都會以堅持的態度及行為來面對孩子,但是有時候,很確定孩子只是想撒嬌時,我們就會順著孩子。例如,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卻賴著要我餵她。因為知道孩子只是想感受被呵護疼愛的溫暖,所以我還是會捧起她的餐具,一口一口的餵她。但是,如果碗裡頭還有些許飯粒,她就想離開座位,我就絕對會堅持要她吃完。
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部分的父母都明白一定要堅持到底,但是,許多時候最後都還是屈服了,只因為孩子哭得實在是太大聲或太久了,為了怕引起鄰居的抗議或異樣的眼光,只好退一步。其實我建議有這樣疑慮的父母,如果您認為您的堅持是對的,那就堅持下去,只要向前來關心的鄰居好言解釋一下,並請他們多多忍耐,我想,有智慧的鄰居還是會諒解的。而且一般說來,當孩子知道眼淚哭聲不是讓父母就範的武器之後,他就不會再拿驚天動地的哭聲來要求父母了。
就像為了要捏出完美的陶土,藝術家要不斷的修飾手中未成型的作品一樣,父母希望孩子的行為舉止有什麼樣的表現,也要一次又一次的以智慧、理性、耐心來調整孩子的行為及想法。二歲的孩子,正值學習黃金期的孩子,我對孩子們充滿希望與信心。
2008/11/27回复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
我们小时候多好,
羡慕我们的爸妈
我们小时候多好,
羡慕我们的爸妈
2008/11/27回复
都是这样的,有时候凶他 他还和你笑 不过我觉得如果捣乱之类的 就不要过分管他 除非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打人 什么的 就狠恨打**记住的。其他的就靠讲道理了,这么大的宝宝是可以讲的通了
2008/11/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