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陪着你慢慢长大。第一部 带着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

800115谈天说地



这么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总要写点什么纪念一下岁月,还好我们平时没事就做点笔记,有很多素材。但是保护小孩的隐私很重要,经过的事对我们来说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看的人还印象深刻,文字描写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切片,不可能代替活活生的生活的。

我想我对儿童的现象观察,或许会对他人有所启发,所以写下来是有意义的,但是为了预防文字对小孩今后成长的干扰,经过考虑,决定以文学性的手法来写作。

预计写作内容如下,但是按过往经验,或许虎头蛇尾了,毕竟还有工作要做。

第一部,从游学中国到走遍广州的故事。

第二部,儿童的创造力实验

第三部,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故事

第四部,与你对话,我的孩子

第五部,小学前的儿童现象故事(近七百篇)

儿童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向儿童学习。这么多年,我想有三个关键字,互相陪伴,共同经历,一起成长。

我们不知道儿童未来长大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方法对将来是否有用,我们只是用心去尽一点义务和责任。
2016/04/26
全部回帖
留印等着看。。。。
2016/04/26回复
晨小其晨小其板凳
我觉得你每一章节定一个发表的时间期限会比较有动力写下去~~~~~
2016/04/26回复

第一部   带着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

         -------走游学中国到走遍广州

第一篇  带着孩子游学中国


跟着课本去旅行   

木瓜爸爸带着小乖和乖妈,一家三口去了一次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由于在拉萨给全班同学寄了明信片,回来后有一阵子常被人提起,说这么小小年纪就到了珠峰,真的很不错,小乖听着有点得意。我们提醒说,都过去式了,别人夸也不要骄傲,不就是转了转吗?人人都可以的。之后,小在路上碰到别的同学的家长提起时,就一副茫然不知道的样子。


有了自由行去珠峰的经验,小乖妈妈对木瓜爸爸充满了信心,就商量着如何带小孩在假期里多去一些地方开阔视野。

乖妈妈说:听一些家长说,小孩上了初中,功课紧,就很难有机会出去了,趁着现在小学,要多出去一下。

木瓜爸爸说:小孩是要多带出去,但是小孩也不能玩野了,要把学习和旅行相结合,跟着课本去旅行,我们要用有限的时间,带着小孩结合将要学到的课本知识去旅行。

乖妈妈说:这个主意好。

木瓜爸爸说:所以我们要分下工,我重点就是规划路线,保障路上的安全交通食宿,你要准备好故事在路上跟小孩讲讲。

乖妈妈说:这个没问题。

木瓜爸爸说:那我们分两块来做,一是在假期里面走遍中国,二是在平时周末走遍广州。

乖妈妈说:那具体怎么做呢?

木瓜爸爸说:这个我要去请教一下书虫老师,他理论水平比我高,我感觉上这样做对小孩好,但是理论上还要请教别人。

乖妈妈说:我补充一点,我们去哪里也要征求一下小孩的意见。

木瓜爸爸说:那当然,小孩不满意,那不白去了。我们还是坚持那个大原则,跟着课本去旅行,看看课本上的世界,听听故事,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做个有故事的家庭。

乖妈妈说:出去见识是主要的,要学很多东西还是很难。

木瓜爸爸说:出去主要是体验,回来再讲,我以前骑车时,边走边百度,学了不少东西,要是结合旅行的经验给小孩编本课本,这样多好。

乖妈妈说:这个工作量就大了吧,要花很多时间的。

木瓜爸爸说:边做边总结吧,我倒时请教一下书虫老师。

2016/04/26回复

书虫老师的话

木瓜爸爸到书虫老师家喝茶聊天,书虫老师家书柜里装满了书,木瓜爸爸想,自己看这么多书也没有时间,不如听听他讲讲更好,讲出来的才是精华。聊天时就说起带小孩去珠峰的事。

书虫老师说:这很好呀,从小带孩子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总是好的,小孩去珠峰大本营,这是一件别人认为很难完成的事,这对小孩将来长大后面对困难会有帮助的。

木瓜爸爸说:是呀,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时碰到困难我们就用这件事来激励一下小孩。

书虫老师说:有句话说,教科书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须躬行。从前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我们这代人很少走出去,知识全是书上得来的,视野也不开拓,现在有条件了,要多带小孩出去走走。

木瓜爸爸说:是呀,当初我第一次来广州时,算是头一次一个人跑这么远的地方,心里非常担心,心量不够大。

书虫老师说:那你现在骑过318了,骑车去过珠峰大本营了,你一个人出去有什么感受?

木瓜爸爸的思绪又回到了路上,他沉思后说:海德格尔说过一句名言,向死而生,我的感受是,生命就是一次无畏的旅行。一次未知的旅行相当于一次缩小版的人生。

书虫老师说:你看,你出去几次,对人生就有了新的理解。

木瓜爸爸说:是呀,而且还恢复了一些能力。

书虫老师说:什么能力?说来听听?

木瓜爸爸说:就是本能还有直觉力,还有感知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书虫老师说:是的,人的本能长期不用,就退化了,是不是还有一些说不出来的。

木瓜爸爸说:是的,有的感受用语言很难表达,反正就是明白了。

书虫老师说:是的,能用语言表达的毕竟有限,所以我建议你今后带小孩出去最好有个规划,行有所见,行有所闻,行有所学,行有所思,行有所得。对了,我想最好是跟着课本去旅行?

木瓜爸爸说:跟着课本去旅行?

书虫老师说:对呀,知识有空间和时间的属性,写在书本上的时候,就去掉了空间属性,你想想,儿童时代,我们从书上学到知识是不是大部分发生在某个地点上的。比如诗歌,比如历史故事,比如。。。。

木瓜爸爸说:对,我当年骑车出去时,就很有感觉,到了武候祠,就想起了出师表,到了泸定,就想起了大渡桥横铁锁寒,然后突然想起了长征的路线,也想起了李白了蜀道难的诗,一路上边走边用手机查资料,发现很多学过的知识都串起来了。

书虫老师说:是呀,这叫身体亲历学习,身临其境才印象深刻。而且同一地点会叠加着不同时间的不同知识,可以帮助联想回忆。

木瓜爸爸说:是的,每个地方都有饮食、地理、经济、气候、民俗等知识,而且一旦去过了,就很难忘记。

书虫老师说:你想想,这么多年过后,我们对大学时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木瓜爸爸说:和同学一起旅行。

书虫老师说:是呀,孔子当年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是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一路走一路学习的。古人说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地万物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大自然无时不在启发我们。

木瓜爸爸说:这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虫老师说:是呀,其实近代也有一个中国人,他是人类历史上徒步骑车环游地球第一人。

木瓜爸爸很吃惊,说:等等,你说第一次徒步骑车环球的是中国人?

书虫老师说:是呀,有问题吗?

木瓜爸爸说:我还一直以为是西方人呢

书虫老师笑着说:所以说不读书不明理呀,我以前也以为是外国人,一查资料,才发现做成这样伟大的事情的原来是中国人。

木瓜爸爸说:他叫什么名字

书虫老师说:他叫潘德明。他有句名言:“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要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

木瓜爸爸说:说的真好,鼓掌。

书虫老师说:那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木瓜爸爸说:我想环球但我们家没这个条件,现在小孩大了点,既然珠峰大本营也能去,要不就带孩子走遍中国。

书虫老师说:为什么一定要走遍中国呢?你算下你有这么多时间吗?

木瓜爸爸说:也对,每年也就寒暑假有一点点时间,而且小孩妈每次假期也就十天左右,十天能带小孩去什么地方呢?

书虫老师说:你仔细想想,你都可以一个人去珠峰了,设计小孩游学路线还有什么难的呢?把握住一点,每个路线都要有个学习主题。

木瓜爸爸说:好的,我回去再想想,对了,这样带小孩出去还有什么意义?

书虫老师说:意义多了,要不我给你开个书单。

木瓜爸爸说:我就是不想看太多书呀。

书虫老师说:以后有机会说吧,说道理容易犯困,送你六个字,做中学,行中知,你先设计一下带小孩游学的计划吧。

木瓜爸爸说:好吧,回去研究一下。

2016/04/29回复

木瓜爸爸的游学规划

     木瓜爸爸回到家,想想自己最熟悉的还是骑行线路,于是打开几个骑行网站,开始研究别人的线路,象骑行新藏线的路线,一直想骑,但是没时间,但是好象和小孩课本结合点不太多,想想就算了,又研究了一下骑行丝绸之路的路线,读了别的车友的攻略,发现这条线路学习内容很多,一条丝绸之路,将从小学过的知识全串起来了,原来散落在课本上的,散落在文学历史读物中的文化知识故事,很多都可以用这条线串起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青海长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那盛唐时的边塞诗,一首首想起来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朝强大的兵马历历在目;那孤身万里,印度取经的驴友祖师爷玄奘大师的背影似乎也清晰起来了。

     小孩的教育问题比自己重要,木瓜爸爸突然就下了决心,不再骑长途了,把时间留给老婆孩子,小孩也大了,既然自己有了独自浪迹天涯的能力,就带小孩到处看看这个世界吧.既然不能骑行丝绸之路,就坐火车去周游体验一下也好,课本上的很多知识都写在这条路上,那全家就一起去学习吧。

    坐火车旅行这思路一打开,木瓜爸爸对着各条火车线路和高铁图,马上又想到了一系列带孩子走遍中国的自由行路线。

    自由行的方式比较适合有经验的驴友,但是要提前做好预案,钱不一定会省多少,但是可以有探索世界的快乐。

    第一种方式是,周末带孩子坐高铁一日游学:

    坐高铁或火车时间在三小时就可以一日来回,比如早上带小孩坐高铁从广州到长沙,参观橘子洲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书院博物馆等,了解中国的教育,傍晚再坐高铁回。这一天时间安排好足够了。

    再看高铁线路,广州到衡山,广州到桂林,很多地方都可以一天来回。

    第二种方式是,周末带孩子坐高铁二日游学;

    坐高铁或火车要三个小时以上的,就用两天时间,比如广州坐高铁到南昌九江两日  了解滕王阁,八一起义等课本上的故事。从广州坐火车到赣州,再到吉安两日,参观宋代古城墙,郁孤台,参观文天祥纪念馆等,学习课本上的知识。

    第三种方式是,五日到十日左右长假游学

    这种游学方式是一站站借助火车来跳转,可以在很少的时间内去很多地方,目标就是中国的大部分的省会城市都去过。

    自从小孩坐火车去了一次拉萨后,就说特别爱坐火车,木瓜爸爸也觉得坐火车旅行好,一是安全,二是舒服,三是省钱,木瓜爸爸分析着每条铁路线,想了不少路线,可以将中国串起来走一遍。

   比如重走丝绸之路,坐火车从西安到乌鲁木齐,西安到周边的省会城市一般都在12小时火车车程内,睡一晚就到了,可以将中国西部走一遍。



比如重走圣人路,从信阳坐高铁,再一站站坐过去,去到山东济宁,可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事,将中原地带走了一遍。   比如从大连开始,坐火车可以将东北走遍,从南京开始,可以将江南走遍。把中国划成几个片区,是很有希望全部走完的。

2016/04/29回复

户外活动与儿童视力

木瓜爸爸得意洋洋的将走遍中国的线路和书虫老师分享,书虫老师摘下眼镜,看了一会,问道:这些地方你去过吗?

木瓜爸爸说:我大部分没去过。

书虫老师说:这些地方是你想去还是小孩想去?

木瓜爸爸一下愣住了,想了一下说:好象我想去的成份比较多。

书虫老师说:所以嘛,你先这样计划着,到时记得多和小孩交流,不能全部父母说了算,小孩有经验之后,要听听小孩的想法,再修改计划,不能打着小孩的旗号去旅游。
木瓜爸爸尴尬的笑了笑,说:你说的挺有道理,还是要从小孩的需要出发。

书虫老师说:那你怎么把旅行变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呢?
木瓜爸爸说:到了当地看介绍呀。

书虫老师说:这样不行,你又不是给小孩当导游,你要事先搜集好大量与线路有关的课本上可以会学习到的故事和扩展资料,到了当地给小孩串起来讲,让小孩知道知识和故事在空间上的联系,这样将来学习课文时,小孩就会想到,我去过书本上讲过的那个地方了,这个叫情境认知。
木瓜爸爸说:这么麻烦。

书虫老师说:这个也不用太刻意,因为小孩只要曾经见过,就会留下印象,你可以在游学结束后,在家里有空慢慢讲一点也可以的,人们对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的总是比较有兴趣,比较容易记住,你想一下,你从拉萨回来之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
木瓜爸爸说:有道理,去过一个地方之后,再看到和这个地方有关的资料后,一下就记住了。

书虫老师说:有个理论叫镜像神经元理论,就解释了这个问题。

木瓜爸爸说:啥神经元?

书虫老师说:这个嘛,改天再说,先喝茶。

木瓜爸爸说:你别卖关子了。

书虫老师说:这样吧,我们先从你带小孩游学的意义来说吧。

木瓜爸爸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虫老师说:不光是这个,你发现没有,现在小孩近视眼很多。

木瓜爸爸说:对呀,我小孩就近视了,现在就戴着厚厚的眼镜呢,不过医生说是弱视。

书虫老师说:小孩的眼睛没定型,弱视近视都是可以治的,有研究表明,小孩的眼睛不好主要原因是缺少户外活动,只要给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和光线刺激,眼睛就不会差。

木瓜爸爸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到西藏去了世界海拨最高的小学,我发现那里的小孩好象没有戴眼镜的。

书虫老师说:你想下,城里的小孩除了上课呆在教室,回家呆在屋里,周末还要上兴趣班,户外时间都很少,每天眼睛看的距离都不太远,这对眼睛好吗?

木瓜爸爸说:有道理。

书虫老师说:还有带小孩到户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在学校和在教室开展不了的教育活动,不同专家从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视角,比如移动学习、体验学习、自然教育、环境教育、户外教育等等,你到时注意引导小孩学习一下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就好了。

木瓜爸爸说:你意思就是生活化教育?

书虫老师说:也可以这样理解,生活就是教育嘛,小孩教育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个要靠你用心观察了,太刻意也不好,创造条件,顺其自然,小孩的学习能力很强的。

木瓜爸爸说:我明白了。

书虫老师说:前几天我和陈教授聊天,他现在做儿童教育的研究试验,他说了句他的心得,当了父母,自已有小孩之后,教育小孩其实是陪着小孩一起成长过程。

木瓜爸爸说:哈哈,的确是这样,当别人父母是要学习不少东西,以前不会的,现在也会了。

书虫老师说:我听教育现象学家专家刘教授谈过,他认为教育应当以身体教育为起点。

木瓜爸爸说:身体教育?

书虫老师说:是呀,现在更多的是知识教育为起点,身体被忽视了,你带小孩到处走走看看,身体素质也提高了,这就是身体教育的一种嘛。

木瓜爸爸说:我明白了。

书虫老师说:对了,你过些天不是回江西参加同学聚会吗?你可以自己先试下坐火车跟着课本去旅行呀。

木瓜爸爸说:是呀,我在江西长大,江西大部分地方我都没去过,是要好好看看。

书虫老师说:你以前都是骑车旅行,现在改成带小孩坐火车游学了,自己要设计一下线路,实地走走积累一下经验。

木瓜爸爸说:好的。

书虫老师说:我知道你是理科生,以前很少留意文化类的知识,你设计一下游学路线,再上网查资料研究一下,就会学到以前你没留心的很多知识,我们把这种方式叫主题探究学习,当然你再实地走走,就是混合学习了,哈哈,不谈术语了,我想起来陈教授讲过的一句话,木匠眼里全是钉子。

木瓜爸爸说:好的,我到时写个游学心得,你帮我点评一下。

2016/04/29回复

穿越江西的攻略

     木瓜爸爸以前都是骑车出游的,骑车出游最担心被人说搭车了,书虫老师提醒他,你现在不是骑车挑战,而是骑车探路,为带小孩游学积累经验的,你要把骑车挑战的经验迁移到带小孩出游上面来。这么一说木瓜爸爸释然了。

     木瓜爸爸自从骑行重走圣人路之后,感觉到人的生命有限,时间有限,单靠一路硬骑,很难到达更多的地方,了解更多的中国,而用火车加自行车的4+2模式,可以快速到达一个城市,然后用自行车深度体验一个城市,这样的效率更高,更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东西。于是回到家开始研究起江西传统文化游学的攻略了。

    前几年木瓜爸爸骑车出行就明白一个道理,按着别人的攻略骑行,不是高手,只是验证一下,真正的高手是写攻略的,这属于探索未知。百度下看,没有人写过类似的攻略,不禁有点得意。

    木瓜爸爸从小在江西长大,但是只在南昌郊区生活,那里没有什么经济条件,江西的大部分地方没有去过。读大学时,有个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同学,约了几个伴,坐火车游了几个省,只花了400元,听着很羡慕,简直是一个传奇。

    毕业这么多年来,同学间的感情这么多年来都不错,还经常来往,但是同学的家乡什么吉安,抚州,赣州等,对来讲只是一个地名,放假时同学回家的方向,从没深入去了解过同学的家乡

    这次要做攻略了,百度研究了一下江西的路线和文化在江西发生的大量知识从网络中向木瓜爸爸涌来,木瓜爸爸突然感觉有点震惊,以前学习时从没有把地理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关联起来,对江西的认知还处于比较肤浅的层次查资料时,人物、历史、文化、宗教、军事等课本上的知识一个个鲜活起来,对人杰地灵这词有了全新的感悟。

    越研究资料越觉得江西每个城市都要去一次,于是制定一个车携带自行车坐火车或汽车4+2环遍江西的线路,在同学聚会前,把同学的家乡一个个走访一次,探寻那古老而又鲜活的文化。木瓜爸爸算了一算,时间抓紧点七天应当够了。

小乖妈妈问木瓜爸爸:你这几天上网研究什么?

木瓜爸爸:我研究骑行江西的事?

小乖妈妈:你上次不是说不再骑行了吗,以陪小孩为已任吗?

木瓜爸爸:是呀,我说不骑就不骑了,但是这次是同学聚会,我打算提前几天去,路上考察一下江西,以后可以带小孩一起出去看看。

小乖妈妈:那你这还不是骑车吗?说话不算数。

木瓜爸爸: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不是骑车,我是考察,坐火车走到了一个地方,就骑车到处考察下,这样效率高点。

小乖妈妈:那你打算出去骑几天?

木瓜爸爸:七天吧。

小乖妈妈:那小孩谁带?

木瓜爸爸:那五天怎么样?

小乖妈妈:你自己看着办,你总不能把小孩一直给爷爷带吧,把老人家累坏怎么办?

木瓜爸爸:那三天怎么样?同学聚会要两天,加路上来回也要四天,我提前两天走,飞回来,在外面就呆五天,等于就多呆一天,这总行吧?

小乖妈妈:好吧。

   木瓜爸爸又犯愁了,前面订的所有订划攻略都没用了,学是学了一堆知识,但是去全部体验是不太可能了,两天同学聚,三天在路上,最多只有三天时间,如何体验一遍江西呢?  

   从骑行的经验来看,计划不如变化,路上总是会发现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木瓜爸爸心想,“这回还没有出发,计划就要变了”,所以只是粗略的订了去几个城市的穿越计划,细节不再考虑,时间一到,说走就走,一切随机应变,只要出发,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出发前,木瓜爸爸又去找书虫老师聊天。

木瓜爸爸:我过两天要穿越江西了。

书虫老师:关于江西的传统文化资料查的怎么样了。

木瓜爸爸:百度学到了关于江西的很多知识,以前真没想到呀。

书虫老师:但是过一些时间,你查过的资料还会记得多少?

木瓜爸爸:这个嘛,估计过一个月就忘记差不多了。

书虫老师:所以你要实地走走看看,边走边看边查资料边思考,这样效果好。

木瓜爸爸:对了,这次老婆只给了三天在路上。

书虫老师:三天?那你打算怎么走?

木瓜爸爸:我计划这样,第一站赣州,考察中国唯一宋代古城墙,第二站吉安,向民族英雄文天祥致敬,第三站九江,考察一下陶渊明生活过的地方。到时一路边走边发现边探索。

书虫老师:给三天也很不错了,有句古诗说,流光容易把人抛,年轻时不出去走走,现在成家立业后就很难了,你没看我天天呆在家看书吗?我还羡慕你有几天时间能出去呢。

木瓜爸爸:那也是,我和老婆说了,以后不再自己出去骑车了,这次是因为有同学聚会,所以可以多出去走几天。

书虫老师:那你准备怎么走?

木瓜爸爸:提前订好**,然后走哪算哪,不行就改签,反正现在改签**也容易。

书虫老师:这个我喜欢,你路上记得一路发图,带着我的眼睛去旅行。

木瓜爸爸:那是一定的,哈哈。

2016/04/29回复

木瓜爸爸的游学日志  辛弃疾的郁孤台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余愁,

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


出发前的准备:

   这次用412出门,对我的身高来说,车子是太小了,但是容易携带,不过骑远路实在是太累了,在路上就非常后悔,以后还是带20寸的大折叠才是王道。背包就用上了3D攻击包,带几件衣服搞定,轻装出门,没有人能看出我是从外地来骑车的。

   从广州到赣州,坐火车只要六个多小时,提前用12306买好了票,高高兴兴的赶去火车站等车,没想到火车晚点一个半小时。票价省钱却不省心,不能准时意味着很多事不能提前计划,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折起自行车推着进站时很开心,无人过问,随便进站。上了卧铺车厢,发现坐位底下的空间高度,刚好把自行车放进去,真是太棒了。边上的乘客问我是不是专业运动员,我解释,我是骑车出来旅行的,他们很纳闷,这么小的轮子也行?我心想,都把车带出来了,不行也得行。

   火车上没有空调,非常热,还好空气不是那么湿润,能承受。到赣州下了车,已经两点多了,百度了一下步行模式的地图,感觉路线挺不错,去到宋代古城墙全是环江的公路。


从火车站出来,猛烈的太阳刺过来,经历过去年史上最热天气的骑行之后,这点不算什么,带上墨镜就出发了。骑了几十米后,右转进入五洲大道,沿着五洲大道一直骑行,看到了隐约的江水,我注意到路边有个缺口,凭直觉应当过去看下,或许有新发现,果然发现路基下面有一条江边绿道,这是地图上没有的。绿道就建在江水边上,江水很清,看着非常养眼,象一块温润的可以流动的玉石。贴着江水骑行,感觉非常爽。江叫什么名字倒没有留心,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一条教科书上有名的江——清江。


骑了几公里之后,发现这条临江绿道非常适合骑行观光,比以前骑过的很多绿道都要好,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去年才建成的赣州首条绿道示范线,章江新区绿道,它在赣州市中心城区原有的20多公里绿道雏形道路上完善而成,其最大特点是强烈的“亲水性”。全长18公里的绿道1号线是一条沿江绿道,在章江左岸盘缠而过,途经南河大桥、章江浮桥、武龙大桥、沙石大桥、飞龙岛大桥、杨梅渡大桥等10座桥梁,贯穿整个滨江公园,赣州山水相拥的城市气质一览无余。路上边骑就边考虑,广州的车友可以开发一条周末骑游线路,早上坐6个多小时的火车,2点多到赣州,骑4个小时绿道,住一晚,第二天回广州,算是一条又省钱又不错的周末休闲线路。


远远看到江面上有条浮桥,很吃惊,现在还靠这个渡江?骑到跟前仔细观察,果然是行人过桥的通道,以前只在课本上知道古人经常在江面上建设浮桥,以便过江,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走上浮桥,走赶紧把自行车搬上桥骑了一会,在这古老的交通道路上,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百度了一下,原来这是赣州的南河浮桥,20064月开工,200761日竣工。整个浮桥由仿古木质桥体、南北码头、2艘趸船、2艘拖轮、管理用房等部分组成。桥面选用5厘米厚的上等杉木板铺就,桥体由87艘小船编成30节浮桥船组成。前面还有一座建春门浮桥,从宋朝一直使用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真正的国宝级文物,这一发现让骑行充满了期待。


继续沿着绿道骑行,从水边绿道的木板路上了红色的硬化路面,周边绿树成荫,太阳也不晒了,风吹过流了汗了身体,一阵阵清凉。前面出现一道古城墙,古老的宋城就在眼前,本想继续沿着江边骑的,但问了一个行人,说江边继续骑是死路,要从西津门进去才能到达八境台。百度不到的地方,路就在嘴下,多问问,少走冤枉路。

西津门真是古老的城门,古老到津这个字都掉了,只留下西门两字,对于我这个外地来的骑行客,多希望边上有个介绍的碑文和地图,到了城门,读了文字,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感,但是这个门没有介绍文字,看上去看个破旧的建筑物,过去也就过去了,不知道的话,谁能想到它有八百年的历史向人们诉说?


前面看见一块路牌,写着郁孤台,让我心动了一下,突然从课本从脑海中跳了出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余愁,山深闻鹧鸪。” 原来这里就是郁孤台,这里就是清江水,当年背诵辛弃疾这首词的情景仿佛再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又一次饱含情绪的默念了这一句。


来到了郁孤台公园,看到了辛弃疾的像,历史的思绪在这里漫延,一度感慨万千,当年背诗词的时候,他的词记得特别深,特别有韵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虽然郁孤台的收费是50元,并不适合我穷游的消费方式,但是为了爱上层楼,我还是买票进去,体验一下当年辛弃疾写词的感觉。



郁孤台很小,位于全城最高处,楼很平常,却因为人物而不朽。站在楼上,可以眺望城市的全景,郁孤台下清江水这句词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来了。意境,什么是意境,将人物情绪融入无限的风光中,就是人生的一种意境,在这里,或许能体会到一些。天凉好个秋,继续前行。

到了八境台,骑行看了一圈就继续前行,看见了雄伟的宋代古城墙,沿着古城墙继续前行到建春门,一条人来人往的古浮桥将江水两岸联接,这是一条使用了八百多年的古浮桥,八百年的风风雨雨,到现在还在使用,物转星移,不变的是古老的城墙,古朴的浮桥,变化的是我们。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如果能将不同时间的人们叠加在一个地点,那是多么奇妙的事情。


时间已到六点多了,原计划坐晚上的火车,赶到吉安睡一晚,决定修改一下,在赣州睡一觉,再深深体验一下。用手机在12306订了第二天一早6点的**,再用七天的APP订了一间房,这里只有一家七天,价格不错,一百元出头,一个人住是浪费了,但是考虑到自己是独行,要好好洗澡好好睡觉,不浪费时间去找旅馆,影响第二天的行程,所以旅行一般就选七天,当然,要是有三人同行,那就划算多了,一人才30多元,符合穷游的预算了。

2016/04/29回复

木瓜爸爸的游学日志  文天祥的正气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文天祥


七天酒店离火车站不算远,早上5点钟爬起来,出门不远就是汽车站,已有卖早餐的开始营业了,我是第一个客人,在路边慢悠悠的吃着早餐,看到星光在幽蓝的天空中闪动。吃完饭,沿着无人无车的马路逛到了火车站。赣州到吉安很近,8点半就能到,在火车上,我又订了2点半从吉安到九江的火车,决定用6个小时逛一下吉安。6小时能怎么逛,能去哪些地方,心里其实没有底,边走边看了。


吉安古为庐陵郡地,自宋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成为人文荟萃之区,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原订计划是下了火车,就直接骑行去文天祥纪念馆参观。地图上两点距离是15公里,骑单车理论上一小时能到,来回两小时。在火车上研究地图时发现白鹭州书院离火车站不远,这么有名的书院不能不看,决定先骑去白鹭州书院参观。白鹭洲书院名列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学府。《白鹭洲书院志》上有“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皆出其门”的记载。


火车站出来不久就是文天祥大道,孟子说“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走在文天祥大道上,一股浩然正气似乎迎面吹来,心情也变得豪迈起来。过了吉洲大桥,我就一路寻找进白鹭州的路,江边骑一段,又扛车上马路骑一段。


进了白鹭洲,第一眼看到的是白鹭州中学,中学建在这个地方,在这里读书的同学一定能感受到文化底蕴。正值暑假,学校没一个学生,游客也没有一个,到了书院才发现,原来正在重新装修当中,我来的不是时候。


书院外面有个文天祥的雕像,文天祥手拿书卷,笔直端坐在台上,眼光坚毅的看着前面,头巾被风吹起,雕像下面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雕像右边是一条回廊,上面写着正气廊,雕像左边是文山楼。宁静的白鹭洲上,只有蝉在鸣叫,我在这里沿着江边静静的散步,慢慢感受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化气息。白鹭洲象江上一条永不沉没的船,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向前。


由于时间关系,我离开了白鹭洲,前往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纪念馆位于吉安县,在广州呆久了,总以为城离县很远,实际上除了北上广州深这些特大城市,其它城市并不大,用自行车很容易逛完。我选择了在市中穿行,逛完了吉安市貌后,沿着井冈山大道一路直行。


10点多了,天气特别热,更郁闷的是,这一路是新区,路上要么没树,要么树很小,不防晒。412的缺点出来了,我个子高,不好发力,踩的费劲,在太阳暴晒下,路面明晃晃的,涌着热浪,人很容易疲惫,大腿越踩越无力。路上极少看见人,卖水的都没有,我身上也没带水,万一中暑了都没有人发现。一路上这个后悔,如果用20寸的折叠车就不会这样。这段艰难的骑行,让我下定决心,以后4+2出行,一定要用20寸的折叠车。


好不容易,顶着烈日,到达了文天祥继念馆,大约是天气的原因,来参观的人并不多,见到有些游客,是单位组织来看的。


文天祥纪念馆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所历史名人专题纪念馆,这是相当不错的学生研习旅行的景点,文天祥是民族正气的代表,庐陵文化的骄傲,纪念馆详细介绍了文天详一生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是免门票的。


文天祥纪念馆的具体介绍可浏览官方网站上的讲解词。http://www.wentianxiang.cn/ 。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看到了文天祥的一句话,“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什么样的文化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正是庐陵文化培养出文天祥这样的一大批照亮史书的英杰。


从文天祥纪念馆出来,外面的烈日让人无法忍受,估算了一下时间,骑车过去回市内再赶到第三个景点青原山净居寺的可行性不太大,于是打算坐车回去。马路明晃晃的,暑假出门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晒,身体在烈日下烤的时间过长,容易中暑。打到了一部过路的士,将车很轻松的折起来放在车尾厢,司机很是惊奇,一部自行车一转眼就收纳起来了,一路都很开心的和我聊天,车上还有另外的本地乘客,我说了我的行程,谈了吉安一些文化之后,他们很吃惊,作为本地人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我们可能对世界很了解,却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事物,就象我生活在广州,对广州市的很多文化景点也并不了解,如果万物是融通的,我们有足够的观察力,按老子的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思想,实际上我们熟知周边的一切,就可以了解整个世界。


到了吉安市内,就准备去青原山净居寺和阳明书院看下。青原山是江西文化名山,不仅是佛教圣地,而且还是庐陵文化的荟萃之处。唐开元二年,行思禅师得法六祖后至青原山开山建寺,其弟子湖南衡山的希迁和尚、浙江天台的韶国师、山西五台山的释钦禅师,各自开辟禅宗道场,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人称“禅宗青原派系”,影响遍及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

清代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都曾下榻青原山净居寺,并用汉满两种文字为净居寺写了匾额。青原会馆(青原书院)是吉州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理学讲坛;留下了杜审言、颜真卿、苏轼、黄庭坚、杨万里、李纲、胡铨、周必大、文天祥、解缙、杨士奇、王守仁、邹元标、罗洪先、徐霞客、方以智、施闰章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净居寺的“曹溪宗派”四个字就是我非常喜爱的王阳明题写的,这次来了,一定要去看一下。


百度地图查了到青原山的路线,也是十多公里,如果在平时天气好的时候,用的是大折叠车,就会马上骑过去,但是现在对路况一无所知,天气与时间不够,决定继续打车过去,预留一些回来的时间。百度查的资料表明,如何从净居寺回到吉安市也是不太确定的,虽然有一部公交车,但是能不能坐上也是无法确定的。未知的旅行主要靠拼人品,决定先打车过去,回来总有办法的。

坐在的士上,就庆幸还好是打车去,马路很宽,边上却没什么树,更没有什么人烟和商店,骑车非要中暑不可。转了一堆山路后,到了净居寺,不知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景区人很少。到了寺门口,边上的女摊主喊我,说把车放在她那她帮保管,我按习惯性的思维,到景区总是担心受骗,不太相信人。在寺门口走了几圈,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这山里的民风应当是非常纯朴,从她们脸上的慈祥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我毫不犹豫把车放在她那请帮照看,自己进寺参观。


寺门横额“青原山”三字为文天祥手书,正气凛然,一进门,就看到王阳明手书的“曹溪宗派”,作为王阳明的铁杆粉丝,不禁多看了几眼,发现这个派字和我们平时的派字笔画不同,不知有什么典故,百度也没查到,留个问号。寺内正在装修中,没什么人,四处参观了一下,寺庙很快转完了,发现有条小路可以上山,往上走了一百多米,发现原来是七祖塔,站在七祖塔前,视野非常开阔,可以饱览青原山风光,七祖塔边上是一口泉水,叫卓锡泉,相传七祖初入山时,以锡杖拄地而成泉,泉深不盈尽,终年不满不涸。泉水用木板盖住,放了两把瓢,看来是给游客饮水用的,据说这水喝了会变聪明,为了补智商,看来不能不喝点,拿瓢装了点水,喝下去,果然清凉无比,水味甘咧,智商是否增加,只能以观后效了。


离开净居寺,附近就是阳明书院,阳明书院门口有一班公交车回市区,只发现有一个家庭在等车,他们告诉我,只要司机来了,车就会开的,这下放心了,可以回市区了,不用拼命骑车了。


阳明书院是江西著名的书院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理学讲坛,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明正德五年(1510年)余姚王守仁任庐陵知县,在青原山讲“良知之学”。阳明学发展有四个区域,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吉安、广州的潮州、江苏的泰州,最成熟,最核心的地方在江西吉安。坐在阳明书院前面等公交车,想起王阳明当年受尽磨难,在龙场悟道的故事,自己骑车这么久,却没悟到什么,实在是惭愧。


司机来了,看着我的折叠车,觉得很有趣,没有阻栏,载着我们回到了市区。骑车赶到火车站,时间居然还够,在火车站边上吃了一顿快餐,坐上了前往九江的火车。这六个小时,逛了市区,转了三个景点,时间利用率不错,看来今后到一些中小城市,用一部20寸的折叠就够了。


晚上到达九江后,到长江边看了看浔阳楼和长江大桥的夜景,江对面就是湖北武汉,我用火车加自行车,已贯穿了江西。

2016/04/29回复

木瓜爸爸的游学日志  文天祥的正气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

沛乎塞苍冥。


——文天祥


七天酒店离火车站不算远,早上5点钟爬起来,出门不远就是汽车站,已有卖早餐的开始营业了,我是第一个客人,在路边慢悠悠的吃着早餐,看到星光在幽蓝的天空中闪动。吃完饭,沿着无人无车的马路逛到了火车站。赣州到吉安很近,8点半就能到,在火车上,我又订了2点半从吉安到九江的火车,决定用6个小时逛一下吉安。6小时能怎么逛,能去哪些地方,心里其实没有底,边走边看了。


吉安古为庐陵郡地,自宋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成为人文荟萃之区,素来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盛誉。原订计划是下了火车,就直接骑行去文天祥纪念馆参观。地图上两点距离是15公里,骑单车理论上一小时能到,来回两小时。在火车上研究地图时发现白鹭州书院离火车站不远,这么有名的书院不能不看,决定先骑去白鹭州书院参观。白鹭洲书院名列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古代吉安的著名学府。《白鹭洲书院志》上有“刘辰翁、文天祥、邓光荐皆出其门”的记载。


火车站出来不久就是文天祥大道,孟子说“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走在文天祥大道上,一股浩然正气似乎迎面吹来,心情也变得豪迈起来。过了吉洲大桥,我就一路寻找进白鹭州的路,江边骑一段,又扛车上马路骑一段。


进了白鹭洲,第一眼看到的是白鹭州中学,中学建在这个地方,在这里读书的同学一定能感受到文化底蕴。正值暑假,学校没一个学生,游客也没有一个,到了书院才发现,原来正在重新装修当中,我来的不是时候。


书院外面有个文天祥的雕像,文天祥手拿书卷,笔直端坐在台上,眼光坚毅的看着前面,头巾被风吹起,雕像下面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雕像右边是一条回廊,上面写着正气廊,雕像左边是文山楼。宁静的白鹭洲上,只有蝉在鸣叫,我在这里沿着江边静静的散步,慢慢感受这片土地上千年的文化气息。白鹭洲象江上一条永不沉没的船,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向前。


由于时间关系,我离开了白鹭洲,前往文天祥纪念馆。文天祥纪念馆位于吉安县,在广州呆久了,总以为城离县很远,实际上除了北上广州深这些特大城市,其它城市并不大,用自行车很容易逛完。我选择了在市中穿行,逛完了吉安市貌后,沿着井冈山大道一路直行。


10点多了,天气特别热,更郁闷的是,这一路是新区,路上要么没树,要么树很小,不防晒。412的缺点出来了,我个子高,不好发力,踩的费劲,在太阳暴晒下,路面明晃晃的,涌着热浪,人很容易疲惫,大腿越踩越无力。路上极少看见人,卖水的都没有,我身上也没带水,万一中暑了都没有人发现。一路上这个后悔,如果用20寸的折叠车就不会这样。这段艰难的骑行,让我下定决心,以后4+2出行,一定要用20寸的折叠车。


好不容易,顶着烈日,到达了文天祥继念馆,大约是天气的原因,来参观的人并不多,见到有些游客,是单位组织来看的。


文天祥纪念馆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所历史名人专题纪念馆,这是相当不错的学生研习旅行的景点,文天祥是民族正气的代表,庐陵文化的骄傲,纪念馆详细介绍了文天详一生的事迹,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是免门票的。


文天祥纪念馆的具体介绍可浏览官方网站上的讲解词。http://www.wentianxiang.cn/ 。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看到了文天祥的一句话,“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什么样的文化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正是庐陵文化培养出文天祥这样的一大批照亮史书的英杰。


从文天祥纪念馆出来,外面的烈日让人无法忍受,估算了一下时间,骑车过去回市内再赶到第三个景点青原山净居寺的可行性不太大,于是打算坐车回去。马路明晃晃的,暑假出门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晒,身体在烈日下烤的时间过长,容易中暑。打到了一部过路的士,将车很轻松的折起来放在车尾厢,司机很是惊奇,一部自行车一转眼就收纳起来了,一路都很开心的和我聊天,车上还有另外的本地乘客,我说了我的行程,谈了吉安一些文化之后,他们很吃惊,作为本地人他们并不了解这些。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我们可能对世界很了解,却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事物,就象我生活在广州,对广州市的很多文化景点也并不了解,如果万物是融通的,我们有足够的观察力,按老子的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的思想,实际上我们熟知周边的一切,就可以了解整个世界。


到了吉安市内,就准备去青原山净居寺和阳明书院看下。青原山是江西文化名山,不仅是佛教圣地,而且还是庐陵文化的荟萃之处。唐开元二年,行思禅师得法六祖后至青原山开山建寺,其弟子湖南衡山的希迁和尚、浙江天台的韶国师、山西五台山的释钦禅师,各自开辟禅宗道场,创立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派,人称“禅宗青原派系”,影响遍及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

清代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都曾下榻青原山净居寺,并用汉满两种文字为净居寺写了匾额。青原会馆(青原书院)是吉州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著名理学讲坛;留下了杜审言、颜真卿、苏轼、黄庭坚、杨万里、李纲、胡铨、周必大、文天祥、解缙、杨士奇、王守仁、邹元标、罗洪先、徐霞客、方以智、施闰章等历史文化名人的诗文墨宝。净居寺的“曹溪宗派”四个字就是我非常喜爱的王阳明题写的,这次来了,一定要去看一下。


百度地图查了到青原山的路线,也是十多公里,如果在平时天气好的时候,用的是大折叠车,就会马上骑过去,但是现在对路况一无所知,天气与时间不够,决定继续打车过去,预留一些回来的时间。百度查的资料表明,如何从净居寺回到吉安市也是不太确定的,虽然有一部公交车,但是能不能坐上也是无法确定的。未知的旅行主要靠拼人品,决定先打车过去,回来总有办法的。

坐在的士上,就庆幸还好是打车去,马路很宽,边上却没什么树,更没有什么人烟和商店,骑车非要中暑不可。转了一堆山路后,到了净居寺,不知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景区人很少。到了寺门口,边上的女摊主喊我,说把车放在她那她帮保管,我按习惯性的思维,到景区总是担心受骗,不太相信人。在寺门口走了几圈,突然意识到自己错了,这山里的民风应当是非常纯朴,从她们脸上的慈祥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我毫不犹豫把车放在她那请帮照看,自己进寺参观。


寺门横额“青原山”三字为文天祥手书,正气凛然,一进门,就看到王阳明手书的“曹溪宗派”,作为王阳明的铁杆粉丝,不禁多看了几眼,发现这个派字和我们平时的派字笔画不同,不知有什么典故,百度也没查到,留个问号。寺内正在装修中,没什么人,四处参观了一下,寺庙很快转完了,发现有条小路可以上山,往上走了一百多米,发现原来是七祖塔,站在七祖塔前,视野非常开阔,可以饱览青原山风光,七祖塔边上是一口泉水,叫卓锡泉,相传七祖初入山时,以锡杖拄地而成泉,泉深不盈尽,终年不满不涸。泉水用木板盖住,放了两把瓢,看来是给游客饮水用的,据说这水喝了会变聪明,为了补智商,看来不能不喝点,拿瓢装了点水,喝下去,果然清凉无比,水味甘咧,智商是否增加,只能以观后效了。


离开净居寺,附近就是阳明书院,阳明书院门口有一班公交车回市区,只发现有一个家庭在等车,他们告诉我,只要司机来了,车就会开的,这下放心了,可以回市区了,不用拼命骑车了。


阳明书院是江西著名的书院之一,是我国著名的理学讲坛,与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明正德五年(1510年)余姚王守仁任庐陵知县,在青原山讲“良知之学”。阳明学发展有四个区域,浙江的绍兴、江西的吉安、广州的潮州、江苏的泰州,最成熟,最核心的地方在江西吉安。坐在阳明书院前面等公交车,想起王阳明当年受尽磨难,在龙场悟道的故事,自己骑车这么久,却没悟到什么,实在是惭愧。


司机来了,看着我的折叠车,觉得很有趣,没有阻栏,载着我们回到了市区。骑车赶到火车站,时间居然还够,在火车站边上吃了一顿快餐,坐上了前往九江的火车。这六个小时,逛了市区,转了三个景点,时间利用率不错,看来今后到一些中小城市,用一部20寸的折叠就够了。


晚上到达九江后,到长江边看了看浔阳楼和长江大桥的夜景,江对面就是湖北武汉,我用火车加自行车,已贯穿了江西。

2016/04/29回复
😁😁😁😀😀😀😀
2016/09/22回复
留印关注
2016/09/23回复
非常捧的想法,谢谢分享!
2016/09/24回复
猜你喜欢

陪着你慢慢长大-----我的儿童教育实践与反思

【家有才艺萌娃】 孩子,我能给你什么?

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语文学习经验

【随手晒书】引导孩子热爱读书,培养独立

呆呆超人儿童教育资源网,找儿歌故事资源的宝妈进~~

八零后的女性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

热点推荐

从120分到75分 孩子遇挫不想继续上学

盈香乐园一日游 娃把机动游戏刷了一遍

儿女不在身边 爸妈被江湖郎中骗买神药

永旺均一人气爆棚!10-30元买疯了!

富贵迷人眼的博物馆 被惊艳到了

售楼部开的露营地 娃可以玩足一整天

换房看配套!大学城换四房太难选!

潮汕的味道!归家必喝的六味肉汤

南洲宵夜街太旺了!五口人吃到撑

打工人福音!一人食自助火锅自在

天河区汀梵茶集 每处设计都透着高级

番茄炒牛肉 营养丰富酸酸甜甜很开胃

小火炖1.5小时!家常排骨软烂清甜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