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太怪出不了好片子,就动画来计,基本都是在亏钱做的。我就希望大家有意识地保护知识产权,用正版看正版。有钱赚能生存才可以做好的东西。然后广电Z局快解散。
西游记导演走了,中国孩子还能看什么好片?
473731谈天说地
全部回帖
最爱波比君:
前段时间放《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家小朋友竟然也都能知道!简直哭笑不得。这还是幼儿园小朋友的世界哦,还不算小学生们的世界!朋友家4年级的小朋友都已经开始玩网络手游了,App Store下载完全不障碍,根本无法阻拦他们对于全新信息的获得。爸妈们已经开个各种开启爸妈防护模式,可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斗智斗勇就越来越困难,孩子们简直是越挫越勇!可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孩子们接触的信息前所未有的丰富,可是他们能接触到的电视剧、动画片却越来越“快消”。中国儿童电视剧和动画的行业整体情况就是如此,哪怕连《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大耳朵图图》这样已经算是有些教育意义的片子,画面都是非常简单粗暴,可以说艺术性和教育性比起以前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这些动画片都没啥大进步。所以像Peppa Pig、爱探险的朵拉、芝麻街这些片子能让这么多中国孩子喜欢,其背后所蕴藏的教育专家的介入和策划、认真打磨的匠人精神,正是现在中国儿童影视行业最欠缺的。而我们中国人真的没有匠人精神吗?这才恰恰是打脸的地方。以前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孩子看都没有问题,完全是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央视版《西游记》,拍摄长达 6年,今天六神磊磊又发了老文说《西游记》里的编剧文学造诣,以前我就看过那篇,看人说台词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真的只有《西游记》和《红楼梦》了!杨洁老师的二次创造完全赋予了西游记更为通俗易懂又精彩的二次生命。六小龄童的孙悟空、蒋大为的《敢问路在何方》、开场的登登等等邓邓噔噔,都成为大家一听就懂的童年回忆。这部剧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依然百看不厌,六小龄童老师好像还去申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也是中国影视行业的骄傲。87版《红楼梦》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部剧,拍摄长达 3年。连李少红之前那部也无法匹敌。就看看《红楼梦》的拍摄过程吧,1981年开始研究改编,1983年才筹备剧组,前期筹备就整整2年!为了让演员真正演出《红楼梦》的精髓,剧组在北京圆明园竟然还办了春天和夏天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真正开机1984年,1987年才拍完!为了拍这个剧,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为了有逼真的场景,按照原著的叙述,在北京建了大观园,就是今天的北京大观园!还在河北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现在都变成了旅游风景区。为什么现在的宫廷剧都看起来差不多?因为都是在什么横店影视城拍的,当然都差不多!除了加加后期特效,前期筹备都是能省就省。之前《琅琊榜》的剧组已经算良心之作了,搭了很多景、做了很多道具,所以你以为《琅琊榜》真的只是靠胡歌的颜撑起来的吗?NO,整个剧组的良心和匠心才撑起了一部好剧,主角的颜最后只是宝剑出鞘的最后一招,观众们能不能接招,能不能认同一部剧,完全都是建立在整个片子制作流程中的用心程度的。(But孩子看不懂《琅琊榜》,现在中国哪个给孩子看的片子能这么用心?看不见的地方,才是最可贵的。就像很多人不明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什么火,赵又廷和杨幂确实是火的导火索,但唯美的特效,精致的音效,不算脑残的剧情(至少还是可以自圆其说,没有重大逻辑漏洞),甚至张叔平的服装设计和制作,都是烘托起整部剧氛围的细节。不好意思说得激动了有点扯远了,咱们回到孩子的影视片上来。《大闹天宫》106分钟制作历时 4年《哪吒闹海》65分钟制作历时1年3个月,获无数国际大奖,那可是1979年!13集《葫芦兄弟》的制作其实也就历时1年,不算长,但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美术风格,到今天也无法再被超越。《黑猫警长》的警匪片模式、《西岳奇童》永远无法超越的悲伤而又迷幻的木偶剧模式、还有《阿凡提》、《雪孩子》神马的动画片,每一部都风格独特,制作精良,给今天的孩子看都毫无问题。那么好了,真的是现在中国影视业没有人有这样的匠心吗?当然不是的。《魁拔》、《大鱼海棠》都算是比较用心的探索,但是很遗憾地是,依然不能算给孩子的剧。感觉最对的还是“白龙马,蹄儿朝西”的99年经典动画版《西游记》的导演拍的《大圣归来》,亲情、自我怀疑、幽默、成长,元素都有。可是我们也说过,导演为了拍这部剧,自己还要倒贴钱,足足用了8年,这部动画片差点就难产胎死腹中。写了这么多,大概是有些悲观了,杨洁导演走了,后面还有多少中国影视圈的匠人们可以为孩子们打造一些好片子呢?只能期待《大圣归来2》了吧?哦对了,动画片《京剧猫》也和大圣一样,团队花了很多年几经波折,甚至要靠做美术外包养活团队来继续做下去,才能把这部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完成。我曾经在一个饭局上见过创始人,说起他靠做外包才能养活团队的日子,整整几年入不敷出,在场的人听得都快哭了。只有在这样的动画人身上,我才隐约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杨洁老师走好,愿像杨洁老师这样的匠人,越来越多!
查看原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不要害怕
2017/04/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