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爸爸的缺失”,这个锅谁来背

8310婴幼育儿

比起国外亲力亲为的爸爸们,中国的爸爸似乎更乐意把这份军功章让给老人和小孩。当奥马巴自豪的说“即便参加竞选的21天,我也没错过一次家长会”。中国的爸爸正在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孩子成长的关键时刻。

我们常说,中国的家庭就是“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和失控的孩子”。可是造成这样的现象,到底是谁之过呢?当我们抱怨父亲总是不着家,总是长不大,总是只会葛优躺和玩手机时,我们有没有想过中国的父亲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状态呢?


文化环境的影响

如果一个妈妈做全职妈妈,社会会夸赞她母爱伟大,为了孩子回归家庭。但如果是个父亲在家全职带孩子。社会普遍的看法是这个爸爸没本事,赚钱能力差,才被留到家里带孩子。一个职场妈妈如果下班后喊一声:“不行,我得回家照顾孩子”,她很容易获得同事的接纳。对于孩子年幼的母亲,职场也会给多一些包容。可是一个爸爸,下班如果时时和领导说:“我得回家管孩子”,多几次,他领导的脸色一定不好看。中国的职场规则更接受男人在事业上冲锋陷阵。即便是交友场合。孩子的妈妈早早离场,没人有意见。因为她是妈妈。可是爸爸不行,因为他是爷们,家里还有妈妈呢。虽然我们呼唤爸爸多点在家,可我们的文化环境更接受爸爸在外。


家庭教育的传承

一个男人如何学习做爸爸,是从他老子那学来的。我们中国的传统一直倡导着“严父慈母”的家庭模式。其实在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父亲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规则的裁判,还是一个家庭的权威。所以千百年来,中国的父亲是用来被孩子尊着、怕着的。可是现在时代变了。孩子不是原来的孩子,孩子需要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可现代的爸爸很多还没有从过去的文化中出来。说白了,除了被吼和被管的经验,很多爸爸是没有学到身为人父的着数的。所以现在的父亲一方面渴望带领孩子,一方面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方法匮乏,屡屡碰壁。作为工作,如果你感觉胜任有难度,你的工作热情就会低。作为爸爸,一样如此。当感觉教育孩子力不从心时,爸爸也很容易缺离父亲的岗位。


小家庭氛围的影响

虽然妈妈们都呼喊爸爸的回归。可是爸爸一回归,很容易遭到妈妈与老人们的抵触。“唉,你怎么检查作业这么不仔细”,“唉,别吼孩子,小心吓着TA了”。一方面爸爸在家庭内手脚慌乱的实习上岗,一方面他的每一次尝试很容易被就家庭成员打断。爸爸们只要一出手,一开口,就会被NG。求爸爸们内心的阴影面积呀。其实孩子是敏感的,当TA感受到妈妈或者家里的老人是更偏向TA时,TA会隐隐感觉到这个粗鲁的男人不是一伙的。有的时候,孩子也更容易对父亲产生挑衅行为。当爸爸感觉到自己在家里孤立无援时,他也更容易出走。


那么我们如何让父亲回归呢?

虽然大文化背景无法改变,虽然原生家庭也没给爸爸一本妥妥的教科书,但是妈妈们,其实有很多的能量帮助爸爸回归的。

允许爸爸们多犯一些错误。孩子成长的道路会磕磕绊绊。爸爸从业的路上一样也会有。其实哪一个妈妈不是从手足无措变得驾轻就熟。爸爸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当爸爸带孩子有点糙时,允许爸爸做得不够好。比起照管的不那么好,爸爸的缺失对孩子来说才是更大的损失。当爸爸与孩子有了矛盾的时候,给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处理矛盾。再不济妈妈还可以事后和两人分别沟通。

让家变得更温暖。影响孩子心情的是家庭的氛围,让爸爸更留恋的是家庭的温暖。有了孩子,家庭会变得忙碌很多,争吵更多。当不管生活如何,都提醒自己花一些时间经营夫妻的关系。只有夫妻关系好了,带起孩子,爸妈才会从容不迫,家里的氛围才会让人念念不忘。


当然,最后还是爸爸们当自强。带孩子就像开车,越带越有感觉。愿每一个爸爸都能成为老司机。

2017/05/16
猜你喜欢

在家的全职妈妈 每天都在做什么?

《100%老爸》观后感

为啥男孩一般像妈妈女孩一般像爸爸?

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爸爸决定孩子的未来成就,给孩子爸爸看!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爸爸,你那为什么是鼓的?孩子性教育,你还打算视而不见?

热点推荐

不可思议!在市场被偷走半只鸡!

隐秘的绿野仙境!广州10个亲子徒步好去处!

房子卖不出?还不如装修好继续住

终于熬到女儿读大学 为人父母太不容易了!

地铁1号线--初音未来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突然发现【鹤洞东站】含金量还在上升

华鹤的古韵之美

路过皇冠假日酒店,顺便拍几张照

分享生活#夜上白云山

逛逛吃吃的一天

索菲亚沿线

游览哈尔滨“卢浮宫”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