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知小儿肺炎临床可见咳嗽不断,喉间可以闻及痰声辘辘,自汗、盗汗,胃口不佳,甚至病情反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
中医认为”虚则补之“,而小儿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对于虚证患儿可以适度进补。对于除了一些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患儿、形瘦面黄、食欲不振、身材矮小、多汗的4周岁以上患儿可予膏方进补之外,对于一些反复、多次罹患肺炎的患儿也同样适用。正值冬季,膏方调补是良机。
穴位敷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选取一定的穴位,敷贴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夏季有“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而冬季“三九天”同样是敷贴的好时机,每年11月起“冬病冬治”的季节采用特制敷贴粉,做成特定的剂型敷于天突穴、大椎穴、神阙穴、膻中穴,具有温经通络、祛瘀化痰、改善肺部循环的作用。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耳与脏附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对于肺炎的儿童,常选取“肺、脾、肾、神门、气管”等穴位,以宣肺、健脾、补肾,止咳化痰。

医师简介:郭强中,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小儿耳鼻咽喉疾病专家,《伤寒论》研究专家,研究生教师。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公众订阅号“艾茸健康”(irongzyg),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