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想上个好的小学不容易!许多家长都得费尽心机。这段时间,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我天天都在搜集有关小学地段生划分标准、学位分配原则之类的信息。如今,基本搞通搞透了,所谓“久病成医”开个贴,愿就自己所知的,为对此仍有疑惑的JMS解惑。呵呵,开年后,新一届小学新生的摸查工作又要开始了。这个帖子于是又浮起来。。。。不过大老虎声明:本人的孩子2009年已经入学,所以本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只限于去年及之前的情况。所以,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各位妈妈还请查阅最新的资料。不要怕麻烦,上帝给了我们网络和搜索引擎,要感激并充分利用。 ——2010年1月28日[ 本帖最后由 大老虎啊呜 于 2010-1-28 01:31 编辑 ]
你好, 请问:房子在天河, 房产证上写 我妈妈 我 我妹, 三个人的名字, 对应的户口只有我同BB迁入户,我是户主, 那我BB可以在对应小学读书吗? 对应小学是 华康小学另外我的名下有一套番禺的房产.[ 本帖最后由 msd007 于 2009-4-27 21:34 编辑 ]
http://www.xgzlxx.com/jzpd/ShowArticle.asp?ArticleID=7062009海珠区小学招生通知。还是看不出所谓的要入户三年才能有地段生资格相关信息,复杂,太复杂了,比如我买二手楼,该楼没有小孩在1-5年级就读应该就可以算地段生的,按照这个通知,所以那个三年的政策是哪里体现的??再次请楼主确认,谢谢。
这位妈妈的帖子里说,海珠区教育局的人说,一家三口在同一户口上,是作为地段生的一个条件(而这位妈妈的户口还未正式迁入本市,所以她孩子属于统筹生)。我老公是外省户口的,我们在广州有一房子,房产是我和老公名下,我和女儿的户口在这间房子。那我女儿也只能作统筹生?
大老虎啊呜:谢谢帮顶的JMS! 下班了。明天再来回复相关问题!查看原文我是空挂户的,户口所在的房子折了,应该会统筹到实住的地方,我买了房子,却不想在这边读.它是公立的,可是都是村里的孩子在读,我不想啊,如何是好?可以回户口所在地读吗?请楼主短息回复,谢
BB余~妈妈:我是空挂户的,户口所在的房子折了,应该会统筹到实住的地方,我买了房子,却不想在这边读.它是公立的,可是都是村里的孩子在读,我不想啊,如何是好?可以回户口所在地读吗?请楼主短息回复,谢查看原文哦。原来户口所在房子是永久拆迁了?这种情况,只能执行实际居住地原则,就近入学,不用统筹的。已没有原址对应小学学位。
旺仔小馒头:请问 "孩子的父母在市内唯一居住地" 该去哪里写此一证明?查看原文关于这一层面的具体操作,你可以提供由单位、居委或折迁办等出的证明,证明你没有单位福利分房、自购房等。最有力的是能提供以孩子父母在该居住地的消费单据,如水电费、煤气费、固定电话费等。至于学校是否能采信你所提供的这些证明,那真是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在内了。原则是:越热门的学校、学位越紧张的学校,查得越严。学校调查的途径有:上门摸查、向居委邻居等调查、孩子入学面试时询问。。。。。等等呵呵。其实很希望有上一年实操经验的家长就此问题谈谈。
wyxok:请问如果在市一级小学路段内有房产,非本市户口。万一确定的入户时间在5月底或6月初,这个怎么处理?报名时能先去报吗?最后出出现哪几种情况???查看原文请大家记住几个有关小学报名的重要时间: 学校门口发布摸查通知、招生简章:3月底-4月初(通常)适龄儿童到对口小学报名:5月第二个周末(通常)学校发放新生注册通知书:通常正式报名后两周新生到小学注册:通常正式报名后1个月 漏报名适龄儿童到对口小学补报名:通常9月1号开学前2天对于这位MM的问题,我的建议是正式报名时到学校去询问,讲明情况,看是否可以先报名,之后补验证件。但这种情况一般只能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
zenglily:比如说,我有两套房,但我们一家三口的户口都是在东山区的房里,难道也不能上学吗?会查得很严吗?查看原文关键问题是:与你们一家三口的户口所对应的房产证上的名字是谁的?如果是孩子父母的,学位自然就没有问题。如果是孩子祖父辈,就难。具体如上。[ 本帖最后由 大老虎啊呜 于 2009-4-5 15:56 编辑 ]
我的情况也蛮复杂,儿子明年9月上学,现在我们和我爸妈住在一起,住了有3、4年了,房产证上是我及我爸妈的名字,户口是我及我爸妈和我儿子的名字,对口学校是育才小学。问题是,我和我老公在天河有房子,他的户口也在那儿。问题:1、育才那儿,我只有30%的房产,能上育才吗?2、育才卡得严吗?3、如果买对口的房子,要住多久才行?
思华:九月十几号才满六周岁的,其它条件基本符合要求,能报名吗?查看原文招生简章中,都会注明招生对象范围,今年就是2003年8月31日之前出生、满6周岁的儿童啦。但这个,规定是硬性的,处理是灵活的。具体还要看学校。我所知的,去年2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年龄差半个月想入学,最后都是交了1万元,顺利成行。但是他们上的都是一般的公立学校,连区一级都不算。这种情况有没有学藉?我也好奇。知道的MM来说说另一位朋友的孩子,6周岁差了几天,想上东山一所省一级,被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