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护理知识-妈妈篇♡♡&#9

552035怀孕妈妈

全部回帖

产后便秘

产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肠蠕动减弱,同时腹壁松弛,收缩力降低了,再加上产妇在月子里往往卧床时间长,下地活动少;出汗多而喝水少,肠内水分也少;饮食中无渣的高蛋白食物多而蔬菜、水果少,体内就缺乏了刺激肠蠕动的纤维素;会阴伤口的疼痛,不敢用力排便,于是造成大便干结,发生便秘。
  为了预防产后便秘的发生应该适当的尽早下地活动,不要长时间卧床,卧床时也要勤翻身,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
  注意调整饮食,多饮水,多喝汤,要粗细搭配,荤素掺杂,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辛辣带刺激性的食物。
  有的产妇产后吃鸡蛋过多,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鸡蛋太细腻,食物残渣少,大便的量和次数就会减少,容易出现大便困难。
  另外每天坚持做1~2次缩肛运动,每次10分钟左右,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还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为不良情绪可以使胃酸的分泌量减少,肠蠕动减慢。
  要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大便困难,还有一些方法可以采用,如每天早晨起床后,用少量香油与蜂蜜30~60克调匀,温开水冲服。番泻叶6克开水浸泡,加红塘适量,代茶频繁饮用。香蕉用热水泡后食用。早晨起床刷牙后 ,马上喝一杯凉白开水,促进肠蠕动,方法简便,也可凑效,不妨试一试。
  如果大便已干结,切忌强行排便。可以口服润肠片。想便而排不出大便时,将开塞露或甘油栓挤入肛门帮助排便,避免造成肛门裂伤。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29:56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生殖道瘘

由于难产、胎头嵌顿至分娩延迟,尿道壁、膀胱壁及直肠壁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血液循环受阻,组织陷于坏死,当坏死组织脱落后便形成了尿道阴道瘘、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随着难产率的降低,生殖道瘘的发生也大大地减少了。
  发生生殖道瘘时,尿液及大便经常自瘘管漏出,以致外阴及大腿内侧常出现糜烂和湿疹,给妇女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要以预防为主,积极减少瘘管的发生。
  认真做好产前检查,正确处理分娩,如刚分娩后出现血尿,考虑膀胱壁已经高度受压,为避免尿瘘的形成,应留置尿管,并且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已发生生殖道瘘,新鲜者可在产后及时进行修补,无感染的瘘,争取在产后48小时内修补。已感染者,需经3~6个月后,局部炎症消退,组织反应转为正常以后,施行手术修补。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2:16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后泌尿系感染

产褥期发生的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多见,其次是膀胱炎。
  1.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常常在产褥期发生,大多是双侧的。如为单侧,则右侧多见,因为妊娠时右侧输尿管受压较重,加之产妇抵抗力降低时更容易发作。
  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时,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脉搏加快,并出现放射性的呕吐,一侧或两侧腰痛,疼痛会沿着输尿管的方向向膀胱部位放射,或者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还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腰部有压痛或叩击痛,尿液浑浊。
  应该卧床休息,向健侧卧位,有利于患侧尿液的流出。患侧可以进行热敷。多饮水增加尿量,保持大便通畅。腰痛严重者,可在腰部行普鲁卡因封闭。应用抗生素及中医中药治疗。
  2.膀胱炎
  多发生于产后尿潴留,产时尿道损伤也有利于细菌自外界侵入膀胱。
  膀胱炎的典型症状为尿频、尿痛,尿急较轻,很少有全身症状。可以应用抗生素或中药导赤散治疗。因为产妇产后尿量增加,排尿量大,对膀胱起到冲洗的作用,故容易治愈。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感染会向上扩展导致肾盂肾炎。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3:19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后尿失禁

分娩时,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肌肉产生过度伸展作用,特别是初产妇及有手术产者,如臀位牵引、产钳、胎头吸引等,可以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若产后体力不佳、持续咳嗽、大便困难,均为增加腹压的因素,会影响盆底组织复旧。引起尿道膨出,尿道内压力相对减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膀胱颈下降,尿道相对变短变宽。会阴部肌肉组织的损伤,影响了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以上这些原因都可导致尿失禁的发生,并且随着产次的增加而加重。
 重在预防。首先要做好产前保健,正确处理分娩,不到子宫口开全就不要过早的用力。会阴切开或有裂伤时,要配合医生及时修补。产后避免过早负重和使用腹压,做好产后保健操,促进盆底组织的修复。
  一般在产褥期引起重视,正确对待,病情都会逐渐减轻以至自愈。如果产褥期内未愈者,以后可以手术修补。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4:21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后尿潴留

正常情况下产妇在产后4~6小时应该自动排尿,假如产后8小时仍然不能排尿,或者有不能排干净的感觉为产后尿潴留。
    膀胱和尿道正好在胎儿娩出通道的附近,由于产程延长,胎儿对膀胱和尿道的压迫时间过久,膀胱、尿道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尿道口闭塞,使膀胱反射功能消失;会阴伤口的疼痛会导致尿道痉挛,因此产生尿潴留。个别产妇精神紧张,对卧床排尿不习惯以及麻醉药物的应用都可以加重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
  避免发生尿潴留预防最重要。产程中要及时排尿,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产后短时间内喝600~900毫升水,使膀胱很快充盈产生尿意,及时排尿。
  如果排尿不畅或仍然不能排尿,可以打开水管听听流水声,用温热水冲洗会阴,解除尿道括约肌的痉挛,诱导排尿反射。或者热敷外阴及下腹部,促进膀胱血液循环,增强膀胱收缩力,使尿液排出。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可由家人协助下床蹲位排尿,一般来说都可以将自行排尿。为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或新斯的明0.5毫克肌肉注射。取中药沉香、琥珀、肉桂各0.6克,开水冲服。
  以上方法不能见效时应请医生给予帮助,消毒下导尿,保留尿管24~48小时,使膀胱充血、水肿消退,张力得以恢复,就能自动排尿了。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5:22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2006/12/26回复

产后贫血

产后贫血是由于怀孕期间贫血未来得到纠正,分娩时及分娩后又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使原有的贫血加重了;或者怀孕期间不贫血,分娩时出血过多而产生了贫血。
  贫血会使人感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慌等,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产后感染,会阴或腹部伤口愈合缓慢。重度贫血,还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因此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轻度贫血(血色素在90克/升以上),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来纠正,多吃一些含铁及叶酸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鱼、虾、蛋、谷类、花生、红枣、绿色蔬菜等。
  中度贫血(血色素在60~90克/升),除改善饮食、加强营养外,还要应用抗贫血药物,如口服富血铁、叶酸、当归补血丸,肌注右旋糖酐铁等。
  重度贫血(血色素在60克/升以下),仅靠食物和药物,往往恢复较慢,可以按的医生医嘱,少量多次输血,使病人尽快恢复,以免遗留后遗症。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7:33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道血肿

 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过强,胎儿娩出过快,或者产程延长,盆底组织受压过久,会阴过度延伸以及会阴切开手术,阴道助产手术等都可以引起产道血肿的发生。尤其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由于血管脆性增强,凝血功能受损,发生血肿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发生产道血肿时,产妇会感到疼痛,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不同,疼痛的性质也不相同。如发生在会阴部会感到剧烈胀痛,犹如组织被撕裂一样;如发生在盆腔会感到膀胱或直肠处有难以忍受的压迫感,并引起排尿困难或有便意感以及剧烈腹痛。血肿大时表面呈紫兰色,可以突出外阴部或阴道内。如果血肿未及时发现,可以形成较大的阔韧带血肿导致休克。
  产道血肿一般发生在产后几小时、几天至1~3周内,以产后1周左右为多。当产后感到外阴部剧烈疼痛、肛门坠胀、排尿困难或腹痛时,应找医生,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一旦血肿形成,应立即在麻醉下切开血肿,取出血块,缝扎出血点,或局部压迫止血,止血一定要彻底。

2006/12/26回复

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24小时以后的阴道大量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往往发生在产后1周左右或者更晚一些,出血量可以很多,甚至达到休克程度,虽然发生率不高,但绝对不能忽视。
   一般来说发生在产后10天左右,大多为胎盘、胎膜的残留,或副胎盘的稽留,刮宫、应用宫缩剂并预防感染可以治愈。
  发生在 2周左右,主要是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加强子宫收缩大多数出血都会停止。
  如果是剖宫产术后2~6周突然阴道大量出血,应想到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者切口裂开,后者情况严重,往往保守治疗无效,有的需要切除子宫。
    因此当产后阴道出血持续不净或突然大量出血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进行恰当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留下终身的遗憾。
  加强围产保健,避免产褥感染,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以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40:14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就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目前子宫脱垂已很少发现,但仍然应该加强预防,进一步减少该病的发生。
  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有急产,即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不到3小时。由于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还没有来的及经过逐渐的扩张,就被突然的、强大的胎头压迫并撕裂,又没有及时修补,分娩后盆底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
  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还有滞产,由于胎头对阴道及盆底组织的压迫时间过久,使组织缺血受损,失去了盆底组织的支持,就会造成子宫脱垂。
  此外造成产妇产后子宫脱垂的原因尚有产后便秘,产后咳嗽,持续下蹲动作,产后下床劳动过早、过重,使腹压增加,引起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根据程度不同,有轻、中、重度之分,或者分为Ⅰ、Ⅱ、Ⅲ度。
  轻度(Ⅰ度),大多数病人没有什么不适感觉,有的可在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感到腰酸、下坠。
  中度(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
  重度(Ⅲ度),病人会感到下腹、阴道、会阴部有下坠感,伴腰酸背痛,自觉有块物从阴道脱出,行走或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以恢复。也有的需要用手帮助回纳复位,起来后又会掉出来。
  如果子宫脱垂伴膀胱膨出,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症状;子宫脱垂伴直肠膨出,会发生排便困难;如果脱出部分充血、水肿、肥大、流黄水,则不容易回纳,影响行动,非常痛苦,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子宫脱垂与孕期、分娩、产后调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做好孕期保健,分娩时与医生配合好,使产程顺利进展,产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产后要充分休息,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如肩背、挑担、手提重物、上举劳作、长期下蹲等。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绝对禁止用力排便。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咳嗽,如有慢性咳嗽要积极治疗。做好产后保健操,加强盆底组织的支持力量。
  已发生子宫脱垂应绝对卧床休息,多食补气升阳益血的药膳,如人参粥、参芪粥、人参山药乌鸡粥、人参肘子汤、黄芪羊肉汤等。口服补气提升的药物、如补中益气丸,或针灸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使用子宫托,严重者要考虑手术治疗。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45:58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后腹痛

有的产妇在产后仍然感到腹痛,这是由于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子宫收缩时,使血管狭窄,血流受阻,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会感到疼痛。子宫收缩停止后,血管畅通,血液流动,组织得到血液及氧气的供应,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一般情况下,这种过程大约持续1~2天。
  初产妇因为子宫纤维比较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容易复原,并且复原所需要的时间也短,疼痛不太明显。经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肌纤维多次被拉长,复原也比较困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疼痛程度比初产妇剧烈一些。
  如果疼痛时间超过1周,并且为持续性腹痛,或者伴有恶露量多,颜色暗红,有血块,且有污臭味,要想到有盆腔炎症的可能,应该请医生检查治疗。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7-1-5 13:32:18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子宫是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正常情况下,由于子宫的收缩和缩复,体积会明显缩小,一般在产后5~6周恢复到非孕期的状态。但是产后子宫的缩复与产妇的年龄、分娩的次数、分娩的方式、身体的状况、是否哺乳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如年龄大、分娩次数多、产程长、难产、身体虚弱等,子宫缩复的就慢。相反,缩复的就快。产后喂奶会促进子宫的复旧。
  当子宫蜕膜剥离不全;子宫内有胎盘、胎膜的残留;胎盘面积过大;产褥感染;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过度后倾、后屈;产后尿潴留等都会影响子宫的复旧。
  子宫复旧不全时,产妇会感到下腹堕胀、腰痛,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量明显增多,甚至会出现子宫大量出血,恶露浑浊伴臭味,血性恶露停止后会有脓性分泌物流出,也有恶露极少而腹痛剧烈者,子宫增大,质地软,有压痛。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早就医,积极治疗。产后及时排尿,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应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期仰卧位,子宫后位者要做胸膝卧位每日2次,每次15分钟,以纠正子宫位置。口服益母草膏或益母草冲剂、生化汤,以促进子宫的缩复。产后出血时间长而且量多,经B超检查子宫内有残留时,应刮宫清理宫腔,并抗感染治疗。

[此帖子已被 烈火女 在 2006-12-28 15:39:02 编辑过]

2006/12/26回复
2007/01/05回复
猜你喜欢

通过孕妇的生理指标 能推测出胎儿的生长情况

B超结果正常,验血HCG翻倍不好,孕酮下降,姐妹们来帮帮我吧!!

准父母一定牢记这些数字

孕妇的产前检查项目及参考值

分享刚刚看到的东东-准妈妈小手册――常见的专有名词

怀孕各周B超检查数据标准

热点推荐

大家这几年买房亏了多少钱?

热辣辣放暑假!马来西亚热浪岛

雾都重庆半城烟火半城山 附最全游玩攻略!

儿子中考546分普高滑档 何去何从?

找装修公司 庆幸自己没有入坑!

2025妈网装修交流群 省钱不踩坑

北海老街~

北京美食 排火爆 南门涮肉

北海~海欣荣市场

猜猜这是哪儿?

大清第一界碑

夜赏华南植物园

大连夜游威尼斯水城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