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煲中药必胜技---(知识分享二)

17917准备怀孕

摘自省中医网站---http://www.gdhtcm.com/News/newsdetail.aspx?articleid=687
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 楼步青

煲中药就是简单的“3碗水煮成1碗”?非也!最近与朋友讨论起如何煲中药,才发现许多年轻的广州人,虽然一有什么“头晕身热”都会习惯地煲中药喝,但到底怎样煲中药才是正确,往往只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楼步青。其实,煲中药,还真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事!

煎煮前———

●清洗

中药材是否需清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楼步青说,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出售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些细小种子类的药材(如车前子等)被冲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骤不能浸泡中草药,但煎煮之前,却需要有个浸泡药材的过程。 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

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特别是在夏天,浸泡时间过长会很容易引起酸败


煎煮中———

●用水

传统的“3碗水煮成1碗”,其实不是个科学的标准。

因为不同处方的药味多少、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

如果真的有人一边煲药,一边不断把药汁倒来倒去,作为煲中药的标准,这样瞎折腾其实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药。

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

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

控制火候的意义在于,若火候过强,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

●时间

中药煎煮时间,应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

楼步青说,

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

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如果有“大头虾”不慎煎煮时间过长,令药汤太浓,这时可以加些白开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渗透的问题。

●复煎

许多老人家习惯于一副中药“返煎”三四次,楼步青说,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

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分别服用,这样未能将药效发挥至最佳。

应该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

同样,煎煮三遍的药液也相应地改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后———

●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煎煮器———

●瓦罐沙锅最好

最佳煎煮器当然还是传统的瓦罐、沙锅,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这些活跃性强的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传统的沙锅、瓦罐以及陶瓷,不会与各种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均匀缓慢,煎出的汤剂质量好。

不锈钢属于钝性元素,也不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现在许多大医院的煎药器皆为不锈钢锅。

但铁质煎器,虽然传热快,但不仅易氧化,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它能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汤液色泽加深,还会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对于微波炉加热是否会影响中药药性,目前未有定论,所以楼步青亦不推荐以微波炉加热中药。

此外,楼步青提醒,若以药煲煎煮过有毒性的外用药,应洗净后再用清水煮一次,以免毒性物质残留。

药师提醒:注意先煎、后下

中药的煎煮指示上,常会出现“先煎”、“后下”的字眼,这是什么意思?

楼步青解释,
“先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增加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药物的毒性;

而“后下”,则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避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所以应严格遵照中药师的煎药指示。

通常矿石类,如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必须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

如生石膏、石决明、龟板、鳖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钟,再加入其它药材中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商陆等,必须先煎1-2小时,才能达到减毒或去毒之效。

此外,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火麻仁、石斛等,也须先煎10-30分钟才能发挥效用。


后下的药物包括气味芬芳、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檀香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杏仁、大黄等,通常应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锅。

[ 本帖最后由 happilyhouse 于 2011-4-15 14:02 编辑 ]
2011/04/15
全部回帖
自己顶下先,以前唔识得点样加水,总是煲到D中药一时多水一时少水,火候又调得唔够好, 依家睇完后识得点样煲咯~~~
2011/04/15回复
dangbelldangbell板凳
嗯嗯..吃中药调理真的很烦的,最主要是时间太长~~
2011/04/15回复
是的,但是西药却是有其坏处
2011/04/16回复
EN恩EN恩5楼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分别服用,这样未能将药效发挥至最佳。
应该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
正在吃中药,才知道这样。记录一下了。学习,谢啦~
2011/06/10回复
谢谢分享!
2011/06/22回复
猜你喜欢

昨天教大家是柚子皮, 今天用柚子囊煲汤

包妈教你发花胶:红枣牛奶炖花胶+清心花胶瘦肉水

(图片有D恶心慎入)第一次煲南北杏菜干猪肺汤,润肺又止咳

分享。女人美容养颜也可以内调喝四物汤。

小儿开胃健脾食谱

不求医---我帮宝宝成功战胜积食

热点推荐

带病出游澳大利亚!附通关注意事项

盒马儿童节礼物上新!大人看了也心动

深深的无力感 LG七年无工作靠我养家

黄埔古港City Walk 旧地重游有意外惊喜!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这些权益你要知

开工前必做!装修报备要准备什么

传统中医学的魅力 扎了6针调养身体

越秀区三个新楼盘10万一方值得买吗

急需助理帮忙

假期弯道超车约起

阅见天下,书香邮扬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