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最近妈网关于焦虑抑郁失眠的帖子很多,说说我的看法

407530谈天说地

最近妈网无论是“谈天说地”还是“情感天地”,甚至是“职场人生”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的话题多多。
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特别是产后抑郁-----字词也特别多。
我定期在广州妇联义务接听心理热线,这段也是被打爆
想起来某位广州知名的精神科主任所言--3月4月这个时候,抑郁症患者绝对不能停药

可见最近这两个月份,的确容易让人情绪不稳定哈。

情绪不稳定,每个人都有,所以首先不用特别的紧张。

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这些都叫神经症,有很严格的判定标准。
妈妈网大部分的姐妹,多半只是症状而已,也就是说,就是有些焦虑、抑郁、强迫\失眠症状而已,不用太过担心

看一些书,听一些音乐,多运动,跟家人朋友沟通,其实就能减轻很多

下面我也就几个大家关注的问题陆续展开谈谈,

1、 状态程度界定    ----2楼   (对自己状态的正确认识)

2、 有必要心理咨询否 ---4楼

3    正确认识抑郁症  --17楼

4、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区别---   23楼   

5、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25楼
2012/03/31
全部回帖
首先,看上面一楼

如果您的心理冲突属于常形,家人开导,朋友倾诉,很多问题也就可以沟通和解决了,如果实在觉得有必要心理咨询,可以做做。

如果您的心理冲突属于变形,您判定自己评分小于4-5分,吃药的必要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需要看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去三甲医院,包括广东最权威的精神科
由于门诊压力,每个就诊人数N多,非常好的心理医生,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你的症状(跟普通科情况一样,您看感冒的时候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情况吗?no),所以,开药为主。

医生自己也说,挂我的号,要么就第一个,要么就最后一个,时间允许我会跟病人多聊一会的。

PS:请注意,只有医院医生或者有医生资格的人,才有处方权

      也就是说,如果您去某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给您开药,您就需要提出看看他是否有医生资格了。

      否则,请最好不要随意吃这些药
2012/03/31回复
医院心理科首选,他比较便宜
虽然目前去到门诊的,大多都已经是精神病性问题了,但目前因为焦虑等非精神病性问题去心理科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次心理咨询机构,这个比较杂,认真选择是必要的,尤其是最近那个可怕的“灵修”报道出来后,可见打着心理医生旗号做一些事的人有多乱。
如果您荷包不是非常鼓,要认真考虑
2012/03/31回复
陪孩子睡觉罗

留空
待补充

欢迎提问
2012/03/31回复
“灵修”,汗一个...............
那个灵修报道极度渲染,揭露了很多问题,但也可以看到,现在的人精神有多迷茫
2012/03/31回复
小蒜他娘:
那种不是精神迷茫而是肉体饥渴
查看原文
呵呵
表面看来是肉体饥渴,其实深层还是精神迷茫

我们这一代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请选择
我们的孩子,现在一样是这个模式

而所谓标准答案,现在看来,很多都是假大空

那么很多人就在转向寻找自己可以理解的,努力的自我成长
佛教
基督
灵修(当然不能把这个跟前面宗教平等而视)

我也参加过催眠课程
其实参加的人之中,大学教授,警官,公务员N多哈
各式各样的都人有压力,或者说有自我成长的需求

羊城晚报这次揭露的这个-灵修-只是其中的乱象而已
2012/03/31回复
我觉得家人的关心开解和引导很重要,应该比心理咨询更有效。
的确如此的。不过现在失眠、焦虑、抑郁等问题的确在逐年攀升,家人的开解和引导对很多人的问题已经无法解决。
2012/04/01回复
回复 新加坡咖啡 的帖子

您的意识很强,心理咨询师的确没有处方权

但请注意,心理医生是有处方权的(只有有医生这个概念,在正规医院都有处方权)




现在很多心理咨询师会开药或者是所谓保健品(助睡眠)给来访者吃(我们先不要对他们的行为做评论),我遇到的一些个案他们就是在吃所谓助睡眠的保健品或者药片,都是所谓咨询师建议他们吃的

我正是因为想大伙不要有这样错误的概念,才在帖子里面指出的

记住:心理咨询师是没有处方权的,心理咨询机构-原则上是不能开药的
2012/04/01回复
咖啡MM的概念理解上对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有误区,值得肯定的是咖啡知道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师不能开药(但请注意,心理医生可以开药),请看如下:

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本质上有什么差别呢?可体现在,两者资质不同,职能不同,工作地点和环境不同,但有很重要的联结,前者注重躯体,后者注重精神。

在中国,这两者的认证部门、认证证书不同。心理医生的资格认证是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师”,以医疗工作者为主要认证对象。而心理咨询师的认证部委为劳动部,颁发的证书是“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

区别一:性质不同。两者学的不一样,心理医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学医学还分学一般医学和精神病学,他们专门设置病房治疗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学精神病学的医生中还有一部分又学习了心理学,于是这一部分人被称做心理医生;而心理咨询师是学心理学的,从事该行业的人属于社会服务类人员。

区别二:对象不同。心理医生主要治疗轻度的精神病人和非精神病人但有心理障碍的人。后者主要是解决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区别三:不是都有处方权。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病人用药,而心理咨询师不可用药。

目前普遍认为心理医生是医院或精卫中心精神科的医师,应当具备国家执业医师的资格,主要职能是收集就诊者的信息和资料,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并利用正式或非正式手段进行评估和诊断,依据患者的身体及心理情况开处药方,在复诊时对就诊者实施必要的指导。从以上可以看出,医师的主要职责是诊断并开药,通过使用药物控制躯体的症状。

国外的心理医生同时具有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即可在医疗单位工作,也可以从事咨询工作。中国推出来的心理治疗师相当于心理医生的角色,严格上讲,用药物治疗就属于精神科医生的职责。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背景不同,没有处方权,可以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工作,但对于精神病应该首先转介给精神科医生。

而心理咨询师则应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工作机构是相关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职能是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和资料,并利用正式或非正式手段进行评估测量,确定咨询和治疗主题,通过陪伴和运用心理技术手段帮助来访者走出困境。从以上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师主要职责是咨询辅导和心理治疗。

两者资质不同,职能不同,工作地点和环境不同,但有很重要的联结,前者注重躯体,后者注重精神。需要说明的是医师也可以同时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国外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是医学背景的。心理咨询在中国起步不久,很多人不甚了解,被误认为是聊聊天的工作而已,其实大谬。需要承认的是加入心理咨询师这个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水平高低参差不齐,难免会有消极影响。

看精神心理科的医师缴纳挂号费用,以及药费。

心理咨询按小时收费,目前从一两百到一两千每小时不等,和地区差异、资质和知名度等有关。

心理治疗技术甚多,如同武侠小说里的门派,例如精神分析、格式塔、认知行为、催眠、家庭排列、家庭结构、意象对话、森田、音乐、绘画、舞蹈、肢体、声音等等疗法。

虽然医师和心理咨询师会有治疗倾向的争论和职能差异,但有几个常识不需要怀疑:人的身心是一体的,身心疾病不是单纯的躯体障碍;另外严重的精神疾病最需要的不是心理治疗,也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职责范围,首先应介入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或意识到自己或家人存在一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该怎么办?

发现问题及时求助,求助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途径:看书、向他人咨询求教、上网查询、医院就诊。

有很多人由于强烈的恐惧和紧张反而进一步加重了病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应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想法和情绪都不会改变事实。



医院选择:首选市级三等甲级医院,县级(含)以下医院和私人诊所风险太高。

当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但依然存在躯体功能性障碍时,通常是心理问题导致(通俗地说,如果身体检查上没问题,可能是心理上出问题了),应该去看心理门诊。

心理疾病应首先到医院精神心理科或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就诊。

为了避免误诊或增加可靠度,可以去不同的医院就诊。

中医选择要慎重,主要原因是水平难以鉴定。

如发现心理问题,允许的条件下请不要对家人和朋友隐瞒,要及时获得理解和支持。


目前医院的心理医生主要职能是开药,没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功能。

被诊断为中度以上的精神障碍需要服药,服药的作用是减缓和控制躯体障碍,可以正常参与工作和社会活动。不严重同时可以控制的症状不一定需要服用药物。

药物不能根除心灵的问题。长期对药物依赖的人很难走出困境,心理成瘾而不自知。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首先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专业咨询和治疗的意义和效果超过很多人的理解和想象。
2012/04/01回复
“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他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 ...
是的,妈网火爆的缘故之一,也是因为大家需要一个交流的窗口,这里的姐妹的接纳和共情才让妈网的虚拟变得更真实
2012/04/01回复
去医院看心理科=有精神病?  NO
2012/04/01回复
心理咨询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咨询员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2.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来访者许可,不泄露会暴露来访者秘密的信息,在团体咨询中,关于团体成员的自我揭露,心理咨询师(员)必须事先设定守密标准。

3.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纪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作为档案,及时送档案室进行保存。除了心理咨询师和档案管理员以外,任何其他人员都无权查看心理档案室档案材料。

4.心理咨询员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引用和科研写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以保障来访者不被识别出来。

5.对外界(如新闻界)提供有关来访者的信息时,有责任对来访者的姓名予以保密,并确定信息内容不对来访者构成侵犯或伤害。心理咨询员接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法律规定的询问时,不得做出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6、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一旦发现来访者的行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造成伤害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如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并尽可能与其他专业人员会诊,但应将有关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紧急情况处理过后,应设法让来访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2012/04/01回复
猜你喜欢

产妇如何调理产后失眠?

我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这样的父母我如何面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抑郁症

哎,有人跳楼……

抑郁症测试(你的周围有抑郁症的朋友吗?)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热点推荐

无锡赏樱之旅 多图直上全程拍大片

三月三庙旦吃酒席!600多桌好震撼

双排牙一点也不可怕 拔牙全程不到5分钟

牡丹花开了!洛阳三天两晚亲子游

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2025年装修交流群 杜绝踩坑等你加入

速速归队!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成品家具还是定制家具

无锡惠山古镇.寄畅园、天下第二泉(多图)

次新房的装修历程

1分钟选出适合的装修模式你选对了吗?

装修要注意暴雷,不要因为国补囤货

120㎡简约的生活,也是最精致的生活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