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原创)一个音乐老师的8年妈网教学日记(2020年持续更新)

88179294家有小学生

作为一名儿童音乐教育者,一直很想用文字去记载孩子们成长的点滴,但总因为工作的忙碌而搁浅。从古至今,儿童教育的主载都是家庭环境,虽然近代儿童教育已经趋向于社会化,但是家庭教育依然非常重要。提到家庭教育,很多妈妈会采用日记的形式去记载孩子成长的点滴,那么今天,我想以一名小提琴老师的身份记录每天孩子们学琴的点滴。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妈妈教育好家中的“小琴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2020年5月因为装修原因又再次回归妈粉,之前这篇长达8年的文章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锁起来,所以就放弃更新了,现在既然又解封就来冒个泡吧,毕竟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开始了音乐学习,和当年只是老师身份去聊儿童学习乐器是完全不一样的立场。更新的第一篇我就想好好的吐槽一下这2年的辛酸史,从业12年,妈网8年,也没打过什么广告,凭借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弦乐团,弦乐品牌,教师团队,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表演平台,比赛机会,从一个老师角度来说,人生赢家啊。但是无奈,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不爱练琴的亲儿子,于是一场场母子大战每天都在上演,今天帖子的主题就是“当音乐老师遇到了爱音乐但不爱练琴的孩子”

 

目 录

 

一、与伙伴一起学习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二、如何学习五线谱、学会先分析音乐再进行演奏(6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三、孩子是否适合走专业路线、如何合理安排练琴时间(10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四、孩子是否需要考级(1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html

五、如何让孩子接受节拍器训练、如何培养孩子舞台感(21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六、学龄前的孩子如何选择乐器、如何培养学琴兴趣(2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七、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应当做好哪些角色(3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八、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应材施教(34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2-1.html

九、学琴小诗分享(42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如何引导孩子充分利用练琴时间(47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一、初学的孩子如何进行乐谱视唱(5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二、《少儿小提琴集体课程》作者邵光禄老师大师课笔记(56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3-1.html

十三、初学乐器,集体课和一对一小课该如何选择(61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四、如何学习打节奏(7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五、乐器跑弦了,如何在家进行调试(7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4-1.html

十六、小提琴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识谱、弓不直、夹不住琴(98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5-1.html

十七、师德随笔(100楼)

十八、李自立老师新作品音乐会有感(113楼)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6-1.html
十九、新年写给学琴家长一封信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7-1.html
二十、微信玩转小提琴(献给不爱练琴的小琴童)
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id=62513672&page=8&extra=#pid62513672
二十一、先做人再拉琴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1-1.html
二十二、广东省第十五届小提琴比赛、弦乐夏令营有感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age=12&extra=#pid79682629
二十三、再谈基本功~美国、意大利老师教学笔记分享
http://www.gzmama.com/thread-3123105-12-1.html
二十四、学琴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培养亲子关系更利于学好琴http://www.gzma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23105&page=12&extra=#pid79682629
2012/08/10
精选回帖
本帖最后由 zhouyuxia35 于 2013-7-21 11:15 编辑 提琴悦悦 发表于 2013-7-15 10:38 回复 zhouyuxia35 的帖子我觉得要看情况吧,如果是年轻的老师,不知道卡农那确实是不专业。但是如果是老 ...       谢谢您的回答哦,我家女儿学了一年了,我现在就很纠结,当初是想到现在老师的儿子那学的,因为他在我们这地方还比较出名的,但是他儿子说让他父亲让三个月到半年的启蒙期,说他自己也是由父亲启蒙的。可现在一年了,说都没说转他那边去,我觉得他父亲应该就是您说的那种自学成才的。但我们家长又不知道他水平如何。        还有一件事想问下您,关于考级的事,那个老师说明年考二级,到时一年考一级,还说我女儿等读六年级的时候都考六级了,不得了哦,但我看网上不是说一年都可以考二三级嘛,一年一级的进度会不会太慢了,而且我也不希望她年年去参加考级。
2013/07/21回复
173楼
1970/01/01回复
179楼
1970/01/01回复
242楼
1970/01/01回复
全部回帖
大仲马大仲马沙发
花了一小时慢慢看了楼里的帖子,深有感触啊
今年五月开始给小猪报名学琴,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课外项目,虽然已经二年级了,但越学越难,更是对耐心和专心的锻炼啊。
学琴不仅仅是对小猪的,也是对父母的考验。
lz的帖子就像是个加油站,不但是陪练技术的补课,更是教育理念的提示
长期关注,不断坚持,对学琴也对自己
2012/12/11回复
大仲马:
花了一小时慢慢看了楼里的帖子,深有感触啊今年五月开始给小猪报名学琴,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课外项目,虽然已经二年级了,但越学越难,更是对耐心和专心的锻炼啊。学琴不仅仅是对小猪的,也是对父母的考验。lz的帖子就像是个加油站,不但是陪练技术的补课,更是教育理念的提示长期关注,不断坚持,对学琴也对自己
查看原文
感谢支持,很遗憾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及时去更新帖子,但是有各位妈妈支持,一定会继续写下去。妈网里很多妈妈都是年轻妈妈,来这里也是为了孩子教育去寻找方法,所以我这个帖子不会以招生赚钱为目的,还是以一些教学方法为主的。         
琴童家长不好做,各位妈妈继续加油!
2012/12/12回复
很久没有上妈妈网,今天来看看文章,倍感亲切。这个月是忙碌的一个月,圣诞节那天的上午去了广州培智学校,为特殊儿童做益演,其中的细节晚上回家再慢慢上图,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特殊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爱。
2012/12/28回复
家有琴童,一直很关注老师的帖子,收获良多,谢谢老师的指点!呵呵!
2013/01/04回复

亲爱的琴童家长:

很高兴能用这种文字形式跟大家交流,在新春到来之际,我将把这一年内所有对小提琴的总结记录在这里。首先感谢各位家长抽出时间来阅读这篇文章,同时也感谢学生家长们把孩子放心的交到我这里学习小提琴。茫茫人海,能相聚在此就是一种缘分。现在,我将系统的跟大家聊一下,孩子学琴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家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以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和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有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


明白目标及付出

小提琴是所有乐器中最难学习的一种乐器,对左右手技术、音准、节奏等要求都很高,这个相信您在为孩子选择学习的乐器前就有所了解。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是要对这些困难有个清楚的认识,然后再去确定学琴的目标。

第一,需要确定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做好准备走专业路线(指的是附小、附中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甚至出国深造),那么您的孩子可能从5岁的时候起就要失去童年,要找到非常有名气、经验的导师,加上系统严格系统的训练,没有任何捷径可以选择。因此未来的路途中无非就是考试、比赛。不管是国内比赛还是国际比赛,竞争都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绝对需要童子功。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人从事音乐职业呢?因为未来的就业前景相对于其它的行业还是比较乐观的,如老师、乐团的乐手、企业的文化专员等等。

第二,目标就是兴趣,这也是大多数家长选择的目标,但是真正能理解这个目标的家长又有多少?您可能开始只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哪怕能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表演一下都可以。但是这样3分钟的表演在台下确需要付出多少,相信每个家长各有苦衷。前面提到小提琴确实是很难学习,左右手配合、节奏、音准等等,这些绝对都是需要以年来计算的。


您可能开始觉得孩子拉出的声音真的很难听,为什么学了很久都是这种声音,(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和孩子这个原因,放弃了继续学习小提琴)。其实,这是每个学琴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拉出的声音不好听,不是因为孩子笨,而是就是这样。所以此时,您不能总去责备孩子,而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或和老师沟通,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您可能会在开始时纠结到,小提琴既然那么难学习,我的孩子能学好么?是不是不是学琴的这块料?但是又为什么这么难学还会有那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去选择这门乐器?答案除了便携以外,想必真的是小提琴这种最接近人声的乐器确实有它的魅力之处。小提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所以不管是从学习方法还是演奏技巧上都有了科学的方法。所以只要您带领着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脚踏实地的把小提琴学习当做一件事情去做,相信没有学不出的孩子。

下面明确了目标和付出以后,您又该考虑一下,这样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如果觉得值得,那么根本不用怀疑,就算刚开始再难听的声音您也会有信心陪孩子一起度过,因为您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如果您犹犹豫豫的不知选择到底对错,那么先别埋怨孩子学的不好。学习乐器和文化课的学习都是如此,绝对不是几天就能见到成效。请您再次记住一句话,乐器是需要用年来计算的。相信您的坚持会让孩子在读小学、中学、大学、甚至走向社会都会有所帮助,到那时,孩子会非常感谢您当初的支持与选择。

如果您的孩子年龄还小,请理解他们的不懂事,自古慈母出败儿,因此适当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您应该引导孩子如何把练琴当做一件事情去做,就像在学校学习文化课一样,每天回家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经常对孩子说,这样会慢慢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慢慢丧失一个艺术家该有的气质。

2013/01/08回复
美好的2013年已经开始,祝妈网里所有的小琴童新年快乐。稍作整理后,会继续记录我的小提琴教学日记。
2013/02/17回复
mcx621mcx6218楼
一直都关注老师的贴,学到了很多,真心感谢您
2013/03/04回复
   恩,很有爱和责任的老师,且教琴也是你的兴趣,能做你的学生会很幸运,遗憾现在才看到,之前刚学琴时追住植竣妈妈的贴看过,只是后来也懒了。
   小P孩学琴也二年了,刚开始也是在少年宫开始的,我想少年宫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枯橾,让小朋友能坚持下来,但因为大人的不懂小P孩三个学期下来基本在课上就是听别人拉,后来就在家附近请了一对一的老师,经过一学期,拉音阶的音色好一些了,但就象老师讲到的问题,音准,节拍现在还是很大难题。
      会继续学习老师讲到的一些实际解决的方法,如果在老师附近就好了,能短我家在哪呢,不过我住洛溪,看看能否克服困难过来。
2013/03/05回复
daily728:
     恩,很有爱和责任的老师,且教琴也是你的兴趣,能做你的学生会很幸运,遗憾现在才看到,之前刚学琴时追住植竣妈妈的贴看过,只是后来也懒了。   小P孩学琴也二年了,刚开始也是在少年宫开始的,我想少年宫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枯橾,让小朋友能坚持下来,但因为大人的不懂小P孩三个学期下来基本在课上就是听别人拉,后来就在家附近请了一对一的老师,经过一学期,拉音阶的音色好一些了,但就象老师讲到的问题,音准,节拍现在还是很大难题。      会继续学习老师讲到的一些实际解决的方法,如果在老师附近就好了,能短我家在哪呢,不过我住洛溪,看看能否克服困难过来。
查看原文
这位妈妈您好,感谢您对我的支持。植竣妈妈的文章我也细读过,他的老师也确实是一位小天使的好老师。其实小提琴音准的的把握、节奏这些东西绝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我在文章里也说过,学习乐器的计算时间一定要用年去计算。我个人建议您挑选老师首先要负责任,爱孩子。然后不得不考虑路程的远近程度对孩子日后的学琴是否造成影响。我可以帮您问一下洛溪附近有无好的小提琴老师,如果没有再说。
2013/03/05回复
谢谢悦悦老师的回复,我现在有些困绕,1少年宫的小组课如何与一对一老师的结合。我原本的打算是,小组课上老师的要求在一对一课时得到帮助,两节课的内容及进度应是一致的。但上周在一对一的课程时,老师好象不赞成我的观点,给孩子又上了不同的内容,可能老师有他自已的系统性吧。2 跟一对一老师沟通中,我也提到了希望在节奏及音准上有所加强,但老师的回复是如果对孩子要求太高,会让孩子失去学琴的乐趣。所以这点我也很迷茫。
2013/03/15回复
老师您好,请问一下,我女儿6岁多,遗传原因手指较短,小指也短,是不是不适合学琴?能否推荐一样乐器?
2013/03/17回复
daily728:
谢谢悦悦老师的回复,我现在有些困绕,1少年宫的小组课如何与一对一老师的结合。我原本的打算是,小组课上老师的要求在一对一课时得到帮助,两节课的内容及进度应是一致的。但上周在一对一的课程时,老师好象不赞成我的观点,给孩子又上了不同的内容,可能老师有他自已的系统性吧。2 跟一对一老师沟通中,我也提到了希望在节奏及音准上有所加强,但老师的回复是如果对孩子要求太高,会让孩子失去学琴的乐趣。所以这点我也很迷茫。
查看原文
    不知您的孩子一对一课和集体课的老师是否是同一个老师。但是从我个人观点来说,如果时间允许,还是以一对一课为主,小组课为辅。两种课他带给孩子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集体课主要以调动孩子的兴趣为主,但由于参与的孩子较多,水平不一,所以进度会比较慢。一对一的小课能让孩子系统的去学习,包括手型、音准、节奏等等,但是也有它的弊端,比如孩子长时间自己拉琴,会慢慢失去兴趣。所以如果孩子现在两种班型都接触,那就可以在一对一小课中系统的去学习小提琴知识,在集体课中培养一种音乐感和兴趣。这2个班不会互相矛盾的。    很多名师为了收好的子弟,也是从集体课开始上并挑选好的苗子出来继续培养,所以有些人说集体课有很多弊端,这个也要看情况。如果能让孩子对小提琴一直充满兴趣,不妨前期以一对一小课为主,再配合着报一个少年宫的集体课,效果可能会更好吧。
2013/03/18回复
懒羊羊1980:
老师您好,请问一下,我女儿6岁多,遗传原因手指较短,小指也短,是不是不适合学琴?能否推荐一样乐器?
查看原文
小孩子可能年龄较小,所以还不能绝对的说手指太短不适合。相对来说管乐对手指的要求没有弦乐和键盘乐高。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外向,可以试试打击乐。打击乐前期对孩子节奏感的塑造也是不错的。建议您先去琴行或少年宫对每种乐器都大概了解下,然后再根据爱好择优选择。
2013/03/18回复
谢谢您的意见!我试试看。
2013/03/19回复
最近这些日子,每次给学生上课之前,我都在告诫自己,因材施教。每个小朋友接受能力不一样,我必须要不断思考和反思,才能交出成绩来。可是对于一些太个性的孩子还是只能用时间去引导,所以这些孩子必须要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味埋怨孩子回家不认真练琴终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想《放牛班春天》的那位音乐老师,实在值得崇敬。
2013/04/08回复
学习了,留印慢慢看
2013/04/11回复
YudimaYudima18楼
提琴悦悦:
      经常会在网络上学习一些国内小提琴大师的教学法,那么对于林耀基、丁芷诺、赵薇等这些被人尊敬的专业小提琴教育家的教学方法确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今天在此呢,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位业余小提琴教育家,《少!小提琴集体课!》(避免广告,所以作了处理,还望妈妈们见谅)作者邵光禄老师。提到邵老师,自然要说一说他个性化的教学的集体课程教学方法。在2009年的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上。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举夺得了少年组的前三甲,邵老师都是他们三人的启蒙老师。提到邵老师,我个人也是非常感激的,因为也正是他把我领进的音乐的大门里。回想孩童时期集体课的一幕幕,很多细节还一直能清晰的记得。俗话说一个老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也是一直延续着启蒙老师的教学方法。以下摘抄一些原载《小演!家》杂志介绍邵老师的教学方法,希望给在学习和正准备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及家长一些启发。    第一课教什么十分重要。我认为先教持弓要比先教持琴效果更好一些。我曾看了不少初级教材,都是第一课持琴,第二课才持弓,往后就是空弦练习等等。从方便上来讲,我认为持琴只需左手就能完成,而持弓的右手是需要左手帮助的。所以,只有先练好持弓再学持琴,这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另外,持弓是不能有错的。我的经验是如果一开始持弓有了错误,孩子就较难纠正。就如同我们吃饭拿筷子一样。我曾见过老人拿不好筷子的,那是因为小的时候没有学好,他们到老了都改不掉。 按说,纠正的时间也有的是,一日三餐嘛、但还是改不了。可见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从今后的发展来看,学好弓上的技术也是很主要的,握弓不好怎么行?                     我在集体课的教学中,教手型时我是借助教具完成的。我带来一个教具,是手型图与线谱表,我们就挂图讲解吧。我认为,集体课手型教具可以使教学达到三个轻松:一、教得轻松。二、学得轻松。三、辅导也轻松。使用的顺序是:第一步:看图“对号入座”,了解唱名与指法。第二步:看图对照音位并识谱。第三步:分别看图、看谱唱歌,唱会了再拉。通常的手型共有五种,我要求学生每种手型要通过多练习相关的乐曲,使学生的手指尽可能多地增加活动量,让他们的手指尽快“溜” 起来。我感到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入门快、易掌握。我们的教程中所选的都是一些比较好听、熟悉的歌曲,孩子的进展明显。教师只要不断强调姿势就可以了。在正常情况下,我夏天开班的学生,在元旦、春节的时候,一般就能上台演奏了。        当然,对于音阶、练习曲的练习也是必要的,不能完全省略。我的经验是,练习曲类和歌曲类之间的比例应该为三七开。一条音阶、一首练习曲,一首外国乐曲为三,其余的全是中国歌曲。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专业上有潜力的孩子,可以根据个别情况增加外国练习曲及音阶的练习。只有这样,孩子的兴趣才可以一直保持下去。加上教师的一些趣味教学法,孩子会顺利地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困难期,达到让学生自己要学、要练的那样的状况。            拍。    一、如何看待孩子拉琴时出现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 我知道不少专家是反对有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认为拉琴要以声感人。但我认为对小孩子要区别看待。活泼好动,喜怒哀乐的情感容易外露是孩子们的特点。有的孩子甚至泪珠还挂在脸上,就又能笑出声来。这就是童真,这就是孩子。如过于沉稳反而就不正常了。再者,小提琴是演奏的艺术,通常也应该是演在前,奏在后。也就是说,要有表演的成份吧? 更何况孩子是发自内心的。有时就是一种不自觉的表露呢!现在让我们来试试下面的情况:你一闭眼,耳朵就更加起作用了。你一皱眉,人就进入深思与联想的状态。在神情专注的情况下轻轻地摇头,就会让人感到一种陶醉之意。我从京剧夸张的动作中体会到外部表情对内心世界的微妙影响,是否可作为乐感开发的手段呢?我还在思考和研究之中。    二、我发现发音与本人的内心歌唱方法有关。为什么外国乐队音色统一,许多的中国人总是有技术与声音合不到一起的问题呢?我发现是与我们在内心的唱法不同有关!外国人的唱法多用美声,而中国人习惯为通俗或民族。    小提琴教学,是非常个性化的教学。虽然我们采用集体课的方法上课,也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个别问题,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可能完全都用同一模式。另外,每个老师也都有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实用的方法,可以说有多少个教师就有多少种教学法。我的教学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实用是我追求的目标。     
查看原文
悦悦老师好,我初来乍到,没有权限发短信给你,好急呀。我的小孩学了四年琴了,但基础仍不好,希望可以交流下,能把你的手机号码短信我吗?感谢。
2013/05/21回复
YudimaYudima19楼
提琴悦悦:
    好久没有来妈妈网更新帖子了,最近学生们表现都大好,所以来跟大家吐吐槽如何让孩子每天晚上自觉练琴。    很多家长经常跟我抱怨孩子回家后总是不会主动拿起琴去练习,或者在练琴的时候拖拖拉拉,时间过去了,也什么都没有学到。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学生在家不练琴,自然会影响教学的进度。对于如何爱上练琴,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让孩子对一样东西感兴趣,首先就是这样东西能让他有充分的自信和满足感。如果不能让他建立足够的自信感,相信付出再多的时间也只是应付差事。所以今天跟各位家长分享一下最近使用的一个新招“微信”也能练好琴。    现在微信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并不陌生,它甚至已经代替了电话和短信的很多功能。所以借用这个便捷我就将很多有微信的家长加为好友,然后给学生每天布置的任务就是在每晚练琴的时候,通过微信语音功能随时与老师互动。一两分钟时间足够能监督到孩子在家练琴的状态,遇到明显性的问题,还能随时给孩子纠正,避免孩子们一周都在练习错误。(当然这个需要老师晚上有最少1个小时的时间付出)不管每晚多晚,我都会抽出时间去听听每位孩子传来的语音。不仅对孩子练琴是一种监督,也能让孩子养成习惯,每晚练琴是一门与老师一起互动的功课。    用此方法以后,根据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练琴相比以前是用功一些,遇到的问题也能随时解决。此时我又想起微信另一个功能,群聊功能。为了让每位孩子都能感觉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所以把所有学生都加进了微信群里,每天晚上练完琴后都可以在微信群里语音分享一下,这招对那些不爱练琴的小朋友特别有用。每天晚上听到微信里其他小朋友都在拉琴了,自己还没有把琴拿出来,心里就会着急,自然也就把小提琴拿出来练了。当然每周还会组织些微信小活动,让每位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拉出自己本周练习的乐曲片段,评选出本阶段进步最大和完成功课最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小小奖励等等。    微信练习法个人觉得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还是能起到一定辅助作用,当然在此家长与老师的配合也很重要,所以如果家有琴童,不爱练琴,不如试试此方法吧。
查看原文
悦悦老师好,看我,看我。

我初来乍到,没有权限发短信给你,好急呀。我的小孩学了四年琴了,乐理基础不牢,小孩较听话,希望可以交流下,能把你的手机号码短信我吗?感谢。
2013/05/21回复
猜你喜欢

我为什么坚持让孩子学管乐

为什么选择在职老师家教而不是大学生或机构老师?

谈谈才艺培养这码事

关于选择幼儿园的几点建议

很开心 昨晚得知女儿的英皇钢琴八级优良通过

小孩子学琴成功70%靠家长----钢琴、低音提琴教师郭东莹专访

热点推荐

儿童节福利来啦!免费赠票先到先得!

终于下手了学位房 最终选定了海珠区

省了几十个W!中签私转公的天花板学校

快40岁上班族的无奈 两娃还欠房贷30多万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寻人启事!广州妈妈网喊你回家

在万里高空看日落

肇庆鼎湖山 蝴蝶谷

酒店送的米线,竟派上了用场

大家感觉佛山的公寓有投资价值嘛?

土生土长海珠人,多年漂泊还是想留海珠

感谢隔壁车大哥不杀之恩!

嗨,全新的一天,心情美美哒!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