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位清洁工阿姨,家住湖南邵阳的某农村,上个月她父亲丧事花了12万元,这个月她公公丧事预计要花8万元~阿姨说了,他们那里家家户户都这样,到处借钱办丧事!听说现在那边结婚,生子,寿诞大部分都不办酒席的(少部分办),唯独是丧事,铺张浪费很大!习俗问题!
本帖最后由 zhuzai128 于 2012-9-11 08:53 编辑 祝你平安 发表于 2012-9-11 08:32 我老公也是湖南人,他说他父母如果死了就火葬就行了我外公外婆祖籍也是湖南的,只不过他们早年就到外省工作定居了。我外婆去年去世,火葬。我和我爸妈守灵,然后同事亲朋过来吊唁,吊唁两天后火葬,火葬前在殡仪馆开了个简单但又感人的追悼会。单位和亲友献了花圈,我代表家属致谢词。结束后请所有亲朋和同事等到酒店吃餐饭。因为我外婆生前对人很好,是做街道工作的,两天里很多人,街坊邻里自发来吊唁,我外婆工作的街道就不说了,现任党支书带着她的儿子陪着我和我妈整夜整夜的守灵,说我外婆就像她妈妈一样,让她儿子叫我外婆奶奶,众多街坊邻里都是自发过来。另外我爸、我妈单位的人都过来了。所有花费不到3万块,整个过程很圆满,让所有该吊唁的人、生前有感情有交往的人能够充分的吊唁、寄托哀思,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但是又简单朴素,不会折腾大家。我外婆病时我妈已经不分昼夜的在医院守了3个月,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去世后像上面有些mm说的那么折腾,估计我妈都撑不住了。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人死后举行仪式、包括以后每年清明等特定时期的祭祀,意义在于,对死者有感情的人寄托的一种哀思、一种悼念。死去的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上面mm说的什么请乐队,跳舞什么的,完全背离了这个目的,反而还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本帖最后由 钟村迁迁妈 于 2012-9-11 11:00 编辑 和凤凰结婚这一年起,我就有一个愿望-----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推翻。俺家大爷也是湖南的,还在90年代这里死了一个老人就要用6 .7W,当时我就奇怪了,为什么在生的时候不看病,不好好孝顺,现在死了做给谁看啊?并且又不是有钱人,其中一家人家里,兄弟4人,每人都举债几万,我当时还笑是不是要“卖儿葬母”。简直愚昧至极。当时我公公婆婆看了别人的葬礼回来,不免悲从中来,自言自语:俺就一粒仔,还再广州定居,到时我们死了,有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后来公公婆婆对我说(我是外地的):你啊,现在是我家媳妇,你知道为什么今天要你去别人家看看吗?就是要你学着点,以后我们死了,就要这样做(狂晕)。 这还了得? 我必须给他们洗脑,经过多年洗脑,现在公公婆婆勉强答应,后养薄葬。实际上,现在他们还健在,如果有一天,他们离去,我是不会安照他们习惯去风光大葬的,会量入为出。这一点我已经提出,并且现在足够保持他们钱够用,病看好,吃的穿的,用的不少,每年带孩子回去看他们,经常电话。 我就要尝试打破这个魔咒。 希望,现在年轻一代人,不要延续这些陋习
我作为媳妇,活着时对公公也是很好的,我问心无愧。当然了,公公也是对我很好,不然我才不跪的,我们那没这 ...呜呜~~~我还要帮我家婆换衣服搽身子,因为当时在场的都是男人,全部都出去,叫我一个人在房间里帮她搽,那时是我跟家婆的第二次见面,恶梦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