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详情

有多少人有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148211幼儿园早教

你在羞辱孩子,却不让孩子哭,中国式的教育分裂了孩子!

孩子一哭,成年人就想方设法制止,温和一些的“哄”(乖,别哭了),粗暴一些的吼骂(有什么好哭的!)或者恐吓(再哭就……),总之哭是被禁止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割裂,对自己想哭的冲动感到羞耻,习惯压制这些情绪,这些都为将来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患)打下基础。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这种行为被称为“抱慰”。

但安慰另一个人的痛,在中国家庭,常是一个奢望。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夫妻间,都有一种逻辑--你哭,就等于我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都要求对方不哭。如对方哭,健康一些的人会焦虑地自责,不健康的人会暴怒。我们不试着去安慰对方,而是希望对方停下来不哭,至少要哭的人给一个解释。特别是孩子的哭,本来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安抚,但太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哭泣的态度,达到了变态的地步。这样做的逻辑都是我们不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不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寻求表面上的没事。

对哭泣的态度,也是中国父母乃至所有中国成年人对待感受的态度。哭,像是罪过;谈感受,像是羞耻。原因是:你哭泣时,勾起了我内在哭泣着的小孩;你谈感受,勾起了我向人敞开心却不被看见甚至被羞辱的羞耻感。

矛盾的是,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逗”孩子。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

1)昨天在电梯里看见,一个5、6岁的孩子喊妈妈帮忙把牛奶盒子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的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好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
2015/01/19
全部回帖
匿名用户:
你在羞辱孩子,却不让孩子哭,中国式的教育分裂了孩子!孩子一哭,成年人就想方设法制止,温和一些的“哄”(乖,别哭了),粗暴一些的吼骂(有什么好哭的!)或者恐吓(再哭就……),总之哭是被禁止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感受割裂,对自己想哭的冲动感到羞耻,习惯压制这些情绪,这些都为将来的心理问题(乃至精神疾患)打下基础。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体验过,可自由哭泣。对方不斥责,不焦虑,不攻击,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拥抱着你,就做一个陪伴者,听你哭。这种行为被称为“抱慰”。但安慰另一个人的痛,在中国家庭,常是一个奢望。我所熟悉的中国家庭故事里,哭,像是一种罪过。家长对孩子,孩子对家长,夫妻间,都有一种逻辑--你哭,就等于我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都要求对方不哭。如对方哭,健康一些的人会焦虑地自责,不健康的人会暴怒。我们不试着去安慰对方,而是希望对方停下来不哭,至少要哭的人给一个解释。特别是孩子的哭,本来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安抚,但太多中国父母对孩子哭泣的态度,达到了变态的地步。这样做的逻辑都是我们不去理解对方的感受,不去了解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只寻求表面上的没事。对哭泣的态度,也是中国父母乃至所有中国成年人对待感受的态度。哭,像是罪过;谈感受,像是羞耻。原因是:你哭泣时,勾起了我内在哭泣着的小孩;你谈感受,勾起了我向人敞开心却不被看见甚至被羞辱的羞耻感。矛盾的是,中国父母与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逗”孩子。三位网友讲了三个残酷的故事:1)昨天在电梯里看见,一个5、6岁的孩子喊妈妈帮忙把牛奶盒子打开,央求了好久,妈妈接过来打开自己喝了,孩子哇的就哭了。妈妈跟旁边的人哈哈大笑,觉得是在逗孩子好玩。为什么成人总是喜欢辜负孩子对我们毫不设防的信任?
查看原文
2)“逗”小孩,有个极端的真实案例,有个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群大人拿孩子开玩笑,说你爸妈不要你了,再也不回来了,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说不是的,但那些大人一起起哄说就是不要你了,孩子哭着跑了,后来天天跑到码头等船,一开始大家不在意,但后来发现小孩精神不正常了。

3)小时候读幼儿园之前,妈妈上班就把我锁家里,我每天坐在阳台上,以前的阳台是栏杆式的,我就坐在栏杆边上,腿伸出去,手扶着栏杆,唉唉的哭着要妈妈。这件事一直被爸妈拿来当笑话讲,学我的口气说“我要妈妈”。

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只怕每个中国孩子成长中都经历过,这让我禁不住想:把残酷的事情当成笑话看,也算特色吗?特别是,这种事最容易发生在父母与孩子间,多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你觉得最受伤和最屈辱的事情,一直被父母当笑话讲。我自己的理解是,中国广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灵仍然敞开而单纯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样绝望、粗糙而鄙俗。既不让孩子哭,又喜欢“逗”孩子,惹得孩子哇哇哭,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看,该是何等奇异!
2015/01/19回复
这些话的确经常听到
2015/01/19回复
桃乐丝的乖宝宝:
这些话的确经常听到
查看原文
但是还是经常遇到这些事。有时候可能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身边一些无知的老一辈或者无知的年轻人的行为……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中国的社会风气才会真正重视起小朋友的身心健康
2015/01/19回复
我最深刻的是,初中一次因为想家冲动地中午休息时间就借了别人自行车踩回去(平时一周末才回家的),回家看到爸妈就真流泪,他们问我干什么了,我说我想家,然后他们笑起来说我傻……当时我发誓,以后不管多想家也不要再表现出来。现在想想当时我的想法是很偏激,但是我当时真的很受伤很受伤。我现在也为人母了,我一定不会这样伤害我的小孩。
2015/01/19回复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似乎不曾拥抱过我,无论伤心还是开心。初为人母我也犯过一些不该犯的错,不知道是否有伤害到孩子。但现在想想孩子哭的时候或许我拥抱的时候我该学学只有拥抱没有语言。
2015/01/19回复
现在的我虽然已为人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既会想娘家,却每次回去都感觉很辛苦。虽说在婆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起码比在娘家舒服那么一点点。
慢慢在当母亲后的成长道路上越来越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不过似乎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只有逃避……
2015/01/19回复
我最讨厌有些大人自以为是的毫无底线地逗小孩,他们觉得开心,但小孩的窘迫难过伤心焦虑绝望有谁懂?
2015/01/21回复
美妈李小米:
我最讨厌有些大人自以为是的毫无底线地逗小孩,他们觉得开心,但小孩的窘迫难过伤心焦虑绝望有谁懂?
查看原文
+10086
2015/01/21回复
其实从另外一方面看。让孩子接触到一些负面的事情也不是坏事。重要的不是人家该不该逗他,而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果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只是“逗”.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处理这些或无知或恶意的逗弄。再纯真的孩子始终有一天要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与其杜绝负面不如让他们尽快学会自我调整,去解决问题。
2015/01/21回复
小白饼干:
其实从另外一方面看。让孩子接触到一些负面的事情也不是坏事。重要的不是人家该不该逗他,而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果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只是“逗”.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处理这些或无知或恶意的逗弄。再纯真的孩子始终有一天要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与其杜绝负面不如让他们尽快学会自我调整,去解决问题。
查看原文
虽说是这样,但是太小的小孩还不是很懂的分辨这些。我看到更多的孩子是会选择闹脾气来对待这些事。遇到这些事情,我孩子会闹脾气,我通常是不说话,有时会说大人,更多的时候是会要孩子好好说话(因为遇到自以为是的laojiahuo也不可以去说他们),把不喜欢的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只要说出来就可以了。此行为还在努力中,小朋友还是比较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2015/01/21回复
猜你喜欢

妈妈这样说话,我保证,孩子肯定会很懂事

爱孩子,就尊重他的玩具

郁闷,早上听到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大吼。。。

2012年,是我们选择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选择我们?

很好的文章---关于打骂孩子的观点<<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世上最惨痛的母亲-------生下孩子没有亲自带的进来出招!!跪谢!!

热点推荐

越秀公园重温儿童时光 70蚊游乐园亲子套票

从化星溪亲子徒步 10公里全程花了4个钟

超好逛佛山网红书店 地铁直达美术展免费看

乐祈农庄钓鱼钓虾喂兔仔 还能摘嘉宝果

2024广州孕妈妈交流群 欢迎扫码入群!

#五一宝藏时光记#5月3日畅游白鹅潭艺术中心

美味家常菜 潮州芹菜炒鸡杂火腿片

麦当劳薅咖啡羊毛 不到8蚊有一份

#五一宝藏时光记#5月1日情迷泸沽湖之蓝花楹

宠物友好设计看这一篇之猫猫篇

精装房换地板 哪种方案更方便省钱

有苦难言!说了怕老师会“区别”对待孩子。

泸沽湖跟团游 晚餐又唱又跳好隆重

查看更多热点 >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