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发现,2~6岁的宝宝如果长期便秘,很容易造成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贪睡、喜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等问题。经常性的便秘,宝宝会感到腹胀不适,但因无法表述自己的这种不适,更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其注意力过多集中在便秘不适上,故会对外界事物淡漠而显得呆头呆脑。有的宝宝几天排便一次;有的宝宝虽然排便,但量太少。由于体内不能及时将废料排出,蛋白质腐败物就被肠道吸收到体内,容易引起毒性反应。便秘的宝宝常会感到头晕、头痛、焦躁不安、肚子膨胀,食欲减退,口酸口臭,眼屎、湿疹增多,对健康非常不利。

宝宝为什么便秘?
由于婴儿膳食种类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纤维素少而蛋白质成分较高,因此很容易发生便秘。特别是没有接受母乳喂养的孩子,饮食大多以牛奶、糖类为主,牛奶中含蛋白质高,钙磷比例不合适,磷含量偏高,在肠道内形成皂钙过多等,还有菜泥、水果泥等添加不及时,及7个月以上仍给泥状或者糊状食物,没有添加菜末等含有粗纤维、可以软化大便的食物,导致大便秘结。如果不幼儿期若以市售精细软类儿童食品为主食,便秘就更为严重。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本身就容易产生内热,如果过多摄入肥甘厚味的食物,偏食,不吃蔬菜、水果,时间长了可能造成消化功能下降,让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肠道内,又生内热,两热相加,损伤体内津液,形成便秘。
宝宝居住的室内温度过高,水分丢失严重,又未能及时补充,尿量少,肠道特别是大肠内水分被吸收,也会导致大便秘结。有的孩子自幼溺爱,缺乏规律睡眠,尤其是夜晚不睡、白天多睡者,最易发生便秘。没有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些家长不注意培养宝宝排便习惯,对于宝宝的排便没有给予关心和帮助,或者宝宝要排便时分散了注意力,打断了宝宝排便的欲望,时间长了肠道内的水分别吸收,引起大便秘结。
由于大便秘结,排便时宝宝肛门受到损伤,发生肛裂,当再次排便时候,大便通过有肛裂部位时,宝宝会感觉到疼痛,为了减少疼痛,宝宝肌体自然反应为保护性不排便,也会导致大便秘结,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
饮食调养方法:
不推荐直接使用益生菌,而应食用水溶膳食纤维,如使用益生元的低聚果糖,喂养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使肠道菌群自我调节能力慢慢建立。
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是肠道,其中生活着100余种、数以十万亿计的细菌,包括有益菌、有害菌和中立菌3大类。其中,双歧杆菌是最主要的有益菌,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它是肠道的守护神,与肠黏膜细胞结合形成微生物屏障,抑制有害菌生长,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增强人体免疫力。孩子便秘后会造成益生菌缺水而无法繁殖,食用水溶膳食纤维后不但能为益生菌提供食物,还能保持肠道水分,促进肠道蠕动。
如果是吃鲜牛奶引起的,可以更换不引起大便秘结的母乳化奶粉、有机益生奶粉等;亦或给宝宝添加果汁、菜水(胡萝卜汁、芹菜汁等),促进肠道蠕动。不要给大便秘结的宝宝喝煮熟的苹果水,因为苹果水富含鞣酸,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不适合便秘的宝宝食用,大便干结的情况下食用会加重或诱发便秘。
提示:添加辅食后的宝宝,大便质地多数会比光食用奶粉或者母乳要偏实一些,这种情况属于正常,家长不用过于焦虑。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引导孩子多吃新鲜蔬菜(不建议使用菠菜,因为菠菜含有的草酸很容易使孩子出问题,可以使用芹菜、油菜、空心菜、白菜)、水果(不建议食用反季节水果,孩子6个月前不要用梨),比如胡萝卜水和苹果水;五谷杂粮制成的食品,如荞麦、玉米、大麦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食冰淇淋,奶酪、精米、胡萝卜等不要进食过量,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孩子出现的便秘。品种和花样可以多一点,平衡营养成分。注意每天给孩子补充足量的水。
建议家长自己动手制作新鲜的酸奶,这样酸奶里面的益生菌含量有保证(国内标准每克100万活性菌达标,国际标准每克1000万活性菌达标)。一般成品酸奶能保证14天之内的活性菌不会低于这个标准,超市购买的酸奶一定要看清不要含有防腐剂、稳定剂、香精、色素等添加剂。
推荐食疗方
甜杏仁粥(10个月以上适用)
原料:甜杏仁5~10克,大米150克。
做法:将甜杏仁磨碎与米同煮成粥。
用法:1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食用不能多于7颗。如果用成品杏仁露不能多于100毫升,1~3岁不能多于200毫升。成人不限。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适合干燥季节。
松仁芝麻粥(10个月以上适用)
原料:松仁10克,芝麻5克,米150克。
做法:将上述3种食材同煮成粥食用。
功效:补虚润心、清肠躁。
自制酸奶(12个月以上适用)
原料:有机奶粉500毫升,发酵菌一袋。
温馨提示:个人建议用市售酸奶菌粉,工艺和生产环境较为纯净。成品酸奶翻制用自家酸奶的菌种,用一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己做好的酸奶,最多只能做种一次,反复传代不安全。因为家庭操作不可能保证杂菌不进入,其中杂菌量越来越大,用几次后就比较危险。
做法:将发酵菌种与有机奶粉混合搅拌均匀,放入酸奶机中发酵8~10小时,凝成半固体状即拿出,入冰箱钝化后口感更佳。
功效:润肠通便、开胃健脾,促进消化。适合各个季节。
提示:冰箱拿出的食物要放置室内半个小时后给孩子食用为佳。过酸的可以添加自制果酱(天然水果、草莓、芒果、)、蜂蜜(1岁以上)、麦芽糖浆、糙米糖浆、果汁、甜叶菊等天然甜味调整口感。
日常护理指导
0~3岁的宝宝便秘需要使用内外结合的方法,通过耐心的治疗才能根除。
如果是因为生活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体内津液流失严重,请家长保持凉爽的生活环境,并及时给予水分和滋润的食物,具体可以参照燥性体质调整。
养成按时吃饭、按时睡觉的好习惯,形成有规律的人体生物钟。这样有利于孩子胃液正常发挥作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婴儿从出生60天以后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一些的宝宝应该养成每日早晨在大肠经络(5~7点)排便的好习惯。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牙齿不好,孩子就会变得挑食、食欲不振,这也会影响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时除了教育宝宝注意餐后正确刷牙外,也应定期(每3个月)带他到牙医诊所做检查。
便秘治疗方法
对婴儿便秘首先要寻找原因,若系母乳喂养,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常有体重不增、食后啼哭等表现。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即可缓解;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也就是通常说的“上火”。这种情况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清热去火的食物,例如生麦芽等。可适当增加果汁,如鲜榨橙汁、苹果泥等。不建议吃香蕉泥,主要是不想让孩子肾脏增加糖含量的负担。有的婴儿得糖尿病有这个原因,更别说龋齿和香蕉反季节人工催熟的问题了。苹果是双向的,腹泻、便秘都可调节。
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部分发酵后可刺激肠蠕动,有助于通便。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适当增加辅食,最好将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和蓖麻油一起放入米粥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辅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肠肌肉张力的恢复,对通便很有帮助。
便秘的药疗和食疗固然重要,但除去病因必不可少。必须做到生活有规律、不挑食、少吃寒冷饮食才能根治便秘。父母需根据上面提到的方法结合孩子的实际状况,不断地、耐心地加以调整,这个过程有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必须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