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难的一道题是导数的题目不是函数题,主要是要通过导数来求函数的极值、最值、单调性,结合不等式、零点问题来考察。“ 这句话也是醉了,导数是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一个工具,高三数学利用导数只是求单调性而已,有了单调性才有极值和最值,甚至不等式和零点都属于函数的知识范畴,你这句话考的是导数不是函数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至于统计那道题,你的理解力也就这样,你自然理解不了的,对于大部分高三学生,建议认真审题,读懂每句话的含义,同时必须有一定的刷题量,知道各种题的应对策略。还要高一学生我也讲了,要总结各种经典题型,对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各种题目自己都要非常清楚。自然考试轻松130+-140+,高一虽然有一些讨论问题,但还是不难的,审题一定要细致,做到不重不漏这种题就拿下了。这只是对那些尖子生的要求了,个人因人而异吧。
烦请那位自称 “区数学中心组成员“ ,好好练练内功吧,别就这三脚猫功夫出来献丑。虽然我也是在教育体系出来的,也曾遇到大神级老师的指导,但对你这种菜鸟都能成为区教研员,也是为广州的同学们惋惜啊。
高一数学怎么学
551820家有中学生
2017/09/05
全部回帖

面朝大海1122:
高一必修一就是只有函数和集合的内容,重点肯定是函数了,说了和没说一样。必修一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太抽象了,很多函数的性质没有能够理解的了,教学进度比初中快,消化不过来。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强,学生转不过弯。分类讨论的思想是高中必须要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应该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渗透,因为分类讨论是可以放在很多知识点中来考察的,不单单是在函数中考察。高考最难的一道题是导数的题目不是函数题,主要是要通过导数来求函数的极值、最值、单调性,结合不等式、零点问题来考察。
查看原文2017/09/06回复

gz1970:
一,广州大部分顶尖层次的高中,上学期都学必修一和四;二,高中知识比初中难、抽象,是肯定的。但学生也是挑选过的,学好基础知识并无多大的问题。在以前广东卷的背景下,高考均分处于85~90分之间,跟广州中考数学均分差别不大;看一下广东卷以前的高一区统考或区重以下层次的高一考试卷,题目中基础题占了一定的份量,所以成绩还是不错的。全国卷的背景下,所谓高中数学难,主要是题出得难。三,考得难,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你可以看一下考上中大、华工的同学的高考数学成绩,大部分处于120分上下,110几分的并不少见。所以你所说的130、140分不难考这个结论不知出自何处。数学、物理两科高端如HF,高一时期测验、考试,平行班的平均分低于60分(满分100分)并不少见。除非你所说的是层次较低的高中(出的题难度相对不大),否则在全国卷的情景下,数学科想拿优分是很不容易的。四,既然难度大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症结所在,那么平时学习的重点不应放在基础题上,而应放在难题的训练上(思考能力太差的学生除外)。能力上不去,那怕审一百次题也是不会做的。学的比考的还浅,会考出好成绩来吗?
查看原文一看你就是个菜鸟啊,再者我说的考130+-140+是指高一,你看清楚。我暑假带的西外重点班学生区统考随便都是135以上。全国卷难在每道题都综合性很强,每道题涉及知识点也多,这就要求审题很关键,能读懂题意,能根据题意得出相关结论,并一步步推导出所要结果。高中数学还是有很多套路的常见题型弄明白,加上学生自己总觉规律和方法。 至于你说让学生让学生提升能力通过压轴题,你能说这么不负责任的话可见你的水平。初中压轴题对提升中等水平学生的思维能力确实有用,但是中考前一个月就不要再练压轴题。对考试来说压轴题对一般学生没用的。至于高中生,你让一般学生练压轴题,那不是找死吗,一般学生选择11,12,填空16都是直接蒙的,学校老师对普通班一般也不全讲。
2017/09/06回复

面朝大海1122:
不是说话大声就厉害,2016年广东文科统计平均分1分多,2017年理科统计的得分也不理想,不是像你说的让学生认真审题就可以了。作为老师要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行。至于最后21题怎么算是导数与导数应用还是函数感觉你还是好好的看看知识分类吧。最后请分清楚中心组成员和区教研员的区别,别在这里弄出笑话来。
查看原文 “不是说话大声就厉害,2016年广东文科统计平均分1分多,2017年理科统计的得分也不理想,不是像你说的让学生认真审题就可以了。作为老师要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行。至于最后21题怎么算是导数与导数应用还是函数感觉你还是好好的看看知识分类吧。最后请分清楚中心组成员和区教研员的区别,别在这里弄出笑话来。“ 我在这打字你能听到打字的声音?还是什么,哪里来的说话大声呢?您这混乱的逻辑能力怎么教数学?统计这题第一不是认真审题吗?加上平时多总结题型和做法,加上认真审题,理解题意,你还能有什么建议。这个方法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要对各知识点对应常见题型非常清楚,你自己的理解力算了吧。21题该叫函数还是导数应用,你自己不会思考吗?如果完整一点叫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你这种不动脑子的老师也只会跟着辅导书的目录走了。最后不管你是什么中心组成员还是什么其他,我把你说成教研员看来高看你了,你的水平不是一般的低。再者好好钻研教学的老师只看重教学能力和教学的见解是否有个人独特的方式,你看重的那个称号谁在乎?
2017/09/06回复

gz1970:
一,广州大部分顶尖层次的高中,上学期都学必修一和四;二,高中知识比初中难、抽象,是肯定的。但学生也是挑选过的,学好基础知识并无多大的问题。在以前广东卷的背景下,高考均分处于85~90分之间,跟广州中考数学均分差别不大;看一下广东卷以前的高一区统考或区重以下层次的高一考试卷,题目中基础题占了一定的份量,所以成绩还是不错的。全国卷的背景下,所谓高中数学难,主要是题出得难。三,考得难,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你可以看一下考上中大、华工的同学的高考数学成绩,大部分处于120分上下,110几分的并不少见。所以你所说的130、140分不难考这个结论不知出自何处。数学、物理两科高端如HF,高一时期测验、考试,平行班的平均分低于60分(满分100分)并不少见。除非你所说的是层次较低的高中(出的题难度相对不大),否则在全国卷的情景下,数学科想拿优分是很不容易的。四,既然难度大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症结所在,那么平时学习的重点不应放在基础题上,而应放在难题的训练上(思考能力太差的学生除外)。能力上不去,那怕审一百次题也是不会做的。学的比考的还浅,会考出好成绩来吗?
查看原文 “能力上不去,那怕审一百次题也是不会做的。学的比考的还浅,会考出好成绩来吗?” 看到这句话真是想笑,哪道题不是从认知审题开始的,谁又说了审题完了就结束了呢?审完题不做吗,你把学生的智商想的和你一样,以后别出来现眼了,我觉得以后还是少回复你的弱智问题为好。
2017/09/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