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小孩早产儿,也住了保温箱,现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但是身体太弱,最近因为肺炎又进了ICU,希望他快点好……
走进广州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零距离接触保温箱里的孩子
2587675怀孕妈妈
全部回帖

初音未来爱以至:
亲戚家小孩早产儿,也住了保温箱,现在已经有四五个月了,但是身体太弱,最近因为肺炎又进了ICU,希望他快点好……
查看原文希望宝贝早日康复,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2017/12/26回复

荷塘月色susan1209:
此刻我家宝贝正在保温箱里面,看着照片想哭。不过每天医生都能很耐心的解答家属的询问电话,每周可以探视两次,也算安慰了。盼着宝贝早日出院。
查看原文摸摸宝妈,祝愿宝贝早日康复。
2017/12/26回复

dingding.lee:
我宝宝刚出生也是得了新生儿肺炎住了2个星期的温箱,那种感觉至今难忘,但是也是感谢有这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在守护着大家的宝宝,辛苦了~~
查看原文那种滋味太揪心了,希望宝贝们都能早日恢复,健健康康地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2017/12/26回复

沐剑屏:
对于新生儿监护室里的医护人员来说,最难以接受的并非繁重的工作量和孩子们复杂的病情,而是家长对患儿的抛弃。李冰肖主任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曾遇到家长因经济困难,放弃救治孩子的案例,可大多数父母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即便倾尽所有也要救助自己的孩子。[图片]照片中的孩子叫小杰,现在的他笑容灿烂、健康活泼,丝毫也看不出他出生时是一位重症早产儿。小杰出生时仅780克(一斤多),刚出生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小杰的母亲是一位家庭主妇,他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这个家庭原本就不富裕,小杰的治疗费用更是给这个家庭蒙上了阴影。小杰的母亲还是一位肾病患者,她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小杰,这或许是她唯一当母亲的机会,她的态度十分坚决,一定要全力拯救孩子的生命。[图片]小杰可面对每月十万的治疗费用,这个家庭显得束手无策,为了让小杰得到良好的救治,夫妻俩卖房卖地、四处借钱。他们一边积极筹措医疗费用,一边恳请医院帮帮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救活他们的孩子。考虑到小杰的家庭情况,医院联合媒体的力量,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忙,在众人热心的支持下,小杰的治疗费用终于筹够,小杰得救了!现在的小杰已经9岁,孩子的父母经常会给李冰肖主任发照片,汇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展。“工作虽然辛苦,但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也觉得很开心。”李冰肖主任如是说。为了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早产家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发起“拯救掌心宝宝”公益活动,为困难早产儿家庭筹募治疗费用,给更多早产患儿带来福音。[图片]这个孩子也是早产儿,他出生时才25周,850克。现在孩子聪明健康,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孩子的父母时不时会发孩子的照片给李主任,汇报孩子的情况。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离新生最近,也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这里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每天都有孩子的生命被成功抢救回来,这背后离不开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他们就是宝宝们的守护天使,也是病魔的终结者,有了他们,这些宝宝才得以健康地回到父母的身边。 小编后话:做这期内容的时候,心里有些忐忑,屏儿生孩子的时候,孩子由于产程太长导致脑部缺氧,不得不在监护室住了几天。初为人母,担心、自责、后悔、埋怨……各种滋味参杂心间。除了担心孩子的病情,最担忧的莫过于孩子在监护室里的护理情况:孩子能否吃饱,孩子哭了怎么办,医护人员是否会照顾好孩子?监护室里的探视时间十分严格,虽然如此,孩子的爸爸还是每天走到监护室大门外,眼巴巴地盯着监护室所在的位置,似乎这样就能盼得孩子健康归来。 踏入监护室里那一刹,看着监护室里的医护人员忙忙碌碌,屏儿的心也随之揪紧。听着李冰肖主任的介绍,看着躺在保温箱里这群小天使,屏儿绷紧的心慢慢放松。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没有想象中可怕,孩子们有着自己的守护神,那就是这群可敬的医护人员,他们减少陪伴家庭的时间,放弃自己的娱乐活动,一心守着这群小宝贝。与其说他们是专注于本职工作,倒不如说他们把全部疼爱都倾注给这群孩子。
查看原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是离新生最近,也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这里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
喜欢这句,希望宝贝们都健康归来。
2017/12/26回复

我家宝宝现在也还在新生儿科,早产引起败血症已经住了两星期了,期间经历抢救😭😭现在已经稳定观察中。真的非常非常感谢那些白衣天使,感觉就是宝宝的再生父母!!主编这个话题做的非常赞,让更多人体会医生的压力和责任,将心比心,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 赞赞👍
2017/12/26回复